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人: 從曹操與劉備看王與霸 |
送交者: 落基山人 2010年05月28日08:08:4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從曹操與劉備看王與霸 最近筆者也在看那個新版的《三國》電視劇,總的來說,還是可以看的。當然,貶損此電視劇的也有很多人。甚至有許多穿幫的鏡頭。筆者看這部電視劇,既不是完全本於《三國演義》,也不是完全本於陳壽的《三國志》,應該是兩者都有,還有作者自己新發揮的部分。 看三國看什麼,當然是看王與霸在裡面的體現,看仁義和權術在爭霸天下中的作用。一般人對三國人物的印象是,曹操是權術和霸的思想的體現,劉備是仁義和王的思想的體現,也因此,後代京劇中曹操的形象是白臉奸臣的形象。這種思想在後來的那個小說《三國演義》裡表現的非常的明確,揚劉抑曹也是《三國演義》的道德主題。可是,問題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什麼時候成的書?是在元末明初,明代時,占中國統治地位的思想是什麼?當然是程朱學派的思想,也就是道德至上,道德第一的思想,因此,在那個時代,那個《三國志通俗演義》的道德傾向如此,也就不奇怪了。 但,如果我們看陳壽的《三國志》的話,我們會發現,陳壽雖然是蜀國舊臣,非常愛蜀國,可是,陳壽寫的《三國志》仍然是以魏國為主,以曹操為主,只有曹操可以用本紀的規格,也稱曹操為太祖,其他如劉備,孫權,只放到傳中記述,並僅稱其為上主或主,其地位比曹操要低很多。而且,就其篇幅而言,也是魏國那部分最長。只是陳壽還是將蜀國和吳國作為與魏國同等地位的規格來敘述的,因此才稱其為《三國志》。當然,陳壽提高魏國和曹操的規格有歷史原因,因為《三國志》成書是在西晉的時代,司馬氏以繼承曹魏政權為正統,陳壽也有所顧慮。但陳壽作為一個傑出的歷史學家,他的史學眼光是後世的學者所稱道的,何況陳壽作《三國志》是私人撰述,並沒有一下子列入正史的雄心。因此,《三國志》還是比較客觀的。 說了這麼多的意思就是,在真正的歷史中,曹操當然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是一個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英雄,是一個力主中國重新統一的人物。而且,終其一生,曹操也沒有稱帝。那個時候,連袁術都敢稱帝,但曹操沒有。所以,如果我們讀《三國志》,就會發現,我們沒有必要給曹操翻案,因為在歷史上和正史中,曹操的地位本來就很高,比劉備要高的多。很多人要給曹操翻案是因為後世的人受《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歷史觀、道德觀和傾向性影響太深,以致歪曲了歷史,所以才想翻案。因此,翻案的不是歷史而是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王霸的思想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孟子那裡來的。筆者有多篇文章談到孟子的王霸思想,這裡只簡略的說一下。孟子論王霸思想是在戰國時代。王,就是以仁義立國,就是以德治國,以孝治國;而霸,就是以權謀治國,以力量,以刑法治國。孟子的意思是,用霸來打天下,一個是打不下來,一個就是即使打下來了,也一定會亡,而不會長久。而王天下,是可以長久流傳的。孟子是將王和霸當做對立的兩極來加以論述的。 其實,在漢代和三國的時代,《孟子》是默默無聞,沒有什麼影響力。以王霸的思想來論歷史和歷史人物,是宋代以後,明清時代才有的,因為那個時候《孟子》的地位上升了。因此,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才成了那個樣子,在後代的京劇中,曹操才成了那個樣子。 我一直信奉孔子的觀點,而不是孟子的觀點。在孔子的思想中,沒有王霸的思想。將王和霸作為並立的兩極對立起來,這是孟子道德至上的路子,孔子的思想是很全面平衡和中庸的,不會有孟子這種非常極端的思想。 其實,筆者一直懷疑,在歷史上,真的有王和霸的兩極對立的人物行為和政權嗎?曹操是霸嗎?劉備是王嗎?曹操是權術,力量,刑法的象徵嗎?劉備是仁義,仁孝,道德的象徵嗎?這大概是《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春秋筆法。