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人民科學家錢學森今日在京逝世
送交者: blinders 2009年10月31日00:18:5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今日在京逝世
記者金振蓉、劉新武、齊芳 刊發時間:2009-10-31 11:42:48 光明網
 

錢學森      資料圖片

  光明網北京10月31日上午11時電 記者金振蓉、劉新武、齊芳報道:我國科學巨星錢學森今天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錢學森簡歷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畢業後報考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錄取後在杭州筧橋飛機場實習。1935年至193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學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研究員。1943年至194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間:1940年至1945年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員)。1945年至1946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氣動力學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國。1955年至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70年至1982年任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還歷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宇航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名譽會長,中科院主席團執行主任、數學物理學部委員。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委會主席。1991年5月在中國科協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科協名譽主席。1992年4月被聘為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被任命為委員。1956年,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10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2006年10月獲“中國航天事業50年最高榮譽獎” 。

  著有《工程控制論》、《論系統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錢學森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錢學森:思考創新的哲理

塗元季
(光明日報 2005年11月22日 )


錢學森近照。本報記者劉新武攝

  近日一個下午,我和顧秘書一同去301醫院探望錢學森。躺在病床上的錢學森按照他平日的生活習慣,準時於下午三點從床上坐起,打開當天的報紙認真翻閱。看到我們來了,錢老抬起頭,略帶微笑,示意我們坐下。

  我說:“錢老,您生病住院,還這麼認真讀書看報。”他點點頭並未說話。可他的神情告訴我:他的生活本來如此。此時他剛剛看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我又說:“前些天我看到有一篇介紹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文章,講得不錯。”

  錢老說:“不是一篇,是兩篇,連載的。”

  他還是那麼嚴謹、準確、敏捷!錢老今年已經94歲,科學家的特質竟一點都沒衰老。

  錢老說:“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想起我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所受的教育。我是上個世紀30年代去美國的,開始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麻省理工學院在當時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覺得沒什麼,一年就把碩士學位拿下了,成績還拔尖。後來我轉到加州理工學院,一下子就感覺到它和麻省理工學院很不一樣,創新的學風瀰漫在整個校園,可以說整個學校的一個精神就是創新。在這裡,你必須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們競賽,才能跑在前沿。這裡的創新還不能是一般的,邁小步,那不行,你很快就會被別人超過。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別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裡的學術氣氛非常濃厚,學術討論會充分民主,活躍異常,大家相互啟發,相互促進。”

  錢老說:“如果一些討論會還互相保密,互相封鎖,這就不是發展科學的學風了。你真有本事,就不怕別人趕上來。記得在一次學術討論會上,我的老師馮·卡門講了一個非常好的學術思想,美國人叫‘good idea’(好想法),這在科學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沒有創新,首先就取決於你有沒有一個‘good idea’,所以馬上就有人說:‘卡門教授,你把這麼好的思想都講出來了,就不怕別人超過你?’卡門說:‘我不怕,等他趕上我這個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遠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學院一下子腦筋就開了竅,以前從來沒有想到的事,這裡全講到了,而且講的內容都是科學發展最前沿的東西,讓我眼界大開。”

  “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學院還鼓勵理工科學生提高藝術素養。我們火箭小組的頭頭馬林納就是一邊研究火箭,一邊學習繪畫,後來他還成為一位抽象派畫家。我的老師馮·卡門聽說我懂得繪畫、音樂、攝影這些方面的學問,還被美國藝術和科學學會吸收為會員,非常高興,說我有這些才華很重要,這方面我比他強,因為他小時候沒有我那樣的良好條件。我父親錢均夫很懂得現代教育,他一方面讓我學理工,走技術強國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學音樂、繪畫等藝術課。我從小不僅對科學感興趣,也對藝術感興趣,讀過許多藝術理論方面的書,像普列漢諾夫的《藝術論》,我在上海交通大學念書時就讀過了。這些藝術上的修養不僅加深了我對藝術作品中那些詩情畫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讓我學會了藝術上大跨度的宏觀形象思維。我認為這些東西對啟迪一個人在科學上的創新是很重要的。科學上的創新光靠嚴密的邏輯思維不行,創新的思想往往開始於形象思維,從大跨度的聯想中得到啟迪,然後再用嚴密的邏輯加以驗證。我已九十多歲了,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其中包括如何使我們一些一般性的大學接近或達到世界一

  流大學的水平,達到科學和藝術的結合的標準。”

