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長城抗戰之古北口——血滿將軍樓
一、前言
1933年日軍以熱河省屬於偽滿洲國為由,詭稱恢復滿洲治安,全面進犯熱河。在日軍的強大攻勢下,以東北軍為主體的中國軍隊在極短的時間內全面崩潰。原本日軍計劃首先占領長城各口以切斷熱河與內地的聯繫,而後卷擊熱河省的腹心地區,不料開戰僅十多天日軍即攻取熱河首府承德,戰事進展之順利令日軍都始料未及。日軍向長城各口的進攻就這樣演變成了一場追擊戰。而在長城各口中,古北口控扼承德——北平大道,中日兩軍對此都極為重視,日軍攻占承德後即以主力迅速撲向古北口方向,而中國方面也將北上應援的中央軍主力投入此地。古北口也由此成為了長城抗戰中戰鬥最為激烈的戰場。
二、戰場地理
今天的古北口長城
古北口處於密雲平原的最北端,再往北走就是連綿的山地和高原,潮河從北蜿蜒流來,在山脈間切出一個谷地,到了古北口,這個谷地迅速向南呈喇叭狀展開成一片大平原,古北口就成了從北方進入這一平原的咽喉要道。古北口隘口南北狹長,左右兩山對峙,東側稱為蟠龍山,西側稱為臥虎山。承德至北平的大道也經此隘口沿潮河東岸向南延伸。
歷史上這裡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進入南方大平原的重要通道,因此早在北齊時期古北口就修築了長城以抵禦北方游牧部落的侵襲。到了明初,大將徐達沿燕山一線要隘修建長城,古北口長城的選址也是出自這位常勝將軍之手。徐達按北齊長城遺址大致走向修建了明長城,到了明朝中後期,戚繼光鎮守薊州,又進一步增築,長城本為土城,戚繼光加貼牆磚,還將原北齊長城部分修葺,整個防禦體系更為森嚴。古北口的關門修築在隘口中間,有水陸兩關門,潮河東岸陸路關門也稱為鐵門關,潮河上的水路關門則稱為水門關,但清代已經被洪水沖毀。長城向東西延伸到臥虎、蟠龍兩山,東側蟠龍山一端山勢雄偉,最高峰是370高地,再往東則是著名的將軍樓,該處視野開闊,控扼險要,在古代就是長城防禦的重要指揮陣地,將軍樓也由此得名。長城由此再往東延伸就可以到達炮石台、龍王峪口,繼續東行就是現代著名的旅遊點金山嶺、司馬台長城。
從關口向南,沿大道兩邊,房屋鱗次櫛比,這就是古北口的北關。過北關後大道轉向東南,就是古北口關城。這個關城位於蟠龍山腳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城池隨山勢上下起伏,全城呈三角形,周4里310步,有東、南、北三門,城牆高5米,陡峭處以山石壘成,平緩處以條石為基,青磚包砌,是明代守軍的防禦指揮中心。出關城東、南兩門就是東關、南關等商住區域。
三、中國軍隊態勢
1933年的3月10日,古北口戰雲密布,大戰一觸即發。熱河前線迅速崩潰,完全打亂了中國軍隊的部署。原駐古北口及密雲一帶的東北軍107師被迫前出到口外的長山峪、曹路口一線阻擊。107師表現出色,將日軍死頂了兩天,為後續部隊爭取了時間,然而3月9日107師戰線被突破,撤退中部隊的逐次抵抗也沒有成功,日軍乘汽車追擊窮追猛打,給107師造成巨大損失。該部主力14個小時被日軍狂趕數十里,撤入古北口。3月10日晨6點,日軍追擊部隊第32聯隊相田第3大隊趕到古北口外的二里塞,直迫古北口關門。
