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岩島爭端史:中國海洋意識曾經缺失的陣痛(圖)
導語:在現代社會維繫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工業化產品和原料的大宗交易,海洋資源開發等都要通過海洋來完成。閉關鎖國式的那種國內有限產品交流已經無法滿足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各國都想利用海洋發展,可南海只有1個。這就是以黃岩島為代表的南海爭端的根源。
在美西戰爭中,美國從西班牙手裡奪得了對菲律賓的控制權。圖為參加過美西戰爭的美國海軍衣阿華號軍艦。
菲律賓憲法規定的領土不包括黃岩島
1898年是菲律賓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這一年,美國海軍亞洲分艦隊在杜威准將的指揮下從香港出擊,在馬尼拉灣海戰擊敗了西班牙菲律賓分艦隊,自此,菲律賓人的生活進入了美國統治的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1898年底的美西《巴黎和約》以及之後的1900年美西《華盛頓條約》、1930年英美條約均明確規定了菲領土界限西限以東經118度為界。這一點對後來近一個世紀的黃岩島歸屬有着重大影響,因為黃岩島的位置是在東經117度51分、北緯15度07。也就是說,黃岩島是在菲律賓的領土之外。
1946年菲律賓從美國手中獨立……菲律賓的歷史在種種偶然與必然中痛苦前行,但是在這部歷史片中,並沒有黃岩島出場的機會。因為1935年菲憲法、1947年美菲一般關係條約、1952年菲美軍事
同盟條約、1961年6月17日菲關於領海基線第3046號法令和1968年菲關於領海基線的修正令等都先後重申了此前美西、美英三個條約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確定了菲領土範圍。也就是說,在歷代菲律賓有關其海疆的法律依據中,其領海基點和基線都未包括黃岩島。
中國在1935年即宣布黃岩島為中國領土
1935年菲律賓人正為成立自治邦和美國進行着無窮無盡的討論和爭執時,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安排了內政部、外交部、海軍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機構派員組成水陸地區審查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公布了
南海諸島132個島礁、沙灘,其中有一個島嶼當時以斯卡巴羅礁的名稱作為中沙群島的一部分載入中國版圖。這個斯卡巴羅礁在當時看來並不起眼,它就是現在的黃岩島,中沙群島唯一露出水面的島礁。
中國發生政權更迭對南海失去管理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五日接收工作人員在太平島舉行接收南沙群島升旗典禮,前排左四為內政部接收專員鄭資約,前排左五為南沙艦隊指揮官林遵,前排右四為廣東省政府接收專員麥蘊瑜。
二戰後中國海軍接收南海各島礁
1945年日本戰敗二戰結束,1946年菲律賓上演了自己的建國大業的同時,中國政府以實際行動宣示了自己在南海的主權,當人們看到太平、中業這樣的島嶼名稱,可能不會想到,這就是1946年12月
中國海軍由姚汝鈺上校率領巡航南海,以參與巡航的“太平”、“中業”等軍艦之名給予這些島嶼的名字。
菲律賓建國後對九段線沒有異議
到了1947年美菲簽訂一般關係條約的同時,中華民國內政部正式編制出版的《南海諸島位置圖》,
公布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歷史性界線---九段線。在九段線之內的島、礁、灘、沙洲,中華民國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這一點,當時周邊的各國包括已經建國的菲律賓在內,均無提出異議。而在九段
線之中,人們在原斯卡巴羅礁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個新的名稱:民主礁。
國民黨敗退台灣已無暇顧及南海
到了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大陸敗局已定。當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時代來臨了。1950年海南
島解放後,國民黨駐海南的南沙管理處撤離了駐防南沙的人員和物資。此時南沙出現了權利真空,
國民黨只是在1956年派遣人員驅逐了偷上南沙最大島嶼太平島上的菲律賓軍民,重新占據太平島。
在冷戰大背景之下,世界各國、各地區都開始被迫站隊,而本身就尚未從戰爭狀態解脫的台灣海峽兩岸,自然也沒有能夠例外。從蝸居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來看,對抗大陸的新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其主要政治、軍事目的。
自50年代到70年代,在大陸沿海地區烽煙四起,兩岸的海上軍事力量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碰撞
,在“萬山海戰”、“一江山島登陸戰”、“八六海戰”、“崇武以東海戰”、“金門炮戰”等戰鬥中解放軍使用大口徑岸炮和魚雷艇狼群戰術在近岸水域有效打擊了國民黨海軍的掃雷艦甚至是護航驅逐艦。
