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一個最早的“紅衛兵”的悲慘結局
送交者: LuZhiShen 2010年12月07日08:20:1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一個最早的“紅衛兵”的悲慘結局

 趙家梁張曉霽:高崗反省檢查

時間: 2008-9-12 17:42:43 (北京時間: 2008-9-13 5:42:43)

博客: 看潮生®   (博客個人信息)

[ 看潮生博客 ]

<<往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第七十二期二零零八年九月十二日

 

編者的話:在“高饒事件”中,栽給高崗的罪名是“篡奪黨和國家的領導權力”,這是高崗死活也不願承認的。 首先,高崗反對劉少奇,“反對”等於“篡奪”,是誅心之 論。 再者,篡逆址詞菑浱齏笞錚饢 噸紊系乃佬獺

“高饒事件”是發生在中共由造反黨變為執政黨的轉型期的一次 內鬥。 此時,黨 的任務由革命戰爭轉變為經濟建設,黨的組織迅速官僚化,通過專業劃分和科層制建立起龐大的官僚體制。 而同時,毛作為這個黨的領袖, 以革命時期積累的資源和權威日益泡沫化,面臨被架空或邊緣化的危險。 因此,他一是通過親信高崗建立“經濟內閣”來削弱周恩來的實權,二是在兩個會議上發難打擊劉少奇的勢力,以掌握經濟 建設的領導權和話語權。

雙方“政治路線”的分歧在於:是“鞏固新民主主義秩序”,還 是“實行社會主義改造”? 正在形成 的新式官僚階層更傾向於前者,並且更傾向於把政治分解為行政與事務性工作。

與以往黨 內鬥爭不同,這次毛遇到盤根錯節的“體制”的抵制。 同時,他的“非組織活動”也因高崗的魯莽張揚遇到了麻煩。 毛的鬥爭策略歷來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 於是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高崗便當了替罪羊。

這是一場體現為政治鬥爭的個人和山頭的權力之爭。 事後在中央對“高饒事件”的《決議》中,迴避了政治分歧的表 述,只談權力問題(分裂、宗派、企圖篡奪領導權力),因為在前一點上,批高等於批毛。 這似乎印證了高崗對自己的評價:“政治上對,組織上錯”。

高饒事件也為觀察此後一段時期中國政治的走向提供了線索。 當毛意識到通過內部鬥爭無法達到目的,就開始動員體制外的力 量,比如發動一次又一次群眾政治邉櫻隗w制外製造併集結造反派大軍等等,來打擊甚而試圖炸毀這個官僚體制……

“高饒事件”雖暫告一段落,但伏筆已經埋下。 十多年後,當毛的“革命路線”戰勝了劉的“資反路線”,當高崗提議的總理人選林彪做了“接班 人”,當劉少奇終於成為“叛徒”,當如日中天的林副主席與高副主席一樣“沒有好下場”時,誰敢說這只是巧合呢?

 

本期內容 摘編自趙家梁、張曉霽着《高崗在北京》(大風出版社2008年出版)。

 

高崗反省檢查

趙家梁張曉霽

 

打開一疊被塵封了近50年的已經有些發黃的紙片——當年高崗 反省的原始談話記錄,筆者的心情激動起來。 這是一些規格、質地不一的紙片,既有信箋紙、稿紙,也有坐標紙、筆記本紙;有橫格的,有豎格的;有鋼筆寫的,也有鉛筆寫的;字跡有大有 小, 記錄稿邊緣的空白處還有一些胡亂塗畫的外文字、圖畫之類,也有一些簡單的不連貫的詞語。 這是高崗談話間斷時,趙家梁為打發等待時間而胡亂塗畫的。 因此,給人的印象是一堆亂七八糟的廢紙。 唯其如此,它們才得以在“文化大革命”中逃過劫難,保存下 來。 這些亂七八糟、不像樣子的紙 片,成為我們了解高崗其人的珍貴資料。

 

高崗的情緒平靜以後,對自己的學習、檢查和反省提出五個步驟:一提(提醒)、二記(記憶、幫助記錄)、三檢 (查)、四結(寫出反省稿)、五交(反省稿子送交中央,聽候黨的處理)。 他還要求看座談會的發言記錄;要求趙家梁幫他整理反省材料, 進行文字加工。 這兩條,周總理都同意了,但他強調,反省內容必須是高崗自己 的,最後送交中央的反省稿,也必須由高崗親自核定親自抄寫,不能由別人代筆。

開始的一段時間,高崗每天上午 學文件,下午兩點半開始談兩個多小時。 按西北、東北、北京三個時期,大綱式地談他的主要經歷和主要問題,想到什麼就談什麼。 趙家梁在一旁記錄,然後整理抄清,交給高崗作進一步檢討反省 時參考。

1954年4月中旬着手寫《我的反省》。 他逐字逐名斟酌推敲、反覆修改,最後定稿,親自抄寫完成《我的反省》,4月30日送交中央。

下面我們着重介紹高崗對東北建 設時期和北京時期主要錯誤的反省檢查。

 

一、與劉少奇的關係

 

他首先講了他對劉少奇的認識的變化過程。

他說:“有人說我在東北就反對 少奇,甚至說我在延安就反對少奇,這根本不是事實。”“我對少奇,從l947年到1952年冬天來北京之後,從有意見產生隔閡,到不滿,到反對,有個發展 過程。財經會議之後,才有反對少奇的活動。”“在延安、在東北,在1947年以前,我對少奇是尊重的。l946年初,當時東北局的意見分歧很大,爭論很厲 害,林彪跟我商量,讓我回延安向毛主席匯報,要求派少奇到東北來主持工作(後來因為形勢緊張未成行)。這說明我當時對少奇是尊重和信任的。”

“對少奇產生隔閡,大概始於 1947年。當時趙德尊去平山開土地會議,我們讓他向少奇匯報東北的情況,其中包括對東北工作方針的爭論、彭真等人的錯誤,以及根據中央決定對東北局進行 調整等情況,希望少奇支持我們的工作。但是少奇聽了匯報後, 不說東北爭論的是與非,只說'要注意團結,不要落井下石。過去滿洲黨和朝解黨就是因為不團結,結果被敵人搞垮了。'趙德尊回來傳達少奇的談話後,我們很不 理解:明明是糾正錯誤,怎麼說是'落井下石'、'不團結'?因此認為少奇對彭真等人的錯誤有些袒護,不支持我們的工作。從此對少奇產生了隔閡,但這只是工 作上的問題。”

“東北解放後,也只是在一些政策方面與少奇有些不同意見,認為他不支持我們,我們也不怎麼服他。比如對待富農和東 北的私人資本家問題、農村合作化問題等。但那時並沒有想到要反對他。”