而此時,古北口內有中國軍隊3個師的番號,其中東北軍2個師。除了敗退下來的107師,112師也已先期到達。該師前身為東北軍第12旅,在軍中這個師的地位有些不太一般,該師師長張廷樞時年30歲,是東北軍耆老原吉林督軍張作相的次子,17歲入東北講武堂,28歲就任中將旅長,跟少帥張學良交情匪淺,因此該師在軍中格外受寵,裝備待遇都相當不錯,吸引了很多人到此謀職,以致很多軍官寧可到此候補也不願去別的部隊服役,該師軍官大半都是軍校科班出身,就連軍需、軍醫都是專門學校畢業的,例如635團團長白毓麟還是東北講武堂第一期的,而師長張廷樞、參謀長劉墨林、634團團長賀奎等人更是留學日本軍校的畢業生。該部有一些老部隊有善戰的傳統,但自改編成12旅後卻很少去戰場,閱兵倒是經常參加,所以實戰經驗缺乏,甚至被同僚戲稱為少爺旅。該旅九一八事變時駐紮在錦州,入關後駐守在北平南苑一帶。此次熱河開戰,張作相受命督戰熱河,112師本來是準備作為張作相的衛隊旅經古北口進軍承德的,不料承德迅速失陷,原駐古北口和密雲的107師被調去長山峪阻擊,112師遂接過了古北口正面的防禦任務。112師下轄634、635、636三個團,還包括一個山炮連以及自動步槍連,全師人數在7千人左右。
而此時趕到古北口的另一個師則是關麟征的中央軍25師。該師是徐庭瑤17軍的先頭部隊,軍主力也正在趕來古北口的途中。說起來這25師和17軍原來都是西北軍第26路軍孫連仲部的番號,西北軍這個25師於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投向紅軍。而重組後的26路軍於32年夏在江西樂安、宜黃再次遭紅軍重創,25師和17軍的番號因此被取消。33年1月,由於中央軍徐庭瑤部第4師在鄂豫皖與紅軍作戰表現出色,該師旅團數目和兵員又較多,於是由第4師獨立旅及補充1、2團編成新的25師。原第4師獨立旅旅長關麟征出任師長,原4師24團團長杜聿明出任副師長兼73旅旅長。73旅的兩個團為原第4師補充1、2團,而關的基本部隊獨立旅則編為75旅,旅長張耀明。25師原駐安徽、徐州一帶,2月底奉命急調華北,3月5日在北平通縣集結完畢,8日下午全部抵達密雲。3月10日晨,正當日軍抵達古北口與守軍發生接觸時,25師也趕到了古北口。該師為兩旅四團制,雖然剛剛成師,但是兵員裝備都較為充足,出征前其總兵力約一萬三千人,但該部有部分兵力未參戰,如其輜重營就留置徐州。
四、日軍態勢
進攻古北口的日軍為第8師團先頭部隊,這個師團是日軍熱河南線作戰的核心力量,該部從遼西一路殺來,推進很快,並以16旅團旅團長川原侃率領一部組成“挺進隊”,乘汽車長途奔襲,狂飆數百里後於3月4日一舉攻占承德。之後該師團向古北口跟蹤追擊,於3月7日進抵長山峪,據古北口只剩二十多公里。在激戰兩天后,又擊破了東北軍107師在長山峪組織的抵抗,隨後日軍前鋒部隊32聯隊第3大隊乘汽車追擊,至10日晨6時趕到古北口外的二里塞。
之前,第8師團因為前鋒部隊進軍迅速,日軍第8師團被拉成了長長的縱隊,先頭川原部隊與後尾部隊相差數百里之遙。日軍先頭部隊雖在長山峪受阻,卻也使得日軍各部隊間距縮小,到3月9日夜日軍攻破107師防線時,第8師團的主要作戰部隊已經相互靠攏在以長山峪為中心的區域。但是長途急進還是給日軍帶來一些麻煩,日軍師團部一度失去與川原旅團的聯繫,而且經過激戰後攜行彈藥也出現不足,特別是炮彈比較缺乏,但這些都沒有動搖日軍繼續進攻的決心。
3月9日下午4點半,第8師團部得到航空兵通報,得知長山峪正面中國軍隊已於3點40分左右開始撤退,據此第8師團師團長西義一於下午六點下達了進攻古北口的命令。要求在長山峪正面的川原侃第16旅團沿長山峪——巴克什營——古北口大道追擊中國軍隊,占領從巴克什營向東至炮石台口、司馬台一線包括古北口在內的長城諸隘口。同時命令從右翼迂迴長山峪尚未到位的騎兵第8聯隊儘快趕到巴克什營與16旅團會合,後續的野炮第8聯隊主力、工兵大隊及第4旅團也經長山峪向巴克什營推進。
五、雙方部署