  這就是晚年錢學森的所思所想,就是這位暮年老人的內心世界。

  當你走近病榻上的錢學森,你能感受到的是:他雖垂垂老矣,卻思維敏捷;他學識淵博,又歷盡滄桑;他言簡意賅,一張口就講出人生大道理,處處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他時刻關注着國家和世界大事,卻又超凡脫俗,從不談生活瑣事。他想的都是國家長遠發展的大事。

  錢學森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錢學森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我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
錢學森:中國航天之父

   1991年4月27日,新當選的中國科協主席朱光亞和上屆主席、新當選的科協名譽主席錢學森(左)在中國科協“四大”代表大會上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錢學森:生於1911年,1935年赴美留學,師從著名的美國空氣動力學專家西奧多·馮·卡門教授,多次發表重要論文。1947年初,年僅36歲的錢學森晉升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錢學森1955年回國,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曾任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青出於藍勝於藍

  1947年,36歲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錢學森已是美國科學界一顆閃亮的明星,世界知名的火箭噴氣推進專家、美國空軍科學諮詢團成員、美國海軍炮火研究所顧問。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說,國民政府曾經邀請父親回國,但父親拒絕為其服務。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錢學森決心回國。

  “父親早有決心回國效力。”錢永剛說,父親在美國多年,沒有買過一分錢的保險和股票,很多美國朋友都對此不理解。父親說:“其實沒什麼奇怪的,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但,回國的路沒有那麼平坦。

  正當錢學森籌劃回國時,美國麥卡錫主義橫行,掀起了反共高潮,錢學森被美國政府指控是美國共產黨員、竊取機密企圖運回中國,無端被關押了15天。此後雖然獲保釋,卻處處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聯邦調查局特務的監視,被軟禁長達5年之久。

  在被軟禁的情況下,錢學森於1954年發表了開創性的《工程控制論》一書,當錢學森日後在回國前夕向他的老師告別時,馮·卡門充滿感情地說:“你現在學術上已經超過我!”

  馮·卡門門下,名家輩出,但他在1967年出版的自傳中,獨為錢學森立傳。世界上古往今來,多有弟子為老師立傳,而老師為弟子立傳,可謂鳳毛麟角。馮·卡門對錢學森的評語是:“美國火箭領域中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我的傑出門生。”

坐三等艙回家

  1955年6月的一天,錢學森夫婦擺脫特務監視,將一封寫給陳書通的信夾在給比利時親戚的家書中,投進郵箱,請求祖國幫助他早日回國。這封信最終輾轉交到周恩來總理手中。隨後經過中美大使級會談,美國政府不得不允許錢學森離美回國。8月5日,錢學森接到美國政府通知,終於被允許回國。

  錢永剛回憶,當時飛機很少,最早的一班到香港的飛機也是兩周后。父親決定立即買船票回家。

  美國洛杉磯移民局不忘刁難這位科學家。買船票時,售票員一聽是錢學森,便說一等艙已賣完,只有三等艙船票。事實上,一等艙船票很富餘,但船務公司得到移民局的交待。

  錢學森買了四張三等艙船票。就這樣,在一個只有幾平方米的小艙內,錢學森帶着夫人和一對兒女一家四口睡着上下鋪,踏上了回國的路。

  在輪船駛離美國本土很久後,一位美國女權運動領袖桑鴿獲悉錢學森一家在船上的境況,為這樣一位世界著名愛國科學家遭遇如此對待感到不平,這位有正義感的美國人與船長交涉後,錢學森一家才換到一等艙中。

  經過海上一個多月的顛簸,錢學森一家10月初到達香港,當日過境後回到了祖國。

一句話的奠基作用

  1955年,放眼世界,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造導彈,我國的工業基礎還很孱弱,能不能研發導彈?錢學森的一句話,使中央下了決心。

  1955年底,當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得知錢學森回國要訪問東北後,迫不及待地交待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院長陳賡大將好好接待錢學森,並探探他的“底”。剛剛指揮完抗美援朝戰爭的彭德懷元帥,對現代化武器在現代戰爭中的關鍵作用有着切膚之感。

  錢學森參觀完“哈軍工”,陳賡就問:“你看中國人搞導彈行不行?”錢學森回答說:“外國人能幹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幹!”陳賡一聽,大笑:“好,要的就是你這一句話。”

  作為權威專家,錢學森給多位國家和軍隊領導人做了關於導彈武器的科普講解,陳毅、葉劍英等都專門請錢學森去講過。1956年2月17日,錢學森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提出了發展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規劃設想,為了保密,“導彈”用“航空”來代替。有了這樣的權威專家,當年4月,中央下決心成立由聶榮臻任主任、錢學森等任委員的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我國的導彈事業。

