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陽謀算別人,也被別人謀算
_______摘自李揚博客
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組成十二大以後的中國政壇的三駕馬車,這個格局以鄧為主體,中國改革開放進入縱深階段。然而1984年5月26日,趙紫陽給鄧小平專門寫過一封信,同時抄送陳雲,胡耀邦一直被蒙在鼓裡;李揚認為此信打響了推倒胡耀邦的第一槍,也是打向胡耀邦背後的最為致命的一槍。內容長達3500多字,就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班子調整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明確指出:“中央主要領導人思想落伍、態度頑固,不能保證和貫徹小平同志的偉大戰略……建議您(指的是鄧小平)和陳雲同志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解決這一複雜的問題。”很明顯,趙紫陽要求鄧小平、陳雲解決“中央主要領導”胡耀邦。
1986年發生學潮,胡耀邦在政治工作中得罪的中央領導,一起向他發難。1987年元旦,胡耀邦向鄧小平提出書面請求,請求免去他的總書記職務。1月10日-15日,連續六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和生活會,在會上趙紫陽第一個講話,他提出兩面三刀點:一是破壞集體領導體制,隨意干涉國務院經濟工作;二是反對自由化不力。這時候,陳雲建議薄一波宣讀,趙紫陽給鄧小平和他的那封來信,這封信直到這個時候,胡耀邦才第一次看到,身為執政黨總書記的胡耀邦,茫然四顧。
1987年1月28日,趙紫陽在中共中央打招呼會上做了如下的講話:
“黨中央早在一九八四年就覺察胡耀邦不行,想要去掉他,但是,考慮到十二大召開不久,過早解決這個問題對於穩定大局有影響,所以預備在十三大解決,顯得更加自然些,這次學生鬧事,胡耀邦看到自己造成的惡果,痛哭流涕的提出辭職,在京的政治局委員認為現在這種情況下再讓胡耀邦解決這些問題已經不適當了,於是,就必須提早的讓他下來。”(全文引自《情況反映》8701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趙紫陽同志向在京有關部委負責人打招呼講話傳達要點通知》)
身為執政黨總書記在中央會議上,承認錯誤時當眾“痛哭流涕”,足見犯的錯誤之大,也說明中央對胡耀邦的態度是嚴厲的。李揚認為趙紫陽此話一出,就等於宣判了胡耀邦的政治死刑,讓眾人瞧不起胡耀邦,並提供眾人落井下石的機會。實際上,真正維護胡耀邦權益的只有一個領導,開國元老習仲勛,當場就激烈表態反對這種行為,結果習仲勛從此失意家中,進而精神失常。胡的下台,體現了中國古話:牆倒眾人推。而最大的受益者是趙紫陽,他在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鄧力群的較量中,羸得了總書記的位置。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各領域,出現的混亂,並沒有因趙紫陽成為總書記而終止。中央不滿意,人民不滿意,軍隊不滿意,尤其在中共中央內部,都在流傳需要有中央領導出面承擔責任,並引咎辭職,以平息混亂局面。右派勢力要求左派領袖,國務院總理李鵬引咎辭職,而左派勢力要求右派領袖,總書記趙紫陽引咎辭職;趙紫陽和李鵬的左右之爭,導致兩人關係很僵;在這種形勢下,趙紫陽明顯掌握主動權,國務院總理李鵬地位岌岌可危。
形勢比人強。在中共中央還沒有解決問題時,多年積累的社會矛盾總爆發。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到了4月24日,以北京為首的一些城市,因為紀念胡耀幫發生學潮和騷亂;4月24日——4月29日,當時的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趙紫陽訪問朝鮮;在訪問朝鮮前,與國務院總理李鵬交換了對全國範圍騷亂的看法,兩人達成一致;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趙紫陽對此曾不斷暗示大家,社論與李鵬算計他有關,因為出發前的趙紫陽已經與李鵬安排好一切了,誰知自己出國訪問期間,李鵬突然變調,打了趙紫陽一個措手不及,陷於被動。這樣一來,在李鵬主持下平息學潮有功,那麼趙紫陽就必然象胡耀邦一樣,為學潮承擔責任進而引咎辭職。
5月4日,惱羞成怒的趙紫陽,借出席國際會議的時機,公開發表了同中央的立場和方針不同的談話;導致5月13日下午,部分大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絕食;社會騷亂開始擴大化,局面不可收拾;李揚認為出現這種局面後,要麼趙紫陽承擔責任,要麼李鵬承擔責任,雙方對峙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1989年5月16日下午,趙紫陽與戈爾巴喬夫會談,中央電視台向全世界轉播這一會面,當趙紫陽第一次透露中國共產黨的內部決定,即鄧小平是真正的一把手時,北京天安門廣場上飄揚的旗幟和口號,從“打倒鄧李楊趙”,改成了“打倒鄧李楊”,鄧小平的女兒為此很是惱怒,特意打電話給趙紫陽,指責趙紫陽企圖把大學生們的注意力,轉向鄧小平。
