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將該書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後記迻錄於此,以饗讀者。
《中國散文簡史》封面
作者簡介
譚家健教授,1936年出生於湖南衡陽,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之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現為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古代散文學會會長、中國駢文學會(籌)會長、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客座教授,已出版著作有:《中國古代散文史稿》、《中國文史哲匯通》、《先秦散文藝術新探》、《先秦文學史》(主編)、《六朝文章新論》、《墨子研究》、《墨子今譯今注》(合著)、《中國文化史概要》(主編)、《歷代駢文名篇注析》、《水經注選注》(合著)、《譚家健散文隨筆》等十六部,在中國大陸以及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報刊發表論文和文章近二百篇。
內容簡介
本書屬於教材性質,可以作為大專院校中文系師生教學參考書,也是適合廣大的中國文學愛好者的知識讀物。本書以簡明扼要、清晰精確的文字,概述三千多年中國散文發展的歷史。起於先秦,次及兩漢、六朝、唐、宋、元、明、清,迄於五四白話文興起之前,共八章三十五講。有選擇地介紹歷代著名作家230餘人,分析其作品的思想價值、藝術特色、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勾勒出古代散文在文章體裁、寫作風格、以及價值取向等方面的先後繼承、演進的軌跡。對於一些傳誦千古的名家名作,以相當篇幅作深入細緻的解剖。每一講之末附錄兩三篇作品並加簡注,以利讀者將文學史學習與文學作品鑑賞便利地結合起來。這種編寫方式,在目前尚不多見。
目 錄
導論1
第一章 先秦歷史散文 11
概說
第一講 古代散文的萌芽和《尚書》《逸周書》 13
附錄:《尚書·金滕》、《逸周書·太子晉》
第二講 《春秋》和《左傳》 26
附錄:《左傳》鞍之戰、子產救火
第三講 《國語》和《戰國策》 40
附錄:《國語·勾踐滅吳》、《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第四講 《公羊傳》《穀梁傳》《禮記》《晏子春秋》 52
附錄:《公羊傳》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晉師假道於虞、《晏子春秋》晏子論和與同
第二章 先秦哲理散文 65
概說
第五講 《論語》和《孟子》 67
附錄:《論語》四子侍坐、《孟子》齊桓晉文章
第六講 《老子》和《莊子》 81
附錄:《莊子》寓言六則、《馬蹄》
第七講 《墨子》、《荀子》、《韓非子》 94
附錄:《墨子·所染》、《荀子·勸學》 (節選)、《韓非子》社鼠猛狗
第八講 其他先秦諸子散文 109
附錄:《管子·輕重》謀魯梁、《尹文子·大道》(節選)、《呂氏春秋·察今》
第三章 漢代散文 121
概說
第九講 西漢政論和子書 123
附錄:賈誼《過秦論》、晁錯《論貴粟疏》
第十講 《史記》的文學價值 138
附錄:“史記·田單列傳》、《陶朱公傳》(節選)
第十一講 《漢書》和東漢子書、史書 152
附錄:《漢書·楊王孫傳》、桓譚《新書·雍門周諫孟嘗君》
第十二講 漢代其他散文 165
附錄:東方朔《答客難》、馬援《誡兄子書》
第四章 六朝散文 178
概說
第十三講 建安——三國之文 180
附錄: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諸葛亮《出師表》
第十四講 兩晉之文 194
附錄:李密《陳情表》、魯褒《錢神論》、《苻子》
夏王賞羿
第十五講 南朝駢文與散文 208
附錄:孔稚圭《北山移文》、劉義慶《周處除三害》
第十六講 北朝散文與駢文 222
附錄:陽衒之《洛陽大市》、庾信《哀江南賦序》
第五章 唐代散文 236
概說
第十七講 唐前期的駢文與散文 238
附錄:駱賓王《討武氏檄》、王勃《滕王閣序》
第十八講 中唐古文運動的過程和主張 252
附錄:李華《弔古戰場文》
第十九講 韓愈的散文創作 262
附錄:《師說》、《毛穎傳》
第二十講 柳宗元的散文創作 274
附錄:《捕蛇者說》、《愚溪詩序》
第二十一講 晚唐散文 287
附錄:杜牧《阿房宮賦》、《張保皋鄭年傳》、皮日休《讀司馬法》
第六章 宋代散文 300
概說
第二十二講 北宋古文運動的過程和特點 302
附錄:王禹偁《待漏院記》、范仲淹《岳陽樓記》
第二十三講 歐陽修的散文創作 313
附錄:《醉翁亭記》、《秋聲賦》
第二十四講 蘇軾的散文創作 323
附錄:《赤壁賦》、《喜雨亭記》
第二十五講 北宋其他散文家 334
附錄:曾鞏《越州趙公救災記》、蘇洵《六國論》、王安石《傷仲永》
第二十六講 南宋散文 347
附錄:岳飛《說馬》、范成大《峨嵋山行記》、陸九淵《送宜黃何縣尉序》
第七章 元明散文 362
概說
第二十七講 元代散文 364
附錄:元好問《送秦州諸人引》、宋本《工獄》
第二十八講 明前期散文 377
附錄:劉基《狙公》、高啟《書博雞者事》
第二十九講 明中期散文 387
附錄:歸有光《先妣事略》、宗臣《報子與書》
第三十講 明後期散文 399
附錄:袁宏道《天目》、李贄《童心說》
第三十一講 晚明小品 411
附錄:張岱《西湖香市》、夏完淳《獄中報母書》(節選)
第八章 清代散文 423
概說
第三十二講 清初之文 425
附錄:黃宗羲《原君》、侯方域《李姬傳》
第三十三講 桐城派的散文理論與創作 437
附錄:姚鼐《復魯絜非書》、梅曾亮《記棚民事》、劉開《問說》
第三十四講 清中期桐城派以外之散文 450
附錄:鄭板橋《與弟第四書》、袁枚《書魯亮儕》
第三十五講 清後期散文 464
附錄:龔自珍《病梅倌記》、薛福成《蟻戰》、梁啓超《論毅力》(節選)
中國古代散文研修書目舉要 476
後記 479
後 記
這本《中國散文簡史》是在2006年1月出版的《中國古代散文史稿》(以下簡稱《史稿》)的基礎上提煉、修改、補充而成的。2005年5月,《史稿》定稿,交付重慶出版社。同年8月至11月,應北京超星數字圖書館“百家名師講壇”之約,講授《中國古代散義史》,並錄製音像版。共35講,約30余萬字,大約相當於《史稿》的一半。2006年3月至6月,應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中文系之聘,再次講授《中國古代散文史》,亦為35講,以“超星”的稿子為講義,以重慶出版社剛出版的《史稿》為參考書。2009年,承蒙新紀元學院厚愛,決定將講義定名為《中國散文簡史》,作為該院教材出版,用國際書號,公開發行。
《中國散文簡史》在30余萬字講義之外補充了8萬多字的歷代散文作品77篇,分別附錄於每講之後,每講附二或三篇(還有一些短文,則引述於講述之中)。採用中國古代夾注的方式,把注釋放在該詞句之後,而不是像現代版式那樣,注釋放在全篇之末,這也許是一種新的嘗試。有五篇駢體文,沒有隨句加注,而是整篇譯成白話,綴於原文之末。新中國建立以來出版的各種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散文史,絕大多數是將評論介紹與作品選注分為兩部書,我這本書則將二者合而為一,目的是更方便讀者將作品與評論互相結合。這樣做的效果如何,有待檢驗,希望各界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責任編輯曾維龍先生以及黃琦旺小姐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
勤勞動,謹此衷心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