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意淫的军团》是作者的意淫
送交者: 偶然发言 2006年03月24日08:48:4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前言:这是我反驳文章的一个合集,做为我对新版史地人物的见面礼,呵呵:

那天我看到了一个所谓《意淫的军团》的奇文,里面充斥着挂着羊头的狗肉,以及大旗做的虎皮,假装很有知识的样子,得出一些希奇古怪的结论,在此在下,一个机械,军事,历史方面的外行,斗胆有几个问题向作者请教一下:

第一点:首先这个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和我们讨论所谓军队人数问题,他号称军队数量是史学家杜撰出来,糊弄群众的,又号称外国人的方法,让军队通过一个大场子更科学云云,真是让我笑掉大牙。作者羡慕的是什么外国方法呢,让我们看看看他的原文:

“如希罗多德《历史》记载希波战争时期波斯一次出动远征军两百多万,《亚历山大远征记》记载高加米拉大战时波斯军一百多万,而且这些记载都很详细可信,如希罗多德还记叙了波斯军在阅兵时是怎样点算军队人数的:是让每一个万人队逐一通过一个大土围子,最后清点出来军队总人数是两百多万;而且这些史书上每次大战都还很详细地记载了各兵种,各分队的人数,以及阵列配置,而这些数字也要精确得多,不像中国的数字往往只有整数没有零头。这就相对来说要可信得多。”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作者的史书看的非常少,还“往往只有整数没有零头”,中国人统计军队的方法早就很完整了:

“制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管子·小匡》── 这是齐国的编制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唯田与追胥竭作。凡用众庶,则掌其政教与其戒禁,听其辞讼,施其赏罚,诛其犯命者。凡国之大事、致氏、大故、致余子,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周礼 地官 小司马》──其他国家,包括秦国用的编制。

这段话不难看出几个突出的特点:1)很显然,战国时期的军民编制是混编的,也就是说,平时为农民,战时为军人,农民要接受军事训练。2)可以看出农民平时的生产也主要是为了军事目的,所以基本上是全民皆兵。3)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结构也是军事化的,社会单位的多少也直接和军事挂钩。

最荒谬的是,作者举了一个汉朝10万骑兵称为全国之力,言下之意秦朝绝对没有百万步兵。首先作者有没有点基本军事观念?古代的10万骑兵的战斗力是个什么概念?罗马有5 万重步兵,敢不敢武装5万骑兵?亚历山大这么厉害的君主,不过5000骑兵,骑兵步兵比例1:4以上。换句话说,汉朝光是养10万骑兵的本钱完全可以养40-50万专门的步兵不成问题,加上后续支援部队,预备役等等,全中国当时养个100万-200万普通军队有什么奇怪的?

还有一点,农耕国家武装10万骑兵确实需要几十万后续部队和举国之力,但是并不是说一定如此,比如匈奴,后来的蒙古可是全民皆骑兵,甚至蒙古是一个骑兵有两-三匹备用战马,顺便被汉朝10万骑兵打败的匈奴骑兵残渣,横扫整个欧洲,如果欧洲人如此厉害,怎们被反覆蹂躏的不像样子?

更荒谬的是,作者举了淮海战争的情况说明9个农民才能养一个军人,对不起,那看过战史的人都知道,战争后期解放军已经基本不参与生产(王震的军队一打败仗,马上就被挖苦成“开垦水平高不会打仗”可见一斑)而且现在战争对后勤的压力是古代能比的吗?拿淮海战争比真是可笑,再说徐向前在刘邓大军走后,把地方军队升级,又变出来十万军队去扫阎老西的几十万军队,光是山西这么一个小旮旯都能有这么多军队。怎么叫养不起呢?他为何不拿美国飞行员和老百姓的比例来比照秦国呢?

只要有严格的编制,出动多少大军很容易算出来,我军采用了三三制,五五制满编的几个师共有多少人乘法不就出来了?秦朝的时候骑兵用的不多,多作奇兵,又是军民混编,全民皆兵,类似王震的垦边军团,100万有什么奇怪的?100万如何统计?只要按照编制数数有多少领导不就知道了?一次军队调动多少人,数数走了几个师几个旅,照虎符一对不就得了?每个虎符代表了一支几百人的军队,调兵的时候要把虎符一一拿出对上并记录,乱说数量这不是开玩笑吗?否则,出去带兵个几十万不知道,回来几万人不知道,这不是让将军自己坐大,其他国家经常有坐拥军权大夫把国王废了的事情,秦朝有几次?

