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古代食品造假者:焚燒、杖打、絞刑
送交者: 二野 2013年09月19日04:36:0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古代食品造假者:焚燒、杖打、絞刑

 

   文/ 佚 名

 

    民以食為天,食品作為人類生存的根本,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自古到今,豐衣足食一直是國家和人民的理想,國家不僅通過各種方式鼓勵生產,也對食品的流通和管理採取了相應措施。

 

周代:果實未成熟嚴禁入市場  

古代商品經濟雖然不斷發展進步,但食品保鮮和儲存技術並不發達,大多數蔬菜、水果、生鮮受到時令和地域的限制,流通不廣泛,利潤也有限,因此利用食品投機牟利的案件很少。

儘管如此,考慮到食品安全關係重大,國家仍然作出特別規定。《禮記》記載了周代對食品交易的規定,這大概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關於食品市場管理的記錄:五穀不時,果實未熟,不粥於市。

這裡所說的不時,意思是未成熟。可見為了保證食品安全,防止未成熟的果實引起食物中毒,從周代開始,國家就嚴禁它們進入流通市場。

 

而且,為了杜絕商販們為牟利而濫殺禽獸魚鱉,國家還規定,不在狩獵季節和狩獵範圍的禽獸魚鱉也不得在市場上出售。

 

唐代:有毒食品致人死亡 所有者被判處絞刑  

    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食品交易的品種越來越豐富。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利潤,在商品中做手腳,最常見的是酒家在酒中摻水,嚴重時甚至以水代酒。不過,雖然投機活動並不少見,但危害到人身安全的例子卻不多,大多奸商只是在分量和質量上打折扣。但也不排除一些不法商人為了盈利,昧着良心出售有害食品,為此法律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唐代嚴格杜絕有毒有害食品的流通,由《唐律疏議》可知,一旦某種食物變質,已經讓人受害,

那麼所有者必須立刻將其焚燒,否則要被杖打90下。如果不毀掉有害食品,反而送人甚至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被判處徒刑一年;致人死亡,則要被判處絞刑。食品的所有者由於疏忽,誤使別人吃了本應被焚燒但未被焚燒的有害食品造成死亡,也要按過失殺人罪來處罰。

 

宋代:食品市場很繁榮行會來把質量關  

    在宋代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中,描繪了東京開封的繁華畫面,並且以大量筆墨寫到飲食業的繁榮。

    除了專門的酒樓、食店( 風味飯店)、肉行、餅店、魚行之外,還有許多流動商販,在大街小巷和各大飯店內販賣小吃、零食。這些小商販的產品包括點心、乾果、下酒菜、新鮮水果、肉脯等等不下百種。

 

    面對這樣繁榮的食品市場,為了加強管理,宋代官府除了繼承唐律的規定,對腐敗變質食品的銷售者給以嚴懲外,還讓各類商人組成行會進行監督管理,商鋪、手工業和其他服務性行業的相關人員必須加入行會,並按行業登記在冊,否則就不能從事該行業的經營。商品的質量也由各個行會把關,行會首領負責評定商品的成色和價格,充當本行會成員的擔保人。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裡,就提到了臨安的各種食品行會: 鮮魚行、魚行、南豬行、北豬行、蟹行、青果團、柑子團、鯗團。

 

    但是行會的監管職能並不全面,並且小商販們通常不加入行會,政府和行會對他們的控制就更加有限。投機分子仍常常使用雞塞沙,鵝、羊吹氣,魚肉注水之類的伎倆牟取利潤。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是否還記得中國外交界風雲人物冀朝鑄?
2012: 余英時:打天下的光棍——毛澤東與中國
2011: 中共賣命為蘇聯開展的蘇維埃化是名副其
2011: 林彪死於毛澤東的定時炸彈謀殺?
2010: 九十歲的聶元梓在想些什麼
2010: 看照片:怪不得溫家寶受美國歡迎:比周
2009: 一個老紅衛兵給老紅衛兵的信
2009: 四中全會, 打右燈往左轉???
2008: 抗戰史實大揭密---中華名將張靈甫(22)(
2008: 申時行: (社論) 主要資本主義經濟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