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唐: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中) |
送交者: 阿唐 2006年08月25日09:02:3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硅谷夜话 阿唐
(3) 罗斯福
不好意思,没有任何争议的好人现在才安排出场,嘿嘿。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个极具贵族气质的残疾人,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并且死在了总统任内之上,从此美国修改了宪法,任何人不得连任两届以上的总统。
如果问1945年临终前的希特勒,他心目中最恨的人是谁,回答无疑就是罗斯福。如果没有罗斯福,很有可能二战的结局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与今日的美国有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国人的国际观。今天如果在街上随便询问一个美国人:如果伊朗是魔鬼,美国的潜在威胁,要不要出兵去打伊朗?答案中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是Yes。但是同样的问题如果在70年前提出来,差不多全体美国人都会摇头。这就是从十八世纪后期起盛行于美国的“门罗主义”,即美洲孤立主义:不介入欧洲和其它地区的事务。
因为一战的缘故,中立的美国顺势而起,成为世界工厂,几分类似今日中国的情形。那个时代的美国虽然工业产值已经跃居全球老大,但是在国际事务上的心态上还是个小老弟,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去承担与自己国力相当的对于世界的责任,当时欧洲是英法说了算,德国正咄咄逼人地挑战二者的领导地位,亚洲则是美英法日俄不相上下的局面,日本正积极主动地努力打破这一战略均势,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美国充其量也就是能在美洲事务上说一不二而已。
二战前夕,美国一如既往地奉行其孤立政策,与各主要强国保持着大致良好的外交关系。在欧洲,美国没有很多的利益冲突,因此乐得做一个和事佬;在亚洲,日本最初的军事冒险是在侵害中国、苏俄和法国的利益,美国对于日本的行为不仅不管不顾,而且还继续对日本出口废旧钢铁等紧缺的战略物质。
所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句十足的屁话,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验证:美国国会中的孤立主义力量十分强大,而国会的立场和作为则与舆论导向和民意息息相关,一句话,美国的老百姓根本不愿意搅这趟浑水,欧洲也好,亚洲也罢,都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为什么要去多管闲事?!
罗斯福很早就看清楚了这一点:因为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世界变小了,美国不能永远地孤立于国际事务之外。但是,以他为首的美国政府很难一下子扭转这一传统的美国国策,否则,下一届的白宫主人可能就不是他了。因此,罗斯福凭借在第一届总统任内的“新政”举措,从而复兴了美国的经济所打下的民意基础,在二届总统任内,一点一点地开始调整美国的对外政策。
在欧洲,虽然美国仍然奉行一贯的不介入政策,但是罗斯福对于纳粹德国的崛起一直非常警惕,主张要以强硬地态度对待希特勒的冒险行为。罗斯福的这一思路,有人说是出于他对于纳粹理论体的深恶痛绝,也有人说是美国犹太人金钱的影响,无庸置疑,这是一个相当英明而且颇具前瞻性的决策。
从美国的长远利益而言,在远离美洲的欧亚大陆,扶持相对弱小的一方,无疑是最聪明的做法。但是在前景并不明朗的局面下,甘冒与德国和日本为敌的风险做出明显偏袒英法中一方的举动,这就是伟大的政治家与升斗小民之间最大的不同,前者想到的往往是明天,而后者则往往是昨天和今天。
随着二战的不断展开,罗斯福越来越多地卷入到战争的旋涡中去,对于以英法为首的盟国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等到法国战败,英国独力难支的时刻,美国除了直接出兵参战之外,几乎就是盟国的一员。