在25師趕到古北口,中國軍隊在此地兵力達到了3個師,然而各部主官卻為兵力部署發生了爭吵。東北軍一看中央軍趕到,就急着想撂挑子,67軍軍長王以哲鑑於自己的老部隊107師在長山峪損失很大,想讓107師先行撤退,而讓112師協助25師防禦,結果遭到了112師師長張廷樞的反對。112師本來就不屬於67軍建制,師長張廷樞更是手眼通天的人物,根本就沒把王以哲的命令當回事,而25師師長關麟征也不願單獨防守古北口,結果一直吵到凌晨4點才吵出個結果。王以哲強令112師留下協助25師,而自己率107師撤退。
堅守長城抗擊日軍的中國軍隊
中國軍隊在具體部署上以112師保持既有防線,而以25師在其右翼及第二線展開。由於承德——北平大道經蟠龍山北側而來,呈東西走向,至關口方折向南,而臥虎山還有潮河相隔,因此中國軍隊的防禦陣地基本集中在潮河東岸的蟠龍山。第一線自西向東一共投入4個團,戰線最西端潮河西岸臥虎山部署的是112師李德明的636團主力,在潮河東岸,首先是白毓麟635團居於古北口關門正面,而以賀奎634團居於其右翼的蟠龍山制高點370高地和將軍樓一線。636團抽出1個營作為師總預備隊,置於古北口南村莊內隱蔽待機,山炮連擇要設置射擊陣地,師騎兵連兩翼游擊策應,師工兵營則配屬於石匣鎮至古北口之間,師部各處及其他直屬部隊留駐石匣鎮。而25師則從634團右翼繼續向東延展防線,以杜聿明73旅的戴安瀾145團左接634團,其一營防守戰線最右翼的龍王峪口。而梁愷的146團抽一個營擔任旅預備隊,團主力則在將軍樓方向占領第二線陣地。之後趕來的75旅則置於黃道甸,師直屬隊部署在古北口關城一帶,師部設於古北口關城北門瓮城內的關帝廟。至上午七時,73旅也已基本部署完畢。
而日軍方面首先趕到戰場的是32聯隊相原少佐的第3大隊,該部於10日凌晨6點趕到二里塞,順大道走離古北口關門只有三公里左右。從此往南看去,就是逶迤的蟠龍山,山上長城隱隱可辨,將軍樓雄踞其上。第3大隊迅速占領二里塞南面的幾個高地,掩護旅團本隊展開,汽車隊則返回接運後續部隊。到7點,日軍在二里塞東北高地構築了炮兵陣地,並向中國軍隊開炮射擊。上午9點鐘,16旅團主力基本上都趕到了二里塞到巴克什營一帶,而自十八盤迂迴而來的騎兵第8聯隊也於8點半趕到二里塞。但是由於推進過速,16旅團與師團部失去了聯繫,彈藥也比較緊張。但16旅團旅團長川原侃並不打算停頓下來等候援軍,在他的主導下日軍迅速擬定了攻擊計劃。攻擊分為三個方向,左翼日軍在相對較遠的戰線東端龍王峪口、炮石台方向,投入騎兵第8聯隊和32聯隊的兩個小隊助攻,在其右翼古北口關門東面的長城一帶高地,日軍投入了32聯隊第2大隊。而日軍的主攻方向則選定為634團防守的蟠龍山制高點370高地和將軍樓一線,在這個中央方向日軍投入了17聯隊全部和32聯隊第3大隊,幾乎占了日軍總兵力的2/3。日軍的計劃是兩翼牽制中央突破,占領將軍樓等戰場制高點。此外,日軍還以32聯隊2個小隊渡過潮河牽制臥虎山的636團。
六 戰鬥進程
從10日早上7點開始,兩軍就開始小規模交火,日軍的飛機也趕來助戰,給中國軍隊造成不小的麻煩,日機以一個鐘頭為間隔對中國軍隊陣地及後方交通先進行騷擾。由於天氣寒冷,植被缺乏,而地質堅硬又不利挖掘工事,日機的活動很有成效,特別是僅有的一些樹林、建築物受到了日軍飛機的重點照顧。
下午兩點半,完成戰鬥準備的日軍開始全線向中國軍隊發動進攻。在主攻方向,由於日軍充分集中兵力在狹窄地段實施攻擊,因此獲得了完全成功。當面東北軍634團一部根本沒能阻擋住日軍,僅僅半個多小時,日軍主攻的17聯隊就攻占了蟠龍山的制高點370高地,隨即又將攻擊重心轉向將軍樓,634團竭力抗擊,但是到下午5點半,日軍主攻部隊就已經完全占領了這一地段陣地,將戰線推進到長城南側,占據了居高臨下的優勢地位。但在兩翼,由於日軍兵力不足,戰果有限。在日軍左翼,參戰的是騎兵第8聯隊和2個步兵小隊,騎兵聯隊本身只有2個騎兵中隊和1個機槍中隊,下馬攻擊的能力不比一個步兵大隊強,而當面卻是戴安瀾的145團。日軍在該方向略有進展,奪取了炮石台,但是卻沒能攻取145團1營防禦的龍王峪口。而在日軍右翼,32聯隊第2大隊遭到了635團的堅決抵抗,沒能攻破長城一線,中國軍隊憑藉良好的工事,以精準的迫擊炮火力給日軍造成了相當的傷亡。日軍在基本達成目標後,於5點半全線停止了進攻,開始積極準備第2天的攻勢。將軍樓和370高地的過早失守使得中國軍隊處於非常不利的態勢,戰場的樞紐已為敵所掌控。