“到北京以後,我對少奇的隔閡 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加深了。那時,我聽到中央的一些自由主義者對少奇的議論,說他有圈圈、裝假、政策不穩、左右搖擺;進城後沒做什麼工作,對主席幫助不 大;甚至說他是主席身邊的隱患;尤其是講到毛主席與少奇的思想分歧越來越明顯等,這些都和我的思想認識很合拍。同時,我也看到一些情況,如新稅制問題、過 渡時期總路線問題、體制變革問題、'有薄無林'的政治局名單問題和毛主席對少奇等人'擅自以中央名義發文電'問題的批評等等,並親眼看到毛主席好幾次對少 奇發脾氣。這些都使我錯誤地認為毛主席和許多同志都對少奇不滿意,促使我錯誤判斷當時的政治氣候,遂形成了要把少奇從接班人位子上拉下來的思想,犯了大 錯。

“就在這時,毛主席讓我親自去查閱東北的敵偽檔案,了解20年代少奇在奉天(瀋陽)被捕後的表現。主席把這麼絕密 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我,那是對我的特別信任。我也由此意識到,主席對少奇的革命品質已產生了懷疑。顯然,這已經不是一般的思想分歧問題,而是事關黨和國家 命叩拇笫鋁恕_@更使我堅定了要把少奇從毛主席接班人位子上拉下來的思想。我想,毛主席對我如此器重,什麼話都跟我講,什麼事都叫我過問,我也應該為主席 分憂才是,要幫助他解決好接班人的問題。我以為這是為黨和國家、也為毛主席辦一件大好事;以為這樣做,完全符合毛主席和相當多的負責幹部的意願呢。”

說到這兒,他突然激動起來,提 高聲音說:“現在有人說我反對少奇是想自己'取而代之', 是為了'篡奪黨和國家領導權'。我做夢也沒想過,根本沒有這個思想!我哪有那麼自不量力!比我資格老、有能耐的人多著呢,怎麼也輪不到我呀。這點自知之明 我還是有的!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毛主席已經不信任少奇了,我就應該幫助他除去這塊心病。至於誰來接替少奇,我並沒有想那麼多,反正誰上去都行,就是少奇 不行。”

“四中全會和座談會,我採取錯誤態度,覺得很多人對少奇有意見,怎麼現在都推到我身上,整我一個人?”

他停頓一下,抬頭看着趙家梁: “說心裡話,這是我的主要思想。”“我這樣說,並不是想開脫自己的錯誤責任。”

這天下午和以後的幾天裡,高崗 就這個問題反反覆覆談了好多次,一再申明,反對少奇不是為了自己要“取而代之”,而是要幫助毛主席解決接班人問題,實現毛主席的一大心願。

 

二、反劉的主要言行

 

(一)接班人問題

“關於劉少奇的問題,比如主席 對少奇的不滿和擔心;查看敵偽檔案,了解少奇是否有自首變節行為,以及關於大權旁落的問題等等,我都跟陳雲講了。953年上半年,我們一起議論過好幾次, 一致認為:毛主席確實已經不信任少奇了。把少奇從接班人的位子上拉下來,不僅是毛主席的意願,也是大多數人的心願,而且最好在'八大'以前能解決這個問 題。我們還議論過,這件事由誰出來挑頭比較合適?怎麼搞法? 誰是毛主席最合適的接班人?陳雲認為這件事由我挑頭最合適;要我先搞起來,搞確實後再告訴毛主席。我都同意了。我們還說到林彪是毛主席最合適的接班人。”

“我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同一些 領導幹部交換過意見,確實得到不少人的支持。”我說過“少奇'左'右搖擺,很不穩。要是由少奇掌舵,那是危驗的”;“現在主席健在還好,他們不敢怎麼樣。 要是主席不在了,那還不亂了天下!”

“關於中央領導人分為一線、二線問題,我向人散播說,主席 講,他只當黨的主席,讓少奇當政府主席、議會議長或當什維爾尼克。'當什維爾尼克'這句話不是主席說的,是我偽造的。現在有人說我假借毛主席的旗幟反對劉 少奇,我承認這是事實。但說我'偽裝擁護毛主席'卻不是事實,是別人強加給我的。我是真心擁護毛主席、效忠於毛主席的。”

“毛主席提出,他不在北京期 間,是由少奇代理主持中央工作,還是由幾個常委輪流主持工作?我跟陳雲、鄧小平說過輪流好,不支持少奇代理主持中央的工作。在杭州時,也曾跟林彪、陳正人 說過這個意見。”

“其實,'反劉'本來就是毛主席的意圖,我沒有領會錯。我錯就錯在不該把主席的意圖過早地宣揚出去,而且不該聽信 陳雲的話。他叫我先幹起來,等搞出名堂以後再告訴毛主席。結果現在說我'背着毛主席搞陰只顒印以貅嵴f得清呀!”

 

(二)散播流言蜚語

“財經會議期間,我看到不少人 對少奇和彭真、薄一波等人不滿,劉少奇一手提拔的饒漱石也不例外。那時,各大區的中央局書記、副書記幾次來談工業經濟建設及其他工作問題,很少到少奇同志 那裡去。他們說:'你們東北局搞得好,有經驗,怎麼搞法?'軍隊的相當一部分幹部也對少奇不滿,而對我不錯。我非常得意,向他們散播劉少奇的不少壞話,造 成'毛主席已不信任少奇'的不良影響。當時流傳所謂我家裡另有一個'司令部',並且'大區支持第二司令部。'”

“我散播的流言蜚語,如:

說少奇進城以後沒做什麼工作, 對毛主席幫助不大,毛主席對少奇不滿意;少奇過去搞人性論,受到毛主席批判;在方針政策方面,說'和平民主新階段'是少奇提出來的,是錯誤的。 毛主席在柳樹店休養時說了,校場口事件表明,根本沒有'和 平民主新階段';中央工委在平山土地工作會議的決定有'左'也有右,主席在晉綏的講話糾正了他的錯誤;對山西農村互助合作社的批示是右傾表現;城市資產階 級政策, 在天津對資本家的講話,要求發展資本主義,是'右'的觀點;我還讓人轉抄少奇在天津對資本家的講話,以此攻擊劉少奇;說他對東北城市資本主義工商業政策的 批評也有問題,東北的情況不同,不能拿全國套;職工邉擁膩e誤不完全是李立三的,而與少奇有關;評議整黨,少奇說黨是無產階級半無產階級的;說城市共產黨 員可以開工廠剝削,農村黨員可僱工,富農可以入黨等問題,都是錯誤的,東北頂了他;那次去蘇聯時,老頭子(指斯大林)對少奇的報告不那麼滿意;還講過抗美 援朝決策時,少奇同志也不那麼堅決等等。

