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梅蘭芳孟小冬 一段錯愛的絕世情緣(圖)
送交者: 哈喇組 2011年01月05日22:26:4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因為大腕兒雲集的電影《梅蘭芳》,一個名字重被提及——孟小冬。有人說,寫梅蘭芳可以略去孟小冬,但寫孟小冬則不能不提梅蘭芳。看着存世不多的圖片資料,少女的純真、婦人的風韻,直到晚年帶點木然的安詳,一個傳奇女子的一生光影就這樣翻過了。當暮年的孟小冬一個人在香港守着那份寧靜時,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特立獨行的京劇名伶了。“一切都過去了罷!”她說。然而,縱然時光流逝,總有些記憶與情誼難以抹去,只是慢慢淡了。



【一】【二】【三】【四】

一段奇緣

18歲那年,“坤伶老生”孟小冬由上海至京津演出。其時,她在南方已經聲名鵲起。不過,對京劇藝人而言,若得不到北方觀眾的認可,即便名氣再大,也仍有“野路子”之嫌。當時,有這樣一句話在京劇藝人間廣為流傳:“情願在北數十吊一天,不願滬上數千元一月。蓋上海人三百口同聲說好,固不及北邊識者之一字也。”

1925年,孟小冬在京城登台,一炮而紅。據說,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將孟小冬的姿色與清末民初的雪艷琴、陸素娟、露蘭春等十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能及孟小冬”。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也曾對孟腔有過細緻的描摹:“孟小冬生得一副好嗓子,最難得的是沒有雌音,這在千千萬萬人里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8月,孟小冬演出《上天台》,與同日登台演出《霸王別姬》的梅蘭芳初次相遇。據說,在一次堂會戲上,孟小冬與梅蘭芳合演《四郎探母》,大為成功。此後,梅蘭芳每唱堂會遇有《四郎探母》,總邀孟小冬合演。也因此,二人漸生戀情。至於梅蘭芳與孟小冬是如何走向結合的,後人眾說紛紜,其中一個說法為“友人撮合,終成眷屬”。

1926年的一天,正值北平政要王克敏的五十大壽,城內數得着的大人物幾乎全都趕來為其祝壽。在眾多來賓中,不乏名伶俊秀——孟小冬和梅蘭芳就在被邀請之列。席間,有人提議梅、孟合演一出《游龍戲鳳》:“一個是鬚生之皇,一個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珠聯璧合。”結果,二人的演出大受讚賞,一些梅蘭芳的“鐵杆粉絲”更是躍躍欲試,要為這一對“舞台情侶”謀劃一段現實的婚姻。此時,梅蘭芳已有兩房太太——王明華與福芝芳。前者身染肺病、病入膏肓,後者是京劇名家,有“天橋梅蘭芳”之稱。據說,有一位馮六爺是梅蘭芳的超級戲迷,與其素有交往,他見一些朋友不斷地要求促成梅孟百年之好,也就不再堅持梅蘭芳已有家室的己見,還正式委託另兩位戲迷齊如山、李釋戡做大媒。

梅孟結合的具體日期已經查不到了,不過,當年的《北洋畫報》是報道梅孟之事最多的媒體。1926年8月28日,該報登載了一篇署名“傲翁”的文章:“小冬聽從記者意見,決定嫁,新郎不是闊佬,也不是督軍省長之類,而是梅蘭芳。”當天,《北洋畫報》還同時刊發了梅孟二人的相片(梅蘭芳為戲裝,孟小冬為旗裝),下面的說明文字分別是“將娶孟小冬之梅蘭芳”、“將嫁梅蘭芳之孟小冬”。

有一說法,幾經醞釀,梅蘭芳和孟小冬將良辰吉日定在1927年農曆正月二十四,洞房花燭就設在東城東四牌樓九條35號馮公館內。二人均是有着新潮觀念之人,頭腦里沒有封建意識,諸如生辰八字等等,一切全免。也許,正是這一開始的簡單草率,註定了這段姻緣最終走向崩潰。多年後,孟小冬曾經回憶道,當初的興之所至,只是一種不太成熟的思想衝動而已。

一樁命案

當時,有記者撰文:“梅之髮妻王明華素來不喜歡福芝芳的,所以決然使其夫預約孟小冬為繼室。”據說,福芝芳對梅孟結合併不滿意,但最終,她還是選擇默默地接受了這一切。

孟小冬的姑父仇月祥對這樁婚姻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為此時的孟小冬正如樹可搖錢,盆可聚寶,一旦結婚,伶界大王的妻子又怎麼會繼續拋頭露面唱戲掙錢?無奈孟小冬執意行事,事情也就只好如此。

同樣因孟小冬退出舞台而倍感失落的還有她的戲迷,一些小報記者就抓住了這種心理,不時地製造出梅孟的新聞吸引讀者。不過,他們所登的消息大多不可信,但1927年9月(一說1928年)發生的一起“血案”卻真實地轟動了社會。一個叫王惟琛的大學生(實為紈絝子弟)暗戀孟小冬,在得知孟小冬嫁給梅蘭芳後,他痛苦不堪,終有一日失去理智,攜槍闖入馮公館,吵叫着要找梅蘭芳講理。恰逢梅蘭芳與朋友聚會,《大陸晚報》經理張漢舉自告奮勇地出去與王惟琛交涉。但剛一見面,他即被王惟琛用槍抵住扣作了人質。王惟琛先要梅蘭芳出來論理,後又要梅蘭芳拿出5萬元(一說10萬元)賠償他失去孟小冬的精神損失。其時,梅家一面籌錢,一面報警。待梅家將錢籌齊時,軍警已將宅子團團圍住。傭人將錢扔給王惟琛,後者在拿到錢後發現被軍警包圍,情急中向張漢舉開了槍。軍警見狀,舉槍齊射,將王惟琛打死,隨後將他的腦袋割下,在前門外的電線杆上懸掛三天示眾。對於這起案件,《北京報紙小史》曾有文字記載。

