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昭明:六四前夕溫家寶肩負鄧小平密托政治保衛使命
送交者: cnoversea 2012年04月01日23:10:3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六四前夕溫家寶肩負鄧小平密托政治保衛使命/昭明
http://boxun.com/news/gb/pubvp/2012/03/201203310800.shtml 
(博訊北京時間2012年3月31日 首發 - 支持此文作者/記者)
     官場觀察工作室 昭明
    
    "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改革的成功,經濟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可能得而復失。 "
    
     "隨着經濟的發展,又產生了分配不公、誠信缺失、貪污腐敗等問題。我深知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溫家寶在人大記者會上講的這些漂亮話,道理上全對,但問題在於他的真實動機是什麼?每次一提到改革就說是到了“攻堅階段”,講了有二十多年了,年年攻堅也沒攻下,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講這些漂亮話之人的動機。
    
    前文講過,總理溫家寶看到中共這條船要沉了,大講政體改革,將“不改革”這把火交還給江澤民、胡錦濤,欲將政改這個發燙的炸彈傳給習近平,這是溫欲棄船開溜撇清自身的表現。看來這條爭議比較大,受溫家寶蒙蔽的人還很多,絕大部分人是真被蒙蔽了,還有一小撮人在溫身邊工作,看溫看得最清楚,但無奈飯碗在溫身上,溫倒了,這一小撮人就會失去飯碗,要另謀出路,所以不得不站出來為溫說話。不管是代表哪部分人,我們舉一個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在此感謝何賽章兄的信息反饋):
    
     “溫家寶有自己的政見。他的政見沒有被政治局採納。於是他迂迴地把自己的政見在記者會上講出來。希望能夠逼迫別的政治局委員跟着他走。這齣了中共的“內部規矩”。但沒有出現代政黨的規矩。中國需要的就是中共高層把不同政見公開化。讓它的運作透明一點。”
    
    現在市面上有句流行的話叫“歷史不忍細看”,那麼今天我們就細看一下過去二十多年的歷史。溫家寶不是愛引用聖人孔子關於《春秋》的言語嗎? 今天我們就用孔聖人看相斷人的心法,與《春秋》中“大義”的標準,檢驗一下這二十多年來的溫家寶。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論語•為政第二》
    
    以上這一句,就是孔子他老人家觀察人、識別人、判斷人的心法。看他的目的何在,觀察他的動機、初衷、做法是什麼樣,再去了解他的嗜好愛好,平時都安於什麼,如此這般,他就逃避不了,也無處去隱藏掩蓋自己真實的一面。在溫家寶總理任期即將結束的最後幾個月,他突然大講特講,積極支持政治體制改革,那人們就要問,溫總理是不是一貫如此,還是心血來潮?下面我們要問幾個問題:
    
    23年前的六四學潮時期,學生們的主要訴求,一是反腐敗,二就是要求中共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而時任總書記的趙紫陽在黨內是開明派,是支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在十三屆中央委員會中,趙紫陽班子的主要辦事人員,同時也是作為接班梯隊來培養的,都在中央書記處中,他們是胡啟立、喬石、芮杏文、閻明復,身為中辦主任的溫家寶,是書記處候補書記,也是趙紫陽作為接班梯隊人材來培養的。在中央,公開、半公開,或是暗中同意趙紫陽處理學潮的手法的還有楊尚昆(暗中支持)、萬里、姬鵬飛(暗中支持)、田紀雲、許家屯、鮑彤、梁湘,當然還有趙的智囊班子成員嚴家琪、陳一咨,這些人都是或明或暗支持趙的政治體制改革。但是隨着六四一聲槍響,趙紫陽被軟禁,這些人不是政治上徹底折掉,就是靠邊站,楊尚昆最終被奪去兵權,姬鵬飛因兒子被抓而自殺身亡,喬石後來也是“水落石出”被江澤民逼出局,許家屯、嚴家琪、陳一咨更是亡命天涯,這群人裡面只有一個人例外,就是曾經被趙紫陽信任重用過的溫家寶。作為趙的接班梯隊成員,溫不僅沒受六四趙紫陽影響,沒有和鮑彤等趙紫陽舊部一起被黜,更是官運亨通,摶扶搖風直上,由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而國家副總理,而中央政治局常委,而國家總理。趙紫陽死前十六年他沒有探望,死後七年也沒有弔祭,擔任總理以來,對趙家只有無微不至的鎮壓。
    
