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毛澤東機要秘書謝靜宜講述她的故事
送交者: lesson 2010年07月09日09:44:4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毛澤東機要秘書謝靜宜講述她的故事

毛澤東機要秘書謝靜宜講述她的故事
  
李光彩/《黨史文苑》2009年第7期

  
  她,曾經擔任毛澤東主席機要員長達17年之久,負責毛澤東、周恩來交辦的工作,有着17年轟轟烈烈的歷史。
    
  她,曾被毛澤東親切地稱為“小謝”,曾是中國歷史政治舞台上備受矚目的女性之一。
    
  她,曾長期擔任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書記處書記,是“文革”期間重要的“封疆大吏”。
    
  ……
    
  她就是謝靜宜,一個曾為人們熟悉後來漸漸淡忘的名字,一個曾經風風火火而今卻過着清雅淡泊生活的人。
    
  2008年3月27日,我有幸作為毛澤東的特型演員拜訪了這位賦閒在家的老人。昔日風華正茂的“小謝”,而今已過古稀之年。從外表上看,她瘦削、蒼白,額頭上也刻上了些許皺紋;穿着樸素,經常與中式便服相伴,顏色也是再平淡不過的,儼然一幅當代“隱士”的風格。
    
  走進謝靜宜家的客廳,我發現她的家裡除了沙發、茶几和書櫃等幾樣簡單的擺設之外,別無長物。倒是東西兩側壁上的布置格外吸引人的視線:一側掛着由著名書法家為她書寫的毛澤東《七律·長征》;一側是毛澤東70年代會見外賓時的巨幅照片。簡單而又生動的擺設,首先使我這個毛澤東特型演員感受到的是,這位曾經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多年的老人,對毛澤東的無限崇敬和深沉懷念。
    
  謝靜宜患有嚴重的風濕性心臟病,這些年她的生命多次出現危機。為了戰勝病魔,在醫生的建議下,她每天遵循着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晚上10點睡覺,早晨6點多鐘起床,中午適當休息一會。她平時不愛拋頭露面,很少參加社交活動。而看書、曬太陽和散步構成了她每天的主要活動。但她得知我來了,極少接受外界採訪的她頓時有些興奮,熱情地把我迎進客廳,還親自給我剝橘子,與我親切交談。她的言行舉止,讓我深深感受到她對我這樣一位青年學生的關愛和期望。從我8點鐘到達她的家裡,一直到11點多,這位有重病在身的古稀老人,與我一談居然就是三個多小時。在談話中,她時而微笑,時而沉思,時而遊目騁懷,時而閉目沉思,給我講述當年的故事……
    
  毛澤東曾打算為她寫詩,竟被她婉拒
    
  1959年,謝靜宜擔任了毛澤東的機要員,此後跟隨毛澤東走遍大江南北。在1970—1976年間,她主要負責毛澤東、周恩來交辦的工作,併兼任北京市委的重要領導職務。這時的她,接近高層政治核心,已成為備受矚目的政治人物。由於她工作認真負責,辦事能力強,為毛澤東和中央領導完成了大量複雜艱巨的工作,再加上她平易近人,團結同事,善於處理各種問題,因而受到了中央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評價和信任,成為毛澤東身邊的得力助手。
    
  “小謝”本人和家庭,也經常受到毛澤東的關心。謝靜宜有個獨生兒子,取名蘇引。兒子出生前,夫婦倆曾請毛澤東為孩子取名。百忙之中的毛澤東了解到謝靜宜是春天懷孕,就幽默地說:“那就叫蘇春雷好了。”
    
  更耐人尋味的是,平日裡經常讚揚“小謝”的為人處事,並高度肯定其工作成績的毛澤東,曾向謝靜宜提出特地為她作一首詩。在常人看來,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和偉大領袖主動提出為她作詩,這是何等榮幸和榮耀的事情,但是讓人萬萬意想不到的是,主席的這個提議竟被她委婉拒絕了!她告訴我,當時主要是考慮到主席公務繁忙、日理萬機,如果出於一己之私利同意這個提議,會花費他太多時間,影響毛主席的工作,這是她所不願意的。
    
  就這樣,一個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偉人詩句里、使自己名垂後世千載難逢的機會被謝靜宜“錯過”了。她還以詼諧的口吻說到,今天想來,還真有點兒後悔,沒讓毛主席把這首詩寫下來……
    
  雖然謝靜宜的名字沒能出現在主席的詩句里,但毛澤東對身邊工作人員的這種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理解,也同樣極大地影響了謝靜宜的為人處事,成為謝靜宜寶貴的精神財富。
    
  毛澤東拍案而起,“中央定的政策法規,中央領導不執行,豈有此理!”
    