鄧小平在得到的各種匯報中,認定騷亂是衝着自己來的,所以他決心要動用軍隊平息騷亂,但他知道,這一決定的後果的不可預測性,所以鄧小平自己不在調動軍隊《鎮壓令》上簽字,卻鼓動政治盟友們堅持這一要求。當時的軍委主席是鄧小平,軍委副主席是楊尚昆和趙紫陽,在三個人身體健康,頭腦靈活,精神正常的情況下,誰也不在《鎮壓令》上簽字。楊尚昆和趙紫陽都明確表態,反對調動軍隊鎮壓的僵持局面時,楊尚昆的弟弟楊白冰在《鎮壓令》上簽字,而此時的楊白冰,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軍隊就是拿着這樣一個,令人疑慮的《鎮壓令》開始鎮壓騷亂的,李揚認為這個《鎮壓令》將成歷史爭論焦點之一。
陸四事件平息之後,江澤民從上海市委書記,一躍成為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卻與掌握軍權的楊氏兄弟,產生激烈的政治鬥爭,並且聯合左派政治元老陳雲、李先念等,並聯合國務院總理總理李鵬等左派政客,讓整個中國社會向左轉。這引起鄧小平的不快,利用南巡講話,要拿下江澤民、李鵬,而楊尚昆利用掌握的軍權,表態支持鄧小平;而此時的鄧小平,倍加想念軟禁中的趙紫陽,提出解禁趙紫陽,重新任命趙紫陽當中共中央常委,這一決定得到許多中央領導的支持。這種情況下,江澤民明白,一旦趙紫陽重當中共中央常委,必然率領一批中央領導,對抗總書記江澤民,那麼在中央和軍隊沒有實權的江澤民,只能黯然下台。
江澤民沒有能力反對解禁趙紫陽,更沒權力阻止趙紫陽當常委,思慮良久,想出對策。原來上台掌權的中央領導,都是支持軍隊鎮壓陸四騷亂的政客,他們非常害怕承擔鎮壓的責任,希望有人站出來承擔這個責任,以讓大家都好過。所以,江澤民四處串聯,暗示大家,趙紫陽復出可以,但他要承擔陸四事件的責任,公開向大家道歉,並表態支持軍隊鎮壓騷亂。趙紫陽答應在小範圍內公開道歉,以換取自己的政治復出,但江澤民等中央領導,要求趙紫陽公開向全國人民道歉,並表態支持軍隊鎮壓陸四騷亂,鄧小平同意江澤民的要求;然而趙紫陽不同意這個要求,因為趙紫陽明白,自己這一公開表態,會讓自己在國內外的威望驟然消失,人民會向他吐口水的。結果,趙紫陽復出的計劃偃旗息鼓。
趙紫陽在回憶錄中,承認鄧小平有讓他復出的計劃,但說自己提出兩點,一是要當總理,二是要為陸四事件平反;鄧小平同意第一條,不同意第二條,所以趙紫陽拒絕復出。事實與趙紫陽的說法,略有出入,實際上,是江澤民謀算了趙紫陽,導致趙紫陽不能復出的。
接着,總書記江澤民就調查國家主席楊尚昆,發現楊尚昆在私地下,和許多人談論六四事件,經常聲明總有一天會為六四平反的,經常對人講“陸四平反只是時間問題。”江澤民經過認真思考,秘見鄧小平,添油加醋地表達了自己的疑慮:
“楊尚昆在六四前就公開反對鎮壓,六四後又總是不顧場合地說要為六四平反,他是唯一一個反對鎮壓六四而留在台上的政治人物;而他的弟弟楊白冰,卻是在調動軍隊鎮壓六四的鎮壓令上簽字的人;兄弟倆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任何時候都是立於不敗之地;這還罷了,關健是楊尚昆現在見人就說要為六四平反。這非常危險。”
李揚相信大家知道鄧小平的厲害,他聽江澤民這樣一說,按着江澤民提交的名單,馬上派人下去調查,果然發現楊尚昆確實見人就說要為六四平反;鄧小平大怒,最後在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共十四大期間,讓楊尚昆、楊白冰兄弟退出軍委。
而江澤民則通過調查、了解、思考,找到了鄧小平的命門所在,在密見鄧小平時,跪下向鄧小平發了三條毒誓:
1,永遠忠於鄧小平,決不更改鄧小平路線;
2,只要江澤民活着,絕不讓陸四得到平反;
3,在適當的時候,把國家元首位置交給朱容基。
江澤民的這三條毒誓,打動了鄧小平,鄧小平同意江澤民成為真正的國家元首。
楊尚昆在1992年退休後,為什麼仍然不斷和人私下談話,繼續要求為陸四事件平反呢?李揚請大家思考一下,楊尚昆和趙紫陽都反對調動軍隊鎮壓騷亂,而軍隊不鎮壓騷亂的結果,自然是鄧小平下台,政治生命終結;楊尚昆和趙紫陽非常明白這個道理,趙紫陽在1989年5月16日下午,與蘇聯元首戈爾巴喬夫會談時,故意把民眾憤怒之火引向鄧小平,目的很明確。在逼鄧小平退休的問題上,楊尚昆和趙紫陽可能有默契,甚至可能暗中有溝通,事情失敗後,趙紫陽被軟禁,而楊尚昆繼續做國家主席,趙紫陽可能會說出不利於楊尚昆的話來,所以楊尚昆在趙紫陽復出的問題上,非常積極;但趙紫陽沒想到的是,國家主席楊尚昆,也被總書記江澤民謀算退休了;此前一直說楊尚昆怪話的被軟禁的趙紫陽,只好和楊尚昆一起,把秘密帶離了人間。
大連市西崗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 李 揚
2010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