zt:一個文藝才子 文革結束後被清算 下場悲慘 |
送交者: Ph7 2008年01月28日07:40:0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倍可親(????)于會泳,1926年出生於山東乳山縣海洋所鎮西泓於家村一個貧苦農家庭。他自小酷愛家鄉民歌、秧歌,在鄉村學校讀書時,學會了拉二胡、吹笛子、彈三弦。高效畢業後,在本鄉小學任教。1946.9.已當了四年小學教師的他,瞞着一手把他拉扯大的寡母,偷偷從家裡跑出來,整整走了三天,找到駐在萊陽縣的膠東文工團,憑這一手好畫和優美的二胡獨奏,成為一名革命隊伍中的文藝戰士。 1949.9.他被保送到上海音樂學院進修。解放初期的上音,充滿了為工農兵服務的氛圍,學生們經常排練一些文藝節目到基層演出,于會泳入學不久,就寫了一個小歌劇《夸女婿》並自導自演,於在這個小歌劇中充分發揮山東民歌的風趣、幽默的手法,加上他充滿鄉土氣息的嗓音,唱起來韻味十足,這讓世人上海音樂學院院長的賀綠汀讚賞不已。《夸女婿》在1950年新年音樂會和下廠演出中,博得一片歡聲笑語,備受歡迎。一炮走紅的于會泳也被上音公認為很有才氣的學生。 1950年,于會泳修業期滿,愛才的賀綠汀把他留在了上音文工團工作。1952年,他又被調入上音民族音樂研究室,專門從事曲藝、說唱的教學與研究。在此期間,他積極地投入到民間音樂的搜集整理工作中,出版了一批專著。 1962.9.他被任命為上音音樂理論系副主任。在此期間,他對民族音樂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民歌、曲藝、京劇、地方戲等等,無不涉獵。與會泳出身農家,卻在樂理上有驚人的悟性,他先後發表了《關於我國民間音樂調式的命名》和《關於辨別調式問題》的論文,引起音樂界的重視。他撰寫的《民間曲調研究》、《腔詞關係研究》,成為上海音樂學院本科和專修科的必修教材。他還創作了《女社員之歌》、《幸福花開遍地香》、《不唱山歌心不爽》、《黨的恩情長又長》和《非洲在怒吼》等多首歌曲。並被灌製成唱片大量發行。 為樣板戲嘔心瀝血 1963.我國戲曲舞台上,掀起一股現代戲創作和演出的熱潮,于會泳受此感染也開始對現代戲進行研究。 1964.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在京舉行。這年,于會泳在《上海戲劇》上發表了2萬多字的論文《關於京劇現代戲音樂的若干問題》,對京劇現代戲唱腔設計提出了自己系統的思索。鑑於他對京劇音樂確實內行,又深諳作曲之道,上海市文化局在準備進一步修改幾部京劇現代戲時,將於借調到了上海京劇院,從事京劇《海港》的音樂設計。 于會泳全身心地投入到現代京劇唱腔的設計中。他吸取京劇各個流派之長,提煉出一種節拍鮮明、旋律悠揚的唱腔,令人耳目一新。他還將曲藝、地方戲的音樂語言也用到京劇里,這都是很有新意的創舉。 兩年後,于會泳的才華受到江青的重視。 “文革”初期,于會泳被無端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和叛徒,吃盡苦頭,在這危急時刻,被偉大的革命旗手,敬愛的江青同志保了下來,並被秘密調到北京。江青選用於,是為了讓一個內行替她擔起文藝革命的實際重擔。 于會泳果然才氣逼人、不負江望,《智取威虎山》在1964.的京劇大匯演中本來是個很不成功的末流戲,經過老於對其音樂一番鬼斧神工的改創,脫胎換骨,一躍而成為樣板戲中的經典。“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敢灑熱血寫春秋。”這令人耳熟能詳、家喻戶曉、慷慨激昂、酣暢淋漓的唱段詞曲,便是出自俺們老於家之手! 于會泳的音樂天賦和創新精神更集中體現在京劇《杜鵑山》的創作中。在這部樣板戲的唱腔設計上,他將自己的專業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杜鵑山》是文革前的現代戲,文革中又被拿出來改編,交北京京劇團排練。本來一切都安排妥當,冷不丁從上海派來一個北京人瞧不起的于會泳作頂頭上司,劇組的牴觸情緒當然很大,然而于會泳接手不久,全劇組的人很快就被他的藝術才能和敬業精神所折服》。《杜鵑山可以說是現代京劇發展的一座巔峰。他吸收了西洋音樂的主題形式以及歌劇的演唱技巧,樂曲與演唱優美之極,同時,傳統的京劇曲調與西洋樂器結合的美倫美煥、天衣無縫。特別是劇中柯湘的大段主體唱腔《亂雲飛》,達到了京劇改革完美的、至今無人能超越的高度。事隔多年後的今天,當人們再次聆聽《杜鵑山》時,無不感到是一種極高的藝術享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杜鵑山》的所有曲目都出自于會泳一人之手。他將原劇的音樂素材全部推倒重來,身為國務院文化領導小組組長的他廢寢忘食,一絲不苟,對每個場景、每個細節都要親自過問。他患有胃病和喉炎,卻經常只用一點點蘇打餅乾充飢,從早到晚地盯在排練場。他的這種忘我精神和簡樸作風,帶動了全組的創作熱情,可以說他在此劇中傾注了全部精力,可謂是嘔心瀝血。 一步登天當部長 一命嗚呼上西天 1975.四屆人大召開,于會泳當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 於部長上任後,為表示與被文藝黑線統治的舊文化部徹底決裂,不到文化部大樓辦公,而是在北京禮士胡同找了一個大宅院作為辦公地點。此宅院原來是俺們山東好漢大清乾隆年間宰相----劉羅鍋的府第,同是山東銀,二者的下場卻大相徑庭。 1968.春,兼任上海音樂學院革委會副主任的于會泳,受張春橋指使,親自主持了對自己的恩師賀綠汀的批鬥大會。大會由上海電視台實況傳播,人們看到了賀綠汀堅強不屈、頑強抗爭以及於心懷忐忑甚至不敢面對自己的恩師的電視畫面。 1975.影片《創業》拍攝完成,於興沖沖地向江青推薦,遭到江一通責難。江青聲稱這部電影氣得她連飯都吃不下。于會泳馬上組織對《創業》的批判,他哪裡知道:《創業》是總理指示拍攝的,阿姨是在和總理叫板。 隨後,於又奉江青的旨意,組織了對影片《海霞》的批判,他明知這次江青是衝着小平來的,但還是努力充當打手,將文化圍剿迅速升級,搞得北影廠人人自危。導演謝鐵驪、錢江幾乎到了被公審的地步。 如今的人們很難想象,這樣一位一身才華,充滿理想的文人竟然會對同行毫不留情地打擊、迫害!歷史讓于會泳充當了一個本不該充當得角色,命運之神在眷顧他的同時,也將這位才華橫溢的民族音樂家無情地拋進了毀滅的深淵。 1977.8.28.已被隔離審查9個月的于會泳,在得知第二天將要被揪到文化部系統對他的批鬥大會上亮相時,趁看守不備,將刷廁所用的來蘇水一口喝了下去,經搶救無效,於8.31.凌晨斃命,時年51歲。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