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版主:
無極
五 味 齋
茗香茶語
天下論壇
競技沙龍
彩虹之約
攝友部落
詩詞歌賦
七葷八素
高山流水
海 二 代
教育學術
笑林之聲
健康生活
史地人物
軍事天地
跨國婚姻
戀戀風塵
靈機一動
股市財經
加國移民
流行前線
新 大 陸
影視娛樂
焦點房談
我愛我車
美國移民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花甲老人不死需住自死墓 揭秘奇特的活人墳
送交者:
哈喇組
2010年12月08日22:37:0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煙臺本地的老人們或許還會記得:說是不知在何朝何代,朝廷作了個規定,老人凡年屆花甲,不死也要離家住進墳墓,其子女如有孝心,可允許送飯食百日,以後任隨老人餓死墓中。由於60年為一個甲子,就有了“六十歲花甲子”的說法,而老人呆的活人墓就被稱作“丘子墳”。
【上】
【中】
【下】
“丘子墳”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煙臺牟平區、開發區和蓬萊等地都發現了這樣暴露在外的“丘子墳”。見過此墓的人們不禁心生奇怪:是什麼人的墓如此簡陋?看屍骨的形狀,難道他們入葬前是活着的麼?流傳至今的傳說是真有其事嗎?中華民族自古視孝悌為優良傳統,怎會容忍這樣一個滅絕人倫的做法發生?
伴隨着考古發掘的深入,“丘子墳”背後的秘密,也被一層一層撥裂開。
神秘“丘子墳”
在膠東地區的路旁溝壑、斷崖土坎處,經常可以看到一種暴露在外的墳墓。它們多用磚石壘砌而成,墓壁由底漸漸向上收小,做成一個圓圓的穹隆頂,樣子有點像舊時代盛油的簍子,故人們稱之為“油簍墳”。這種墳多數形體很小,不過一米見方,人在裡面連身體也躺不開,像個農家院裡的雞窩,因此又有人把這種墳墓稱為“雞窩墳”。
原煙臺市博物館副館長林仙庭告訴記者,這種墓的底部多有一個磚鋪的小床,床上往往有一堆人骨,一兩個人頭,旁邊一個飯碗,一隻水瓶。這成堆而放的人骨不像是死人通常躺臥的樣子,倒像是或蹲或坐的姿勢。人們想,這也許是古人丘屍(在正式入葬前停放屍體)的地方,於是膠東很多地方也把這種墳墓叫做“丘子墳”、“模子墳”。
上世紀90年代以前,考古工作者曾零星發掘過多處被稱為“丘子墳”的這種墓葬。近年以來,又數次較為集中地對這類墓群進行了規模較大的發掘。2002年,開發區崗嵛村北工地開工時發現一批小墓。考古人員趕赴現場發現墓區範圍很大,約有一萬多平方米,暴露出的墓葬大多是磚室墓,方底圓頂。附近的工人、農民都說:這不是老輩子的丘子墳嗎?考古人員覺得這個墓地正是揭開謎底的一個好機會,於是先後3次對這處墓群進行了考古發掘,共清理磚室墓及少量石室墓等60餘座。
2003年,在修建煙臺——蓬萊公路工程中,市博物館、蓬萊文物局對與崗嵛幕群同樣性質的蓬萊南吳家墓群進行了發掘。2005年,萊山王杆墩村北、陳家村西都發現這種墓葬。
“這批墓葬的特點很突出,大部分是用較薄的灰磚砌成,淺淺的埋在地下,樣子全是仿照地面房屋。”林老介紹說,因在地下要耐得土壓和朽爛,故不能像房屋一樣用木質的梁架斗拱等,只好做成穹隆頂。它的平面形狀多為正方形,也有六邊形,八邊形等。墓地北半部有一個不高的磚床。直起的牆壁上留有窗戶,東壁上往往有一個三角燈台,高級一點的墓里東西兩壁多有屏風。“當然,這所有的陳設均非真實,而是用磚雕刻而成,僅起象徵的作用———給死者預備的陰間住宅嘛!”林老打趣地說。
遷葬“始作傭”
這種墓內所葬屍骨也頗耐人尋味。
考古人員發現,墓內屍骨均放在磚床上,絕大數為成堆放置,根本看不出人體原有形態,甚至有的只是有肢骨等長骨,整齊地碼放一堆,然後在放上人頭顱骨。頭骨數量多為兩個,少數也有一個,三個。“可見屍骨的這種形態本已不是人死時的自然之形,而是一種遷葬的形式。”林老解釋說。
崗嵛墓群與南吳家墓群中還混雜了一些石砌墓,即用雜亂的只塊砌成略顯方圓的小圈圈,上面蓋上石板,算是墓頂,墓的南面也留由一個墓門,門口用石板堵死。這種碎石墓也有的也像磚石墓那樣收成一個券頂,但因不規則的石頭不似磚塊容易起券,故多數倒塌。