    一問:
    溫作為趙紫陽曾經最信任的接班梯隊成員之一,問什麼六四屠殺首席決策者鄧小平容得下他,六四戒嚴鎮壓最堅決執行者李鵬容得下他,六四最大既得利益者江澤民也容得下他,善良的人們不感覺奇怪嗎? 
    
    二問:
    為何上面提到的那些沒有陪同趙紫陽去廣場的幕僚如胡啟立、喬石、芮杏文、閻明復、田紀雲等都或遲或早折掉了,唯獨這陪同趙紫陽去廣場看望學生、貌似忠實與趙共進退的溫家寶卻能後者居上,成為總理與政治局常委?
    
    三問 :
    六四屠殺學生後,黨內人人審查,人人過關,人人要揭批趙紫陽,要與趙劃清界限,請問曾經趙的幕僚溫家寶是如何過關的?有沒有揭批趙,有沒有與趙劃清界限?難道黨內其他人都需要審查、揭批、過關,溫家寶不需要嗎?
    
    四問:
    如果溫家寶也是經歷了揭批、審查、過關這一組織程序,那還能稱得上是“45年從沒謀過私利”?難道揭發趙、批判趙、與趙劃清界限,不是為了自己未來官運亨通?
    
    五問:
    為何溫服務了四朝總書記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胡錦濤,而每次政治變故換總書記,但卻都不換他溫家寶?
    
    六問:
    為何溫在二十多年前的六四時期,沒有大聲疾呼過政治體制改革,在這之後的二十多年的大部分時間,他也沒有任何體制改革的言行,但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他總理任期還有幾個月就結束了,他要大聲疾呼體制改革,調門又是這麼的高?
    
    七問:
    一個人的思想與行動是一致的,總是先有思想後有行動,不可能一個以前二十年沒有任何政體改革思想行動的人,在即將退任的幾個月之間突然高調疾呼改革了。二十多年前就已經進入中央核心層的溫家寶,但凡有點同情趙支持趙,支持政治體制改革的言行,他還會成為今天政治局常委會內排名第三的總理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六四後鄧小平與黨內強硬派元老將溫家寶保下來?這裡面涉及了一段黨內秘之又密的黨內秘史,知情者甚少,而當事人不是死了,就是守口如瓶。六四前的溫家寶,成功完成了鄧小平秘密託付的一項關於中共黨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保衛使命。
    
    六四前夕,5月17日,趙紫陽在鄧小平家裡召開的常委會上,明確表示反對派軍隊進城戒嚴鎮壓。在此之後,鄧小平最擔心兩件事發生,一是趙紫陽要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二是趙紫陽要去廣場去看望絕食學生。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趙紫陽可以動員政治局委員否決元老們擅自決定調軍隊進城戒嚴鎮壓的計劃,若是如此,黨內元老們的罪過就太大了,到時候就不是趙紫陽反黨了,而是元老們反黨了。當時的趙紫陽還是合法的總書記、軍委副主席,如果趙紫陽在廣場會見學生時,表明自己堅決反對派軍隊進城戒嚴,並號召在場的學生起來反對戒嚴鎮壓,再如果趙紫陽從此加入廣場上幾十萬人的遊行隊伍,擺脫中央對他的控制,到已進城的戒嚴部隊前要求一線官兵放下武器,或是調轉槍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中共這個專制政權就會在一夜之間徹底垮台。事後證明,前蘇聯的葉利欽正是在關鍵時刻,走到街頭,跳上坦克振臂高呼,蘇聯共產集權由此徹底垮台。鄧小平(鄧政委)將這一關繫到中共專制集權生死存亡的政治保衛任務秘密交給了當時的中辦主任溫家寶,一是阻止趙紫陽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二是在5月19日凌晨,陪同趙紫陽前往廣場看望絕食學生的時候,監控趙紫陽,保證趙看望完廣場的學生安全回到自己的住所。如果趙紫陽到了廣場,認為自己自由了,可以擺脫中央的控制,想加入學生的隊伍,反對派軍隊進城戒嚴,溫家寶必須代表軍委政治保衛部門當場將趙紫陽擊斃。事後的事實證明,溫家寶出色地完成了鄧小平交予的政治保衛任務。在黨內,曾經指揮過兩個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的,只有這個鄧政委,他深知政治保衛在軍內黨內的戰略作用。
    
