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平型關戰役經過》 (一)
送交者: ByStander 2011年07月16日15:25:2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平型關戰役經過》 (一) 作者:陳長捷,時任第六十一軍軍長

ZT:既論戰史,皆應以作戰軍人就作戰過程示以後人作為國家民族教訓汲取。政治口水本屬政客之專利,不應夾塞於內以惑子孫後人。切切為盼。

---------------------------------

華北抗日戰爭在第二戰區範圍的重要戰役,最初是南口戰役,隨着南口戰役後的形勢推演,應以平型關戰役為主。由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參與了本戰役,以運動戰給敵以重創,首開全國抗戰斬獲的光榮紀錄。

當平型關會戰進入高潮時,我從晉北代縣率第六十一軍投入平型關北翼團城口戰場,正在配合八路軍,攻奪鷂子澗、東西泡池要點中,戰地後方的雁門山線支戰場,被雁北之敵突破茹越口,繁峙縣城失守,平型關後方主要交通線阻斷,形勢陡變。主戰場勝利在望,竟付流水。於今回首,猶懷余痛!

茲回憶親身經歷與全盤見聞,記述如次:

一、南口抗戰後的形勢推演

(一)南口棄守後各作戰軍的轉進

一九三七年八月下旬,南口正面作戰我軍抗拒着日本侵略軍板垣師團的強烈攻擊,在等待從河北涿州北來的衛立煌第十四軍準備反攻中,後方張家口被敵東條英機的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所襲擊,第二十九軍劉汝明部作戰不利放棄了省會張家口。晉綏軍李服膺第六十一軍反攻不力,南口守軍陷於腹背受攻的窘境。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在大同負責平綏線的作戰指揮,遂令在懷來的前敵總指揮湯恩伯指揮南口前線各部放棄陣地,向山西雁北地區轉進。而蔣則逕令湯率部隨着到達白洋河(永定河上游)的衛立煌軍,退回平漢線。閻錫山要留南口前線各部隊仍在第二戰區,向蔣力爭。其時,湯恩伯已照蔣令率第十三軍的王萬齡第四師、王仲廉第八十九師和朱懷冰第九十四師,經小龍門向平漢線而去。只留下“准中央軍”高桂滋第八十四師、李仙洲第二十一師,和晉綏軍陳長捷第七十二師、馬延守獨立第六旅等部。於是,閻命馬延守旅向大同轉進,歸第三十五軍序列;高桂滋、李仙洲兩師向晉東北的靈邱轉進。高、李兩師名義上合編為第十七軍,以高桂滋為軍長,歸入在渾源、靈邱地區集結的楊愛源第六集團軍序列;陳長捷第七十二師向晉北應縣轉進,準備擴編為第一預備軍,置於戰區長官的直轄之下。

(二)策定晉北作戰

閻錫山判斷侵犯華北西線的日軍,攻占南口、張家口後,將循平綏線進犯大同,戰場可能局限於雁門山以北的雁北地區。他沒估計到日軍從察南逕犯平型關,而直抄雁門山後方。

閻根據錯誤的敵情判斷,作了“大同會戰”的準備。

會戰方針:誘敵進於大同以東聚樂堡地區已設國防工事地帶,集結強大兵團於南翼的渾源、東井集一線和北翼綏東的豐鎮、興和間,發動鉗擊;並以騎兵集團向張家口挺進。這個主觀臆想計劃,得到蔣介石的欣賞。蔣又從皖北增援劉茂恩第十五軍兩個師(武庭麟的第六十四師和劉自兼的第六十五師)入晉,作為拉走湯恩伯三個師的補償。

基於上述計劃,命從張家口退下來的李服膺第六十一軍及其所轄李俊功第一零一師和劉范黎獨立第二零零旅,共七個團,附屬一個山炮營,干山西東北邊界的西彎堡、天鎮、陽高地區占領既設陣地,拒止西進之敵,以掩護聚樂堡主陣地和南北翼主力軍的集結。

以趙承綬、門炳岳兩騎兵軍為集團騎兵,位置於興和東北地區;劉奉濱第七十三師位置於廣靈、靈邱東邊境,警戒南北兩翼軍的活動;待機向察省張家口南北挺進。

以王靖國第十九軍及其所轄田樹梅、杜坤、段樹華三個旅,共九個團,附屬山炮團、野炮營又一個重炮連,於大同以東三十里的聚樂堡南北線上,占領主抵抗陣地,吸引敵軍於熊耳山和外長城間的南洋河盆地。

楊澄源第三十四軍於東井集、渾源間集結。軍轄梁鑒堂第二零三旅和姜玉貞第一九六旅,附屬一個山炮營。但姜旅在晉南,尚未趕到。第三十四軍與劉茂恩的第十五軍(正從太原北上)為南兵團,以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為雁門關指揮。