這一天日軍幾乎把絕大多數力量都壓在112師方面,634、635團單獨面對日軍兩個聯隊的猛攻,壓力極大,尤其是634團損失慘重。而25師由於主力盡在第二線,第一線僅有145團遭到騎兵第8聯隊的攻擊,所受壓力並不大。但是中國軍隊兩個師各自為戰,互不配合,騎兵第8聯隊的攻擊並沒能攻取既定目標,卻讓25師師長關麟征和副師長杜聿明錯判了形勢。25師主官認為日軍攻擊重點在龍王峪口方向,企圖由此突破然後沿潮河支流包抄25師的右翼。為此,當夜25師命令第一線的145團將兵力向右翼集中,將陣地繼續向東延伸到龍王峪口以東500米,從而使其與112師的結合部更加薄弱。而作為師預備隊的75旅主力(欠150團)則移至古北口東關,更從中抽出了149團的一個營向司馬台方向放出警戒。這一夜雖無大戰,但槍聲仍然很激烈。
11日晨,日軍再次發起猛攻,攻擊重心仍然集中在370高地、將軍樓一帶,向第二線陣地及兩側擴張戰果。此前日軍炮兵表現非常出色,一夜之間就將大炮抬上了長城高地,在制高點370高地兩側布置了炮兵陣地,從而有效的控扼了戰場,而且日軍又處於居高臨下的地位,因此日軍本以為這次進攻會更加順利,沒曾想這次卻碰上了硬釘子。此時,將軍樓方向除了634團外,還有第二線陣地上的146團主力。日軍的猛攻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幾乎是寸步難行。雙方激戰到中午,日軍僅僅奪取了少數陣地,而且更讓日軍叫苦的是炮兵炮彈快打光了,下午兩點第8師團師團長西義一趕到戰場,登上370高地接過川原侃的指揮權,然而他也沒辦法令日軍突破中國軍隊防線,日軍被迫停止進攻調整部署。
不過,中國軍隊雖然阻遏住日軍的攻勢,卻也是有苦自己知。占據制高點的日軍俯瞰整個戰場,密集火力封鎖了潮河支流谷地,給中國軍隊造成很大困擾,25師與龍王峪口145團的聯繫也很難保持。146團在日軍正面猛攻下也是左支右肘險象環生,為了擺脫被動的局面,關麟征命令149團(欠一營)也投入將軍樓方向。這樣,以將軍樓為核心,雙方投入了5個團(聯隊)展開激戰,戰鬥極度慘烈,149團團長王潤波在激戰中為日軍武士刀砍殺,25師師長關麟征也被手榴彈炸傷迅即被後送。副師長兼73旅旅長杜聿明代理師長指揮,146團團長梁愷則代理73旅旅長。而在古北口正面,東北軍635團也支撐不住了,其右翼更由於634團敗退而戰線不穩,日軍32聯隊第2大隊遂趁機攻取該團部分陣地,團長白毓麟陣亡。白是滿族人,與師長張廷樞、少帥張學良同為東北講武堂第一期,從排長逐級干到團長,是112師三位團長中最年長的一位,比師長還大十歲,在軍中素有聲望,不幸於此役殉國。
當日夜,雙方繼續整軍備戰,但此時112師萌生退意。該師原本就是準備與中央軍換防的,勉強參戰。而且兩天激戰該師傷亡慘重,師長張廷樞沒有通報25師就下達撤退命令,當夜其右翼634團首先退出陣地,之後是正面扼守關口的635團,該兩團向西越潮河經河西鎮撤退,之後左翼636團也開始撤離。25師發現了112師這一突然行動後,杜聿明被迫進一步分散兵力,將唯一完整的150團主力也調到河西,防止左翼的崩潰。杜聿明意識到此時局面難以挽回,但他認為一線部隊與敵膠着,無法調整陣地縮短戰線,因此杜聿明並沒有下令25師也隨之撤退,只是將最後兩連預備隊及師特務連後退至古北口以南高地及南天門一帶設立預備陣地,期望全軍敗退時能起到掩護遲滯作用。而日軍也發現了112師的舉動,凌晨3點日軍以百武俊吉大尉指揮的戰車中隊占領了古北口關口。