    5月17日後,趙被封鎖消息,並逐漸失去自由,趙紫陽找到當時的中辦主任溫家寶,要求中辦發通知召開一次政治局會議,解決黨內出現的非正常組織活動。根據趙紫陽回憶錄《改革歷程》裡自己表述,「當時溫家寶說,中辦實質上已被撇在一邊了,現在所有這些部署都沒有通過中辦,一切活動都是李鵬、楊尚昆另外安排的,並不通過中辦。如果我一定要開會,中辦也可以發通知,但他感到後果會很不好,希望我慎重考慮。」趙紫陽正因為溫家寶巧妙回絕的態度而不得不放棄召開政治局會議的打算。
    
    (這一段詳細內容,參見作者2009年6月1日首發博訊的文章《關鍵時刻溫家寶違背組織原則背叛趙紫陽》)
    
    中共的政治保衛系統,是比情報系統更神秘的部門,早在20世紀30 年代仿照蘇聯的模式在中央蘇區時期就已經建立,當時叫“國家政治保衛局”,不僅在中央蘇區政府、中央軍委設立,也在省、縣、軍團、軍設立分局,軍以下設立特派員。在軍隊內,保衛局是個獨立系統,政保局長與政治部主任是一樣的待遇。分局長、特派員的任免處分權,統歸於國家政治保衛局,實行垂直領導,各分局和特派員在政治上受當地各級政府或軍隊中政治負責人指導,工作則隸屬於國家政治保衛局。地方政府或紅軍指揮機關無權改變或停止國家政治保衛局的命令(這一條最重要)。中共軍史內著名的羅瑞卿,在1932年就已經擔任紅一軍團政治保衛局長。政治保衛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監視各級指揮員。當軍隊中的指揮員發生重大政治立場問題時,政保人員可以在戰場前線執行國家政治保衛局的命令,將有叛變跡象的指揮員當場擊斃。陝北紅軍時期的劉志丹、解放後文革期間昆明軍區政委譚甫仁、 文革後期的公安部長李震,都是由軍內政保系統秘密處決的。紅軍時期的邱會作因為掌握的黨的秘密太多,也差點被負責政治保衛局工作的鄧發槍斃,是因為周恩來的及時阻攔才留下一條命。89 六四前夕的中辦主任溫家寶,陪同趙紫陽前往廣場看望絕食學生,起到的就是我黨我軍內政治保衛的角色。溫家寶的政治保衛角色是秘密的,屬於秘之又密,這種政治保衛角色一旦為被保衛人所知,關鍵時刻就無法發揮作用,因為被保衛對象會高度警覺,且有所防備。
    
    
六四前夕溫家寶肩負鄧小平密托政治保衛使命/昭明

    上圖為六四前夕5月19日溫家寶“陪同”趙紫陽前往廣場看望學生,仔細研究照片人物的面目表情與肢體語言,就會發現,學生們深感委屈,趙紫陽特別的無奈,學生們的目光都停留在總書記趙紫陽身上,惟有溫家寶例外,肌肉緊繃,目光僵直,他的神色意念即未放在學生身上,也未放在趙紫陽身上,而是全神貫注於內心的秘密使命上,防止現場人們的言行對內心任務的干擾,不為任何情感所動,這活脫脫就是一個政治保衛幹部的神情。
    