“在組織問題上,我說過少奇有宗派、有攤攤,支持華北的幹部;還議論過,中央組織部儘是華北的人,有的人能力很 弱,軍隊幹部對這些人不滿意;各大區應調一些水平高能力強的人加強組織部”;說“少奇打算調李雪峰去中央組織部當副部長,說李是否順手一點,陳正人不順 手”;還散播“少奇說'陳正人身體也很差',打算讓李富春做建委主任”;和陶鑄說,“少奇對廣西的工作不那麼明確地支持。財經會議時,陶鑄聽說要調他去政 法委員會,問我是怎麼回事?我說還不是調虎離山。這些都有挑撥的意思。”

“我把這些問題聯繫起來看,好 像少奇在重要政策上是不穩的。這是當時的認識。我把這些當成自己所需要的,抓辮子,並加以誇大,在背後議論散播,說劉少奇不穩,不能掌舵” ;“我在財經會議批評薄一波的錯誤,實際上是指桑罵槐。”

“這些問題,跟大區的個別同志談過,和中央的幾個同志,陳 雲、彭德懷、李富春、林彪、黃克盞榷頰勥^,和東北的張秀山、張明遠等人也談過。 ”

“現在檢查起來,對這些問題應 該正確對待:

'人性論'是一時的認識,毛主席指出來以後,就根本不存在了。

'和平民主新階段',從當時的 實際情況來看,對形勢的估計,隨時十分正確是極難的。 關鍵問題是在實際工作部署上,還是在準備戰爭,事實上並沒有影響。

平山土地會議,是有'左'的錯 誤,但中央、少奇,特別是毛主席抓住這個問題,及時予以糾正。 事實上這些問題已經解決了。

農村互助合作,中央己作了決定,這個問題也已解決了。

黨的性質和僱工問題也是解決了 的。

對資本家的問題,當時是城市需要穩定,怕亂,搞亂了損失更大。

“對這些問題,我本來應該正確 地處理,向少奇同志表明自己的態度,或向主席反映。但自己卻是抓他的辮子,想搞確實一些再向主席講。”

“有的問題,我和主席談過,他 兩次要我當面和少奇同志談。主席說:'少奇是老實人,你和少奇同志談;別人談,要制止。'要我當面談,我不談。以後談的時候,提得不明確,談得不清,談得 不夠。”

“事實上,不論在幾大邉櫻€是在黨的建設發展等方面,少奇同志都是正確的,有貢獻的。 反過來,我的這些看法都是中央提出來的,不是自己看出來的。自己裝懂、吹噓,拿中央正確的東西打擊少奇同志。應該和少奇談,但沒談,已是錯誤;還要有意地 打擊少奇同志,我這人是壞極了。對少奇,採取這樣的態度,根本不像個人,不像個共產黨員。”

 

(三)關於黨史和“八大”代表

高崗曾對人講,明年(l954 年)抓四項工作:一是經濟建設;二是編寫黨史;三是選“八大”代表,為召開“八大”作準備;四是制訂憲法、召開人大。

關於編寫黨史,他說:“編寫黨 史,我認為不能把黨的歷史分割成根據地歷史和白區歷史兩大塊,而應當是統一的革命鬥爭的歷史”;“白區鬥爭在黨的全部鬥爭史中是很小很小的部分,不能和蘇 區相提並論”;“白區和根據地的黨組織,有相互配合促進的一面,也有相互扯皮促退的一面”;“要以蘇區的歷史為主來編寫,要趁主席健在,以根據地武裝鬥爭 為中心編寫黨史”;“'七大'搞了個《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那只是個片段。我們需要一部完整的黨史。 ”

關於選“八大”代表,他說:

“'七大'的時候,毛主席為了 照顧各山頭,有意把井岡山一軍團的人壓了下來,讓其他軍團和地區的人上去。現在全國統一了,不能再像'七大'那樣。否則就會把真正有功的、有本事的人埋沒 掉”;“這次應該從全國通盤考慮,從實際出發,適當照顧山頭。就是要選有功的、有能耐的人上去。除了軍隊的和原來的老代表以外,還要選一些優秀的新代表上 去”;“主要是要從工作成績來考核,要通盤考慮,不能光從資格、山頭來考慮。”

他還說:“在幹部問題上,少奇 肯定要乘'八大'之機安排他的人,這是很危險的”;“將來選'八大'代表時,我就不選李雪峰、薄一波。”

“其實,這裡有許多意見本來不 是我自己的,而是我把別人的意見揀起來,作為自己的意見,加以散布,藉此貶低白區工作的作用,貶低少奇。這些,我跟陳雲、林彪、陳正人、陶鑄、黃克鍘⑼斛 Q壽等人議論過。現在想想,人家講,你為什麼把它揀起來?”

 

(四)“八大”政治局委員名單

周恩來在中央座談會總結髮言的 第三條說到高崗“利用某同志提出的政治局及中央各部名單,污衊中央領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所謂“八大”政治局委員名單, 是1953年春天由中組部副部長安子文提出的。

高崗反省時說:“總理說的不符合事實。那份名單不是我偽造 的,而是毛主席派他的機要秘書直接送來給我看的,並等我當面看了以後就拿走了。這可以查證。”

“在這之前,大約是2月底吧, 當時中央醞釀體制、人事問題,毛主席召集在京的政治局委員碰頭、學習,議一議。少奇考慮中央分工,提出一個書記處和政府黨委名單,在少數人中徵求意見。其 中彭真為政府黨組書記,習仲勛管文委,鄧子恢管農委、安子文管組織部、劉瀾濤管財經,饒漱石管工青。我自己有宗派觀點,認為書記處不能解決問題,是少奇安 插人,所以沒有重視。緊接着,主席又送來那份'八大'政治局委員、中央各部委和群眾團體分工的名單,政治局有薄一波、饒漱石、劉瀾濤。雖然安子文說這個名 單是他搞的,但我卻主觀地認為安子文怎麼敢?這是少奇要安排政治局、書記處和各部委的人事,授意安子文搞的。這是我把黨內幹部看成派別性的,藉以攻擊少奇 同志。這個政治局名單,我和陳雲、林彪、黃克盞熱蘇勥^。 對林彪說,'我記得那單子上沒有你。'還問過鄧子恢、朱總司令知道不知道這個名單。”

“問題是,我的這些想法應該馬 上給毛主席講而沒有講,卻和一些信得過的同志談了。這是天大的錯誤”;“後來又不聽毛主席的招呼,私下擴散了這個名單,散播自己的錯誤想法;再後來,當毛 主席追查是誰泄露此事的?自己又不敢承認,欺騙了毛主席。”

 

三、“反對周恩來”

 

高崗看了周恩來的總結髮言稿後說:“說我反對周總理,這不是事實。我承認,我曾議論過總理在歷史上跟着王明犯錯 誤,也說過他檢討過分散主義錯誤,說他事務主義。我這樣說他當然不應該,但決不是反對他。”

他一再表示,他對總理是尊重 的,絕沒有反對的意思。 他甚至 說:“即使我真的是反革命分子,真的是野心家、陰旨遙乙矝Q不會蠢到這步田地,同時用兩個拳頭打兩個對手,在反對少奇的同時,再來反對總理,絕不會!”