司马迁有没有可能夸大其辞呢?很不幸,司马迁是公认古代最严谨的史学家之一,他统计军队的数量完全可能是从秦朝的法律文献上得来的。秦朝的法律之严,规定之细是极为可怕的。而且秦法里面经常详细记载军队调动情况和处罚情况,比较一下这些记录不就得出具体人数了?否则司马迁当汉朝的史官,成天在看什么?

还有一个明显的证据:秦始皇初期有一个宰相要叛乱,但是虎符拿不出来,几百个人的军队都调不动,可见中国古代对军队的组织是非常有成效的。否则这样对敌人乱报数也就算了,如果是秦灭六国后封地乱报数,平时藏个万把个人的军队起来造反岂不是很容易?陈涉一个几百人的民兵调动时间稍有差错这种小问题秦朝的法律都有明确赏罚记载,更别说每次征战的人数问题了。再说了,别说军队有多少,就是整个秦朝有多少人,很快就能统计出来。刘邦进咸阳,立刻封户籍,说明秦朝时期每个人的户口,生死都有记录!这个有出土文献做证。 到时候,自己号称几百万人的军队打不过别人几万人是不是想吃不了兜着走啊?你以为司马迁成天就拿本《尚书》《春秋》《周礼》在那里看啊?

顺便,根据什么波斯万人队通过的情况,不难看出波斯军队在组织上水平很差,几乎就是临时征召全体人民当兵的乌合之众,只有当按照万人队来召集各路军队,但是对每路军队心理没底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统计方法。阅兵的时候才想起来报数,这种武装老百姓和亚历山大的那些严明的职业军队打不是找死吗?作者还特别欣赏这种大土围子统计法,简直是笑破秦皇的肚皮,现代人连2-3000年前古人智慧都不如,还好意思来和司马迁叫板,简直是丢人!

(注:我写这段话的时候,还没有去看亚历山大和波斯的历史,后来一看参考,果然和我猜想的一样,波斯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乌合到像我这样的一个普通军事白痴都能一眼扫出问题来,这个作者还居然拿来当宝贝,真是和张宗昌有的一比)

所以作者那种把别的时代,别的兵种和人民的比例来配比秦朝时期的证明方法是非常可笑的。

××××××××××××××××××××
第二点: 此文作者自以为自己看了两天冶炼本科教科书就敢在这里挂羊头卖狗肉,首先他一直没有回答gtdgtd(laminin)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他连一把含锡量为40%的秦朝兵器都没有找到。

1. 首先:他关于锡的配比问题,他是怎么诡辩的?举了一本古代的工具书,就在那里胡乱猜测古代刀剑的锡含量高达33%-40%,那我要请教:请问作者是如何知道古代的锡原料就是纯锡?

而且我就不相信古代的人几百年就一点没有研究过锡-铜比例问题,请问,如果千千百百个工匠,几百年就干这一个事情。难道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会互相比比?比如商鼎的含锡量就是10%左右,请问难道这些工匠就这么傻,像你这样专门翻周礼教科书来炼剑?最后炼出33%的特别脆的剑,他们就不会拿来和鼎用青铜配比做的剑互相砍砍看谁的效果好?难道古人就没有一个硬度的概念,还要靠什么HV值才能测定?

实际上,显然古代人是知道的,特别是秦国人,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剑的长度都很短,但是秦朝的剑非常长,那必须是韧性非常好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否则一砍就断的垃圾恐怕任何一个士兵都不会要。这么脆,这么长的剑,用木头盾一挡就要断,用这么高比例的贵重的锡,最后造出来这样的垃圾,性能还不如便宜的低比例的锡铜造出来的剑。是秦朝工匠们疯了呢?还是你疯了?

还有一个例子:
“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第11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把“记忆合金剑”。这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公斤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程度超过了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

请教你这个纸上谈兵的冶炼大专生给我们解释解释这是怎么铸造出来的?翻你的教科书去吧!哈哈哈哈!

他说,司马迁对秦王拔不出长剑的解释是“实际上,我看这是司马迁根据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情况来臆想一百多年前秦始皇时的场景,因为司马迁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较坚韧的铁剑了。”

作者屡次以自己平庸(甚至是比平均人差一点的)智力去思考司马迁,我觉得很有点意思,请问,秦皇俑里面的青铜剑把把在80厘米-90厘米以上,这些还只是普通的刀剑,不是秦皇的佩剑,他的佩剑很有可能更长,请问这是司马迁在臆想呢还是你在臆想呢?秦朝剑有多长请问是你清楚还是司马迁清楚?

