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京津滬人均GDP達到富裕國家水平
送交者: qwertee66 2012年02月28日16:37:5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繁華的北京CBD中央商務區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目前,內地31個省級政府都交上了上一年度的“成績單”。據南都記者統計,只有8個省(區)在“萬億俱樂部”門外。按照世行標準,天津、上海和北京已經達到富裕國家水平,而貴州、雲南、甘肅和西藏4省(區)處於中等偏下水平。此外,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速連續4年全面超過東部,但東西部經濟總量懸殊,貧富差距仍然很大。南都記者還從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發現,各地今後不再“以GDP論英雄”,已用經濟轉型、保障民生、保護生態環境、資源節約,及安全生產等來考核官員。

  全國只有1/4的省份GDP未過萬億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從各省的GDP(地區生產總值)總量來看,今年率先突破5萬億元的廣東仍遙遙領先;江蘇和山東分別以4 .9萬億元和4 .5萬億元緊隨其後。在“3萬億區間”的省份只有浙江(3.2萬億元);在“2萬億區間”的省份有河南、河北、遼寧、四川和湖南5省份;在“1萬億元區間”的省(區市)有14個,分別是上海、湖北、福建、北京、安徽、內蒙古、黑龍江、陝西、廣西、江西、天津、山西、吉林和重慶,其中,後6個省份為去年新跨入“萬億俱樂部”。也就是說,全國共有8個省(區)沒有跨入萬億俱樂部,他們是東部的海南,西部的雲南、新疆、貴州、甘肅、寧夏、青海和西藏。

  根據去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後的人口數字,可算出各省(區)的人均GDP.據測算,天津、上海和北京的人均GDP名列前三甲,均超過8萬元。根據2010年世界銀行對不同國家收入水平的分組標準,可以為我國各省(區)的發展水平作參考,12276美元以上為富裕國家水平,按照昨日匯率換算,天津、上海和北京屬於這一水平;1006至3975美元是中等偏下水平,貴州、雲南、甘肅和西藏4省(區)處於這一水平;而其他的省份則在3976至12275美元之間,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從GDP的增速上看,31個省份GDP的平均增速為12.5%,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9.2%要高3.2個百分點。增速最快的是天津和重慶,均為16.5%;四川和貴州都是保持15%的增速;只有上海、北京和浙江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分別為8%、8%和9%. 

  從各省預定今年的GDP增速來看,只有2個省份上調:海南上調1個百分點,福建上調0.1個百分點;寧夏、黑龍江和上海3省(區市)保持去年的增速;其餘26省份均下調了GDP的增速,其中,下調幅度最大的天津,下調4.5個百分點;湖北和安徽下調3.5個百分點;四川和重慶下調3個百分點。

  許多省份下調GDP的增幅,是因為調結構已經達成了共識。GDP總量的“老大哥”廣東省,今年的GDP增速預定為8.5%,比去年下調1.5個百分點。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曾表示,“經濟第二大省江蘇在轉型升級,按有關部門的測算,按照這幾年廣東省和江蘇省經濟的增長速度來算,江蘇要超過廣東大概在2017年,我們現在也不打這個仗了,你願意超就超吧,我們首先要把結構調整好。” 

  東北經濟增速今年也將超東部

  從區域來看,東部地區開始更加注重經濟結構的調整,而西部正奮力追趕。我國四大區域中,去年GDP的平均增速中,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速連續4年超過東部,其中,西部增幅最快,為13.66%;中部為12.87%;東北三省為12.57%;增速最慢的是東部——10.87%. 

  改革開放後,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率先快速發展,把其他三大區域甩在身後,我國地域之間發展不平衡。2000年,國家開始注重四大區域中的“短板”地區,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中、西部、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經濟增速的差距開始縮小。2007年,西部經濟增速首次超過東部;2008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全面超過東部,去年已經是連續4年三大區域全面超越東部,我國區域發展差距不斷擴大的勢頭已經得到初步遏制,開始朝着區域均衡發展的方向發展。

  在未來一年內,四大區域都放緩經濟增長速度,但按照預定的經濟增速,東部今年GDP的增速為9.88%,仍在四大區域中增速最小,而在三大區域今年的GDP增速中,西部增速仍為最快———12 .29%,而東北三省(11.67%)要超過中部(10.5%)。

  而不可忽視的是,東、西部的經濟總量仍相差懸殊。在去年的經濟總量上,東部地區的優勢仍難撼動,前6名中,只有中部地區的河南排在第5名,其餘的席位都是東部省份占領。在14個1 .5萬億元以上的省份中,東部10省份占8席、中部6省份占4席、東北三省占1席、西部12省份只有四川一省在列。而在榜尾9位中,西部省份占了8席。

  雲貴甘三省城鄉貧富差距最懸殊 

  去年,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達的程度一致。前8名都是東部省(區市),其中上海最高,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達到3.6萬元, 

  農(牧)民人均收入達到1 .56萬元;而最低的是甘肅,其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比上海的農民人均收入還要少600多元,甘肅的農(牧)民人均收入全國最低,只有3870元。上海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是甘肅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2.4倍,上海農民人均收入則是甘肅農民的4倍。

  從城鎮居民和農民的人均收入比來看,雲南、貴州和甘肅比例最懸殊,均為3 .9比1;上海該比例最低,為1 .7比1,其次是黑龍江(2.1比1)和北京(2.2比1) 

  此外,從去年的各省份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來看,青海和海南增幅最高,達到6.1%,甘肅達到6%;有15省的CPI超過全國5.4%的水平,而CPI最低的是寧夏,為3.6%;天津、西藏、雲南次之,均為4.9%.

  地方官員考核不再單“以GDP論英雄” 

  過去的一年,調結構在全國各地達成共識,因此,大多省份放慢經濟增速,各省都制定節能減排的硬性考核指標。此外,南都記者從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今後對官員的考核不再單“以GDP論英雄”,各地開始用經濟轉型、保障民生、保護生態環境、資源節約,及安全生產等來考核官員。

  在經濟發展方面,把對外開放作為“決定前途命運的關鍵抉擇”的河南省,今年把開放工作列入目標考核內容,以營造親商、安商的良好氛圍;陝西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考核評價機制,堅決查處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件。湖北和安徽則以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作為考核官員的指標。

  在經濟轉型方面,新疆首度將中小微企業發展與政府績效考核掛鈎,廣西則表示要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考核評價、投融資和技術創新體系,還把文化改革發展成效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

  在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浙江為實施“365”節約集約用地行動計劃,將探索建設用地投入產出考核機制,陝西也要建立健全建設用地、土地占補平衡和糧食產量增長三位一體的目標責任考核制度,確保子孫後代的口糧田。湖北正在抓緊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

  在保重民生方面,河南建立以農民轉市民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工作考核體系。甘肅建立並實施市縣政府教育工作年度考核評估制度,努力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在安全生產方面,煤炭大省山西把安全生產列入官員政績考核,上海和湖北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問責制。

  此外,上海、江西、湖南、安徽、廣東以及甘肅等省(市),多提到了加強政府內部監督,嚴格考核,嚴肅問責,提高行政效能,轉變政府作風,打造服務型政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如果這是宋史 (十四)
2008: 蘇聯大清洗70周年祭 ①悲劇不應忘記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