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慘死於日軍轟炸的蔣介石原配夫人
送交者: 哆哆 2014年03月21日00:17:1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蔣經國(左)與夫人一起看望母親毛福梅(中)

在位於浙江寧波奉化蔣介石故居的文昌閣“小洋房”中,仍藏有一塊由蔣經國親手寫就的碑石,上書“以血洗血”。碑刻的一筆一划都深深地透出蔣經國對母親毛福梅的愧悔與愛。

蔣經國的母親毛福梅就是父親蔣介石的原配,一個比他父親還大出五歲的長媳。

說到毛福梅,不可能不提一提蔣介石。毛福梅見證了這個中國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閥從青少年走向發達的前半生。從1901年,兩人成婚,直到1938年,毛福 梅慘死蔣家老宅的28年中,這個曾經頑劣的小丈夫從一個愣頭青的生頭小男孩,逐步成長為接受新思想、嚮往新文化的青年軍官,再進一步經歷蹉跎歲月的洗禮成 為中國政治的獨裁者。蔣介石享受了兩種形態婚姻給他帶來的歡愉:前期,他與其他軍閥沒什麼區別,家裡一樣是一夫多妻;從1927年開始,他勸退前面所有的 妻妾,另娶了宋美齡,並始終遵行一夫一妻的原則。毛福梅就正好騎在了這個坎兒上。

毛福梅19歲嫁給蔣介石時,死活想不到,她這個小丈夫竟然真的頑皮不堪,結婚當天,蔣介石就鬧出了大不吉利的笑話。下午4時許,新娘花轎到門前,按例會鳴 放喜爆,一群隨轎看熱鬧的孩童和跟大人前來吃喜酒的小客人,都擁到天井去搶拾爆竹蒂頭。年方14歲的蔣介石見此情景,頓時忘乎所以,也急忙奔出,擠在其他 孩童之中,跟着一起搶,引得親友哄堂大笑。奉化有“新郎拾蒂頭,夫妻難到頭”的說法,人們都忌諱此事,認為它預兆新婚夫婦可能不合。這事把蔣母王采玉氣 得,指着蔣介石鼻子跺着腳大罵;坐在花轎里的毛福梅聽聞此事以後更是一肚子委屈和着淚水往下咽。其實當時也不過是少年蔣介石貪玩成性而已,為着這個貪玩, 他可沒少惹禍,就連成婚後的頭一個大年,去給岳丈家賀歲,也因為跟小孩們一起搶花燈,硬是把給岳父拜年的事忘到爪哇國了,結果挨了大舅子好一頓訓,甚是沒 有面子。

毛福梅知道丈夫從來就沒有喜歡過自己,但她這個從當地大戶人家走出來的閨女,是不可能隨便認可這樣的冷漠的,她寧願認為丈夫尚且年輕,為了讀書上進,可能 不屑花費精力於床笫之間。她哪裡想到,丈夫人小心大,早就不滿足被囿於奉化這個小圈圈裡了。1906年4月,蔣介石拋下老母和髮妻東渡日本,在那裡結識了 陳其美等革命黨人,年底回國;1907年,考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學習炮兵;1908年春再度赴日,入東京振武學校……一連幾年,就沒在家裡住過幾 天,他眼裡好像就沒有毛福梅這麼個小腳女人。如果不是蔣母出面,恐怕直到蔣介石從日本返回上海,他也不會主動回老家看看毛福梅這位“大姐”。

有了婆母的庇護,毛福梅的日子過得稍微舒心一些,總算是有機會給他們蔣家留下個根——1910年,毛福梅終於給蔣介石生下了兒子經國,這也使毛福梅感覺到 生活終於有了盼頭。從今而後的日子裡,毛福梅要把所有的精神、心血都傾注在這個兒子身上,至於那個丈夫嘛,他要闖世界就由着他去闖吧,總歸當他闖累了的時 候,他會想起在奉化溪口還有這麼一個祖屋,還有這麼一個女人替他守着。

每個女人的愛情都可以很美好,一種是真的與丈夫琴瑟和鳴,還有一種是虛構在女人心目中的“美好”,無論丈夫對她的態度如何,她總可以找到美好的事物支撐着自己留在家裡的這份兒精神頭。毛福梅就是這樣,孝順着婆婆,養育着兒子,等着丈夫突然回家來找溫暖。