  1959—1961年這三年,是老一代人記憶猶新的三年,也是共和國歷史上罕見的三年困難時期。由於“大躍進”所造成的經濟影響和蘇聯背信棄義地撤走了全部在華專家,大批援建項目不得不中止,我國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當時物資匱乏,市場供應緊張,生活消費品必須定量計劃供應。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給全國人民作出表率,中央三令五申:中央領導人的家屬購物也不能高出規定限額。但當時一部分領導人的家屬卻罔顧中央規定,超量購物,謀取私利,在黨內外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此事被毛澤東察覺,他向謝靜宜詢問了有關情況後,非常憤怒,拍案而起,說到:“中央議定的政策法規,某些中央領導帶頭不執行,豈有此理!”為了壓制住這股歪風邪氣,毛澤東還帶頭約束自己的家屬,告誡他們不要違反中央的規定,不得超量購物。
    
  回想起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的歲月,謝靜宜總是感慨良多。她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了十幾年,她對毛澤東是無限崇敬和熱愛的。她這樣描繪毛澤東:一切以民為本,心中始終裝着人民;任何時候都身體力行,他無論倡導什麼,自己都首先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工作中雷厲風行,原則分明,生活上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而平日裡謝靜宜不管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都始終對自己嚴格要求而從不懈怠,正是耳濡目染於領袖的高風亮節而使然。
    
  親情:夫妻恩愛,母子情深
    
  與她曾經有過的轟轟烈烈的歷史相映襯的是,謝靜宜也有過美滿而溫馨的家庭。
    
  她和愛人蘇延勛從小青梅竹馬,有着很深摯的感情。這對恩愛夫妻患難與共32年,直到1991年丈夫抱病離開人世。愛人的去世,使謝靜宜本來多病的身體更遭親人死別的打擊。幾個月的時間,她在恍惚中度日,腦海中充滿着對與愛人幾十年美好生活的回憶。每逢9月9日丈夫生日,她都會去香山腳下蘇延勛的墳前為他掃墓,十幾年來不曾中斷。2001年,在丈夫去世十年之後,謝靜宜曾寫過一首感人肺腑的《江城子》,悼念亡夫:
    
  十年陰陽各一方,離別久,情深長。相隔遙遠,亦可話家常。暮暮一同觀天宇,談古今,論短長。朝朝陽台賞花香。葡萄垂,花齊放。相顧笑看,群鳥尋覓忙。靜觀天下人間事,柴門院,心寬暢。
    
  十年來的思念,三十多年的夫妻恩愛,從小青梅竹馬的愛情,全部都濃縮在了這首不到70字的詞裡。數十年的朝夕相處和患難與共,全都躍然紙上,歷歷在目,真真切切,真可謂感人肺腑。而當讀者讀到“靜觀天下人間事,柴門院,心寬暢”一句時,在切身感受到“山重水複疑無路”式生離死別的悲痛之後,又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的境界。而體現在詞裡的這種矛盾式情感,卻正是謝靜宜愛情觀乃至人生態度的寫照。我想,不管是對愛情的忠誠,還是在感情問題上表現出的豁達,正是醫治和矯正現代青年男女們在處理感情問題時所普遍出現的迷茫、困惑的良藥啊。
    
  除了有一個恩愛的丈夫,謝靜宜還有一個孝順的兒子。前些年,她和兒子、兒媳不住一起,距離很遠,但兒子、兒媳每周都會不辭奔波之苦前來看望母親。現在她和兒子、兒媳搬到了一處,樓上樓下。兒子一有可口的飯菜,總要惦記樓上的母親。更難能可貴的是,母親初患風濕性心臟病時,兒子幾乎一直守護在身邊。為了觀察她的病情,醫生需要每天例行檢測大便。這種在常人看來既髒又麻煩並且難為情的工作,也是兒子一手承擔。除此以外,他還為母親詳細地列了一張觀測表,以利於醫生的治療。聽到這裡,我們所感受到的,已不僅僅是感動,更是母子深情所帶來的震撼。母親是一面鏡子,她年老時從子女那裡得到的關愛和孝敬,折射的卻是她年輕時給予孩子的深深母愛與諄諄教誨。可憐天下父母心,尊老愛幼這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正是在似海的母愛里得以代代相傳,母親給予孩子的,不僅有愛,更有教導他將來尊重老人愛護幼小的示範。
    
  就這樣,三個多小時過去了,但身體虛弱的她,卻依然談得精神抖擻。考慮到謝靜宜需要休息,我不能聊太久,就向她告辭。但她一定要我留下吃午飯,並且用自己種的蔬菜和親手做的荷包蛋麵條招待我,讓我倍感親切和溫馨。給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做飯時用過的洗菜水,她捨不得倒掉,而是將它倒進衛生間裡的幾個專用盆里,用於澆花,以節約用水。毛澤東生前勤儉節約、以身作則的風範,今天仍然留存在這位曾經在他身邊工作過的老人身上。而我們今天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正應該從這些細微的日常小事做起嗎?
    
  吃飯的時候,謝靜宜還和藹地對我說:“到普通百姓家裡做客,可不要介意簡樸啊!”望着她慈祥的面孔,眼角早已濕潤的我,哽咽着答道:“別說我現在還是一個窮學生,即使將來有成就了,也還樂意到阿姨家裡吃家常飯,更樂意吃阿姨親手做的家常飯……”邊吃邊聊,直到12點40分,考慮到她需要按時休息,我才向她告別。她又熱情地把我送了出來……  
  
搜索更多相關文章:謝靜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NoWorry: 不要動不動就怪罪我們美國
2009: 反思鄧小平愚蠢的民族政策
2008: 秦河:從着裝和儀表的變化看毛澤東一生
2008: 柞里子:改名是中共的唯一出路
2006: 羅馬的故事 - 共和國的建立 (下)
2006: 新浪讀書: 儒家文化霸權:中國文明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