到12日晨,形勢已完全改觀。中國軍隊1個師退出戰場,而日軍卻得到了增援,野炮第8聯隊主力於此時趕到戰場,更要緊的是後方運來了800發炮彈徹底激活了日軍炮兵。晨7點,經過充分補充的日軍炮兵開始猛烈炮擊中國軍隊,獨撐危局的25師陷於困境。9點,日軍步兵開始發起總攻。而日軍航空兵的大轟炸也開始了,與前兩天騷擾性攻擊不同的是,這回日軍陸軍航空兵飛行第12大隊(轟炸機大隊)大規模出動,9點50分該大隊出現在戰場上空,轟炸的重點是古北口關城。讓人驚訝的是,中國軍隊直到此時仍然執着的認為龍王峪口145團陣地才是日軍主攻點,而此時日軍卻已經突破146、149團防線,直接沖向古北口關城。慘烈的戰鬥在古老的古北口關城北側城牆展開,11點3分,日軍已經攻占了關城北側的制高點,位於此地的25師師部無法堅持被迫撤退,至此師部與前線各部的通訊全面中斷,25師各部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境地。苦撐到下午1點,25師終於開始全面崩潰。1點40分,日軍完全占領了古北口關城,並突進到南關以南的高地,封鎖了潮河支流谷地。25師防線被完全突破,除河西150團一部外,其他各部的建制完全混亂,各部隊長官均失去對部隊的掌握,占據高地的日軍來回掃射,奔逃中的中國軍人屍橫遍野,25師在這次戰鬥中的傷亡有2/3以上產生在這短短幾個小時中,73旅代旅長梁愷也在退卻中受傷。
25師一路潰退到南天門預備陣地,僅有師特務連等少數部隊占領陣地,其他部隊完全失去掌握,根本無法進入陣地,不少人甚至一直逃到了石匣鎮,此時的南天門幾乎處於真空狀態。但由於日軍目標本來就只限於占領古北口,因此日軍並沒有進行追擊。當日夜,日軍基本停留在河西鎮到駝溝寨北方高地、將軍樓東至龍王峪口、沙嶺口一線。25師也因此穩住了陣腳,收容部隊。
此戰,日軍報告中國軍隊戰場遺屍600多具,大多是25師的,而112師在撤退前曾大量運回死傷官兵,因此具體死傷情況不詳。而日軍公布自己的傷亡數字為17聯隊戰死軍官1名,士兵4名,戰傷20名,32聯隊戰死軍官2名,士官1名,士兵10名,戰傷40名,騎兵第8聯隊戰死士兵3名 戰傷10名,工兵戰傷3名。共計戰死21名,戰傷73名。32聯隊聯隊長田中清一也曾負傷但未退出戰鬥。而中國軍隊宣稱自己傷亡四千人,團長傷亡各一,營長死傷6人,連排長死傷四分之三,但殺傷日軍兩千多人。
七:述評
古北口抗戰在當時並沒有多少人了解,普通大眾都只知道29軍的喜峰口抗戰。但是今天古北口抗戰卻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主要原因就在於25師日後出了很多名將,溯本求源,為了歌頌英雄,古北口抗戰的功績自然就傳播開了。古北口之戰確實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尊嚴,但是回過頭看此戰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後人唏噓。
參加長城抗戰的中央軍軍官合影
中國軍隊在兵力上倍於日軍,又先敵占據險要,在輕武器上雙方差距並不大,112師、25師的機槍、迫擊炮並不少。而在重武器方面,10、11日中國軍隊配備有山炮,而日軍野炮兵主力尚未到達,還面臨炮彈短缺,空中支援方面日軍也沒有投入轟炸機集群,雙方差距雖有,但也沒到懸殊的地步。只有在12日日軍炮兵聯隊和轟炸機大隊趕到,雙方才真正出現火力相差懸殊的情況。然而在10、11日,中國軍隊已經處於劣勢,若是一味推託裝備不好,就只是在找藉口。關鍵還在於中國軍隊在整體素質上也確實不如日軍。