之所以周礼里面提到了金属比例问题,这些比例用在什么地方,显然是经过长期实践,测试出来的东西,并且在战场上反覆测试得出来的经验公式,具体比例好不好,打仗的时候测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否则这个比例如何能写入古代教科书?看看兵马俑的发现:

“在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剑上,可以看到,这些剑出土时候都非常锋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没有生锈,制作得也非常规整,经过检测,它表面上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根据以往的记录,这种技术德国在1937年发明,美国在1950年发明,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迹。“出土的青铜剑在古代到底是怎样的工艺流程?有人做过各种模拟性实验,北京冶金技术研究院做过一个实验,用老陈醋、土硝和铬矿石加在一起加热,加热到800度,变成液体,涂在剑的表面。他们的模拟实验我看过,但是古代是不是就这样做的?不清楚。有人还用蓝宝石在剑的表面上摩擦,可以把铬涂在剑的表面上。这个样品我看到了,也不错。但古代是不是这样搞的,也很难说。”袁馆长说。另外,像出土的铜马车,一辆车有三千多个零部件,组合起来非常复杂。它的车盖有2平方米,薄度有2~4毫米,是浇铸成的,这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过高过低都会“千疮百孔”。还有车上的伞,首先浇铸成铜块,边上用锻造技术,这涉及到合金量的比例,如果含锡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

作者看到这一段了吗?车上的伞是使用锻造的技术,怎么说秦朝不懂锻造?怎么说秦朝不懂合金的比例?笑话!!!

别以为古代工匠就是大傻子,就你懂,就你知道锡-铜比例,别人搞几辈子都不明白,就你懂金属加工,别人天天用命来实践都不懂,连剑脆不脆,用来砍砍都不知道,几百年来守着一本完全没有通过实践周礼在那里炼剑互相砍杀着玩。你的智力怎么这么高呢?

第三点:标准化问题:

作者号称:
“他们之所以制造得一摸一样,原因很简单: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都是用一个模子成批铸造的原因,当然一摸一样。”

这个问题不管你怎么辨都是输。《复活的军团》里面提到的原文是如何的呢?

“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有4万多支,但它们都制作得极其规整,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北京理工大学的冶金专家对秦军箭头做了金相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

“铍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它的形式曾经五花八门。但是,在俑坑中发现的铍,尽管生产日期相隔十几年, 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 ”

首先我请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子,居然能够生产出4万支箭头而没有太大的误差?或者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中了什么头彩,居然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现的武器使用的是同一个模子,如果作者说这些是挑出来的,那么也不可能挑上万支吧?

退一万步说,我先不嘲笑作者的强词夺理。就按照他说的来,作者鼓吹什么标准化是“不同地方生产的零件能够互换组装使用”,他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言下之意是是不需要互换组装使用的就不需要标准?好,我就顺着他的概念来,箭头是不是就是一个不需要和别的机械配合使用的东西?很不幸,不是,为何,因为你后来承认秦朝的弩机是有瞄准机具的,瞄准机具必须要和相同重量,尺寸的箭配合才有意义吧?否则重量不一的箭弄出来,打仗的时候每次射击都要根据经验重新调整一下瞄具?再退一万步说,如果说秦朝的弓箭手经验丰富,临战前可以挑选相同重量的箭头,校对一番,那弩弓上还费半天劲装瞄准机具做什么?直接找个棍子比一下岂不是更简单更快更好调整?瞄准具之所以存在,我看还有有一个标准才有意义吧?

再来一个更强有力的例子,兵马俑的发现中:

“秦弓弩的特点之三,是形制规范化。兵马俑坑发现的各弓弩遗迹,每个弓背、弩臂等大小尺寸基本相同,特别是青铜弩机,模铸精细,小小的栓塞也可以互换,表现了规范、划一的特点。”

又如大量的战车,零件高达三千多个,请问这个是不是标准化???????我看标准化箭头尺寸,重量是任何一个稍微打仗的原始人都会去做的事情,因为可以极大地提高射击精度,你如果说弩弓本身不需要精度,只要对黑鸦鸦一帮人靠运气大概射三次就可以压制对手那就是笑话了,相信作者也不会往这方面想,我在这里不多说了。最后,秦皇一统中国做的几件事情之一就是书同文车同轨,车同轨我看也是标准吧?那几个箭头制造肯定是按照标准化的制度来生产的道理实在是太浅显了。

最后一点:这个作者还是一个愚蠢的武器唯胜论者,毫无基本军事常识在那里胡扯,作者云:

“而在这里,他们又把秦军因为没有锻造青铜甲可用,也没有铸造青铜甲可用,只好披着薄薄的防护性能很差的皮甲(大部分是猪皮的),硬要颠倒黑白地解释为是 “过于沉重的头盔和护甲妨碍了他们杀敌晋爵”,呵呵,真是无耻到了极点。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到了后世,汉唐时,逐渐有了青铜甲和铁甲可用的时候,为什么汉唐时的中国军队不肯舍弃这些“过于沉重”“妨碍了他们杀敌晋爵”的铁甲铜甲,为什么不再觉得“过于沉重的头盔和护甲妨碍了他们杀敌晋爵”?”