為了集中力量反攻大陸和應對海峽對岸日益嚴重的軍事壓力,國民黨重點發展陸軍和空軍部隊,同時將在南海的海上軍事存在開始了逐漸的淡化,以至於到最後其軍事存在已退縮到了太平島一隅。
* 建國初期國家隊海洋權益關注不足
圖為越南在其侵占的中國南海島礁上建立起來的巨大據點。
南海發現大油氣田引發各國爭搶
上世紀60年代美國能源局和國際戰略研究所發布了一份報告。在這份報告中,美國人預計南海油氣儲量約77億桶,因此,南海將是“第二個波斯灣”。原本對南海列島並沒有那麼明顯興趣的越南、
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等國的態度明顯產生了變化。不過在這個時候,中國大陸的海上力量,並沒有能夠在台灣收縮其軍力的時候立刻填補南海的真空。
實力弱小的菲律賓乘機自1970年至1980年期間通過採取軍事行動,先後侵占馬歡島、南鑰島、中業島、西月島、北子島、費信島、草沙島、司令礁、雙黃沙洲9個島礁。
中國軍隊戰略立足誘敵深入難以顧及南海島礁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起家於輕型步兵軍隊,她的理論根源是人民戰爭思想。這一戰略的戰略原則是誘敵深入中國內地,通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來消耗對方。無論是第一線的偵察,第二線的阻擊還是最後的強力反擊其基礎都是大量的步炮兵部隊。由於需要大批緊急訓練出來的步兵作為補充,
所以在技術裝備上則追求簡單,易用的原則。
那時的中國連沿海省份都是可以作為誘敵深入的可犧牲區域,就不用提遠方的某個小島礁了。這也就決定了海軍在那個時期是不被重視的。在50年代,海軍就在經費競爭中落後於陸軍空軍,國家也極少引進或製造大型艦艇。海軍的任務就是近岸防禦,他們的任務就是當假想敵在中國沿海登陸時組織潛艇,魚雷艇和陸基飛機進行近岸抵抗遲滯敵人的進攻速度,為內地的陸軍爭取動員和展開的時間。一支以魚雷艇,護衛艇為主要水面艦艇的海軍是難以保衛300萬平方公里領海的。
在74年西沙海戰中榮立集體二等功的解放軍海軍某獵潛艇正在進行攻擊潛艇訓練(1974年8月攝)
中國海軍在極端困難情況下守衛西沙
在菲律賓等國對南海島礁搶奪最激烈的時候,中國發生了10年文革的破壞和干擾。中國海軍作為一支技術匯集型軍種自然成為了一個重災區。在那個特殊時代的背景下所發生的那場史無前例的運動
,將部隊的正常建設戴上了政治帽子,許多此前卓有成效的軍事訓練方式被誣衊為“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單純軍事觀點”而遭到批判。在1974年的中國軍隊雖然有660萬大軍,但卻是頭重腳輕,大大小小的軍區機關單位,分散而且林立的後勤單位。真正的戰鬥部隊並不占大多數。重型技術裝備極其匱乏。海軍的發展更是乏善可陳。
在1972年林彪墜機事件之後,海軍內部的一場調查的數據令人觸目驚心:某護衛艇大隊十六名艇長中有九人被戴上了“單純軍事思想”的帽子遭到批判;某潛艇支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只有一艘艇有
能力出動;某高炮部隊在射擊訓練中發射六千餘發炮彈無一命中;海航部隊的同志說:“飛行員越飛越老,複雜氣象越飛越少,飛高空的越飛越低,飛低空的越飛越高,而總結報告卻一年比一年好。”
海軍是那個時期最不被重視的軍種,而南海艦隊又是海軍中最不被重視的艦隊,在海軍的三個艦隊裡,由於和美、蘇關係的緣故,南海艦隊長期被認為處於戰略後方,裝備相對最弱。加上文革期間
的各種干擾導致了訓練不正常,部隊的戰鬥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當時南海艦隊主要護衛艦嚴重失修無一可用,只有掃雷艦、獵潛艇等輕型艦艇可以出動。
但是中國海軍南海艦隊還是在1974年成功的守衛了西沙群島。1974年南越入侵中國西沙6個島礁,
南海艦隊費盡心力挑出6艘可以出海的艦艇同南越海軍進行了一場短兵相接的海戰,成功的保衛了
西沙島礁和海域。這場海戰成為了近代以來中國海軍史上首次水面艦艇部隊擊沉外國軍艦的戰例。
這場戰鬥連同1988年南海艦隊對越南的海戰,有效的阻止了周邊國家對南海爭議島礁的侵蝕。
菲律賓變本加厲侵占黃岩島導致中菲對立
1997年5月17日,菲律賓眾議員阿布蘭和眾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何塞-葉帶領軍方人士登上黃岩島,
同年菲律賓士兵砸毀了在黃岩島的中國標誌物 。
菲律賓宣布對黃岩島擁有主權挑起事端
到了80年代,雖然在全力發展經濟的口號下,軍隊在勒緊褲樣帶,但是中國政府已經開始重視南海問題。在1983年中國地名委員會授權對外公布“我國南海諸島部分地名”時調整為副名,其正式名稱則被調整為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黃岩島。值得注意的是,直到這個階段,黃岩島仍舊沒有被菲律賓所重視。
隨着時間進到90年代,1992年,菲律賓前國家安全顧問戈勒斯聲稱黃岩島是菲律賓國土,挑起了中菲有關黃岩島主權問題的爭端。自1993年起,菲律賓開始對黃岩島進行勘測、考察並在其周邊海域開始了巡邏。1994年,菲律賓政府以黃岩島位於其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為理由,宣稱對黃岩島擁有海洋管轄權。
97年菲律賓軍隊搗毀中國主權碑
1997年,菲律賓海軍在黃岩島毀壞了中國設立的主權標誌。1999年開始,菲律賓不僅加大驅趕抓捕中國漁船的力度,甚至一度將中國漁船撞沉,還在驅趕過程使用機關槍掃射。2000年5月28日,一名中國漁船船長就被菲海軍開槍射殺。此外,菲律賓也“別有用意”地將一艘淘汰軍艦擱淺於黃岩