    一個幹部在我黨非常時期、關鍵時刻,所肩負的政治責任有多大,他未來的晉升空間就有多大。六四後,黨內元老們決定要把趙紫陽的幕僚全部拿下,包括其中的溫家寶,是鄧小平親自講話表示,「溫家寶政治覺悟強,與“中央”高度保持一致,在關鍵時刻完成了組織上交予的重大政治保衛使命,在趙紫陽問題上溫家寶同志不僅沒過,反而是有功的」。
    
    在重大政治考驗關頭,溫家寶深通黨內生存與升官的不二法門——「害別人,保自己」「踩着別人的屍體往上爬」! 二十三年前,正是溫家寶賣主求榮,出賣自己的靈魂,背叛苦心栽培他信任他的老領導趙紫陽。
    
    其實人這一生沒有十全十美的,都可能撒過謊,說過違心話,做過違心事。但問題是,說過做過之後要有內疚之心。在89年胡耀邦的追悼會上,胡啟立淚痕滿面,舉步蹣跚,踉踉蹌蹌撲到玻璃棺的胡耀邦遺體前,嗚嗚大哭。儘管有喬石在旁邊試圖安慰,但胡啟立卻全然不顧,仍然雙手掩面,渾身顫抖地哇哇痛哭。為什麼?這是因為87年1 月初,在黨內元老組織批判胡耀邦的民主生活會上,胡啟立對於信任自己培養自己的老領導胡耀邦,也進行揭發批判,以此來劃清界限,試圖自保。但事後啟立同志一直為此事內疚,終於在耀邦同志的追悼會上一發而不可收拾。這最終導致,在1989年5月17日在鄧小平家召開的政治局常委會中,趙和胡啟立反對「戒嚴」。胡啟立因內疚而痛哭失態,但在歷史關鍵大是大非時刻,他選擇放棄個人官場仕途,選擇站在人民與歷史的一邊。胡啟立與趙紫陽用親身行動表明自己是如此的深明大義,尚且未說出過自己過去幾十年從未謀過私利。二十年前溫家寶用親身行動出賣他的老領導趙紫陽,害他人保自己,是踩着趙紫陽及其所有同僚的屍體上來的,才官至總理,二十年後又將“不體制改革”這把火引向他後來的兩個上級領導江澤民與胡錦濤,還敢當着全世界中外記者面前,毫不慚愧地說自己過去45年從沒謀過私利,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還是否有資格稱為人? (請同志們討論一下。)
    
    現在我們就是要問一問溫家寶,到底是為什麼那些沒有陪同趙去廣場的趙的幕僚全在政治上折掉了,而唯獨貌似忠實唯一陪趙紫陽去廣場的中辦主任溫家寶卻在六四之後清算趙紫陽的二十年間官運亨通,摶扶搖風直上,一路由六四前的中央委員、書記處候補書記,飆升至六四後的書記處書記、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這一關鍵問題是給溫家寶同志這一生定性的關鍵所在,到底是象他自己所標榜的“入則懇懇以盡忠”的“忠”,還是另有一套,希望讀者們,還有歷史學家們不要輕易放過。
    
    或許那些靠着總理溫家寶發財的支持者們會狡辯,溫家寶是仁義忠信之人,在趙紫陽已經失勢最危難的時候仍然忠心耿耿不離不棄,陪同趙前往廣場看望學生。而且溫家寶是有極大政治智慧之士,所以才逃過黨內為六四秋後算賬人人過關這一劫,並官至總理。但有一位長者對此持不同看法,這位長者兩千五百年前,騎着一頭大青牛,紫氣東來,西出函谷(關),西渡流沙之前,為守關人尹喜所迫,留下一部五千文,其中一段似乎專門談到今天的溫家寶,『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合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老子他老人家在《道德經》這一段里,專門談的就是忠臣孝子的偽裝!
    