“有人說我不贊成恩來當總理, 想讓林彪當總理,甚至說我自己要當總理,絕沒有這種事。”

“我記得只有一次議論過誰當總理的問題。那是在去年春天,有 一次毛主席問我,如果恩來不當總理,你來組閣怎麼樣?我說我不行。主席又問你看誰行?我說恐怕林彪比我行。此外,我沒有跟任何人議論過這個問題,這也是我 唯一的一次和毛主席議論總理。”

“如果我真的反對周總理,真的想取而代之,就絕不會拒絕主席的意見。我不明白,這種只有兩個人說的私房話,怎麼會 傳出去,並且加以顛倒歪曲,說我'反對周總理','自己想當總理'呢?”

周恩來聽了趙家梁匯報後,楞了 一分鐘左右才說:“這是毛主席說的,毛主席說高崗反周。”

趙家梁向高崗轉達總理的話後,他深深長嘆,說:“天曉得!”

1954年2月17日上午,高 崗在開槍自殺之前,沒有給劉少奇留下一字一句,可見他對劉少奇之絕情。 然而他卻給周恩來寫了託孤的遺書。 信雖短,卻很有感情。 高崗在中央,在地方,都不乏親朋好友或親密戰友。 但在生死之際,他卻把身後之事託付給周恩來而不託付給別人,這說明他對周恩來特別信賴。

 

四、對幹部有宗派情緒

 

高崗承認自己在對待幹部問題上存在宗派情緒。 他說:“與自己意見不合的、有成見的,如對彭真等人,理都 不理,有報復心。”

“對薄一波有宗派情緒。來北京後看到一些現象,內心不服,主要在四件事上內心不服,狹隘個人主義。”“一是東北一 黨員的信(此信主要是向黨中央揭發東北個別領導幹部的腐化墮落問題,未具體點名,只是泛泛說有幹部腐化。高崗在離開東北前,在東北局傳閱過這封信——作者 注)。 自己認為薄一波不應該批轉這封信,他這是借'三反'之名來敲我一下(當時薄一波是中央'三反'領導小組的負責人,'東北一黨員的信'由'三反'領導小組轉 給東北局——作者注)。”“二是l952年8月間,一波在頤年堂批評東北財政上不統一,要林楓回來檢討糾正。”“三是鞍山檢查組。 l952年'三反'期間,鞍鋼一個高爐發生爆炸事故,中財委、重工部、監察部、組織部等派聯合工作組來調查並檢查鞍鋼的工作和投資使用情況。工作組尚未出 發,王鶴壽即從北京打來電話,問怎麼辦。我說派工作組是薄一波有意與東北為難,打擊鞍鋼的目的是打擊我高崗和東北工業部,還聯繫到這是薄一波對過去處理彭 真問題不服氣,企圖報復。”

“我覺得一波認為東北工業搞得好,鞍山是最主要的。現在出了事故,就說我們把鞍鋼搞得一塌糊途,派檢查組來調查。 這是一波藉機整我,我就不配合檢查組的工作。我的這種態度也影響一部分同志,使他們也對檢查組產生不滿情緒。”

“後來毛主席批評一波,說不會 游泳的人站在岸上看人家游泳,指手畫腳容易,要真正懂得游泳,還是要親自下水學游泳才行(大意)。我更覺得自己正確,還向東北局的同志傳達了主席的話。”

“四是去年3月底,中財委召開 部長會議,一波講話出格。我認為一波對我採取這樣的態度,自己也就不是採取正確的態度,而採取錯誤的態度,說他批批點點,不解決問題。認為自己在經濟方面 有辦法,吹噓自己。”

“拉拉扯扯,封官許願,這方面的具體事實不少。如l950年,對王稼祥說,總理很忙,你回來抓外交部吧。對黃克照 f,中央要你當政治局委員,我贊成。中央還未決定林彪任計委副主席之前,我就對陳正人說了。”

“一次中央會上談到,'七大' 以後'鼓出來'的幹部要補選中央委員。後來我把會上提到的人告訴了其本人和與自己接近的人,有討好的意思。這是組織紀律不允許的。同時,對一波提出的華北 的幾個同志,我說是否恰當,值得考慮。這些,我對陶鑄、黃克鍘⑼斛Q壽、張明遠、陳正人等人講過。這是有宗派觀點,錯誤的。”

 

五、吹、裝、偷

 

周恩來在中央座談會的總結中說過,高崗剽竊別人文稿,抬高自 己,吹噓自己。

在這個問題上,高崗坦言:“就是吹牛、吹噓,不懂裝懂,剽竊別人的思想、言論、文章,當成自己的”;“工作上喜歡 報喜不報憂,聽到說你先進就舒服,說你有毛病就不高興。”

“在延安時,自己本來政治上是很不成熟、不高明的,但是裝得 自己很高明。粉碎敵人對陝甘寧邊區的三次反共高潮,以及陝甘寧邊區的整個經濟建設、政權建設、幹部培養等成就,都是在毛主席直接領導下取得的。許多事情自 己看得不是那么正確,只是跟着黨中央、毛主席走。而對黨中央、毛主席的精神,有時也還沒有完全領會。但自己總是裝得一切都懂,表現自己還不錯。”

“在東北,與彭真的爭論很多, 後來證明我對、他錯。但這不是我一個人英明正確,而是陳雲、張聞天、林彪、羅榮桓等許多人的一致意見。”

“到北京後,看到中財委事多人 少,就希望把計委機構加強一些,調一些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強的人到計委來,表現出自己管得不錯;經常提出經濟方面的新問題,做得自己實際上不落於人後,表 現自己,突出個人。人家說'高崗你這個班子最健全,最強',自己就沾沾自喜。 其實一切決議、報告,都是開會商量一下,真正起草文稿的是計委的委員和各局局長。”

“財經會議前後,我散播蘇區、 白區的二元論;編黨史的問題,說乘主席在,以根據地武裝鬥爭中心編寫黨史等等。這些都是別人講的,我揀起來,好像自己很有水平。”

“對少奇,也不是我比別人高 明,能發現他的問題,其實也是揀了別人說的東西,當作自己的東西去散播。”

 

六、與洋人的關係

 

在揭批高崗的座談會上,有人揭發高崗裡通外國,挑撥離間中蘇關係,引起與會者一片譁然。 周恩來的總結髮言也提到這個問題。

高崗反省時,着重談了他與蘇聯 人交往的情況:“在中蘇關係方面,是挑撥?還是向洋人吹了不該吹的牛?我認為,頂多是在個別問題上犯了無組織無紀律的錯誤,有些事未請示中央,擅自做主, 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吹了些不該吹的牛,但絕沒有挑撥離間、裡通外國的問題。”

他着重談了以下情況:

 

