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宣言》即《美英中三國政府領袖公告》,史稱《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會議上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和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聯合發表的一份公告。這篇公告的主要內容是聲明三國在戰勝納粹德國後一起致力於戰勝日本以及履行《開羅宣言》等對戰後對日本的處理方式的決定。《波茨坦宣言》實質是二戰後期美、英、中三國向日本勸降的一份公告。
背景
二次大戰末期,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蘇三國首腦召開了波茨坦會議。當時德國已無條件投降,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但在遠東對日作戰還在激烈進行。會議討論了處理戰後德國問題,以及波蘭問題等。會議還討論了敦促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的問題。參加會議的有蘇聯的斯大林、美國的羅斯福(後期是杜魯門)和英國的丘吉爾(後期是新任首相艾德禮),還有三國外交部長,參謀長等人。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國宣言形式發表了《波茨坦宣言》(或稱為《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宣布了盟國占領日本後將實施的基本原則。關於處理戰後德國的問題,8月2日,美英蘇三國首腦又簽訂了《波茨坦協定》。
《波茨坦宣言》是美國人起草的,初稿是由助理國務卿格魯於1945年5月5日擬定的,中國也並未參加波茨坦會議,而宣言以美、英、中三國的名義簽字並發布,這是因為中國是抗日主戰場之一,而蘇聯當時還未對日宣戰,不能有蘇聯。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並在宣言上簽字,《波茨坦宣言》才成為四國對日共同宣言。日本於8月15日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
內容
美英中三國政府領袖公告(1945年7月26日)
【中央社訊】美英中三國政府領袖同意對日本發表公告,促其立即無條件投降,公告原文如次:
“美英中三國政府領袖公告”
- 余等,美國總統,中國國民政府主席及英國首相,代表余等億萬國民,業經會商,並同意對日本應予以一機會,以結束此次戰事。
- 美國英帝國及中國之龐大陸海空部隊,業已增強多倍,其由西方調來之軍隊及空軍,即將予日本以最後之打擊,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聯合國之決心之支持及鼓勵,對日作戰,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 德國無效果及無意識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結果,彰彰在前,可為日本人民之殷鑑。此種力量當其對付抵抗之納粹時,不得不將德國人民全體之土 地,工業及其生活方式摧殘殆盡。但現在集中對付日本之力量則較之更為龐大,不可衡量,吾等之軍力,加以吾人之堅決意志為後盾,若予以全部實施,必將使日本 軍隊完全毀滅。無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終歸全部殘毀。
- 現時業已到來,日本必須決定一途。其將繼續受其一意孤行計算錯誤,使日本帝國已陷於完全毀滅之境之軍人之統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 以下為吾人之條件,吾人決不更改,亦無其他另一方式。猶豫遷延,更為吾人所不容許。
- 欺騙及錯誤領導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權及勢力,必須永久剔除,蓋吾人堅持非將負責之窮兵黷武主義驅出世界,則和平安全及正義之新秩序勢不可能。
- 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時及直至日本製造戰爭之力量業已毀滅有確實可信之證據時,日本領土經盟國之指定必須占領,俾吾人在此陳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 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 日本軍隊在完全解除武裝以後,將被允許返其家鄉將有和平及生產生活之機會。
- 吾人無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滅其國家,但對於戰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虜者在內,將處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須將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趨勢之復興及增強之所有障礙予以消除,言論,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對於基本人權之重視必須成立。
- 日本將被許維持其經濟所必需及可以償付貨物賠款之工業,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裝作戰之工業不在其內,為此目的,可准其獲得原料,以別於統制原料,日本最後參加國際貿易關係當可准許。
- 上述目的達到及依據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傾向和平及負責之政府後,同盟國占領軍隊當即撤退。
- 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對此種行動有意實行,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
~~~~~~~~~~~~~~~~~~~~~~~~~~~~~~~~~~~~~~~~~~~~~~~~~~~~~~~~~~~~~~~~~~~~~~~~~~~~~~~~~~
備註:錄自1945年7月28日重慶《中央日報》。如今各種資料多稱之為“美英中(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結果
8月10日,日本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其它
“蔣委員長”和《波茨坦宣言》
在波茨坦會議期間,杜魯門將文件內容通過美國駐重慶大使赫爾利轉交蔣介石,並徵得蔣介石的同意,才以美、英、中三國的名義發布。蔣介石當時是委員長和總統。中國人習慣於稱呼“蔣委員長”,外國人習慣於稱呼“蔣總統”。
因為無中國代表,在《波茨坦宣言》上代替中國政府簽字的是杜魯門,由於他不知道蔣介石名字的英文寫法,而且也沒能簽為“蔣總統”,而簽為“The president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