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一篇天涯網煮酒論史論壇的文章,其觀點本人基本上贊同。
作者:zuozhi 提交日期:2009-5-27 12:24:00 訪問:1071 回覆:24
《走向共和》觀感四:“中興”失敗方有政改
甲午戰爭是今人討論不完的話題。常見有人痛心疾首:世界第七的大清海軍怎麼就打不過小日本呢?
其實,當時的大清君臣們也是不信這個邪,因而戰前自信滿滿。《走向共和》中,在李鴻章談到日本威脅時,慈禧只說了一句話:
“日本蕞爾小邦,不足為懼。”
等到戰爭已迫在眉睫,李鴻章在朝堂上為北洋水師訴苦,立刻遭到光緒帝的嚴斥:
“不是遠東第一強大之艦隊嗎?怎麼連小日本都打不贏了?”
而新科狀元張謇對李鴻章還有一番詰問:
“李中堂畏敵如虎,卻有一番理論。且不說我大清朝是不是體弱多病?就只我與倭寇當前爭端而言,彼曲我直,理直者氣壯,氣壯者鬥志昂揚!以我鬥志昂揚的正義之師,敵彼失道寡助的無恥之徒,又怎麼能夠不穩操勝券?”
張狀元此言,今人看來迂腐之極,其實,也只是“決定戰爭勝利的根本因素是人,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之類的論調。
總結當時清廷的主戰派觀點,大清無論是國力、軍事、還是道義,對日本都占有制高點,應能戰而勝之。
可是,一個靠割地賠款維持統治的朝廷,哪來的這般自信呢?究其根源,就在於大清正陶醉在“同治中興”三十年的成就中。甲午戰前,慈禧堅持大操大辦六十歲生日的“萬壽慶典”,理由就是:
“如果辦寒磣了,怎麼個體現我大清河晏海清國泰民安?同治中興以來的興旺氣象又跑到哪裡去了?”
“同治中興”始自慈禧垂簾聽政後,當時太平天國造成的十幾年的浩劫剛開始平息,國民經濟處在崩潰的邊緣,清廷執政的合法性也受到挑戰。以慈禧為核心的清廷不得不採取一些改革舉措來恢復經濟,恢復文化事業,更重要的是恢復清王朝穩定的執政大局。
於是,在軍事和經濟方面,洋務運動開始登場。湖北槍炮廠、福州船政局、江南製造總局等近代軍工企業陸續建立;開平煤礦、漢陽鐵廠、輪船招商局、機器織布局等民用企業也開始興辦;新式的鐵甲軍艦、鋼甲軍艦不斷被購買回國;海軍傲視亞洲,陸軍戰鬥力也有所提升。三十年間,這一番改革搞得轟轟烈烈,舉世驚嘆,一個世界強國似乎正在崛起。
一八九一年,丁汝昌率北洋水師六艦訪日,軍容之盛,國際側目。清廷若派記者隨行,當寫出:“日本海軍司令一言不發:清國水師不可戰勝”之類的報道。
不過,這三十年的“中興”卻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應當與洋務運動配套的政治改革,一直無實際動靜。相反,清廷對於西方的意識形態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就連最開明的李鴻章也說: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文物制度,迥異外洋獉狉之俗,所以郅治保邦、固丕基於勿壞者,固自有在。”
於是在經濟轉好、社會日漸穩定之後,“國學”得到了統治者大力推崇。平亂後,清廷第一步就是恢復開科取土,重建書院並刊印儒家經書。科舉中還增加取錄名額,進士中榜比率增至18%以上。大興科舉籠絡了知識分子,提倡傳統的意識形態又有利於穩固清廷的執政地位。
由於有了“同治中興”的成績單,慈禧和她控制的清廷似乎又獲得了執政的合法性。還有配備了洋槍洋炮的軍隊,“攻雖不足,守實有餘”,在手無寸鐵的民眾面前猶如鋼鐵長城。幾千年“國學”的意識形態又在美化這一專制體制。如此一來,對內,清廷原本岌岌可危的執政地位似乎又變得堅不可摧;對外,似乎越來越有“ 大清可以說不”的自信。
此形勢下,站在清廷角度,政治改革自然多餘,且有自找麻煩之弊。所以,即使有少數卓識遠慮的官員,他的聲音也出不了太和殿,更別提要出紫禁城。至於民間像康有為之類的知識分子呼籲憲政改革,更是人微言輕。而普通百姓,更不知政改為何物。或許他們中的許多人對現狀不滿卻不知路在何方;還有人正沉浸在大國崛起的美夢裡;甚至還有些人會對康有為之流說:瞎折騰什麼,好容易才吃上幾碗安生飯。
總之,籠罩在“同治中興”神話中的大清,民眾缺乏要求政改的強烈呼聲,統治集團內部則更無政改的迫切感,還對這種將洋務運動與保守的皇權專制結合的特色體制而頗為自得。直到甲午戰爭的來臨。
甲午中日一戰,大清海軍尚可抵擋一陣,陸軍基本一觸即潰。所以勝負實在沒有僥倖。梁啓超對此戰評論說:
“蓋十九世紀下半世紀以來,各國之戰爭,其勝負皆可於未戰前決之。……實力之所在,即勝利之所在。”
甲午一役也是未戰前就決之。體現整體國力的那張“同治中興”的成績單,其實也是一張好看的窗戶紙而已。
軍事方面,雖然花巨資買來一隻世界第七的艦隊,但是尖端的、世界先進水平的武器、艦隻,仍然不能自己製造,只能購買外國的。自己建立的軍工廠只能生產相對落後的仿製的“山寨版”武器。至於軍人,則是素質低下、紀律渙散,更無法跟外軍相比。
