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秦河:中國教育的極端化歷史
送交者: 秦河 2008年09月28日15:25:1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自建國後,中國的教育經歷了兩次大的教育改革,這也導致了中國的教育走過了兩次極端化的曲折彎路。 第一個極端化,是起源於毛澤東時代,著名的五七指示,主張“開門辦學”,要學生與廣大工農兵相結合,從這個指示本身的字面意思來看,並沒有什麼錯誤,但實際上,其真正用意是全盤否定正規教育,所謂的反潮流,也是對多年形成的科學正規的教育體制,徹底推倒重來,正常的文化課被縮短,或取消,學科學,要到貧下中農那裡去學,要在田間地頭學,我以前看過文革時期編的物理課本,以科學家命名的定理,科學家的名字被去掉,每講述一個科學原理,就要寫一段毛主席語錄,有的影視作品描寫主人公克服技術困難時,不是請教專家,翻閱科學資料,而是學習毛主席著作。以後的極端化越演越烈,知識青年乾脆被送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張鐵生交了白卷,黃帥寫日記反對老師。 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與毛澤東的個人經歷有很大關係,眾所周知,毛澤東的文化程度是師專畢業,除語文外,其科學,數學,美術都是不及格甚至零分,是一個嚴重偏科的學生。但毛澤東有着別人所不具備的天才的領悟力,就是不斷從實踐中和古書中學習。憑藉着個人對事物的實際認知,最後,確立了共產黨奪取天下的正確道路,在此期間,毛澤東領教了許多學車五富,才高八斗的專家,學者,相比他而言,其見識的教條,謬誤,和錯誤。漸漸地,他就開始對知識分子,產生了蔑視,他認為這些知識分子:本事不大,麻煩不少,還不如服從聽話的工農幹部得心應手。所以,他的思維上的極端化,直接導致對整個教育體制的大破壞,使中國的人才整整斷檔了十多年。最要命的是,他的蔑視知識分子,主張對正規教育推倒重來的錯誤思想,甚至直到現在,還在某些人的腦中根深蒂固。 第二個極端化,是在十年文革結束後,直到現在的這三十年裡推行的教育制度,主要特徵是重視正規教育,重視少數精英,忽視實際能力和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忽視對資質普通的大多數的培養。文革結束後,人們痛感喪失的大好時光,迅速恢復了高考,迅速恢復了正規的十年制中小學教育,增加和擴大了研究生的培養體系。通過三十年來的實踐,確實培養出一大批國家建設需要的人才,迅速彌補了由於人才的青黃不接造成的局面。但由於當初的矯枉過正,和對毛澤東教育方針的全面否定,使得整個教育體制,發展到目前,學生走出校門後,其生存能力和適應工作的能力,都成了大問題,我曾經在深圳某家研發公司做過科研部經理,接收過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和中專生,他們大多數人都要經過一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適應工作,有的大學生,連最基本的電腦操作和簡單的故障排除能力都沒有,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很差,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更差,有的中專生連最基本的電路板焊接都不會。所以大多數用人單位都不願接收剛畢業的學生。這還只是大中專學生,更不要說中小學了。 綜上所述,這兩個極端,都是錯誤的,都是對中國躍升到更高層次的阻礙,我們要在總體上依靠正規教育,但在教育方式上,要多樣化,結合課程,增強學生的實際技能。在重視精英的同時,更要重視對大多數的品行和生活技能的培養。在此推薦我以前寫過的一篇:“快樂的使命---北美中小學教育之我見”,實際就是作為經受了兩種中國式極端教育的過來人,對西方教育的一些體會。希望能起一點什麼積極作用吧。
0%(0)
0%(0)
  秦河是一條小河 - 田春苗 10/02/08 (197)
  好文! - SerenaCH 09/29/08 (179)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趙紀平:成吉思汗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2006: 重新複習歪門邪道歷史學研究的四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