    其實,無論是溫家寶,還是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他們心裡都非常明白,一個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黨,根本不可能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因為體制改革必然從黨內民主開始,這會促成黨內反對派的公開出現,最終又將導致多黨競爭選舉。多黨競選就必須要求軍隊國家化,中共一旦失去了軍隊就失去了政權,失去了政權從上到下的貪官污吏就會被新上任者調查清算,中共是無論如何不可能體制改革的。而中共在過去幾十年裡犯下的傷天害理之事太多,如六四屠殺、迫害法輪功等,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一旦體制改革就會失去政權。一旦中共失去政權,這些事件的政治責任就要那些尚在台上的領導人負責,而每個當政者都不希望這事發生在自己頭上。台灣就是最好的例子,國民黨一還政於民,放開黨禁報禁,民主選舉,民進黨就上台。民進黨一上台,就把國民黨搞得灰頭土臉。後來國民黨翻身,又將民進黨搞得灰頭土臉,連前總統陳水扁都要坐牢,這實在是中共所不願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如果說23年前、六四前的中共還是個早期癌症病人的話,那時如能積極實行政體改革式的積極開刀療法,或許中共還有救,畢竟那時黨內貪污腐敗還局限於少數群體。而23年後的今天,中共早就是個病入膏肓的癌症晚期病人,政體改革式的開刀療法只能送中共政權早日上路,黨的科以上幹部基本全腐敗了,幾乎全都是買官賣官得來,溫家寶在23年前的最佳開刀治療期他保持沉默,23年後的今天他高調要為全身上下都是癌細胞的中共開刀治療,站在一黨專制的角度講,這不能說是善意吧,簡直是往上把火引向他的領導江、胡二人,往下是把黨的全體幹部往斷頭台上送。
    
    而溫家寶的問題就在於,過去這二十年他保持保持沉默,騙取了江澤民、曾慶紅同志的信任,當上總理之後,也絲毫沒有作出任何政治體制改革的動作,現在任期就要結束,即將面臨歷史學家春秋筆法的定性,他在內心裡害怕了,怕有人翻看他六四時期的細賬,所以他要在最後一次面臨中外記者的面前高調表白一番,什麼“忠”啊、“謙”啊、“悔”啊、“人民、國家、歷史”,這就是『春秋著,亂臣賊子懼』的道理。溫家寶一句話“加上體制等各方面原因”,就將“不體制改革”這把火引向了他的兩位上級領導江澤民、胡錦濤,從而將自身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同時也將“政治體制改革”這顆點燃導火索的炸彈交給了接班人習近平同志,這是一個謙虛、忠義、自悔的厚道人的表現嗎?
    
    有人將溫家寶比作黨內右派,這話說得不對。什麼是右派,右派就是那些內心裡是有這些體制改革真實想法的人,原本是不肯輕易交心,但經我黨領導同志“引蛇出洞、誘敵深入”之後,一不留神講了真心話的同志,然後被批判打倒,這些才是右派。右派的言行一致,幾十年一貫如此,如李銳、宋科(辛子陵)、蔣彥永等等同志,他們為自己的真心話在政治上、生活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反觀溫家寶,他這二十多年是言行不一,政治上官運亨通青雲直上,生活上經濟上不僅沒付出代價,反而是什麼好處都撈到了,他太太張培莉、兒子溫雲松在商界裡是大名鼎鼎。所以溫家寶不是右派的問題,那是抬舉他,他是右傾機會主義的問題,是投降主義、逃跑主義。如果溫家寶沒在人大記者會上大講政治體制改革,只是私下小範圍講講,那還只是思想上的叛黨,但是當着中外記者面大講特講,將了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一軍,這就是組織上的叛黨行為,與王立軍叛逃美領館沒有任何區別。薄熙來的性質只是反黨,仍然是黨內問題,他也就是伸手向黨爭要領導權的問題。薄熙來還在我們黨這條船上,只不過是想當大副、舵手的問題。他不象溫家寶,溫家寶是要棄船開溜逃跑。在我黨的歷史上,對於反黨之人,向來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批評、幫助、教育、挽救、團結,按毛主席話講,“如果高崗不自殺,還是要保留他中央委員的”,但是叛黨之人就另當別論了。
    
