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第十四章 现实关怀:为了阳光与雪风下的这片热土
送交者: 一叶扁舟 2006年03月14日08:37:57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第十四章 现实关怀:为了阳光与雪风下的这片热土

--贯穿半个世纪青藏研究的一个优良传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一段佳话:青藏队与西藏的缘份--为西藏"一江两河"综合开发设计蓝图--再一次走向藏东三江流域和尼洋河流域--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实验站--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的"牦牛精神"--钱学森曾有言:要把西藏建成国家的乐园--

  又高又大的青藏高原,大部分荒寒干旱地区是人类生存接近极限和超越极限处。它只以有限的河谷低地和看似贫瘠的高寒牧场,养育着人类中一个坚强和耐苦的群体,一个从事农耕和游牧的民族,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

  曾用双脚丈量过的大高原呵,以怎样魅力和亲和力,吸引着一颗颗历尽沧桑的心。是这里的山川土地,拱手相送了如此丰厚的资料信息;是这里的军、地、各族人民,旷日持久地提供着热情无私的支持。几十年间那些难以忘怀的野外考察的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已化入生命,铭刻于心。一批魂系青藏的老队员们就这样选择了最佳回报方式:投身于西藏的经济建设,以多年科研成果的丰富积累奉献于西藏现代化大农业。

  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分赴两个主战场:以基础研究为主的一支继续昆仑考察,并承接国家攀登计划青藏项目,向着探索自然奥秘更为深广和高峻的领域进军;另一支,以我们已经熟悉了的可敬的老青藏章铭陶、韩裕丰、张谊光、李明森、关志华、陈传友、谭福安......一群,则走向了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三江流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为横贯西藏南部的农牧区综合开发设计宏伟蓝图。

  章铭陶教授率队走向了西藏的江河谷地,农田牧场。这位水利专家、地热专家,在青藏科考后期的身份,一方面是青藏队常务副队长,一方面是超越了具体专业的区域开发专家。而且,他最终把自己定位在区域开发事业的岗位上,定位在学科研究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的实践中。这一定位,可以说是必然走向,也可以说是有意选择。追溯起因,30岁年纪的章铭陶就做过一件令他终生为之感动并引以为自豪的事情。

  云南省元谋县地处横断山脉云贵高原段。1965年的章铭陶,参加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的"南水北调"队第一次来到元谋。这个以出土过元谋古猿化石而名声昭著于全球的县份,此际缺乏的正是远古的诗意和浪漫,比比皆是的则是现实的艰难:因为缺水,土地贫瘠,人民贫困。章铭陶满目焦灼,心中叹息,开始了跋山涉水的实地踏勘,设计了全县水利改造方案,次年提交给当地县委县政府。

  随之而来的文化革命使百业俱废,一个小小的水利方案没了下文也在当时的情理之中。一晃许多年过去,1981年春节期间,即将奔赴横断山区的章铭陶,忽然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新闻:元谋的蔬菜行销北京市场!章铭陶闻言跳了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能把干热河谷与远行的新鲜蔬菜联系起来。不久后他重登横断山,便一头扎进元谋县,直奔水利局老局长家,想要证实这一消息。

  退了休的老局长笑呵呵地握着章铭陶的手:不错,正是你当年的水利方案!不错,元谋全县已实现了水利化!老局长感叹一番:当年的老县委书记拿这份方案当宝贝,文革中受冲击,遭批斗,兜里还揣着它呢!所以呵,文革后期刚一"解放",恢复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搞"复辟"--兴修水利。请跟我来--老局长陪同章铭陶来到县城中心的十字路口,指点一幅彩色图画。你看--

  章铭陶不禁热泪盈眶:当年自己亲手绘制的水利规划图,已被放大,用油漆彩绘在一面大墙壁上。那本意无疑是为激励元谋人民艰苦创业精神,但对章铭陶来说,何尝不是同样的激励和鼓舞呢!

