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美國,中國能否在二戰擊敗日本?zt |
送交者: 落英繽紛 2008年02月07日10:55:0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如果沒有美國,中國能否在二戰擊敗日本? 作者:佚名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觀點,二戰,抗日戰爭是因為美國的參戰,把日本鬼子打敗了,光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沒辦法打敗日本帝國主義。這種說法,本人不敢苟同。如果說美國的參戰,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美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或者說作出的貢獻最大。這是事實,都可以接受。但要說中國沒有美國的參戰就不能戰勝日本帝國主義,顯然是沒有看到歷史事實的全部。 日本是個島國,國內除了水利與森林外,基本沒有更多的其他自然資源。當年日本的主要市場在中國,他們的主要外匯來源地是中國。和中國開戰後,他們的外匯就不夠用了。隨着戰爭規模的擴大,他們國內的生產生活的負擔也越來越重。一九三六年,開戰前,日本的軍工生產只占國民收入的百分之二,整個工業體系中,軍工生產所占比例是9%,中日戰爭爆發後,這個比例就不斷上升,三八年是12%,三九年是16%,四零年到了26%,四一年是 30%。隨着投入軍工生產的工業能力越來越多,出口換匯的生產就越來越少,而且當年日本不像今天,今天它可以把產品買到全世界,而當年主要是東南亞一帶。還沒到三九年底,日本的外匯已經是底朝天了,沒了。而戰爭所需要的一切戰略資源全部要進口。那時候,銅、錫、鉛、鋅、銻都是軍工生產必不可少的資源。也是拜上天所賜,中國的這些戰略資源基本上都在中國的西南,北部,東部很少。 在三九年,日本軍隊中用於人員的開支已經達到20億日元,這筆錢還不算武器彈藥的支出。在當時的日本是人均負擔20日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據田中角榮的自傳中記載,他在戰前的工資,一個月是5日元。有5日元,只要儉省一點,日子會過得比較舒服。到了三九年,物價會上漲一些,但我們也可以想見,20日元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何況是每個人的負擔,這樣一來就不能不說是沉重的。由於國力不堪重負,日本大本營要求裁軍,在三九年底裁十五萬,到了四零年要裁三十萬,最後要達到裁減四十到五十萬的目標。而在中國前線作戰的將領們則認為,要解決中國問題最少要增兵八十萬。可見要日本解決中國問題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相反中國的軍隊數量始終在自己國力能夠承擔的範圍內。陳誠,何應欽等人多次要求增加軍隊數量,蔣中正都不同意,因為他知道,一旦超過國力範圍,經濟崩潰那一切都完了。 另外民心士氣也日漸消褪。日本人占領武漢時,日本國民以為戰爭可以結束了,以後可以安安生生過日子,自發的上街慶祝。結果死人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難,市面上蕭條得連妓院的生意都不行了。這樣一來,人們對勝利的消息也沒那麼高的熱情了。在三九年,日本還遇到大旱。糧食大幅減產。而外匯則差不多沒有了。軍方要用它來進口戰爭物資,內閣想用它進口糧食。官司打要天皇那裡,天皇說他不忍心看到臣民餓死。於是進口了幾十萬噸麵粉來度過饑荒。在一九三九年,日本就曾經面臨過餓死的問題,這個仗它還能打下去嗎? 