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見到的毛澤東和周恩來
大概是1955年吧,我還在上小學。當時,在北京新街口大街北面一點,即現在徐悲鴻紀念館的地方居住著一位姓劉的老先生,當時街坊們都叫他“菊花劉”。顧名思義,是菊花養的好的意思。有多好?據說質量和數量都超過當時的中山公園。
劉先生養菊花完全是出於愛好,沒有任何商業目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除了菊花還有假山,太湖石,並且修了一個小亭子。想來到了金秋,泡上一壺好茶,和幾個朋友一起觀花吟詩,頗有些文人墨客的意境。
每年菊花開放的時候,他的園子也對外開放,街坊鄰居都可以進去賞菊。不過由於五十年代北京人口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爆炸,所以儘管遊人絡繹不斷,也能保持井然有序。我們全家都是每年必到的。
人怕出名豬怕壯,一旦手裡有真東西,名聲很快就會傳出去,一些大人物也經常來賞菊,其中最有名的是毛澤東,朱德和董必武。毛和董都是喜歡古詩的人,董老聽說還是前清的秀才或者舉人?其他的領導人也有參觀,但是劉少奇和周總理從來沒聽說過,可能公事忙。也可能是來了,但我沒聽說。
一天下午三點多剛下學,聽到有人說“毛主席看菊花來了“。我聽了,馬上就向學校外面跑,大約五分鐘左右,就跑到菊花劉的家門口。菊花劉的院子門口,是一條窄而長的小胡同,通向新街口北大街。一輛黑色的汽車正慢慢向外倒着,由於路窄,所以速度很慢。我趴到汽車窗戶一看,原來真是毛主席坐在裡面,前面一個司機,後面就只有他。穿着一身深色的制服,好像五十幾歲的樣子。即沒有生氣,也沒有着急。完全不像現在的領導人。
這時來的人多了,後面的人一擠什麼也看不到了。而汽車也已經倒上馬路,走了。後來回想這段,那時候毛主席一個人帶著一個司機就敢上街,也不怕階級敵人?55年的時候真正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社會清明,生活安定啊。後來,無論國慶節慶祝活動,還是文化大革命中檢閱紅衛兵,都離着很遠,看不清的。好在那時年輕眼睛好,還能分得清誰是誰?現在讓我離那麼遠去看,大概什麼也看不清。
轉眼就是20年,那時我已經被坐在汽車後座的毛主席發配到了大西北,當了一名穿鞋醫生,認認真真的體會什麼是一窮二白,什麼叫一無醫,二無藥。巧的是當時的工作地點離胡錦濤工作的水電站工地只有50里。從我的工作地點向下走一條五十里的山路,就到了胡哥工作的水電站了。人的一生的變化之大真讓人不敢想象,沒想到當年在甘肅的大山里修電站的胡哥竟然成了總書記。那裡山大溝深,
環境惡劣,生活困苦,我想對年輕的胡哥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我在胡哥上台前寫過一篇短文斷定他是個熱愛人民,關心群眾生活的總書記,根據就是他在那樣的環境下工作十來年,真正的知道中國人民是如何貧困,如何艱難困苦。而江澤民,李鵬這樣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的貧苦農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大山溝里的體驗。
說話走了題,話說1973年回北京探親,和朋友一起遊覽頤和園。幾個人走到石坊後面的地方時,突然發現周圍出現了很多軍人和便衣(大約五十人?)。我們就分析,可能是什麼大領導要來?果然,不久看到竟然是敬愛的周總理,從羅鍋橋的方向向我們這邊走來,原來昆明湖裡已經準備了一艘大遊船,周總理就是通過我們這裡走向湖邊。遊園的人們看到敬愛的周總理都自動的站成兩列,周總理就從中間走過。那時候正是批林批孔批周公的時候,群眾雖然都很激動和興奮,但是都很克制,一邊看總理,一邊鼓掌。看到周總理就從我面前不到一米遠的地方走過,我也很激動,但也是鼓掌而已,淚水不知不覺的流出來。激動?高興?替周總理感到窩囊,冤枉的情緒可能是主要的吧!
我仔細的看了看他,個子不算高,大約1.70米的樣子,和合影照片上的高大形象比較好像相差也很多(也可能年輕時高些,老了以後縮了?),身上穿的是有名的深藍色制服,腳上是一雙黑皮鞋。走起路來步伐很矯健,有力,速度也比較快。與他當時七十多歲的年齡比應當說很不錯了。唯臉上很瘦,有很多黑色的老年斑,估計當時已經開始生病了?他由警衛人員陪同向湖邊走去,上了船後,船就劃向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