(一)在東北,三次去蘇聯

高崗回憶說:“我第一次去蘇聯 是l947年,經中央批准去伯力割盲腸,林彪寫的介紹信,與馬林諾夫斯基聯繫的。去的另一個目的,是想要點槍支子彈。那時,說過劉伯承、鄧小平過黃河有信 心;說毛主席是中國的斯大林。問誰是中國的日丹諾夫?我說是劉少奇。”

“後來蘇聯經常通過領事館傳來 以'史野'名義寫的文章,或送一些關於亞洲問題的宣傳材料,要中國的報紙發表,我們都轉給中央了。”

“第二次是l949年夏,同少 奇一起去的。我絕沒有所謂'搶在劉少奇前面說話,要求蘇聯駐軍青島和山東半島'這類事情。當時,我在與蘇聯人閒聊時說: '你們對我們旅大和東北解放幫助很大,替我們守住了大門;有必要的時候,到青島、威海(當時青島、威海是國民黨占領的城市)。'這些話當然不恰當,但不是 在正式場合邀請蘇軍進駐青島,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至於就我要把東北割給蘇聯,變成蘇聯的第17個加盟共和 國,那更是沒有的事。當年我對蘇軍從東北拆邫C器設備和鐵軌的行為,很不滿意。訪蘇期間,我很想向斯大林說說自己的意見,被少奇制止了。試想,連他們拆走 我們的機器設備我都不願意,怎麼會主動把東北這麼一大片領土白白送給他們呢?我再怎麼沒覺悟,也懂得這是賣國行為呀!”

“回國後,我有意抬高自己,貶 低少奇,說斯大林賞識我,而不怎麼滿意少奇的報告,這是事實。我講這話,純粹是吹噓自己。”

高崗始終否認他跟柯瓦廖夫說過 劉少奇的壞話,否認說過“少奇同志組織人打擊我”這類的話。 他說:“在去蘇聯的飛機上,少奇談對資產階級問題的看法,岡爾斯基翻譯,柯瓦廖夫問我怎麼看?我說少奇這個觀點有毛病,我不同意他的 觀點。談經濟問題時,我說到薄一波的問題;談職工問題時,說了立三問題。我這樣講,是無原則的。嚴格地講,對柯瓦廖夫說這些話是錯誤的,但這並不是說劉少 奇的壞話。”

“還有一次是l951年,為朝鮮和談及蘇聯援朝戰鬥機的問題,我和金日成一起去蘇聯,師哲當翻譯。當時,蘇方有馬 林柯夫、莫洛托夫、布爾加寧、米高揚等參加。他們傳達了斯大林的談話,認為戰爭還要堅持兩年。他們講了一大篇,我多半是解釋,並講了一下我們的幾大邉印N 乙笏麄冊r28個師,以後爭取40個,再後來是60個師,增加了一倍多。我自覺無半句挑撥。如果我要幹壞事,機會多得很,但我沒有干。”

 

(二)“與洋人密談三天三夜”

高崗說,“這件事劉亞樓最清 楚。那是在l947年與l948年之交,當時我是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副政委,主持司令部工作;劉亞樓是參珠L,負責與一個叫卡瓦列夫的蘇聯軍事情報員聯 系。一天,卡瓦列夫來找劉亞樓要有關東北敵我軍事力量消長情況對比和部隊番號等資料。正好當時劉亞樓不在,就來找我。我叫秘書劉家棟介紹給作戰參痔幪庨L 尹達去接談的。這整個過程中,我與卡瓦列夫根本沒有見面,哪來的'密談三天三夜'?劉亞樓有些話完全不真實。”

 

(三)“挑撥離間”和情報問題

“l946年l、2月間,蘇聯 派了一個上校到賓縣傳達莫斯科的意見,要我們轉告中央。他說現在東北有兩派,一派執行毛主席、斯大林的路線;一派反對這個路線,是騎在樹枝上砍樹,自伐其 木。我說了毛主席在1945年12月28日的指示;講了退不退出城市的問題。那時感到東北城市很重要,和蘇聯紅軍有些不一致的地方。這個我講了,本來應該 請示中央的,沒先請示,這是極大的錯誤。但這不是挑撥離間,也不是給洋人送情報。”

“1950年,毛主席訪問蘇聯 期間,斯大林為了表示對中共中央、對毛主席的完全信任,把那些挑撥中蘇關係的失實電報和柯瓦廖夫給蘇共中央的信一併交給毛主席,說'這是我們的蠢人幹的蠢 事。'”

如果柯瓦廖夫的材料真是高崗提供的,毛澤東看了以後,從l950年到l953年,為什麼不但沒有因此而批評或處分 “裡通外國”、“挑撥中蘇關係”的高崗,反而對他倍加信任重用? l953年6月,貝利亞事件發生後,毛澤東為什麼還會派高崗代表中共中央去莫斯科聽取蘇共中央緊急通報?

其實,據參加座談會的人講,周 恩來在座談會上宣讀了柯瓦廖夫給蘇共中央的這封信,內容是說中國有親蘇派和反蘇派等,信中並未說明材料來源。 周恩來讀完信以後說:柯瓦廖夫怎麼知道這些情況? 就是高崗說的嘛。

高崗自己的說法是:“l946 年前後,我們發現蘇聯在東北有40幾部電台搞情報,其中有些是國民黨特務打入蘇聯內務部,又被派回東北收集情報。那時蘇聯內務部在我東北各地建立了不少情 報組織,其成員絕大部分是地主或傾向於國民黨的人員。他們給蘇方提供了不少對中共不利的失實的情報,其中就有所謂'中共在東北的大多數中央委員是反蘇的 '、'對蘇聯不友好的'之類。蘇聯內務部和情報部門都曾收到過這些內容完全失實的電報。對他們的這種做法,當時北滿分局領導人——陳雲、林彪和我,曾一起 正式向蘇聯領事儒洛夫廖夫提出意見,明確指出他們的情報不真實。”

“l953年我去莫斯科時,蘇共領導人馬林柯夫特意對我說: 那些挑撥中蘇關係的失實情報就是貝利亞干的壞事。當時的翻譯就是毛主席的翻譯師哲。回國後,我馬上就向毛主席、黨中央作了匯報。如果真是我提供的情報,蘇 共怎麼會當着師哲的面'揭穿'我,我又怎麼敢向中央匯報,敢把所謂'與高崗有關的材料'送給中央呢?這些情況都有案可查的嘛。”

 

(四)關於柯瓦廖夫

座談會上,有人質問高崗向柯瓦 廖夫泄露中共黨內矛盾的情況,說劉少奇的壞話,說劉少奇打擊他,等等。 現在一些書刊也大談此事。 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柯瓦廖夫是l947年到東北的,名義上是中蘇鐵路的蘇方代 表,實際上是蘇聯在東北的專家總顧問。 l949年12月回國,以後沒有回來。