經濟方面,建立的骨幹企業都是官辦,後來是官商督辦。這些企業雖有民間股份,卻是政府派員來管理。雖然政府賦予這些企業以壟斷一些行業的特權,但卻由於產權不清晰,內部裙帶關係、派系鬥爭、損公肥私及不思進取的風氣嚴重,在同外資的競爭中,往往以虧損告終。
比如,輪船招商局一開辦,李鴻章就為其爭取到了運送漕糧的專權。在朝廷支助下,這個大國企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輪船公司。但英國隨之擴大經營在華的航運事業,而招商局的經理們卻忙於中飽私囊,公司的營業乃每況愈下,最終不得不將中國國內航運業的龍頭地位拱手讓給了英國人。
《走向共和》中,張之洞興辦的漢陽鐵廠,則遇到了產品質次價高的瓶頸,辜鴻銘拿着《泰晤士報》念道:
“曾經被稱為中國匹茲堡的湖北漢陽鐵廠無疑正經歷着它的危機時刻,而它的危機卻是由它的創建人,著名的改革家張之洞總督所造成的。這位總督以驚人的勇氣和魄力建立起了這座遠東最大的鐵廠,又以同樣的無知和專橫使得它瀕於倒閉。一個最為顯著的例子就是,這位總督以中國地大物博為理由,拒絕預先化驗鐵礦石,結果購置的高爐不能排除鐵礦中的磷質,煉出來的鐵材極易折裂。雖然目前中國有好幾條鐵路正動工修建,但沒有人敢要漢陽鐵廠生產的鐵軌……”
這些腐朽的官辦企業與外資經過多年的爭鬥,儘管靠朝廷不斷輸血、給政策,結果都是紛紛敗陣。相反,由於壟斷,壓制了民營經濟的發展,還使得大量從事傳統產業的勞動者失業。
稅收倒是節節攀升。雖然清廷為了安撫農民,一直執行農業稅“永不加賦”的惠民政策,但是卻增加了“厘金”等盤剝手段,再加上被迫開展對外貿易,政府稅收逐年增加。但問題是,支付賠款、增加軍費、官辦企業……朝廷還要修圓明園、頤和園、辦萬壽慶典,還有從朝廷到地方各級官吏日益的奢靡腐敗,反倒是讓財政捉襟見肘,常常入不敷出。
由於沒有匹配的政治體制,“同治中興”只造就了大清國表面繁榮,實現了畸形的發展。結果既沒有藏富於民,也沒有藏富於國,卻是藏富於官。
俯瞰歷史長河,“同治中興”中的這一段歷史,特別是洋務運動,無疑是中國的進步,但實際上也只是有限的進步,還遠不是什麼偉大的成就。而且,這張“中興”的成績單,卻日漸變成了阻礙中國進一步前進的絆腳石。
但是,如果遇到嚴重的危機事件,這件皇帝的新裝就註定會真相大白。歷史的事實是:那個揭穿了真相的孩子就是日本人。
甲午戰爭,不僅是中日兩國的較量,更是大清特色的皇權專制體制與西方憲政體制的較量。結果,這個長期以華為師的“蕞爾小邦”,立憲改革僅僅三十年,就打敗了正在“大國崛起”的天朝。“同治中興”的畫皮被血淋淋地撕開了,大清特色的皇權專制體制顏面喪盡。
如果沒有這場戰爭,“同治中興”的神話還會繼續維持着,但是,一個專制王朝的末期,危機總是不缺乏的。對於較封閉的古代中國,費正清總結說:
各朝各代大凡在開國100年內就會遇上棘手的財政團難。這時就會出現經濟和政治方面的變革,有時暫時起些作用。百官貪污腐化的現象日益嚴重,這就導致行政效率下降,而黨爭亦越發激烈起來。對朝廷心懷二志者在政治、經濟上更趨獨立並且日益恣行無忌。政府為了彌合財政逆差,只好增收賦稅,結果往往使百姓不堪重負。由於國庫空虛,導致水渠、河堤年久失修,糧食歉收時節政府無力賑濟災民,結果飢謹橫行,於是各地盜匪蜂起並最終爆發農民起義。由於無力發放軍餉,邊境防守亦開始崩潰。各地軍政大員紛紛擁兵自立,於是朝廷垮台完事。之後各方混戰—場,吐舊納新,又開始了新的一輪朝代循環。
而對於漸趨融入國際社會的清王朝來說,除了依然存在內亂的隱患,對外往來愈多,兩種不同的體制的矛盾也就越尖銳。所以“中日必有一戰”“中美必有一戰”“中英必有一戰”……未必都是軍事衝突,但是嚴重的衝突總是難以避免的。
不管是內患還是外患,只要嚴重的危機到來,專制政權“中興”的神話就一定會破滅。而只有這個神話破滅,當局才可能為自保而進行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甲午戰爭後,真相就瞬時暴露在清國民眾面前。於是激起了康有為、梁啓超組織十八省進京舉人“公車上書”。隨後“強學會”、“保國會”等組織雨後春筍,民間辦報辦學也是春風吹又生。庶民問政、關心國事變成了風尚,改制維新被普遍認為是國家必走之路。統治集團內部,張之洞、翁同龢等人也積極號召變法,李鴻章後來甚至以“康黨”自詡。
“中興”失敗,已經使得清廷的執政合法性再次遭受強烈質疑,如果還對朝野的強大的政改呼聲置之不理,清廷恐怕又將淪入風雨飄搖中。於是,在慈禧默許下,光緒帝開始考慮政改。中國這艘古老的巨輪,在停泊多年後,終於又準備拔起船錨。
“中興”失敗是當時大清的悲劇,但對於整個中國的進步,卻未必是壞事。這是歷史的弔詭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