於綏東的豐鎮和大同以北得勝堡地區,集結傅作義第三十五軍孫蘭峰第二—一旅、董其武第二一八旅和馬延守獨立第七旅,共計九個團,和兩個綏遠騎兵旅(石玉山等偽軍反正的四個騎兵團),又一個山炮團,一個野炮營,為北兵團。並預擬李服膺第六十一軍於天鎮、陽高間予敵以層層打擊後,北移於長城線鎮川堡附近,歸入北兵團序列,以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為指揮,在大同指揮北兵團和聚樂堡正面主抵抗陣地作戰。

南北兵團乘敵膠着子聚樂堡既設陣地前時,立即包圍鉗擊。

從南口突圍撤回的陳長捷第七十二師集結於雁北應縣,增加於鎮河新編獨立第四旅,編成預備第一軍,為大同會戰的預備兵團,直轄於戰區長官部。

雁門山以南僅以孫楚的第三十三軍所轄孟憲吉獨立第八旅位置於雁門關,章拯宇獨立第三旅位置於龍泉關、平型關間。

(三)中途停止的大同會戰

從察哈爾犯晉的日軍,於九月上旬發動進攻。先以東條英機指揮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一個旅團為基幹和偽蒙軍兩個騎兵師,沿平綏路西進,即衝破為李服膺久在雁北所預築並為其所部據守的、從永嘉堡到天鎮間的國防陣地。日軍直衝到陽高城下,第六十一軍獨立第二零零旅第四一四團在陽高城,依據陽高預設的依託城寨堅守三日,傷亡重大,由南關突圍。

天鎮、陽高失守,敵東條英機察哈爾派遣兵團向大同西進。配屬第十九軍的段樹華旅於聚樂堡前方,和敵接戰兩日夜,損失約兩營,受敵壓迫日緊,猶在強毅抵抗中。第十九軍主力尚未接戰,王靖國軍長鑑於段旅受日軍飛機、重炮的嚴重損傷,屢向閻預作告急,請早推進在應縣的預備軍,並電陳長捷準備應援;又不斷要求傅作義把集結在豐鎮的第三十五軍權行南移大同,給他以直接支持。當時“大同會戰”的基礎,已被天鎮、陽高失守和王靖國不斷要求增援搞得動搖了。

聚樂堡陣地未受到敵人強攻前,傅總司令還鎮定地掌握着第三十五軍,要等待劉茂恩軍度越雁門關於渾源集結好後,增強了南兵團,再行同時發動,作有力的鉗擊。

日軍主力板垣師團從察南蔚縣進攻山西廣靈,把在邊境洗馬店附近警戒的第七十三師打垮,師長劉奉濱力戰負傷。這時始發現敵主力所趨向的方面。第七十三師受敵主力猛攻,轉移於平型關方面。此時劉茂恩第十五軍的先頭尚未到達渾源縣,在渾源北東井集地區集結的第三十四軍,只有梁鑒堂一個旅。該旅既受天鎮、陽高失陷的影響,側背又受廣靈方面的威脅。閻錫山在雁門關內嶺口行營,對當時情況惶惑不安,但仍着眼在雁北,擬轉移主作戰方面於渾源,以為應付。

出乎意外,敵板垣師團進攻廣靈,把楊澄源第三十四軍、劉茂恩第十五軍牽制在渾源、東井集間後,即緊追第七十三師,直搗靈邱。在此閻錫山才恍然答悟到:板垣師團主力將循着板垣在一年前強橫地假借遊歷五台山而親事勘查的路線,進攻平型關,以抄擊雁門山後方。閻錫山感到正在進行的“大同會戰”計劃已經全盤皆非。為了應急,即着在雁門關他跟前的孟憲吉獨立第八旅馳向平型關,增援轉移到那裡的第七十三師。又令第六集團軍總部到大營鎮(平型關後方)統一指揮第十七軍高桂滋的第二十一師、第八十四師和從廣靈退下來的第七十三師(王思田代理師長),以及孫楚第三十三軍的孟、章兩個獨立旅,就平型關、團城口線上布防,拒止敵人的進犯。

閻錫山決定放棄“大同會戰”,立即盡撤雁北各作戰軍於雁門山以南,依靠恆山、雁門山為側背屏障,東向平型關方面,對侵入靈邱的敵板垣軍主力進行會戰。但仍以過多的兵力部署於恆山、雁門山線上,大都置於無用之地,再次陷於失算。