作者在这里胡扯什么皮甲臂弓箭一定输,铁甲腹弓箭一定赢这种无聊的装备至上观,皮甲算不错的装备了,我向你推荐1000年以后的蒙古骑兵:40%的重骑兵全身是皮甲或者链子甲,头盔也比较简陋,其他60%的骑兵没有甲没有头盔,箭全是臂弓箭。一共人数不超过25万,打的欧洲那些先进装备的后裔哭爹喊娘,屠城各种先进武器的发源地中东,你说的那些先进装备在一年后居然败在连秦朝装备都不如的蒙古人手下,你准备如何解释?

就退一万步说,就算蒙古人具有一个梦幻武器:马蹬和少数攻城火炮。那我们找个更接近的:匈奴骑兵,匈奴骑兵有没有什么铁甲头盔?匈奴骑兵和秦朝战争结果如何?结果就是秦朝打的数十年不敢牧马于边疆的这么一些简陋的民兵,1-2百年后居然打的先进装备的罗马帝国向他们进贡。请问这是罗马人疯了还是你疯了?

实际上,相对而言,军事里面的数量和机动力比质量重要的多,《复活的军团》里面反覆提到秦朝军队对机动力的重视。为何秦朝不用锻造武器而用铸造武器?对我来说这非常容易理解,锻造的铁在当时做一把剑要多少时间?铸造要多少时间?锻造武器的精度如何,铸造的精度如何?换了任何一个稍懂军事的人都知道要上大批量,便宜,容易制造的武器以数量冲垮对手。

你说的那个什么罗马军队最多也就5万人那是胡扯,因为5万职业军队后面要跟上几十万人的后勤,他们对秦国试试?几十万亦军亦后勤的职业军团,几乎人人用弓箭(兵马俑目前的三个坑内7000个兵有4万件以上的武器)。光是阵前三支箭就要杀伤多少人? 再说我们看看魏国的重步兵的配置:

“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硕之弩,负矢五十个”《春秋》

就是说,魏国的重步兵,带一把十二硕的弩弓,带有五十支弓箭,如果临战只能发三发箭,带五十支箭做什么?这说明魏国重步兵临战前起码要发10-20支以上的箭才有可能,更别说秦国了,怎么可能交战不过三发?

这个作者利用支言片语来推断整个军队真是太可笑了,所以我也利用相同的方法来治治他。而且作者号称“普通的弓“临敌不过三发”,更何况是张弦和发射速度慢得多的弩,临敌最多一发,敌人很快就冲到面前了。”那是你的智力范围,秦朝人不能把弩弓装在战车上?(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战车主要装备的就是弩手/戈手)如果敌人重骑从右翼过来,战车完全可以避开(千万别告诉我你想像战车的马是面对着敌人重骑的)。重骑兵主要是速度起来以后的冲击力,一旦第一下没有捅到威力就很有限。古代对付重步/重骑混合军团常用鹤翼之法,中间凹陷,两侧包抄,所以如果装甲太重,明显影响机动力。最简单的,敌人排阵在两百米外向秦军冲锋,秦军弓箭手每射一箭就转移,转移的时候抽箭,然后回头拉弦再射,怎么可能才有一发或者两发?

如果你要和我讨论任何秦军战术,恐怕首先要记住秦军军事最重要的原则是在近战之前能够射出足够多得弓箭杀伤敌军,战车,骑兵完全可以用“射-跑”战术不停地射箭,这样的实际战斗往往不是你想象电影上演的,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一方面高声叫嚷,疯狂往前冲,另外一方在那里囤着,靠几个长矛在那里抵着。只有西方人才会拍出指环王里面那种落后的战斗情况。相反,秦军很有可能是阵行不停地在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不停地放箭,步兵开始负责保卫弩兵和战车,随之而动,骑兵负责向后包抄,从背后射箭,整个部队对敌军整个方针做圆周运动,以放箭为主要目的来杀伤敌人,这种战术需要是的重装备还是轻装备正常人稍微想想就明白了,你就别对古书上几句话断章取义在那里胡扯。

顺便看了一下你对孙子兵法的评论,完全可以见你只是随便一看,毫无琢磨,以后就不要在那里瞎评论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