  看来早期的章铭陶就已具备了这一基因:以地方需要为职责。所以后来的西藏地热考察的同时,就设想着地热的开发利用,并且为拉萨带来了光明;在阿里的热布加林沟,他完成了西藏第一个农业区域开发规划;横断山脉考察中突出了应用研究课题,造福当地;八十年代末期之后,则是全力以赴地投身于西藏的生产建设之中了。

  说起在西藏所做的第一个农业规划,还有一段故事。阿里扎达县的热布加林沟,海拔在4000米以上--西藏地区也像全国一样,农作物生长上限西高东低。在藏东的昌都,青稞只生长到4100米,在西部阿里则上升到4300米左右。曾在古代繁盛一时的阿里,现在地广人稀,有大量闲置土地可资利用,农业开发很有潜力。1976年,阿里分队来到狮泉河,章铭陶承担了古格王宫遗址所在地扎达县境内热布加林沟农业开发的规划任务。起初,队长孙鸿烈给章铭陶派了三名助手,都是阿里地区支援的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后来考虑到农业组需要,打算抽去一名。这下章铭陶急了,找队长大闹一通,扬言人手不够,不干啦!此时全队人马正在整装待发,孙鸿烈也生气了,说一声不干拉倒,坐上车扬长而去。途中在噶尔县午餐时,队长主动向他打招呼,他故意视而不见。孙鸿烈笑起来了,上前拍拍那位负气者的肩膀,和蔼地说,是我不对,不该发脾气。这样吧,我去给你跑尺子(搞测量)吧。就这一句话,化解了全部怨气。章铭陶不好意思了,带着两名助手欣然前往热布加林沟。

  章铭陶在青藏队的外号叫"骆驼",是指他的抗旱能力强,可以一天到晚不喝水;还比喻他格外吃苦耐劳。这是一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两个助手也就跟着玩命地干,在扎达干燥的风沙中,刺目的阳光下,跑尺子,看镜子,画图纸,一干就是20多天。两个助手之一的杨松,从大学毕业进藏第一天起就和青藏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个戏剧性的情节是,阿里分队沿黑阿公路,杨松等进藏大学生们沿新藏公路,同赴一个目标,同一天下午到达,在狮泉河城外相遇,随后又一起参加了阿里人为他们举行的同一个欢迎晚会。杨松报了到还没上班呢,就做了青藏队的编外队员,出发去热布加林沟。那一次他学会了测量和制图,成了狮泉河小有名气的专家了。后来凡有哪个单位盖房子搞工程,必请杨松去指导。后来杨松当了阿里地区计委主任,后来调拉萨担任"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再后来当选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主管农牧业,多年来一直请青藏队做高参,搞规划;当他兼任了昌都地区地委书记之后,把本地三江流域综合开发提上日程,规划者仍然是当年耳提面命教他搞测量的老师--章铭陶。青藏队与杨松不离不弃的缘份,也就是青藏队与西藏息息相关的缘份,这一缘份伴随着西藏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可算是青藏研究事业的一段佳话。

  许多年后,鬓发斑白的章铭陶教授依然走在西藏现代农业的先头部队中,走在喜马拉雅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的谷地上,走在他当年为之命名的喜马拉雅地热带上。雅鲁藏布江作为这一地带的中心,时而平缓、时而湍急地东向奔流,两条重要支流年楚河、拉萨河相继汇入,使得江面骤然开阔。这个东西直线距离长约54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的河谷地带,被称作西藏的"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西藏主要农区所在,一向被誉为西藏的精华地区--金三角。这个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仅有3600-3900米,年平均气温在7.5℃左右。虽然总面积不足全西藏的百分之六,但人口却占西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至于生产能力也很可观:约占西藏总耕地面积不足半数土地的作物,则占去全西藏粮油总产的一半以上。根据优势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经国务院批准,自1991年起至2000年,国家在西藏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地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静态投资为10亿元人民币,实际投入后来达到22亿多元。这一综合开发工程成为西藏农牧业开发建设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并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的系统工程。