高崗回憶說:“當時,東北局由我負責與柯瓦廖夫聯繫。他曾經 跟我談起:'斯大林把東北的大城市交給蔣介石,不給你們,是要你們把力量組織起來搶天下'”,“他還問過蘇聯紅軍占領東北以後,中共幹部到東北的情況、東 北工作方針的分歧情況,以及李立三在執行小組說過一些不利於中蘇關係的話的情況等。”

“關於東北工作方針的分歧,我 說確曾有過,彭真、林楓的確有錯誤。但l946年7月l日以後,中央改組了東北局,林彪負責,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柯瓦廖夫又問我:李立三在執 行小組說蘇軍撤機器,外國報紙登了,李立三講了這些話沒有?我說,李立三的確講過蘇軍把東北的機器設備拉走的事。林彪、陳雲和我都批評他了,他承認了這個 錯誤。其實,當時好多人都對蘇軍的這種做法,特別對個別蘇軍士兵強姦婦女的事件很不滿意。但蘇聯出兵東北,總的來說是好事,對東北解放是有貢獻的,所以, 我們當時教育幹部黨員和群眾,要顧全大局,正確看待蘇軍出兵的問題。”

“我這些話是l948年冬講 的,當時沒有得到中央的指示,後來,1949年春,我到西柏坡時,把情況報告了毛主席。”“這些情況,林彪和陳雲都知道,怎麼說我是挑撥離間,給蘇聯人送 情報呢?”

那麼,高崗是否讓柯瓦廖夫給斯大林帶過信呢? 高崗的確給斯大林寫過一封信,但這封信是經過黨中央,而不是讓柯瓦廖夫帶給斯大林的,和傳達情 報毫無關係。

那是在1949年夏初,高崗訪問蘇聯之前,曾給斯大林寫過一封信,內容是介紹東北戰後恢復經濟所面臨的困難,希望 蘇聯在設備和技術上給予援助。 他當然不 會自己寫這封信(他不懂俄文),而是由張聞天親自起草、翻譯的。 這件事,張秀山、張明遠、 陳伯村等人都知道,並且,這封信經過東北局討論通過以後,報送中央審批。 不久,高崗與劉少奇一起訪蘇,東北同蘇聯達成了l2個月的 易貨貿易協定,這封信可能起了積極作用。

“我到北京以後,阿爾希波夫(蘇聯總顧問)提出關於勞動工資 的建議,我說這個問題已經解決。財經會議剛結束,他問中央的分工情況,我談了一波的新稅制問題和農村互助合作的問題。這些事,應該請示中央,由中央統一答 復,而自己擅自講了。”

 

七、生活作風

 

高崗承認自己在私生活方面確實犯了極嚴重的錯誤。 這主要發生在東北解放以後的那幾年。 但他畢竟是中央的高級領導人,總要有所顧忌,不可能那麼明目 張膽。

事實上,初到北京後的一段時間,他比較謹慎,1953年6、7月以前,他從沒在家裡舉辦過舞會。 一般都是去參加中直機關在北京飯店舉辦的周末舞會,去的人都 是一些中央首長。 一般周總 理一走,大家就走了,高崗也就早早回家。 他在中南海只跳過兩次舞,有時觀看文藝演出;去過兩次計委的舞會。

後來,羅瑞卿和肖華對趙家梁 說,要照顧好首長,要調劑好他的工作和生活,不要總是忙工作。 “首長的文藝生活要組織好,你這個秘書不管不行啊。”肖華還表示可以從軍隊文工團找樂隊和舞伴。 從那以後,周六晚上才在東交民巷八號辦舞會。 一些書中描寫他在舞會上公然擁吻舞伴,把總理氣走了。 還說高崗竟然把舞伴帶到樓上去了。 這怎麼可能! 當時李力群、秘書等都在場,他作為黨和國家的一個高級領導 人, 總還要顧全一點自己的形象吧。

高崗確實通過舞會結識了一些女性,並與個別人產生了不正當的 關係。 但是,絕 大多數與高崗有不正當關係的女性並非來自舞會上,而是在工作、生活中經常交往的女同志,真正在舞會上認識的只有一個。 再說,當時保密工作很嚴格,也不允許他在外邊隨便找女人。

李力群向周總理反映過關於選派 年輕女孩子到高崗家裡當舞伴的事,總理批評了這種做法。

高崗的生活作風問題,當時也引起他身邊工作人員的反感與不 滿,並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

高崗檢討時說,生活作風腐敗的思想根源由來已久。 早在西安時,他看到省委的一些領導幹部常去逛妓院,他們認為 當時環境險惡,說不定哪天就會掉腦袋,應該及時行樂。 這種思想對他的影響極壞。 開始時他很驚訝,後來也曾隨他們去過幾次。 l934年l月,在一次戰鬥勝利後,他因姦污婦女而受到師黨委嚴厲批評和處分。 以後“在蒙古地工作,一片黃沙地,天天颳風,跑來跑去,無人 監督,幾乎每到一處,都有女人相陪,生活確實腐化。”當時他思想一度悲觀消極,認為,反正不是被敵人殺死,就是被“左”傾路線的人整死,過一天算一天。 從那時養成放蕩不羈的惡習。 到延安以後,他見到黨內一些高級幹部在生活上不檢點,他的惡 習非但未得糾正,反而有所發展,特別是當他位高權重以後,一些幹部投其所好,為他提供方便;一些女孩子也情願以身相送,他也就越發地不可收拾了。

 

 

八、寫下違心之詞

 

高崗對自己所犯錯誤的性質及危害性的認識,與中央的結論相距甚遠。 一直到1954年4月2日,他在反省中根本沒有說到篡奪黨和 國家領導權及有野心的問題。

高崗心裡明白,不作一個“像樣的”檢討是過不去的,總這樣頂着也不是辦法。

斟酌再三,他最後寫下:

“極端的個人主義發展到實質上 進行分裂黨的活動,企圖把少奇同志拉下來,達到自己做主席唯一助手,將來當領袖的個人野心欲望。”

在這裡,只要細心研究一下,就 會發現他話中有話。 “實質 上”、“企圖、”“達到”、“將來”、“欲望”都是虛擬、假定之詞,聯繫到他對林彪,對陳雲、周恩來等人一向十分崇敬這個事實,不免令人懷疑,他怎能撇開 他們幾個,自己去當毛澤東的“唯一助手”呢? 既然不可能,那麼,這就是違心之詞了。

說到錯誤的性質和危害性,高崗在反省稿的“破壞中央領導同志 的威信,破壞黨的統一,混亂黨的思想,腐蝕黨,削弱黨的戰鬥力”這一句後面,又加上“實質上已經變成為資產階級的代理人,做了敵人所希望做的事情。”