筆者更願意說,任何一個政治家,任何一個政權,都是既有王也有霸,王中有霸,霸中有王,根本不存在那個極端的對立。只有王,沒有霸,你碰上一個霸的對手怎麼辦?靠仁德感化對手嗎?估計在你感化他之前,你已經滅亡了。這個時候,只有以霸制霸,先生存再說。反過來,只有霸而沒有王,你如何籠絡住你手下的人,如何治理你手下的百姓?毫無恩義的人,是不會被手下和百姓擁戴的。 我們看看曹操和劉備。《三國志》中,說曹操是少機警,有權謀,任俠仗義;說劉備是不喜讀書,喜歡飛鷹走犬,結交天下朋友。劉備本人很早喪父,是很窮,但劉備有個叔叔很有錢,劉備本人基本是在叔叔家長大,所以劉備本人的早年生活與那個漢高祖劉邦頗為相似。曹操是非常有機變的人,也是非常有權謀的人,軍事天賦極高,識人用人也是超一流,其為人有狠的一面,也有非常仁義的一面;有兇惡的一面,但也有豁達大度和寬厚仁慈的一面。曹操手下有那麼多的謀臣武將為其賣命,難道曹操統御他們都是靠權術嗎?劉備本人是很仁義,可是他手下有關張兩員大將,關張殺起人來,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劉備如果沒有武力的支撐,如何會取得三分天下?只靠仁義行嗎?劉備沒有權謀和霸術嗎?估計沒有人會相信。當時的人就稱劉備是大奸似忠,大仁似偽,其權術和心機和用人的手段,連曹操都非常佩服。而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不是增加了更多的仁義和德行,恰是增強了兵家的用兵之道和法家的依法治軍治國的手段,這樣劉備集團才最後取得了三分天下。如僅就仁慈而言,徐州的陶潛和荊州的劉表都比劉備要仁慈的多,可是他們的仁慈並不能挽救他們滅亡的命運。劉備當然是一代梟雄,是王霸兼備的。 當然,霸多而少王也是不行的,如董卓。 三國時代,是一個群雄並起,軍閥爭霸的時代,好勇鬥狠,武力征伐,力量第一是其特色,但是我們還可以看到,在裡面還是有基本的道德存在,和基本的遊戲規則存在。那個時候是非常講孝的時代,每個人,無論是曹操還是袁紹,還是一般的名士,如徐庶,孝都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一個人可以有權謀,可以對他人非常的狠,但是如果你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那就會被人不齒。相反,你如果是一個大孝子,就會受到別人的讚譽。還有一個就是忠義。一個賣主求榮的人,也是為人不齒的。如呂布。呂布一生有三個義父,一個是丁原,一個是董卓,一個是王允,可是三個人都命喪在呂布的手中,結果是,當曹操生擒呂布後,呂布要投降,可是劉備說,丞相難道忘了丁原董卓的事了嗎?於是曹操就殺了呂布。可見,不要說劉備,就是曹操也是不喜歡這樣反覆無常的人物的。 那個時候,投降一次是可以的,如張遼,許攸,張頜,但多次投降,叛來叛去的人,是不被人信任的,也是為人不齒的,如呂布。關羽的忠義受到曹操極大的讚譽。可見,忠義和孝道在三國時代還是基本的道德原則,即便是在那麼紛亂的世界和時代。 三國時代,肯定會被人認為是霸的時代,可是,在那個時代,也是有仁義和基本的道德操守在的。這就是霸中有王,而那些的歷史人物和政治家,也都是王霸兼備的,如曹操和劉備。 漢武帝是霸嗎?後代的儒生說漢武帝是霸。只是,如果沒有漢武帝的以霸制霸,那我們漢族就要淪於野蠻民族匈奴人的鐵蹄之下了,我們還有什麼資格講仁義道德?保住了漢代的文明,就是最大的仁義和王道。宋人倒是王,可是宋人被蒙古人所滅,宋代輝煌的文明被毀,這種王,是真正的王嗎?孔子是非常不贊成這種沒用的,使得文明毀滅的仁義道德的,這種仁,在孔子的思想里就不是仁,更不是王。 近代很多人說共產黨的軍隊以及毛是如何的霸。可是,我們看到,共產黨從紅軍的時期起,其軍隊就是以仁義著稱,毛的軍隊對百姓還是非常好的,對土豪地主當然不好,當然是霸。紀律也很嚴明。毛對百姓也是非常好的,否則毛和共產黨如何會得到普通百姓的擁戴,如何可能取得天下?毛是有權術,是有霸術,可如果毛沒有權術和霸術,毛如何駕馭手下的驕兵悍將,如何對付如蔣介石這樣也是很有權術的人?而毛光有權術和霸術就可以了嗎?沒有仁義和仁厚之心,如何會得到百姓的擁戴?所以,毛和共產黨的軍隊也是王霸兼備的。王霸兼備的軍隊,翻譯成現在就叫仁義之師和威武之師。 即便到了和平的年代,任何的政權都還是王霸兼備的。美國不是王霸兼備的嗎?中國在毛的時代就不用說了,到了鄧小平的時代,還要打對越反擊戰,還要用軍隊鎮壓六四。