“丘子墳”當然也有規模大,級別高的,如牟平區廟溝村南的快活嶺墓群。據介紹,這是一處範圍較大的宋元時期墓群,在20世紀70年代農田整治時曾發現很多磚砌“丘子墳”。據農民透露,這些“丘子墳”中有很多繪有壁畫。這座墓葬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墓內的壁畫裝飾。壁畫系在墓內壁先抹上白灰牆皮,之後以墨色,朱色繪上各種圖案。如牆壁上的餐廳圖:長方桌上放滿了各色食物、菜餚、桌下還有兩隻酒瓮。居室圖上有主人和侍女。這些圖像描繪了墓主人所希翼的富足生活。墓內頂藻井上畫着6隻仙鶴和5朵蓮花,可能表示人們對死後飛升進入仙境的嚮往。
另一座帶壁畫的大墓發現於萊陽西路格莊。該墓內壁畫十分豐富,幾乎不滿了整個墓室內面。白色(石灰)為底,色彩主要為墨色、赭色。藻井部分是濃重的雲氣紋,邊、角處為繁複的裝飾圖案,墓壁畫面分四層,主要為人物,畫旁有的附有墨書題記,大約是一些流傳民間的故事等內容。
遷葬的風俗顯然不是漢人的傳統,它究竟從何而來,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宋元時期,作為少數民族的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不斷南下,數度入住中原,政治制度、風俗習慣都極大地影響了漢人。考古人員推測,這遷葬之俗應當與他們有關。
這種“丘子墳”雖然分布很廣,數量也多,但墓內的隨葬物品卻很少,這也算是這種墳墓的另一個特點。隨葬器物的數量雖然不多,但卻非沒有精品。 1974年,萊州市東宋村的一座“丘子墳”中出土了兩件元代青花玉壺春瓶,式樣、尺寸均同,可稱秭妹器。器形流暢,極富藝術性,藍中帶灰的青花色料透現着俊雅之氣。青花瓷在元代尚屬一種造瓷新工藝,而這兩件玉壺春又達到如此精美境地,可謂無價之寶。
別致“石塔墓”
與這種磚室墓同時流行的還有一種石板拼砌而成的墓葬。這種石板墓多數也埋在地下,用大石板四面扣合成口小底大的墓室,外形像一個裝糧食的斗。室內格局與磚室墓略同,墓底也有一個放屍骨的床,門道口用石板或磚頭堵死。裡面的隨葬品也只有幾件白瓷器、白瓷四系瓶等。從瓷器得知這種墓與磚室“丘子墳”的時代大約是一致的,以元明時期為主。
林老告訴記者,1992年威海建築部門曾在牟平北頭村北的臨海沙嶺上取沙,挖出一批石塔墓。當時人們都懷疑這裡有一座湮沒失傳的寺廟。經考古人員的探測,終於搞清這種石塔也是一種俗家百姓的墳墓。據考古調查,膠東地區的蓬萊龍山店、棲霞廟後鄉京甲村、牟平姜格莊鎮的雲溪村以及文登等地都有這種石塔墓的殘留和蹤跡。最遠到膠東半島的最東端,榮成的夏莊鎮石棚閻家、寧津鄉劉村原來都有石塔墓,可見其分布遍及膠東半島。
在留存下來的石塔墓石刻記中,有元代的皇慶、至正,明代的洪武、成化等年號,可知這種墓的時代大約經歷了從金元到明代中期這樣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牟平區北頭墓群的發現對考古人員來說,可謂是個驚喜。這個墓群不但數量大,而且保存也好,塔身上的雕刻也清晰可見。塔的前面刻成對開的大門,兩側為一對守門的蹲獅,也有的是站立的人物,不是侍衛就是門神。須彌座的上下立沿上,刻滿了仰蓮、覆蓮,頗有佛家氣象。這群石塔墓,不但是歷史的見證,更是一組絕妙的古代藝術品。
考古人員決心把這處難得的文物單位保存下來,讓這珍罕的歷史標本永遠供後人閱賞。於是在北頭村幹部、群眾的支持下,對部門墓葬進行了清理、繪圖、拓摩、攝影、記錄,對倒塌的石塔進行了精心修復,一座座石塔拔地而起,在防風林帶影襯下的黃海沙灘上,平添一道古韻盎然的風景。不幸的是,事後不久,該村聞說是墓,以不吉為由,將這些石塔連根掘毀,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
$360起
| 商務艙省
$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重新評價毛澤東(一~二)
2009:
無憂: 要心平氣和的看待歷史
2008:
劉少奇許諾鄧小平當總理,結成劉鄧同盟
2008: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64)毛澤東
2006:
從周恩來坐牢比較北洋政權、南京政權和
2006:
劍橋休假年——近距離感受英國文化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