當初結婚時,楞頭蔣介石跟着其他孩子一起搶爆竹頭的事壓根兒就沒被毛福梅放在心上,這位實在的寧波農村女子根本就沒預着他們的婚姻真的會像老話說得那樣 “不到頭”。可是在蔣介石心裡早已對這位原配心生怨憎。他回家時對毛福梅的態度比以往更加暴戾,甚至有時拳腳相加,1921年6月9日,蔣介石在日記中記 道:“見毛氏而心驚,見其親戚心尤不快也。”夫妻感情失和,就連少年蔣經國都受池魚之殃。但終究因為蔣母的庇護,蔣介石暫時放下了休妻的心思。

不過,該來的遲早都會來。1921年6月底,剛剛辦完蔣母葬禮,毛福梅還沒有喘過氣來,一瓢冷水兜頭潑下,把她打進了冰窟窿。蔣介石寫信給毛福梅的胞兄毛 懋卿,要求與毛福梅仳離。他在“休妻書”中說:十年來,聞步聲,見人影,即成刺激。頓生怨痛者,亦勉強從事,尚未有何等決心必欲夫妻分離也。不幸時至今 日,家庭不成家庭,夫固不能認妻,妻亦不得認夫,甚至吾與吾慈母水火難滅之至情,亦生牽累,是則夫不夫,妻不妻,而再加以母不認子,則何有人生之樂趣 也……吾今日所下離婚決心乃經10年之痛苦,受10年之刺激以成者,非發自今日臨時之氣憤,亦非出自輕浮之武斷,須知我出此言,致此函,乃以至沉痛極悲哀 的心情,作最不忍心言也。高明如兄,諒能為我代謀幸福,免我終身之苦痛。

丈夫的愛沒有了,接踵而至的就是1922年,12歲的經國離開母親外出求學,等母子再度相聚時,已經是15年之後的1937年4月。這期間,對毛福梅的打 擊接二連三,最大的重創莫過於1927年,老公蔣介石為了要娶那個頭髮卷卷的洋派女子宋美齡,居然通過衙門給他們判離。當然了,那時候的蔣介石已非昔日的 吳下阿蒙,縣太爺長多少個腦袋也不敢不做出“離婚”判決啊。此事的最終還是在蔣介石舅父母的調停下,才算以毛福梅“離婚不離家”為條件擺平了,蔣介石則答 應負擔毛福梅所有的生活所需。從此,毛福梅就帶着暫居於老家豐鎬房的姚冶誠和養子蔣緯國過活。

兒子經國的歸來,讓毛福梅大喜過望,看着洋兒媳和漂亮的孫子孝文,做母親的激動得不知所措。為了彌補兒子這麼多年不在家的缺憾,毛福梅變着花樣地給兒子一 家做各種好吃的,還執意按照老家的規矩,為兒子和媳婦補辦了中式的婚禮。一家團聚,其樂融融,毛福梅卻不知道大禍就要臨頭了。

苦命的毛福梅死於日本空襲。當蔣經國從抗日前線趕回老家時,他再也看不到親愛的母親了。毛福梅沒有熱鬧的葬禮,各項葬儀上也沒有頭銜,只以蔣經國的口吻稱 為“先母毛太君”,為的是顧及蔣介石的面子。可憐這個生於奉化農村的小腳女人,為蔣介石奉獻了一生,就連自己最後的哀榮也奉獻了出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毛澤東批註二十四史》橫排簡體字本在
2013: 黨國特工首領在文革牢房中死於紅衛兵的
2012: 政治局常委中分管政法委的周XX控管公檢
2012: 有人在呼籲百姓大眾出來支持政改,能行
2011: 七六年北京宮廷政變的真相
2011: 西方帝國主義赤裸裸侵略利比亞的如意算
2010: 落基山人: 西藏是中國的領土嗎?
2010: 毛遠新果斷指揮海城避震 如不預報傷亡
2009: 齊婕:從一個女人角度戲說朱鎔基
2009: 彭德懷的無心之失讓毛澤東捶胸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