現在中國的軍隊當然要發展,海空軍都要發展,否則連自己的領海領空都保不住,領海不斷被他人蠶食,台灣要獨立出去,那,這個政權也就要垮了,老百姓也會丟棄它。清代的垮台就是因為清末不斷的喪權辱國,威信盡失。 就歷史而言,並不如孟子所言,仁義就行了,王就行了,王就可以長久的活着嗎?如那些王多而霸少的朝代,如宋代,如明代後期,還是會亡的;而那些霸多而王少的朝代,如秦代和隋代也是會很快亡的。希特勒也是王少霸多,因此會亡;美國是王霸兼備的,所以現在還可以。 美國目前的霸有些多的原因,是有些濫用了和沒有理解聖經中以牙還牙的教導,因為以牙還牙的本意並不是報復,而是公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真正意思是,人家打掉你一個牙齒,你不能說我就砍掉你一隻胳膊或者殺掉你,這是報復過分,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不可以以怨報怨;另外,打掉你一顆牙,你只能還一顆牙,而不能是兩顆。因此,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真正的意思是公義,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孔子所提倡的要以直報怨。當然,人家打掉你一隻牙,你說算了,那就是以德報怨,這以德報怨也是孔子所不贊成的。而在新約中耶穌所說的要愛你的仇敵,真正的意思是表明神的慈愛。因此,正確理解聖經神的教導是,以牙還牙,是表現神的公義;愛你的仇敵,是表明神的慈愛,而神的本性恰是公義和慈愛的結合。美國的報復已經是過度報復,也就是以怨報怨,而不是以直報怨,是神所不喜悅的。當年利未人就是在示劍報復過度,因此遭到神的責罰。 就中國的戰略而言,鄧小平曾經有一個韜光養晦的戰略,有一個絕不當頭的戰略,那當然是王多霸少的戰略。可是三十年過去了,世界與中國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因此中國那個韜光養晦的戰略也必須要調整。就中國的陸地而言,還有與印度在藏南的領土爭端,有台灣島的問題;就海洋來說,有與日本在東海釣魚島的爭端,有在南海廣大海域的爭端;在資源方面,有印度洋到馬六甲海上通道的保護問題,這些問題都不是中國有什麼侵略傾向的問題,而是自己的領土和領海的正當防護的問題,是一個自衛的問題。如果這些正當的領土與領海的防護問題都解決不了,那麼這個政府還有什麼存在的理由呢? 東海的問題,台灣島的問題,南海和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問題,都必須靠海空軍來完成。目前中國已經開始進行陸海空及二炮在軍費占有比例上的調整,陸軍的經費會縮減,而海空軍的軍費比例會加大,但還遠遠不夠。航空母艦當然不是什麼制勝的法寶,但航母是進攻性的武器,是海軍艦隊在大洋深處的制空權的保障,因此中國必須要有。當年那個上航母還是上潛艇的爭論是因為中國只有那麼多的錢,只能選一個,那當然要選潛艇,潛艇省錢嘛,可現在中國還是有些錢了,那就各種武器平台都要有。中國的錢與其讓貪官給貪了,讓買美國的國債縮水,據說每年中國所持的美國國債的縮水可以造四艘航母而綽綽有餘,那還不如拿出些錢來搞點軍事方面的東西。鄧小平當年對南海有一個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戰略構想,可是,現在在南海,那些鄰近的小國已經開發了1000多口油井,中國連一口都沒有,這哪裡是什麼共同開發,是他們在單邊開發,中國為什麼還不進軍南海呢,還等什麼呢?拿下幾個小島震懾他們一下又如何呢?中國在南海是王太多了,霸太少了,根本不平衡。 有些人很可笑,將中國自保的戰略也稱其為擴張與侵略,膽小如鼠,畏敵如虎,哪有什麼膽氣而言呢?中國的軍事發展必須與經濟的發展及大國的地位相平衡才行,否則真是如有些人說的,中國僅僅是養肥了等人家來宰而已。 總之,王霸兼備,才是立國和立人之正途。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9: | 我確信蔣介石是一位正直無私的領袖 | |
2009: | 家人稱鄧玉嬌未反映被強姦 原律師無職 | |
2008: | 王維洛:不排除紫坪鋪水庫誘發四川汶川 | |
2008: | 多數人恐怕連范老師還不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