  青藏队数十年的表现,格外令人信服和信赖。加之几十年丰富的科学积累,明智的西藏决策层选择了一条最佳途径,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特邀中科院青藏科考队担任这项工程的总设计师。总体规划责任重大,关乎全局。

  时任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马李胜,抓住一个青藏队不放,他看得很明白,就像西藏待开发的资源那样,青藏队也是西藏的一笔宝贵财富。他频频与青藏队接触,找孙鸿烈谈,找章铭陶谈。每谈一次,委托一项新任务:第一次说,请帮助我们搞一个一江两河综合开发的总体方案吧;第二次又说,还有艾玛岗和江北农业开发区两个方案;第三次,再提交一个尼洋河吧,尼洋河流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综合规划。青藏队每每应召而来,每一次都让西藏地方满意。做一江两河工程规划,队长孙鸿烈任顾问,常务副队长章铭陶、副队长韩裕丰带队,陈传友担任水利总工程师,还有关志华、李明森、谭福安一批青藏老将整装上阵。1991年那年,青藏队40多人兵分三路,马不停蹄,把七十年代反复走过的雅鲁藏布中部流域再一次走过。外业调查、资料搜集、研讨咨询、学习借鉴、论证分析、综合平衡、到最后的评议审查,青藏队率领西藏区内外上千人进行了这项描绘蓝图的工作,共编写文字百余万,绘制图表上千张,整整一年的苦干,第二年,1992年春季,规划设计工作完成,向西藏人民交了卷。

  此时,这批老青藏都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但较之当年,精力不减,热情犹浓。出野外说走就走,并且和年青人一样的动手动腿。章铭陶这位大学时代的合唱团总指挥,如今指挥起山川林田的恢宏交响乐。时隔多年,章铭陶回到他当年为寻找地热,曾饥寒交迫地度过那个中秋之夜的南木林的土地上,重操旧业,在艾玛岗的荒滩上架起测量工具,亲自勘测画图--事后有人曾调侃他,说你这位老教授呵,还亲自看镜,太掉价了吧,那都是学生和助手们干的事嘛!

  艾玛岗在藏语中是一个感叹词--啊!这么一大片地方呵。这么一大片地方的艾玛岗,是地处雅鲁藏布江畔的一大片荒芜之地,说寸草不生也许并不过份,因为能够稀疏生长于此的,只是格外耐旱的狼牙刺。艾玛岗作为农业综合治理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拉开了江河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序幕。第一期工程自1991年启动,1993年完工,昔日荒凉而辽阔的江边滩地,如今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实现了园田化。几年来艾玛岗开发区已进入良性发展,年年增产增收。1996年较之开发前的1990年,粮油总产、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均翻了一番还多。农民盖起新房,加工业从无到有;艾玛岗盛产土豆,出现了土豆最高单产6000公斤的奇迹。拉布村强巴家的三兄弟,那一年生产土豆5万斤,仅土豆一项年收入近两万元,购置了一台东风车。

  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样板,艾玛岗经验正在一江两河地区推广和全西藏推广;一些国际组织的官员和专家也来艾玛岗参观,不由得称道不已。1994年6月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专家来访,询问起有关设计、建设和管理三个方面,一连用了三个"OK"表示赞许。

  艾玛岗农业开发区的建设者们说起章铭陶他们,就像说起自家人那样亲切;在小江当地方也是。由章铭陶、韩裕丰设计的小江当农业综合开发区如今也已大见成效。这是日喀则市一个沙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明智的西藏人又邀请来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在小江当工作了三年,进行以治沙为主,开展沙地高效农业的试验,为一江两河地区沙漠化综合防治提供技术和创造样板。三年间共围封沙漠化土地面积1690亩,封育区内配套路、渠、林网,流沙结束了流浪,安静地覆被在人工的林木和灌丛之下,空前地生长起春麦、玉米之类农作物,葡萄、草莓、西瓜与花卉等经济作物。五彩缤纷的花朵紫外线作用格外鲜艳;西瓜品质高于内地,红沙瓤,蜜一样的甜,亩产可达4100公斤。1997年在江当乡推广地膜西瓜120亩。藏族百姓第一次操作起种瓜技术。沙漠所的专家们还为当地培训了一批技术人员,先后有500多位农民参加了示范区各项技术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流沙治理、草地改良、沙地高效开发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在西藏工作的中科院科技人员个个都是好样的,沙漠所江当工作组被评为先进集体。