血案發生後,流言蜚語鋪天蓋地,有的說孟小冬原是那個青年的未婚妻,某某伶人是奪人所愛。當時流傳着一個說法,這起槍擊案後,“梅孟之戀”大受影響。《檔案春秋》記載:事情鬧得滿城風雨,福芝芳終於有了理由:“大爺(梅蘭芳)的命要緊。”很快,人們站到了她這一邊。梅蘭芳深受驚嚇,一度避居上海,他與孟小冬的關係由此轉淡。據說,孟小冬在一氣之下與雪艷琴搭班去天津唱戲。沒想到,孟小冬的這次“復出”因為挾帶了舊日聲望,居然未唱先紅。

一件憾事

命案的陰影未散,1930年,梅蘭芳將要赴美演出一事又引出了一場風波:到底誰跟着梅蘭芳訪問美國,在全世界面前以“梅夫人”的身份亮相?齊如山的兒子齊香回憶說:“籌備赴美演出的禮物中,還有一些墨盒、硯台等小工藝品,墨盒上都刻有圖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孟小冬扮的古裝像。她本是演老生的,這幅畫面卻是扮的古裝婦女,十分漂亮。”在一些人看來,這似乎說明梅蘭芳有意帶孟小冬同行。然而,有這樣一種說法,為了能夠隨梅蘭芳出訪,懷有身孕的福芝芳延請醫生為之墮胎。最後,為平息風波,梅蘭芳決定隻身赴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30年8月,訪美回國的梅蘭芳一到天津即獲祧母(大伯母)去世的消息。按照規矩,梅蘭芳的妻房應該披麻戴孝在孝堂接待四方弔唁的賓客。哪知孟小冬奔到梅宅,卻被下人口稱“孟小姐”攔在了門外。據余叔岩的女兒余慧清回憶:“據我所知,捧梅集團又因為兩個妾的關係分為捧福派和捧孟派。梅的原配夫人王氏在世時,孟小冬與她比較合得來;王氏夫人故世後,在捧福派和捧孟派的較量中,前者占了上風。孟小冬不甘繼續作妾,遂離婚出走。”

對於梅孟分手的原因,除了眾所周知的赴美風波與弔孝風波,還有說法認為,在美國的所見所聞對梅蘭芳的多妻制思想產生了劇烈的衝擊。至於梅蘭芳為什麼選擇了福芝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其時福芝芳已經先後為他生下了7個孩子,而孟小冬無後。

晚年居住在香港的孟小冬曾經對人講過,因為梅蘭芳不能答應兼祧,所以她滑腳溜了。多年之後的回顧聽起來還帶着點輕鬆詼諧的口氣,可當年的情狀卻沒有這麼輕描淡寫。孟小冬19歲嫁給梅蘭芳,離開舞台4年,早已斷了生活來源。為離婚一事,她向梅蘭芳索要補償金,但這讓因訪美虧空了一大筆錢的梅蘭芳頗為為難。在杜月笙的出面調停下,雙方最終達成協議,由梅蘭芳一次性付給孟小冬4萬塊錢,從此二人再無瓜葛。關於當時的那筆款子,除了上述“贍養費說”外,還有兩種說法,一是還債說——梅蘭芳訪美歸來後得知孟小冬在天津欠了債,雖然已經分手,但仍然給了她幾萬元用以還債;一是比較說——在赴美前夕,梅蘭芳分別給了福芝芳和孟小冬幾萬元錢。等他自大洋彼岸歸來時發現,孟小冬的錢早已用盡,而福芝芳除了將家裡照料得井井有條外,錢還剩了許多。梅蘭芳由此忽然覺悟真正宜於家室的是福芝芳,於是與孟小冬分手。

1930年,與梅蘭芳分手後的孟小冬絕食、生病、避居津沽,甚至一度於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門。此後數年,她堅決避免與梅蘭芳相見。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堂會中,南北名伶匯聚一堂,她卻因梅蘭芳在場,避而不出。1947年9月,杜月笙利用六十壽誕的機會,以賑災的名義發帖邀南北京劇名角前往上海唱義務戲,梅孟二人是否同台獻藝則成為戲迷最關心的事情。那次在上海中國大戲院的演出盛況空前,原計劃演5天,後延長到10天,票價更被炒到每張1000元。即使如此,劇場兩側也擠滿了人,以至馬連良要看戲,也只能在過道加椅子。各界人士贈送的花籃排了1里路長,全部花籃折款竟達12億(舊幣)之多。而當年有幸在現場觀看和通過收音機聆聽的人,除了“此曲只應天上有”的評價,簡直無話可說。事實上,無論是對梅蘭芳還是孟小冬而言,同台演出都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但最終,在杜月笙的精心安排下,避開了讓各方都很難堪的場面:10天戲排5天不重樣的戲碼——梅蘭芳唱四場大軸,孟小冬唱一場大軸,5場演畢,翻頭重複。事後,據梅蘭芳的管事姚玉芙說,孟小冬演了兩場《搜孤救孤》,梅先生在家聽了兩次電台轉播……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解放後被殺害的四位辛亥革命,討袁護法
2010: 逃亡十五年 禪宗六祖慧能的“潛伏”生
2009: How much debt when Clinton
2009: 當時有多少人贊成和擁護知識青年上山下
2007: 朝鮮與滿清的數百年恩怨zt
2007: 漢字在高麗的興起、終結與復興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