    經過以上我們一條一條的檢驗,溫家寶大講特講政治體制改革的動機、目的、初衷,以及他這二十幾年的一貫做法,我們也就一目了然了。結合對溫家寶嗜好、愛好的總結,官未升至總理前他追求的是「高遠」,志在千里之謂遠,他這是有問鼎總理之志,所以那時他是不能大談特談政改的,否則就升不了官了。官拜總理政治局常委後,溫家寶追求的是「高潔」,出淤泥而不染之謂潔,他這是求名了,人到了最高巔峰就只求青史留名,所以他溫家寶這時要大談特談政體改革。所以溫家寶身上,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兩大弱點,一是求官,二是求名,他全都具備。這種求官求名心極強之人,還在公眾面前大談特談45年從未謀過私利,大談特談忠啊、謙啊、悔啊,還大談特談政體改革,這種人我們能相信他嗎?他這純粹是要掩蓋他在23年前六四前陪同趙紫陽時所扮演的不光彩的政治保衛角色。難怪孔子他老人家講“人焉叟哉?”溫家寶是逃避掩飾不掉的!
    
    本文可能會讓許多讀者難過,這只能說明你讀懂了溫家寶,傷心總是難免的,你又何必對溫家大寶一往情深呢?人是具有欺騙性的物種,溫家寶身上集中了中國上下五千年虛偽之大成,這正所謂: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溫家寶是周公,還是王莽,這由讀者們自己下結論。下面我們談溫家寶是如何自我暴露的。
    
    林彪同志在私下評價毛主席打倒彭德懷的時候講過“說絕了,做絕了,過則錯”,把這句話用於評價溫家寶在人大記者招待會上的表演太恰當了。溫家寶引經據典,講了許多漂亮話,問題就出在這裡,如果是只講一兩句,且恰到好處,見好就收,就會起到正面效果。但如果引經據典太多,話說絕了,事就做絕了,絕則過,過則錯,這就會把自己暴露了。以下就是溫家寶在人大記者招待會上 說得太多、太過、太絕、太大的話:
    
    “我將在最後一年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永遠和人民在一起。”(黃石公 《素書》) 
    “入則懇懇以盡忠,出則謙謙以自悔。”(張養浩 《為政忠言》) 
    “苟利國家死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在最後一年,我將像一匹負軛的老馬,不到最後一刻毫不松套。” 
    “為國家服務整整45年,我為國家、人民傾注了我全部的熱情、心血和精力,沒有謀過私利。”
    “我敢於面對人民、面對歷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孟子•滕文公下》)
    
    “為國家服務45年,從沒謀過私利”,這話就說得太大太絕了,他騙得了黨內黨外,騙得了國內國外,騙得了世界,騙得了人民,但死後騙不了閻王,到了世界的另外一邊,他生活的每一瞬間都會讓他過目,而且是最真實的內心寫照,沒得造假掩蓋。單憑他這句話,閻王、判官就可以定他溫家寶的罪。溫家寶這一席話犯了道家之大忌——“勞而伐,有功而德” !當着中外記者的面,嘴上放着謙謙的人,內心裡必然不謙;公然號稱自己45年沒謀過私利的人,必然在暗中幹過齷齪之事。溫家寶可勁兒地引經據典,這是欺負黨內沒人讀過聖人的言語,黨內沒人研究秘史。
    
    溫家寶不是好談“謙謙”嗎,好吧,下面我們就談“謙”!謙字內涵來源於易經,《易經》八八六十四卦,沒有一卦是大吉大利的,幾乎每一卦都有好有壞,簡單講就是“吉、凶、悔、吝”(當然還能有細分,但這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沒有哪一卦六爻是完全好的。勉強講,只有謙卦,六爻皆吉。謙卦九三爻的爻辭“勞、謙。君子有終,吉。”孔子的解釋是“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這是講自己做了也做成許多事,但卻仍不對外表白自我,成就許多大業,有了諸多的功勞,但卻不在公眾前自誇,這才叫功德無量,他人無法比擬。
    