  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八年过去,雅便藏布光裸的两岸披上碧绿的柽柳林带,如同美丽的翡翠项链环绕;年年呼啸而过的大风沙在新生的绿色屏障前止住了脚步;清清渠水流过干旱已久的农田,新近修建的水库和提灌站的水泥建筑上挂满经幡,表达了当地百姓由衷的感激和祝福--祖祖辈辈的祈盼包含了新的内容,现代农业的美好前景成为新的图腾。

  从一江两河规划工作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地,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接连邀请青藏队这原班人马进行了林芝地区尼洋河流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综合规划、昌都地区三江流域农业发展综合规划。韩裕丰重新置身于尼洋河畔的深山密林中,章铭陶再一次瞄准了藏东三江流域的高山深谷。不过这一次的使命和意义与当年略有不同--这是一个把曾经走过的地方再走一遍、把当年考察时曾考虑过的有关资源开发的梦想付诸实施的过程。具有30多年区域开发经验的章铭陶教授,望着这片自六十年代开始就以自己的双脚无数次踏过的山地,满心盘算着未来蓝图:有关土地利用的、能源水利工程的、农牧林的和乡镇企业的等等综合开发的前景;从青藏队出队第一年起就与林芝地区结缘的韩裕丰教授,联想得深入细致:森林应当合理开发,采伐更新结合,杜绝短期行为;出售原木委实划不来,要搞深加工。迹地更新的速生材高山松可做造纸原料,纹理好木质硬的高山栎加工成地板格;林芝全地区年产野桃500万斤,可惜只做牛饲料,应该作为绿色食品开发;林芝盛产核桃,应该开辟一个木本油料基地......

  规划工作使老青藏们深感荣幸和欣慰。他们所从事的专业本就与生产应用密切相关,而今那么多年千辛万苦得来的资料不再束之高阁,正当其时地被接纳,被使用,焕发出原本所具备的价值光彩和新鲜生命力,可真是苦得其所、乐在其中;对于以发展西藏为己任的科学工作者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亲眼看到自己亲手设计的蓝图变为现实、成为西藏一道道壮丽的风景线更值得自豪和欣慰的呢!

  就这样,头也不回,无怨无悔,青藏队的一支就这样收拢了曾翱翔于天际的双翼,落脚在了这片阳光与雪风下的热土,转向了现实的关怀。不是没有其它选择,属于个体的科学生命只有一个;青藏研究那么多年来提出了那么多诱人的理论问题,每一问题都使人引颈向往,都需要一生一世的交付。年逾花甲的章铭陶犹自壮心不已,他是国内研究斯文.赫定的专家,他与瑞典人合作进行的课题"斯文.赫定在西藏的大自然遗产"(该课题的文学化表述应当是"沿着斯文.赫定走过的路")那时正在进行;他还打算研究三千年来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革命几百年来对于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他对万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荣枯兴衰之关系也深感兴趣......可是每当听闻西藏召唤,他总是毅然放弃手头的一切,立即奔赴--有所为,必有所不为;某种选择的同时,意味着对于另一些的舍弃。

  追本溯源,事实上,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贯穿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青藏研究事业。作为一个良好传统,伴随着科学空白逐一消失、资料渐丰以及学科发展的全程。青藏队对于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评价和相关生态保护、开发利用的设想建议曾一一被提交。从土壤专业起步、最终成为青藏项目首席科学家的老队长孙鸿烈,一直以西藏发展为己任,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同时,历来倡导生产应用课题的研究,主张为西藏多做一点事情,并"务必让西藏地方满意"。身体力行,他撰写了有关西藏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文章,提供发展战略建议,并担任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聘环境与发展首席顾问。而今他正指导着他的两位博士生承做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课题,传承有人。