可見,高崗的確是在認真反省, 反覆思考,而不是草草了事、敷衍應付。 他花了不少心血,經過40個日日夜夜的痛苦煎熬,既希望比較徹底地實事求是地反省,也有故意上綱上線、加重自己錯誤的言詞,以便能過得 了關,得到黨中央的認可,從而還能站起來“重新做人”。 然而他又不甘心情願真的承認這些言行,所以又在字裡行間留下耐人尋味的推敲之處,多少反映出委曲求全的苦衷。

在謄寫反省稿的過程中,他有時 問趙家梁是否要寫這個或那個,但更多的是有標點符號和個別用字方面的問題;也有一些需要修改補充、講得更清楚的。 例如,在西北部分,補寫清楚“渭華暴動”、“臨鎮脫逃”和兩 次被捕這三件事;在東北部分,補充了個人突出和缺乏集體領導的缺點錯誤;在北京部分,添寫了“封官許願”等具體事例。

l954年4月28日下午五點 一刻,高崗終於把《我的反省》謄抄完畢。 當天晚上和第二天上午,他又認真通看一遍,在個別地方添了說明性的字句。

儘管他對習仲勛有抱怨情緒,但 4月29日上午,還是把反省稿送給習仲勛徵求意見。 傍晚,習仲勛把稿子退回來,說“在關鍵問題上檢查很不深刻,陰執蹔Z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力,這個要害問題隻字未提!”

高崗聽了習仲勛的看法後,激 動、氣憤一下都湧上心頭:別人不理解我,難道連你習仲勛也不理解我麼? 他漲紅着臉,舉起雙掌猛擊太陽穴,憤憤連呼:“送走,送走!”

趙家梁勸慰他:你不要這樣激 動,再好好想想嘛。

他呆呆地望了趙家梁一會兒,似在調整情緒,又似在思考怎樣修改。 稍平靜,無奈地嘆了一口氣,說:那就寫上吧,寫上吧!

他覺得自己的腦子一片空白,己 無法思考問題,望着趙家梁,茫然而又無奈地說:“你幫我考慮考慮,添上一句吧!”

趙家梁想了一下,在一張紙條上 寫下:“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權力”,交給高崗斟酌。

這天深夜,高崗獨坐沙發,凝視着那張紙條,良久良久。 上床以後,仍長吁短嘆,一夜未睡好,不時起床翻閱反省稿。

第二天,l954年4月30日 一大早,高崗在反省稿的最後部分添上:“實質上是企圖篡奪黨的最高領導權位。”

剛剛五點多鐘,高崗把一張字條 交給趙家梁,問:“你看這樣行不行?把它加在哪裡?”趙家梁幫他找出來寫上。

高崗經過這一夜的斟酌,把趙家 梁寫的那句話添上了“實質上”、“企圖”;去掉了“國家的”這些詞。 可見其用心良苦,很值得推敲。

他這裡用了“實質上”和“企 圖”兩個詞,意思是,“奪取黨的最高領導權位”只是一種推論,是分析上綱得出的結果,並不是他的真實思想行為。

他最後一次仔細看了一遍這份二 三萬字的《我的反省》稿,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對趙家梁說:那就只好這樣了,送走吧。

這時正好是l954年4月30 日上午九點。

 

 

附:《高崗在北京》拾零

 

毛澤東的“私房話”

高崗到北京以後,幾乎天天與毛 澤東見面,頗多交談。 毛澤東對 他說過許多“私房話”,把一些絕密的事交給他做,其中不少與劉少奇有關。 他在反省時說到一些這類“私房話”的內容,如:

進城以後,劉少奇沒有做什麼工 作,對毛澤東幫助不大;

少奇過去只搞過白區工作,沒有建設根據地的經驗;

少奇沒有搞過軍隊,軍隊不聽他 的,不能掌握全局;

少奇左右搖擺,不怎麼穩;

少奇要架空他毛澤東,許多事情不讓他知道,擅自以中央的名義 發表講話、發文件。

少奇的思想仍停留在新民主主義階段,沒有搞社會主義的思想準備,要推着他、拉着他走,必要時要讓他“挪挪位子”;

毛澤東說他討嫌迎送外賓和接國 書之類的事情,他不想當國家主席,只當黨的主席,以便專心研究共產主義理論和國際共產主義邉訂栴}。 他想讓少奇當國家主席,搞榮譽職務,說少奇喜歡那一套(指迎 送國賓和接國書等事務)。

 

陳雲的鼓勵與建議

1952年春夏,毛澤東不止一 次說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萬一我不在了,怎麼辦?”這話,他對高崗說過,也對其他人說過。

在高崗經常接觸,並能與之深談 的領導幹部中,陳雲是他特別信賴的一個。 他曾說:“我把陳雲當聖人。”

到中央工作以後,高崗與陳雲幾乎每天見面或通電話,隨時向陳 雲通報情況,交流看法,得到陳雲的支持和鼓勵。 這次,高崗也趕緊把毛澤東的擔憂及自己對設總書記等問題的看法告訴陳雲。

陳雲說:“設總書記的確不好。 要設就多設幾個副主席,你一個,我一個,都可以參加。”

高崗拍一下大腿:“對,這個辦法好。這樣一來,他們就不能架 空毛主席了。”

聯繫到查敵檔的事,他們一致認為,劉少奇過去在政治上不穩,不能在中央掌舵,現在政治上又受到毛澤東的懷疑,作接 班人的確不合適。

陳雲說:“看來,主席考慮接班人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前途的大事,也是他心頭的一件大事。但是,他自己不好出面, 我們現在就應該着手幫他解決這個問題,除去他的心病。”

那麼,這事由誰牽頭好呢? 他們分析了幾位堪當此任的人:朱德德高望重,最為理想,可惜 年紀大了;林彪雖然年輕,且有號召力,但身體多病,建國後長期休養,很少露面,連抗美援朝的擔子都不接,更不會接此重擔。 此外還有誰呢? 高崗說:

“陳雲同志,我看只有你出來牽 頭最合適了。”

陳雲擺擺手說:“我不行,你比我行。你的本錢比我大,你有陝甘寧,毛主席信任你,給你撐腰。你在軍隊和地方都有條 件活動,能得到他們的支持,你出來挑頭最好。你怕什麼!”

高崗低頭沉吟。

陳雲又說:“你先幹起來,先不 忙告訴毛主席,等搞確實了再說不遲。”“到時候,大旗一倒,你不造反,我先造反!”