島。2000年12月5日,作為朱鎔基總理訪菲的前提,菲方被迫牽走軍艦。但 2004年,菲方故伎重施,又將該軍艦棄置於中菲另一爭議島嶼中業島。在黃岩島周邊製造緊張局勢。
1999年5月23日和7月,2艘中國漁船在黃岩島海域進行正常捕撈作業時,遭到菲律賓海軍巡邏艦追
逐並被撞沉,漁民先後被菲方扣押了1個多月。中國駐菲大使館及時向菲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無條件放人與賠償損失,而菲方卻堅持是意外撞沉,不予以賠償。圖為菲海軍第372號艦曾在2011年10月撞擊中國漁船。
菲想利用聯合國海洋公約渾水摸魚
要探尋菲律賓在黃岩島問題上的態度轉變的根源,就要回到1982年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此公約對內水、領海、臨接海域、大陸架、專屬經濟區、公海等重要概念做了界定。因此,該公約對全球各處的領海主權爭端、海上天然資源管理、污染處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導和裁決作用。
在該項公約中規定,所有此公約締約國在2009年5月13日之前,必須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大陸架劃界方案,一旦逾期,有關要求不會得到聯合國承認。這就將2009年成為了一個期限,一個中國南海周邊國家對其占據的中國領海權益合法化的最後期限。於是即2009年3月5日馬來西亞總理為宣示“主權”,登上彈丸礁之後的3月10日,菲律賓也通過《領海基線法案》,將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南沙部分島嶼以及中沙群島的黃岩島劃入其領土範圍。
中菲黃岩島爭議升級為艦艇直接對峙
針對菲律賓有關黃岩島的種種行動,中國外交部於2009年2月18日發表聲明:“2009年2月17日,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該法案將中國的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菲律賓領土。中國
政府在此重申:黃岩島和南沙群島歷來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這些島嶼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任何其他國家對黃岩島和南沙群島的島嶼提出領土主權要求,都是非法的,無效的。”
2012年,中國和菲律賓之間有關黃岩島的爭議,終於上升為雙方艦艇對峙的局面。相對菲律賓直接
派遣海軍軍艦的做法,中國方面保持着克制的態度,實施了漁政和海監的聯合行動。從4月初至今,雙方所派遣的艦船幾經輪換,但是對峙依舊在進行着。進入5月,菲律賓正式提出將黃岩島的名稱改為“帕納塔格礁”(原先是混用斯卡伯勒礁和巴約的馬辛洛克的稱謂)。這使得目前的對峙暫時還看不到中止的跡象。
大圖為5月8日中國漁政310船在黃岩島附近海域保護漁船與菲律賓執法船對峙。小圖為菲律賓激進分子在焚燒中國國旗。
菲律賓想利用黃岩島危機轉移國內矛盾
應該說,對於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國而言,戰爭並不是一個那麼吸引人的結果。但是,這並不妨礙中國的各種海上力量開始針對黃岩島周邊地區等海上疆域進行執法。由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對於島礁海洋的資源、對於海上交通的安全等一系列訴求使得中國已經無法再坐視自己的合法領土、領海被鯨吞蠶食。
而對於正因為國內種種矛盾升級的菲律賓而言,此時放棄已經被炒作成為愛國主義象徵的黃岩島問題一時半刻也無法立即收手,因此目前也只能繼續勉強將自身可用的各類軍用民用艦艇繼續派遣到黃岩島水域。
一些菲律賓的政界要人甚至發出了希望更多的民間漁船到黃岩島水域去顯示主權存在的號召。對於目前國內危機重重的菲律賓而言,將國內矛盾的視線轉移到國際上去短期內不失為一個“好方式”,不過從長遠來看,原本以為可以藉此得到美國同情和支持的菲律賓目前並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效果,而其所有的舉動只是徒勞地在燃燒着其民眾的“愛國英雄主義”情緒。借用日本作家田中芳樹的名言來說就是“所謂英雄,總是酒館裡多,牙醫診所里少。”
結語
中國海軍空軍都是以中國陸軍為基礎建立起來的。而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又是照搬的蘇聯理論。蘇聯本身就是大陸軍主義到了中國更是發揚成為了大步兵主義。對於海軍更不重視,海監等海洋執法部門就更不用說了。缺乏實力的海軍無力維持對300萬平方公里領海的掌控,所以才就造成了南海大量島礁被侵占的事實。
要想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海上行動自由,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保障安全和控制危機。現在國家已經開始重視發展海軍和海洋執法部門的人員和裝備建設。實力的快速增長,使中國再次把眼光投放到南海,找回失去的海洋和島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