最大的問題在於指揮不統一,25師和112師完全是各自為戰,互不溝通。結果日軍攻擊重點在左翼的112師,25師卻還在向右翼增兵。112師開始撤退也根本不通報25師。各部隊不能同舟共濟,河西方向甚至出現中央軍射擊東北軍的事件,反而使日軍乘機突破。反觀日軍,騎兵第8聯隊等部並不隸屬於16旅團,在得不到師團指令的情況下,各部隊都能服從旅團長川原侃的統一指揮,表現出相當強的團隊協作意識。
其次指揮水平有差距,中國軍隊指揮上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如112師中以636團戰鬥力最強,但該團卻置於河西,無用武之地。而25師主官一再錯判形勢,直到戰線崩潰還執著的認為日軍攻擊重點在龍王峪口的145團,也讓人瞠目。此外,11日夜間25師主官認為一線部隊無法脫離接觸,沒有斷然撤軍,結果第二天25師在幾個小時潰逃中的損失竟高達戰鬥傷亡的數倍。反觀日軍的指揮幹練果斷,16旅團旅團長川原侃在與指揮部通訊中斷時毫不拖延,不失時機的完成攻擊計劃。具體部署上以兩側牽制,而最大限度集中兵力(2/3以上)於主攻點,得到良好戰果。而日軍的指揮位置也遠比中國軍隊指揮部更接近前線。
其三,部隊整體戰術素養、訓練水平有差距。日軍指揮部靠前,在中國軍隊山炮射程之內,但日軍指揮所附近在整個戰鬥期間只落了幾發炮彈,沒有對其造成任何影響。反觀日軍,10日晨六點開始日軍各部才陸續抵達戰場,到午前日軍就攀爬至距長城不足數百米的出發陣地並完成出擊準備,其效率和戰鬥素養非常高。尤其是其炮兵,無論是長山峪還是古北口,都在步兵陷入苦戰時,用準確有力的炮火推動了戰局。古北口之敗,與其說因為器不如人,倒不如說是因為技不如人。
八、結局
此戰結束之後,112師即脫離古北口戰場,該師在戰鬥中表現還是比較頑強的,絕談不上以少量兵力敷衍,但師長張廷樞沒有通報25師即率部擅自撤退,給戰局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過南京政府因長城抗戰頒發青天白日勳章,他倒是有份。比較有意思的是參加古北口方向戰鬥的東北軍107師長張政枋、112師師長張廷樞兩人抗戰開始後還聯袂投向八路軍,組織東北軍潰兵成立八路軍游擊部隊,結果遭川軍偷襲覆滅。此後張廷樞回延安入抗大學習,40年去香港治病從此離開八路軍,後又輾轉平津,49年病故。而636團團長李德明以後出任112師336旅旅長,參加過江陰、淮北保衛戰。而634團團長賀奎其後的官職最高,曾出任115師、109師師長、67軍副軍長,48年出任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中將副主任、冀熱遼邊區“剿匪”中將副司令官,同時兼任遼西行政公署主任,解放軍攻破錦州時被俘。
112師如同其他東北軍部隊那樣,命運不濟。之後霍守義繼任112師師長,在抗戰中該部在57軍的編制內戰績彪炳,但作為一支雜牌軍始終得不到中樞重視,只能在魯蘇戰區的夾縫中生存。解放戰爭中霍守義還曾與解放軍有密切聯繫,但因為首鼠兩端,最後112師還是被解放軍消滅於兗州,最終結束其歷史。
尾聲:
112師走了,但25師和第8師團仍然處於對峙中。12日夜,潰敗到南天門的25師陸續收攏殘部。而此時17軍軍長徐庭瑤也趕到密雲,與杜聿明通電話後,即命令第2師星夜馳援。次日凌晨5點,第2師先頭部隊鄭洞國的第4旅到達南天門與25師換防,不堪再戰的25師退往密雲整補。此時,第8師團在攻取古北口後已轉入防禦,但17軍主力的到來使得這一地區仍然處於緊繃狀態。一個月後,一場規模更大、時間更長的惡戰將在南天門轟轟烈烈的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