高崗在開槍自殺未遂之前給毛澤 東的絕密信中,揭發交代了這些談話,藉以說明他的確沒有要篡黨奪權的野心。

陳雲的說法是,高崗“有野 心”,“進行非組織活動”;為了拉攏他,對他“封官許願”,講了“多設幾個副主席,你一個,我一個,都可以參加”之類的話。

周總理在揭批高崗座談會的總結 發言中說,高崗是“血口噴人”,“臨死還要拉上墊背的”。 究竟是怎麼回事,現在已經死無對證了。

 

“有薄無林”的名單

高崗在反省時談到,大約在1953年4月上旬的一天中午,毛 澤東的機要秘書送來一份文件,要他親自簽收,並立等閱後收回。 在一般情況下,中央傳閱文件,即使是很機密、很重要的文件,都是由中央機要局派專人傳送,由秘書籤收。 唯有這一次例外,是由毛澤東的機要秘書直接送給高崗本人, 而且閱後馬上收回。 可見毛澤 東對此文件之重視,也說明此文件之特別機密和重要。 後來得知,這就是安子文擬的“ 八大”政治局委員和各部委分工名單。 高崗驚奇地發現,在政治局委員名單中有薄一波而沒有林彪 (“有薄無林”)。 這個名 單,他以前從未見過。

“有薄無林”,在當時看來確實不正常,雖然安子文承認這個名單是他搞的,但高崗認為這是劉少奇授意的。 他和陳雲、林彪、黃克盞日勥^這個看法,還對林彪說,“我 記得那單子上沒有你。”

他以為毛澤東一定還會徵求其他同志的意見,所以在遇到朱德和鄧子恢時,便問他們是否看到這個名單? 令他驚訝的是,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後來在一次小會上,毛澤東嚴厲 批評安子文說:“你一個組織部的副部長,有什麼資格定中央政治局的名單?”安子文承認錯誤,作了檢討。 毛澤東沒有深追,只說:“此事到此為止,不許擴散。”

高崗沒有聽毛澤東“不許擴散” 的招呼。 在財經會 議和到南方休假期間,他利用與一些地方和軍隊領導幹部接觸的機會,擴散了名單,藉以攻擊劉少奇。

1953年11月,葉劍英和譚 政從廣州來北京參加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時,向毛澤東問起“有薄無林”名單是怎麼回事? 毛澤東非常驚訝,也很生氣:“你們從哪裡知道的?”

後來在中央的小會上,毛主席追 查此事,沒有人承認。 毛澤東 說:“這件事一定要在中央的小會上查清楚!”高崗心裡明白,是他在廣州時泄露出去的。 但是,他沒想到毛澤東會如此重視、如此生氣,所以他不敢承認。 這更激怒了毛澤東,認為有人對他陽奉陰違,這是他絕不能容忍 的。

會議結束時,毛澤東把高崗單獨留下,強壓怒火,和顏悅色地笑問:“你知不知道是誰泄露的?我懷疑是饒漱石。”

高崗很緊張,還是沒有勇氣當面 認錯,只含混地說:“饒漱石?恐怕不是吧?”

其實,毛澤東心如明鏡。

 

與陳雲的爭吵

1954年的早春2月,高崗只 感到嚴冬的冷酷,不覺得一絲春意。

揭批高崗的座談會,每天下午在總理辦公室東邊隔壁的小會議室進行。 連日來,尖銳激烈的揭發批判使高崗極為震驚,寢食不安,每天 開完會回來,便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埋頭沉思、嘆氣。

雖然他對陳雲最近的表現很有意見,但在這艱難的日子裡,他還 是希望得到陳雲的幫助。 於是,他 請安志文轉達了他的要求。 經中央同 意,陳雲便來做高崗的思想工作。

高崗對陳雲說,我沒有反黨反毛主席,沒有野心,這你最清楚。 大家都說了對少奇不滿的話,怎麼現在全推到我一個人頭上?

陳雲說:毛主席發了脾氣,現在 正在氣頭上,一時說不清楚。 你不如先 承認下來,等毛主席的氣消了以後,看看形勢的發展再說。

高崗一聽就火了,氣狠狠地說:“我沒有野心,沒有反對毛主 席!叫我承認什麼!我只是反對劉少奇,不想讓他當主席的接班人,這一點你最清楚!況且,反對少奇的又不只我一個,你也是一個主要的,你自己心裡明白!你們 都說了反對少奇的話,你叫王鶴壽給我送材料,你還從北京派人給我送劉少奇在天津的講話……為什麼現在卻叫我一個人承擔責任!”

“我跟你不一樣!少奇是有錯 誤,但已經作了自我批評,就不應該再揪住不放嘛。”——陳雲急忙辯解。

“可是,'到時候大旗一倒,你 不造反,我先造反。'這話是不是你說的?現在你叫我承認有野心,要奪權,自己卻推得乾乾淨淨……”

兩個爭吵的聲音越來越高,最 後,高崗大罵陳雲是“奸商”,是“小人”,說“我算認識你了,過去我怎麼沒看透你!”

陳雲反擊:“像你這樣冥頑不 化,只有死路一條!”他把高崗給毛主席的一封信稿往桌上一摔,忿忿而去,出門時滿臉冰霜。

高崗也不送他,獨自坐在沙發上 抽煙、生悶氣,臉紅紅的,十分激動。

1954年2月16日的會上,陳雲的發言最後同他劃清界限:

我把高崗和我講的話向黨說出 來,高崗可能覺得我不夠朋友。 但我講出 來,是黨的原則,不講出來,是哥老會的原則。 高崗的個人主義野心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由小到大。 如果完全沒有個人主義的根子,不會一下子就爆發出這樣的問題。 高崗現在應當脫掉自己華麗的外衣,重新做人。 (《陳雲年譜》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197 頁。)

 

毛澤東評高崗自殺

1954年8月18日上午,從 北戴河趕回北京的羅瑞卿把趙家梁叫到他辦公室,再次聽了關於事情經過的詳細匯報後說:毛主席知道高崗自殺身亡的消息以後很生氣,說: “死了?死了拉倒,不如一條狗!”

羅檢討說:“高崗死了,我們有責任,工作沒做好。”

主席說:“你不要檢討。天要下 雨,娘要嫁人,他要死,誰也擋不住。這事不關你們,你們檢討什麼?不要檢討。”

1964年6月16日,毛澤東 在北京十三陵召開的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講接班人條件第三條時,說到高崗:“原想把他留在黨內,保留中央委員,去陝北當地委書記。但他死了,很遺憾……高 崗的死,我看是有人為了保存自己,把他搞死的!”

 

作者簡介:

趙家梁,1920-2007年。 1952年任高崗秘書,1954年任高崗管教工作組組長。 此後曾在國務院第四辦公室、國家計委工作。

張曉霽,1934年生。 原國家機械委員會副主任張明遠之女。 1983年任張明遠的秘書。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請欣賞:毛澤東時代的糞票和尿票(組圖)
2009: 歷史文獻:毛對文革中武鬥的定性原文
2008: 東北人招惹誰了?
2008: 劉蔚:喚醒國人之213—共產黨至今沒有
2007: zt: 失去誠信的中國社會
2007: 從嫦娥首幅月圖之巧妙發布,看中國政府
2006: 鳳凰衛視: 訪陳永貴遺孀
2006: 毛澤東“文革”初期在軍內的部署與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