  1956年10月8日,在北京西郊空軍466醫院食堂里,由錢學森任院長的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這一天,被認為是新中國導彈、航天事業奠基的日子;這一天也恰好是錢學森回到祖國整整一周年的日子。

首枚導彈上天

  1958年5月,聶榮臻元帥同黃克誠、錢學森一起部署了我國第一枚近程導彈的製造工作。

  1960年11月,在聶榮臻元帥親自指導下,以張愛萍將軍為主任,孫繼先、錢學森、王諍為副主任的試驗委員會,在我國酒泉發射場成功組織了我國製造的第一枚近程導彈的飛行試驗。

  錢學森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據“錢學森與中國航天”課題組披露,20世紀60年代,在研製東風某型導彈時,發動機試驗出現多次失敗。科研人員一時找不到關鍵所在,只好請教錢學森。在五院的一個會議室里,錢學森圍着會議桌一邊聽一邊走,問到誰誰起來,問了40多分鐘。最後,錢學森指出,必須考慮發動機燃燒時產生的高頻振動問題。經過後來的試驗,錢學森的判斷十分準確。

  1964年6月,我國第一個自行設計的中近程導彈飛行試驗成功。1966年10月,錢學森協助聶榮臻元帥,在酒泉發射場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合”飛行試驗,導彈飛行正常,原子彈在預定距離和高度實現核爆炸。這次史無前例的試驗標誌着中國開始有了用於自衛的導彈核武器。

一行字推開天門

  “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八大二次會議上宣布。此後,錢學森便一直在思考我國衛星事業的發展問題。

  1958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以錢學森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籌建人造衛星、運載火箭以及衛星探測儀器和空間物理的設計、研究機構。錢學森負責衛星的大總體工作,為解決人造衛星研製中的許多關鍵技術問題貢獻了智慧。

  “錢學森與中國航天”課題組披露,“東方紅一號”衛星在出廠鑑定時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人提出,衛星僅在地面模擬試驗了5天,怎麼能保證衛星打上去在太空中能運行二十幾天?地面模擬試驗需要低溫環境,當時,全國生產的低溫液體氦加起來只夠做5天試驗。由於誰也給不出解釋,衛星的出廠鑑定一直無法通過。衛星技術總負責人孫家棟只好請教錢學森,錢學森收下厚厚的衛星技術和測試文件仔細看了起來。幾天后,他在鑑定文件的封面上寫了一行字:“我看,此星可以出廠。”錢學森以他特殊的專家身份和真知灼見,統一了大家的意見。一語定乾坤,衛星順利出廠。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東方紅》樂曲傳遍全球。

  1970年7月,錢學森調任國防科委副主任。他以自己廣博的知識,開闊的眼界,提出過許多富於創新的、超前的見解,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錢學森獲得過無數榮耀,“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中國航天事業50年最高榮譽獎”……

  (本文特別感謝錢永剛先生和“錢學森與中國航天”課題組成員石磊、王春河、陳大亞、張宏顯、陳中青等專家的大力支持與協助。)  來源:京華時報

相關鏈接:
錢學森:此生惟願長報國——我是勞動人民的一分子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1/200806/40980.html

錢學森等知識界知名人士談新中國和毛澤東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910/107628.html



ArticleContent.innerHTML = ArticleContent.innerHTML.replace(/alt=((['""])[^'""]*2|S+)(?=[^>]*>)/ig,""); ArticleContent.innerHTML = ArticleContent.innerHTML.replace(/title=((['""])[^'""]*2|S+)(?=[^>]*>)/ig,""); var hwk="("; var hw=""; var keywords="錢學森,逝世"; var keys=keywords.split(","); var keylength=keys.length; var keywordscode="關鍵字 "; if(keys!=""){ for(var ks=0;ks"+keys[ks]+" "; } var regex = new RegExp(hwk,"gi"); ArticleContent.innerHTML = ArticleContent.innerHTML.replace(regex,hw); document.write(keywordscode); } 關鍵字 錢學森 逝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毛澤東為什麼叫李德勝? 毛澤東為什麼83
2008: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27)長征之
2007: 中國戰線從軍記 18 擔任決戰師團的大隊
2007: 柞里子:玄武門之變(17)
2006: 也說“中醫幫助了中國人口壽命的提高”
2006: 從吹捧中醫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