    現今作為總理十年的溫家寶,事未做成幾件,功未成就多少,但卻在大庭廣眾之下自我表白,自貼標籤自我標榜什麼“忠”啊、“義”啊、“謙”啊、“悔”啊、“人民、國家、歷史”,這些都是溫家寶的不祥之兆。六四時期,為了成就自己的飛凌絕頂之志,溫家寶背叛了自己的老領導趙紫陽,踏着胡啟立、芮杏文、閻明復、田紀雲等原趙的幕僚的政治屍體爬上來,騙過江澤民,登上總理的寶座,位及人臣。現在總理任期就要結束,溫是官也作了,財也發了,強姦、殺人、搶劫、放火等壞事全參與了,人大記者會上一句話“加上體制等各方面原因”,把自身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再次背叛,並將火引向自己的領導江澤民、胡錦濤,「使主惡布於境內,聞於四鄰,如此者,亡國之臣也」。無論是對於一個專制的政黨,還是一個現代的政黨,請問溫的這一手是一個人臣所應守的本分嗎?!有這麼個人當總理,共產黨不亡黨亡國才怪。
    
    獨立作家余杰只不過說了一句溫家寶影帝,溫辦 的人就一觸即跳,北京國保的人將余杰暴打、酷刑折磨、威脅活埋。這是發生在溫家寶眼皮底下的事,溫一定會說他自己不知情,是底下人搞的。但問題是,事發後溫家寶找余杰先生到道過歉嗎?沒有,這余杰才選擇去國。為什麼溫家寶與胡錦濤能看見千里之外的重慶黑打刑訊審問,而看不到發生在天子腳下、自己身邊的黑打刑訊審問?歸根結底,還是選擇性失明。 那麼溫家寶在人大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的一番表演,我們還能信嗎?孔子他老人家在《易經繫辭》最後一段是講相面的話,「吉人之辭 寡,躁人之辭多」。顯然,溫家寶在記者會上的問題,就是自我表白太多了,把本應由別人評價他的話,來個自我標榜,最後算是把自己給暴露了。
    
    當然,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網開一面”,對於溫家寶也是一樣,凡事還是要給溫留個機會。溫家寶1942年9月生人,今年70歲。綜觀他這70年所作所為,可以用一個“偽”字在中國歷史上為他定性,他所說所作一切都可以視之為偽忠、偽義、偽謙、偽悔、偽善。但溫家寶在總理、政治局常委任上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如果溫家寶能在這幾個月內,真象他自己表白的那樣,給六四翻了案,開動政治體制改革,那就算他給自己贖罪了,贖的是他六四的原罪,到時候官場觀察自會再出一篇文章,把“偽”字修改一下,為溫另作定性,否則溫家寶在中國歷史上死定了!這就是孔子他老人家在《春秋》中“微言大義”的魅力。
    