二、策劃平型關會戰

(一)雁北撤兵

初到渾源的劉茂恩第十五軍南向恆山口撤退,於恆山口左右和砂河間集結,保持主力於恆山南,準備機動。

在東井集的楊澄源第三十四軍經應縣的下社退入茹越口,守備雁門山、恆山間的茹越口兩側,以聯繫恆山中的劉茂恩軍。屬該軍建制的郭宗汾第七十一師,和新編獨立第一旅陳慶華部,合編為預備第二軍,以郭宗汾任軍長,控制於繁峙。

守大同聚樂堡城上的第十九軍,向雁門關撤退,增加方克猷獨立第二旅和姜玉貞第一九六旅,以守備雁門山線,保持重點於雁門關方面。

集結在綏東豐鎮的第三十五軍,向寧武陽方口轉進。

趙承綬騎兵軍南退於朔縣地區,警戒雁門、寧武西翼。

門炳岳騎兵軍和馬占山的東北挺進軍(系偽軍反正的兩個騎兵旅)向豐鎮、平地泉西撒,共同警戒綏東。

綏遠是空虛的,為傅作義代理省主席的民政廳長袁慶增,還兼任第三十五軍副軍長,但未曾組織民眾進行抗敵,卻率省、廳各機關和第三十五軍後方在經憲兵和所徵訓的國民兵,離開綏遠省會,經綏南清水河,循黃河轉到山西西北的保德縣,實際已把綏遠放棄了。

第六十一軍隨着東井集的第三十四軍南撤,到達雁門山南的砂河附近,才收容整理起來。第一零一師李俊功部尚夠四個團,劉(香覃)馥獨立第二零零旅僅僅撐起三個團的架子。李服膺軍長撤職,李部的舊第六十一軍番號撤銷,原轄的第一零一師和獨立第二零零旅歸入楊澄源第三十四軍序列。

在應縣新編組的預備第一軍(我任軍長),分從雁門關、狐峪口轉移於代縣,予以新的第六十一軍番號。

(二)對侵入靈邱敵軍的作戰策劃

閻錫山猶憶他一九二七年和奉軍混戰於靈邱、五台、繁峙地區時讓奉軍進入平型關內予以打擊的“成功”經驗,仍擬放縱日軍逾越平型關,誘其深入到砂河以西地區,而後從五台山、恆山南北發動鉗擊,同時截斷平型關險隘,把敵板垣主力圍殲於滹沱河上游的盆地里。閻自詡為:“把敵人放進口袋裡,給以狠狠的打擊!”遂作了如下的部署:

1.平型關正面

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三十三軍軍長孫楚,指揮第三十三軍(章拯宇獨立第三旅和孟憲吉獨立第八旅)以及高桂滋第十七軍第二十一師和第八十四師,以及從廣靈退下來的第七十三師各部,於靈邱、繁峙間,沿內長城線已設省防陣地,阻止從靈邱西犯之敵,掩護大軍從雁北撤入雁門山南集結。第三十三軍在南,主力保持於平型關;第十七軍在北,主力保持於團城口。

平型關、團城口兩軍,對敵人的進攻先依險挫敵銳進,須支持較長時間,而後適機作離心的撤退,轉移於五台山內,集結為機動的南兵團,待機北擊接近繁峙城之敵。

2.雁門山北側

主作戰軍東向平型關方面,左側背依靠恆山、雁門山的險阻以為屏障,監視雁北敵人的動靜,機動戒備。

第十九軍軍長王靖國負責守茹越口(繁峙城北)以西亘雁門關既設陣地,以新歸入第十九軍序列的方克猷獨立第二旅守五斗山、馬蘭口、狐峪口間,警戒五十餘里山隘,把十九軍主力三個旅排列於水峪溝亘雁門關兩側,保持重點於雁門關方面。

第三十四軍軍長楊澄源負責守備北樓口(砂河北)以西亘茹越口間,以第一零一師李俊功守北樓口及大小石口,控置整理起來的劉(香覃)馥獨立第二零零旅為之支援,兼與恆山中的劉茂恩機動軍取聯繫,對平型關方面警戒。以軍主力梁鑒堂第二零三旅專守茹越口,鞏固雁門山東遠翼,正在北調的姜玉貞第一九六旅準備控制於繁峙城附近,保持軍守備重點於茹越口。但在第三十五軍未到達寧武時,姜旅暫停止於陽明堡,作為對雁門關以西的策應,蓋憂慮平綏線上有敵後續主力到達,將南沖雁門關。

3.決戰地帶

閻錫山稱為捕捉敵主力軍的“口袋底”陣線,選定砂何以西和繁峙間地區為主決地帶,以收容整理起來的劉(香覃)馥旅附以山炮兩連於砂河以東,南連五台山、北連恆山的兩機動兵團,占領廣正面,對平型關西犯之敵,遮蔽繁峙主決戰陣地。在砂河、繁峙一百五十華裡間,作逐次抵抗,誘敵於繁峙的堅陣下,然後撤入主決戰陣地後方。