這時反觀中國的情況,則是越戰越強,越戰越勇。中國有自己的弱點。一,工業能力不足,換而言之就是裝備落後,自給能力低,再一個國民教育水平較低。進而就是軍隊士兵的素質較差。抗戰的頭兩年,因為這些原因,還有就是軍令不統一,各地方實力派為保存實力不聽命令,也是因為沒有學會如何跟強敵作戰,致使大片國土淪陷。由於丟失了東部比較富裕的地區,而在西部地區,由於地方實力派的阻撓,中央政府在西部缺少有效的管制和財稅系統。政府財政出現了危機。但隨着國民政府退到四川之後,這些東西慢慢地建立起來,從東部撤退過來的工廠也慢慢恢復了生產。政府的財政漸漸地得到穩定。 我們以前講中國在那一時期的經濟狀況時,常用物價飛漲,百物騰貴這一類的概述性的語言,給人的感覺是經濟就要崩潰的感覺。其實仔細敘述起來則不是那麼回事。戰前,中國法幣兌美元,大約是七、八元兌一美元,到了三九年是二十多對一美元,滇緬公路被切斷後,法幣下跌的比較快,到了四0年還有四十多兌一美元。即使是戰爭進行得最艱難的時候,中國也沒有停止向國外出口礦產資源換取外匯購買我們急需的戰爭物資。在四一年,我們還能一次性付款買進一百架美國新型的戰鬥機,用美元支付來華參加飛行員的工資和獎金。這樣的通脹水平,嚴格來講還不算是惡性通脹,和蘇聯解體,南美金融崩潰相比,小巫爾。 地面戰是日本鬼子的強項,但在三九年後,發動的多次進攻都被我擊退,在戰略上基本沒有什麼成功的戰績可言。中國軍隊還抓住有利時機,多次發動攻擊作戰,讓日本人處處被動。由於日本國小人少,日本對中國的占領也只限於幾個中心城市和交通線。就是交通線的安全也不能保障。在這些中心地帶之外,基本上是中國人的天下。日本人占了廣州,福州,城裡的鬼子耀武揚威,城外的農民就在給中國政府交稅。日本鬼子能做的也就是不時去搶個東西掃掃蕩,不能做到長期有效的占領。 過去常說日本向美國開戰是因為美國對它進行經濟封鎖禁運了石油。其實,就是美國不禁運,它也沒錢買。在諾門罕事件後,日本和蘇聯簽了《日蘇中立條約》同時還簽了一個密秘的貿易條約。在條約中規定,日本向蘇聯提供橡膠,木材。蘇聯向日本提供石油,銅鋁銻等戰略金屬。這個條約被中國方面偵知。當時的中國人就分析,木材日本有,它可以提供,但沒有橡膠,日本怎麼能夠向蘇聯提供橡膠換取戰略金屬?結論很簡單,日本人要南下南洋,奪取那裡的戰略資源。中國把這情報通知美國,結果美國也在意。 如果說,三九年過去的時候,日本人對解決中國問題只是感到失望的話,那一九四零年過去的時候,感到的就是絕望。他們這時只有三個選擇,一是和國民政府談判,好處能撈一點是一點,體面地回家。對於日本人的誘降,這是現在大陸的語言,蔣中正並不是完全不理睬,說他不理睬就不合事實了。但他從來不派正式代表,不派政府官員和日本人接洽。而且他的要價從來不低,最低的要價是恢復到《塘沽協定》前的態勢。這日本人當然不答應,最高要價則是恢復到《馬關條約》前的狀況,連朝鮮都要退出。這日本人也不可能同意。 第二就是堅持到所有的戰略資源用完,彈盡糧絕,讓中國象扔死耗子似的給扔出去。這樣可能都不用等到一九四五年,他們就會被打敗。再一個就是攻占南洋,奪取那裡的戰略資源,苟延殘喘多活兩天然後被徹底打敗。日本人偷襲珍珠港的時候,不但是石油已經不多,其他的戰略金屬也用得差不多沒有了,他們已經面臨着戰敗的問題了。三條道路,沒有一條通向勝利。他們選擇了被徹底打敗。占領南洋後,利用那裡資源瘋狂擴軍,到了一九四四年底,陸海軍人數達到了六百五十萬。差不多全國的男人都當兵去了。這時候的中國在美國的支援下,也才編練了五百多萬人的軍隊,加上中共的一百萬一共也才六百多萬。 一九四二年的來臨,只是把這個註定要來到的勝利例入了時間表而已。現在聽說日本有些極右翼的分子叫囂要跟中國單挑,還說打敗中國很容易,對當年的戰敗還不服氣,真是蠢得可以。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