     附: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趙紫陽(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通過)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
    趙紫陽、李鵬、喬石、胡啟立、姚依林 (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通過)
    中央政治局委員
    萬里、田紀雲、喬石、江澤民、李鵬、李鐵映、李瑞環、李錫銘、楊汝岱、楊尚昆、吳學謙、宋平、趙紫陽、胡啟立、胡耀邦、姚依林、秦基偉   (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通過)
    中央書記處書記
    胡啟立、喬石、芮杏文、閻明復(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通過)
    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
    溫家寶 (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通過)
    中央委員會委員
    (175人,按姓氏筆劃為序):   丁關根 丁衡高 于永波(滿族) 於洪恩 萬 里 萬紹芬(女) 王 濤 王 海 王 蒙 王 群 王丙乾   王漢斌 王成斌 王任重 王兆國 王忍之 王茂林 王朝文(苗族)王森浩 王瑞林 毛致用 尹克升 艾知生   布 赫(蒙古族)盧榮景 葉選平 田紀雲 史玉孝 白立忱(回族)司馬義•艾買提(維吾爾族) 邢崇智   呂培儉 朱 訓 朱 光 朱 良 朱光亞 喬 石 伍紹祖 伍精華(彝族)任建新 華國鋒 全樹仁   多吉才讓(藏族)劉正威 劉安元 劉振華 劉精鬆 關廣富(滿族)江澤民 許士傑 阮崇武 孫維本 芮杏文   李 鵬 李九龍 李子奇 李長春 李立功 李旭閣 李際均 李澤民 李貴鮮 李根深 李鐵映 李乾元   李夢華 李瑞環 李錫銘 李新良 李德洙(朝鮮族)楊正午(土家族) 楊白冰 楊汝岱 楊析綜 楊尚昆   楊泰芳 楊靜仁(回族) 楊德中 吳文英(女) 吳官正 吳學謙 吳蔚然 何 康 何東昌 何竹康   鄒家華 沈達人 沈祖倫 宋 平 宋 健 宋漢良 宋德福 遲浩田 張 壽 張仲先 張勃興 張幗英(女)   陸懋曾 陳玉英(女) 陳光毅 陳希同 陳俊生 陳輝光 陳慕華(女) 林 若 林麗韞(女)   羅 干 周光召 周衣冰 周克玉 鄭拓彬 房維中 趙東宛 趙先順 趙宗鼐 趙南起(朝鮮族)趙紫陽   趙富林 郝建秀(女) 胡 平 胡啟立 胡錦濤 胡耀邦 侯 捷 侯宗賓 姜春雲 姜洪泉 姚依林   賀敬之 秦仲達 秦基偉 熱 地(藏族) 袁偉民 聶奎聚 聶璧初 賈春旺 顧秀蓮(女) 顧金池   錢正英(女) 錢永昌 錢李仁 錢其琛 鐵木爾•達瓦買提(維吾爾族) 倪志福 徐惠滋 高 狄   高煥昌 郭振乾 郭超人 朗大忠(傣族) 戚元靖 崔乃夫 閻明復 梁步庭 梁棟材 尉健行 彭 沖   董繼昌 蔣心雄 蔣民寬 韓培信 程維高 傅全有 普朝柱 溫家寶 謝 非 謝希德(女) 雷鳴球   鮑 彤 蔡 誠 廖 暉 熊清泉 賽福鼎•艾則孜(維吾爾族) 薛 駒 魏金山[1]
    
    
    以下資料不一定完全準確,僅供參考:
    
    解放軍總政治部保衛部歷任領導人名錄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保衛部是總政治部下屬的一個二級部,屬正軍級單位,其主要擔負着軍事紀律檢查、刑事調查以及保衛等工作,保衛部可以調查各種級別的軍官。
    
    建國之初,保衛部一度隸屬於公安部,屬公安部第五局。1949年11月1日公安部成立之時,公安部第五局(即武裝保衛局)同時組建。
    至1950年4月15日,公安部第五局同時兼總政治部保衛部。
    至1966年,保衛部才正式隸屬總政治部,不再兼任公安部第五局。
    總政治部保衛部歷任部長 
    楊奇清(公安部副部長兼,1950年04月至1956年10月)
    蔡順禮(1956年10月至1965年05月)
    史進前(1965年05月至1966年97月)
    王淮湘(1967年06月,未到職)
    蔣潤觀(1969年12月至1975年02月)
    史進前(1975年07月至1980年01月)
    晉國強(1984年04月,因病未到職)
    蔡別文(1985年06月至1989年06月)
    楊朝寬(1989年06月至1992年10月)
    朱曙光(1992年10月至1996年02月)
    張雙虎(1996年02月至2000年06月)
    李 光(2000年06月至2004年12月)
    張 輝(2004年12月至2010年01月)
    於善軍(2010年01月至) [博訊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支持此文作者/記者(博訊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發稿團體的觀點、立場)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afk許諾的“系列文章”仍在炮製中還是
2011: 趙紫陽說四川餓死一千萬,趙紫陽馬上就
2010: 著名慈善家陳光標在CCTV上說,他家兄弟
2010: 揭穿餓死三千萬彌天大謊
2009: 別說大躍進,就是70年代,我自己有記
2009: 姿姿:我的爺爺算不算大躍進俄死的?
2008: 達賴喇嘛的頌毛詩,是扔給惡狗的一塊骨
2008: zt:中國政府為什麼不願和達賴對話?
2007: 史海:蘇聯防長向周恩來大吼“你們要搞
2007: 司馬非馬:《最後的刺客》(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