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美国狙击手》:美国的精神内核 |
送交者: 北冥有笋 2018年09月21日18:00:08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评《美国狙击手》:美国的精神内核郭松民 “ 当中美最后摊牌的一刻来临时,我们能用小鲜肉去对抗美国狙击手吗?” 01 九一八那天,爱发推特的特朗普发了一条推特。 特朗普的推特虽然以诳语居多,但这一条却并不全是诳语——美国的爱国主义并没有衰落,它仍然是美国精神的内核。 02 好莱坞是美国“白左”的大本营,很多战争题材的电影都具有反战色彩。 这样的电影看多了,观众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印象:
不能说这样的电影完全没有真实性,但这仅仅是美国文化中比较表面化的东西。 如果把这些当成是美国文化的内核的话,我们就不能理解美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发动战争的最多的国家。 2014年,好莱坞著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摄了电影《美国狙击手》。这部电影上映后刷新了美国票房纪录,获6项奥斯卡提名。 和好莱坞其他“软绵绵的小鸡电影”里动不动就忏悔、恐惧的男主角不同,《美国狙击手》中的男主角凯尔正是特朗普最推崇的典型“爱国者”——
如果一定要给凯尔贴一张标签的话,那么“白右”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03 电影《美国狙击手》改编自前美国海豹突击队员克里斯·凯尔撰写的《美国狙击手:美国军事史上最致命狙击手的自传》一书。 凯尔的自传主要讲述了他以30岁“高龄”报名参加美军,受九一一事件的刺激,先后四次主动重返伊拉克战场,刷新了美国海豹突击队狙击纪录的传奇故事。 在伊拉克服役期间,凯尔两次被射伤,遭遇6次炸弹袭击,为了美国,可谓出生入死。 到2009年退役时,凯尔在战场共射杀255人,其中160人获得军方确认,成为美军历史上“最致命狙击手”(先前的纪录由海军陆战队狙击手卡洛斯·哈奇考克在越南战争中创造,确认射杀93人)。他更有着1920米超远距离爆头的纪录。 凯尔在书中表示,对于一枪一命的经历,他没有想的更多,他想的只是让美国和自己的战友更安全。他认为,美国人都是好人,穆斯林都是坏人。 2012年接受美国《时代》杂志采访时,凯尔谈及狙击时的心情:
电影《美国狙击手》中把这一切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凯尔第一次执行任务,是在房顶上掩护一支美军分队挨家挨户地搜索。 这时,一位年轻的伊拉克母亲带着一名少年走近美军。 凯尔在望远镜中看到,母亲从罩袍里取出一枚炸弹交给少年,少年转身向美军分队跑去。 凯尔毫不犹豫开枪击毙了少年。 母亲跑上前去捡起炸弹继续向前跑,凯尔再次开枪,也将她击倒在地。 凯尔的射击动作,冷静、专业,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不把他们看作人。” 04 凯尔1974年4月8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敖德萨。父亲是一名假日学校教师。凯尔刚8岁时,父亲就给他买了一支来复枪,之后又送他一把霰弹猎枪。 在父亲带领下,凯尔从小就爱上狩猎。父子两人时常一同到野外猎杀野鸟和鹿。 《美国狙击手》通过一个细节展示了父亲是如何教育年幼的凯尔的——
这句台词让我觉得似曾相识。 忽然想起来,在1965年的革命电影《大浪淘沙》中有一句几乎一模一样的台词,也是一个父亲叮嘱他的儿子:“永远不要放下手中的枪!” 区别仅在于,在美国,“握紧枪杆子”仍然是主流价值观——影片的最后,是凯尔隆重的、充满感情的葬礼,无数的美国人,打着美国国旗、怀抱着他的照片,自发地站在公路两侧送别他们的英雄 凯尔在服役期间,共获得两枚银星勋章、5枚紫星勋章。 没有人意识到,这和古代野蛮民族作战时,按照斩获的首级论功行赏的做法如出一辙。 在今天的中国,电影里再没有“握紧枪杆子”的教诲了,那都被视为“极左”、“过时”的话语;电影里也再没有主动上战场的英雄了,牺牲者如《芳华》、《集结号》表现的那样,都是些怕死而又不得不死的窝囊废。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7: | 刘晓波活得投机、死得遗憾 | |
2017: | 中印边境事件以下跪叩头及出卖领土尊严 | |
2016: | 易中天重写中华史 zt | |
2016: | 邓小平如何决策 打越南(摘录自 茅民的 | |
2015: | 当代金瓶梅逝者如斯【27】一部描写文革 | |
2015: | 梁柱: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评析 | |
2014: | 中国是粗钢大国,特种钢弱国 | |
2014: | 你们要为多数人的暴政负责 | |
2013: | 李扬:愚蠢的人性之恶 | |
2013: | 从李中堂到李克强:中国何时走出“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