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不如昔,令人懷念建國初期的盛世
一氓
11月15日上海《文匯報》副刊《筆會》上有一篇小文章《在陌生人之間》,頗值得一看。它深情地回憶了毛澤東時代建國初期的堪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美好日子,對當今某些社會現象表示了“鬱悶”。不過,文中有些說法我覺得還大可討論。《文匯報·筆會》好容易才發表了這樣一篇歌頌1950年代“盛世”、隱隱指責當今“狼群”社會的文章,已經非常難得了。如果我再去與他們“討論”,是肯定不會給我發表的,所以我只能在這裡談談看法。先請看這篇文章——
在陌生人之間
■蘇秀
讀了10月9日“筆會”上柳延延的《大城市,陌生人相聚之地》,非常贊同作者的觀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要義,不光是高樓林立,汽車奔馳,它是能夠培育出嚴格遵守規則的人群,以使陌生人之間能夠建立起信任、責任和同情。”
我記得建國初期的上海,確曾有過一段堪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日子。到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兒子讀小學一年級,女兒在幼兒園全托。周六下午三點女兒就可以回家了,但是我跟丈夫都還沒下班。周六一早,我會雇一輛經常在我家附近做生意的三輪車,預先給他來回的車費,我七歲的兒子放學回來,就坐上這輛車去接五歲的妹妹。我那時從沒擔心過孩子會出事,根本沒去記過三輪車的車牌,也沒問過蹬三輪的師傅姓甚名誰。那種欣逢盛世的欣喜,使我至今懷念不已。如果現在這樣做,恐怕兩個孩子早被拐跑了。
還記得,當時有一個相聲段子,其中有一句歇後語:“老太太上車——有座”。十年“文革”弄亂了人們的思想,是非顛倒,道德淪喪,鼓勵的是相互揭發,為了自保甚至不惜揭發、誣陷自己的配偶、父母和兄弟姐妹,遑論他人。造成人與人之間不得不互相戒備,更何談信賴與同情?而今,路見有人受傷,不敢相救;造假者,飛黃騰達;“談理想”會被人笑為迂腐……有人形容,你辛辛苦苦寫一黑板的字,他們像一塊破抹布三下兩下就給你擦光了。
進入新世紀,我已年屆古稀。偶爾乘坐公交,總會有人讓座。但是我發現,讓我座的多半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在“文革”中出生並長大的青年,幾乎從沒有人讓過我。有一次,我在前門上車,對面坐的八個人,有七個是小青年,讓我座的是其中唯一一位中年人。我家對面有一所中學,他們出行時,總是爭搶着上車,從沒見他們排過隊。這種時候我總會感到很鬱悶。
有一次,我和女兒一起坐車。一個抱小孩的婦女上來時,我女兒趕快站了起來,她邊上的一位男士也馬上站了起來,對我女兒說:“你坐吧。”我想他一定是受過“ladayfirst”的教育吧。我女兒看到他手裡拎着好幾個大包小包,說:“你拿了那麼多東西,還是你坐吧。”這時,我心裡感到了一種溫暖。
確如柳延延所說,我們在車上遇到的人,“過去沒有見過,今後也多半不會再見到。”但是我們是生活在同一個社會的人類。就算是狼群,在遇到危險時,斷後的狼也還懂得,為了保護群體,情願自己犧牲。生活在同一個社會的我們,如果做不到“我為人人”又如何能享受到“人人為我”?如果大家都不講誠信,你怎麼能放心把你的寶貝兒女交給陌生的托兒所老師?又怎麼敢把自己的生命託付給醫院裡陌生的醫生?
“讓座”是一件小事,但是它能折射出人與人之間,是互相關愛,還是彼此冷漠。它能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這次世博會上大家最滿意的是“小白菜”的服務。這是個好兆頭。但願這是個道德回歸的開始。
2010年11月3日
以上文章中我打成綠色的文字,是我覺得可以討論的地方。說“十年‘文革’弄亂了人們的思想”,我是基本同意的(儘管有些左派朋友不同意,但他們有的沒有經歷過文革,而我是經歷過文革的,我認為文革確實是有錯誤的地方,我反對對文革妖魔化,但也不贊成無原則地美化文革);但是,三十年“改開”難道不是更加厲害地“弄亂了人們的思想”?“文革”畢竟只有十年,而“改開”已經三十年了啊!即使“十年‘文革’弄亂了人們的思想”,那麼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年,怎麼思想領域更加混亂了呢?
文章說現在在車上“讓我座的多半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在‘文革’中出生並長大的青年,幾乎從沒有人讓過我”,但現在“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不正是“在‘文革’中出生並長大的青年”嗎?而文中說的不肯讓座的“小青年”,倒正是“改開”後“出生並長大的”呢!
文章說得好:“有人形容,你辛辛苦苦寫一黑板的字,他們像一塊破抹布三下兩下就給你擦光了。”我認為,“辛辛苦苦寫一黑板的字”的,就是以我們的已故的領袖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老一代共產黨人;“像一塊破抹布三下兩下就給你擦光了”的“他們”是些什麼人,其實我們大家心裡都很清楚。我們老百姓憎恨這些人!
面對“而今,路見有人受傷,不敢相救;造假者,飛黃騰達;“談理想”會被人笑為迂腐……”的現狀,我也非常“鬱悶”,文中提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口號,我非常熟悉,倍感親切,那正是毛澤東時代提倡的!文章希望“道德回歸”,我非常贊同。“道德回歸”就只能回歸到毛澤東時代,回到改正一些錯誤的毛澤東時代!那是我們老百姓留戀嚮往的美好時代!!這種留戀和嚮往是任何人阻止不了的!!!
ArticleContent.innerHTML = ArticleContent.innerHTML.replace(/alt=((['""])[^'""]*2|S+)(?=[^>]*>)/ig,""); ArticleContent.innerHTML = ArticleContent.innerHTML.replace(/title=((['""])[^'""]*2|S+)(?=[^>]*>)/ig,""); var hwk="("; var hw=""; var keywords="毛澤東時代,懷念,道德回歸"; var keys=keywords.split(","); var keylength=keys.length; var keywordscode="
關鍵字: "; if(keys!=""){ for(var ks=0;ks
"+keys[ks]+" "; } var regex = new RegExp(hwk,"gi"); ArticleContent.innerHTML = ArticleContent.innerHTML.replace(regex,hw); document.write(keywordscode); } 關鍵字: 毛澤東時代 懷念 道德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