  这一传统由来已久。对于国运民生的关注,来自中国知识分子整体的遗传基因。抗战时期的孙鸿烈,就随一批科学家颠沛流离在大后方的重庆"难民村"中。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不堪:战乱,因战乱而来的困苦赤贫,科学家们仍未中止他们的科研,仍是一天到晚的"土壤肥料",这给孩提时代的孙鸿烈留下了终身不泯的记忆;甚至还来自家族血缘的遗传基因。从孙健初先生所写《黄河上游之地质与人生》这一题目,足以见其关怀所至。地学与人生--人民的生存环境,人民的生活状态--本就息息相关。在面向大地的研究中,如何能够忽略对于人生的注视。而我们的土地又是怎样的土地,我们的人民又是怎样的人民!对于国运民生的关注,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道德基础。

  这一传统的体现--从五、六十年代拉萨、日喀地等地的农场建设,到七、八十年代藏东南和喜马拉雅沿线一带林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到土地利用、水能、地热、矿产和畜牧业格局及生物资源的开发,到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的先期勘察,无不生动体现着着一代代青藏考察队员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心血乃至生命已渗透西藏大地,融入西藏当代生活中  --西藏藏族人民,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如何能够忘怀!

  这一现实关怀体现在攀登计划中,是吸纳或新建了三个野外定位观测站:

  (西藏)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青海)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实验站、(四川)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八五攀登期间由李文华院士总负责,九五期间由年轻人欧阳华博士负责,属于青藏项目第四课题:"青藏高原主要类型生态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与响应"。三个站承担着双重使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它是全球变化的、生物多样性的;在应用基础研究和指导生产方面,它又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作为独特的地理单元,青藏高原的光能、温度和水分条件及其组合与同纬度低海拔区域迥然有别;高原生物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适应,与环境形成复杂的有机统一体;高原麦类一季单产居全国之冠,林木生长速度超过大兴安林区,牧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热量高,家畜育肥速度快,生物分布海拔上限远高于其它地区......为什么?这一切都亟待用生物进化与适应、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和生理生态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长期、深入的定位观测研究,揭示奥秘探索规律,在建立高原农牧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的同时,将基础理论与与当地生产相结合,为西藏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持续利用,为高原农业稳定、持续和高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青藏队老队员、农业气象专家张谊光教授承担了筹建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的任务。与章铭陶风格大不同,张谊光是一个不擅言谈和交往的人,只在忧郁的眼神里透露着一份殷切。这种性格禀赋,于他的研究工作倒也无妨,只是难为了需处处与人打交道的筹备工作。从拉萨到日喀则,到处寻找站址,拙于辞令的张谊光勉为其难地游说,与地方上屡谈不妥。正在犯难之际,幸有西藏军区闻讯赶来,如获至宝地把这群科学之神迎请至拉萨以东20公里处的部队达孜农场,1993年3月,"中科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正式挂牌成立。

  拉萨生态站无疑是当年白马雪山三年定点观测的扩容和深化。张谊光辛勤地躬耕在拉萨河谷的沃土上,从早春到晚秋。由农场无偿提供的试验基地,被高高低低的各种各样的庄稼、牧草和林木所分割,一抹抹青绿,一片片花海,一群群接踵而来的参观者......新落成的房舍院落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中科院为之配备了50多万美元的先进设备,具备了接待国内外合作研究者的能力。除拉萨站的十七位科研人员外,在每年的作物生长季,都有来自国内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们在这里从事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刚刚起步。与拉萨站达成了合作意向的有瑞典、丹麦、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其中有些国家已开始了预研究。