我的預備第一軍是在南口和日軍較量過的,是能耐苦戰惡鬥,經得起震盪的部隊,郭宗汾的預備第二軍是有作戰經驗的生力軍。兩軍共十二個團,並各附屬一個山炮營,在繁峙縣東,以五台山的北台頂、繁峙城垣、恆山頂構成三個支撐點,於其間占領主決戰的抵抗陣地。預築縱深強固工事,吸引敵強攻,消耗敵戰力,使陷於頓挫膠着,從而發動五台山、恆山集結隱存的南北機動兵團,加以鉗擊,對敵進行決戰。陳軍在南,保持重點於五台山北麓;郭軍在北,保持重點於繁峙城。

另準備集結野炮團、重炮營於繁峙城西,並招致第十九軍、第三十四軍所屬工兵營,加強主決戰陣地的主要設備,且擬到決戰時期,以第三十四軍軍長在繁峙城任主決戰陣地帶的總指揮;集結第三十四軍的第一零一師、獨立第二零零旅、第一九六旅各部,加入主決戰線的關鍵點,進出反攻。

4.機動兵團

從平型關、團城口南移,隱蔽在五台山中的孫楚、高桂滋兩軍,為南機動兵團。警戒五台山的東台、北台各口,以高桂滋的第十七軍為主力。等待部署在砂河的誘敵部隊逐步誘敵深入到繁峙城東地區我主決戰陣地前,展開決戰,受到我集團炮兵的壓制時,分從茶坊、硪口北出,先牽制敵軍於五台山北麓,於北機動兵團從恆山發動南擊時,同時呼應夾擊。另以第三十三軍孟旅和王思田第七十三師支援即將到達五台山東側的八路軍林彪師,共同抄擊平型關、團城口,以強力截斷敵後方。

劉茂恩第十五軍先隱蔽於恆山中,警戒渾源、大營南北兩方,和團城口第十七軍、北樓口第三十四軍東西聯繫,等待第三十五軍到來,合為強有力的北機動兵團。

傅作義第三十五軍進入陽方口,於寧武集結後,偵明敵未在大同集結強大兵團,即再向代縣、繁峙東進,適機潛出於繁峙東北的北嶽恆山地區和第十五軍聯合。以傅作義指揮北機動兵團的共兩個師、三個獨立旅,一個山炮團,乘繁峙正面鏖戰之時,進出恆山南側,向敵右側背發動包圍痛擊。

閻錫山對上述策劃,自贊為:“布好口袋陣,讓敵進得來,出不去。”為了選定能堅強抵抗的主決戰陣線,特把負責守備主抵抗線的陳長捷、郭宗汾兩個新任軍長叫到雁門關嶺口行營,面示方略,並着同到繁峙、砂河間作詳細的實地偵察,要求選定極扼要的“口袋底”陣線,構成強固並且韌性、絕對不可貫穿的縱深陣地網,藉以膠着有強大攻擊力的敵軍,給以大量的消耗。

擬定上述方略,即時分派高級參謀前往砂河、平型關、團城口向劉茂恩、高桂滋、孫楚各軍長預作腹案指示;又把李服膺軍長從砂河招到嶺口行營拘押起來,以嚴肅號令,表示抗戰決心。

5.八路軍參加作戰

一九三五年經過長徵到達陝北、號召全面抗日的紅軍於抗日戰爭爆發後,改編為八路軍,九月,又組編為第十八集團軍,進入第二戰區序列。全軍渡黃河到晉,以擴大正面分進:第一二零師賀龍部到達五寨、神池;第—一五師林彪部,同朱德總司令到達五台,周恩來到雁門關嶺口和閻錫山商議第二戰區作戰方略。

當時我正到雁門關行營,初次見到周恩來。一次,周恩來講授游擊戰、運動戰要旨與抗戰前途,特敦囑必須發動民眾抗日,搞民眾運動,以壯大抗戰勢力,爭取最後勝利。後來,林師東越五台山向靈邱、淶源;賀師越長城出朔縣,向山陰,各行潛出,以運動戰分別抄擊後方,負起艱巨任務。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第二次問lesson:毛澤東是否、如何教導
2010: 給不明真相者:毛澤東是怎樣保護劉鄧的
2009: 胡喬木下令炸去反清女義士秋瑾墳冢始末
2009: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
2008: 如果這是宋史 (五十二)
2008: 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俘虜後發生了些什麼
2006: 趙一曼被殺害經過(ZT)
2006: “台獨”----從施琅和他背後的清廷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