  在农作物优良品种培育、示范和推广方面,几十年间西藏地方军--前身为七一农场、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一直是一支活跃的力量。所以在这一方面拉萨站是一个参与:优良品种的推广涉及自治区农业布局,拉萨站作为一个试验点,参与了西藏农业科学院的多点试验、联合攻关。五年来,拉萨站共引进作物品种127个,牧草品种近百个,优良树种38个。西藏传统作物中,并无玉米品种,拉萨站引进了多种甜玉米,经地膜覆盖连续三年稳定成熟,籽粒亩产达到400公斤;把新鲜的玉米棒子分送给附近的农民,数量不多,每家只分到两个。而农民如此喜欢它,尤其爱吃生玉米,给乡村增添了一种新口味。玉米的引进主要为解决河谷农牧结合问题,解决饲料问题。其中分枝玉米秸秆单产可达1.2万公斤,是理想的青贮饲料,而籽粒可作能量精饲料--也将给家畜增添新口味。在新口味之上,更有新意义在。

  说起春小麦高原602这个品种在西藏的推广,还有一段故事。建站之初,张谊光教授向全国各地兄弟单位写信求援,远在西宁的周兴民教授立即推荐并寄来这一品种。高原602本是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育成的优良品种,因其蛋白质含量高、产量也高,曾获国家大奖。推广到全国各地,反映普遍很好。收到种子,当年小区试种,亩产千斤以上。第二年推荐给附近桑珠林乡两户农民试种。有心计的农民悄悄地把一部分种子磨来吃了,一尝口感相当不错,方才放心地把其余的种子播了42亩地,产量较之其它品种提高了60%。春小麦高原602,产量高又好吃,这消息不胫而走,到第三年,大家争相来到拉萨站要种子;第四年,西藏农科院决定在农区大面积推广这一春麦品种。

  引进品种一般需要三年的试验周期以决定取舍;而优良品种、科学种田的推广工作则需要更长一些的周期,谨慎的农民迟早会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过程。不限于优良品种和新品种的引进,还有科学的轮作问题、变白色休耕为绿色休耕的问题,等等。这些试验目前都在进行着,玉米、小麦、油菜的轮作示范旨在解决恢复地力问题,新近引进的黍子沉甸甸地低垂谷穗;来自国内外的牧草品种繁多,红三叶、白三叶、苇状羊茅、黑麦草、青海老芒麦等品种,高产优质;还有试栽的行道树刺槐、龙爪槐、毛叶杨等也都表现良好。不仅附近农民常来走动,指点议论,啧啧称赞一番,就是拉萨市邻近县份和山南、日喀则地区各县,也都有人主动前来参观取经;差不多每一位自治区领导都来视察过,进行一番勉励;西藏农校的农、牧、林专业的学生们也每年来这里实习。从这儿,大家看到了未来西藏农业发展的希望之光。小小的、仅有五年历史的拉萨农业生态站,已显现出研究基地、示范基地、培训基地和咨询与桥梁功能的雏形。

  攀登计划青藏项目中,拉萨站承担了"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模式研究"。研究方向除上述高产生物物种的引进、筛选、培育及其推广之外,还有属于基础研究范围的高原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功能、生产力及其调控机制;土壤-植物-大气间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与响应。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包括在读博士、硕士生们每年来站上做课题。其中李文华和张谊光的博士生喻朝庆等人揭示了冬小麦高产的奥秘。以往的常识认为,西藏作物高产是因大气透明度好,阳光辐射强烈,植物光合作用充分。包括中外农业专家也都这样认为。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观测所取得的大量数据--这是一些精密而枯燥的数据,是关于光能传导、光量子能量密度、光合特性、光能利用转换效率等的数字和公式。研究结果认为,以往的常识为那么准确,太阳总辐射能量固然高于平原地区,但空气稀薄,二氧化碳密度低,严重影响了麦叶的光合效率,所谓小麦干物质积累并不高于平原地区。冬小麦高产原因则在于生长期长,约长于平原地区的三分之一;还在于温度条件适宜,平原地区小麦在高温的中午为避免消耗大于积累,中午停止光合作用,西藏小麦则无需午休。另外西藏小麦叶片直立性好,通体受光均匀也是高产因素之一。青藏高原的青稞和小麦,是全世界分布的最高上限,也分别开创了冬、春小麦和青稞单产的全国纪录。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长期的适应和演化,使高原作物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科学家们认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低纬度高海拔农业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