1940年,罗斯福的第三届总统任期开始,介于英国的外汇和黄金储备已经枯竭,国力消耗殆尽的严酷现实,他一力推动国会批准了“租借法案”,英国及其盟国可以不掏银子就能从美国拿到军火以及工业产品,战争进展到了美国出枪,盟国出人的程度。等到苏德战争爆发,罗斯福毫不犹豫地把租借法案扩展到了俄国。除了在20年代少量的美国私人资本进入俄国之外,这是民主国家与共产国家首次携手合作,美国的大炮坦克卡车源源不断地从北海运进了苏俄,在苏德两军撕杀的精疲力竭的时候,这些援助的意义非凡。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偷袭了珍珠港。有人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其实,转折点早就出现了,就是珍珠港。此后虽然盟国仍然节节败退,一直到1943年才开始大规模反攻,但是因为美国的直接参战,二战的结局早在1941年底就已经很明朗了。
雍正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打仗,打的就是钱粮。说穿了,就是这么一回事,归根结底还是双方的国力比拼。在热兵器时代,尤其是二战时期,士兵的勇气与统帅的谋略已经下降到很次要的地位,双方拼的就是工业生产能力、技术发展水平和人力物力资源,显然,德日意等轴心国一方除了德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之外,其它各方面都相去甚远,战争的结局自然就是小葱拌豆腐了。
说起技术装备对于现代战争的决定性作用,日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二战前,从1932年到1941年,日军在中国大地上横冲直撞所向披靡,经常以千人规模的部队为独立作战单位,附属少量的轻便山炮,往往打得几万中国军队满地乱跑。实际上单就步兵武器装备而言,日军并不比国军强大很多,但是凭借其良好的士兵素质和远比中国先进的战役组织能力,一个日军的战斗力基本上等于十个国军士兵。但是,二战的太平洋战场,日军碰上美军之后,士兵的勇敢和战役的谋略等等,除了给美军添了若干麻烦之外,对于战争进程的影响实在是不大。二战末期最血腥的硫磺岛战役,日军躲在地堡里,射击口紧挨着地面,除非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否则根本没有办法摧毁。美军就把原本准备用来战后在岛上建机场的施工设备运上岛,用推土机把搅拌好的水泥平推过去,把所有的地堡出口全部堵上,这种在掌控了制空权和制海权下的不对称的战争,技术装备的强大完全压倒了其它因素。
从这一点来说,美国的确是对于二战贡献最大的国家,没有美国,二战的结果大概毫无悬念应该是轴心国胜利。苏俄则是二战中牺牲最大的国家,是仅次于美国对于二战贡献最大的国家,没有苏俄,二战的结果非常难以预料,变数很大,拖延的时间也会很长。
正是罗斯福,把美国从长期的孤立主义的氛围中连推带拉地带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以相对成熟的民主政体、强大的科技开发和工业生产能力,在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的基础上,挟领导二战胜利之威势,建立联合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从二战结束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轮甲子过去,依旧雄居世界霸主地位,丝毫不见任何衰退的迹象。
如果没有二战,如果没有罗斯福,美国大概迟早也能混到世界老大的地位,但是一定不是在1945年,恐怕是60年代甚至是70年代的事情了。而且可以肯定,那一定是一个多极的世界,而不是今天美国一级独大的局面。
如果说,这个世界一定需要一个国家出面做老大,阿唐还是以为美国来做是最好的。英国是个过气的破落贵族,虚伪、阴险和死要面子;法国早已经没有了拿破仑时代的朝气,浪漫、懦弱和不思进取;俄国曾经是一个专制猛兽,贪婪、冷酷和大而不当;日本则是久贫乍富的小人,偏执、残暴和心胸狭小。试问,过去的60年里,哪个国家还能比美国做的更好?
从这个角度出发,坐在轮椅上引领美国走向世界霸主席位的罗斯福,是当之无愧深深影响了人类二十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生态的伟大人物。
(4) 斯大林
斯大林也是一个化名,意思是“钢铁的人”,他的原名是约瑟夫·朱加施维里,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斯大林是格鲁吉人,苏俄的少数民族,一个鞋匠的儿子。
正如他的名字一般,斯大林的确具有钢铁一般坚强的意志,这一点,不论是他的敌人还是他的朋友都有切实的体会。雷锋同志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冬天一样冷酷无情”,而斯大林同志则是对于两者都像冬天一样的冷酷无情。
斯大林是列宁的助手和学生,斯大林这个名字还是列宁给他起的。尽管列宁对斯大林的粗暴作风有些不满,最后还是把俄国革命的薪火传递给了他。
斯大林这个人非常的冷酷和残忍,他在列宁故世之后,对于昔日的战友,今天的合作者,凡是意见不一致或是地位和贡献与其相当的人,痛下杀手,毫不留情,其中最为人垢病的就是对于托洛斯基的整肃。托洛斯基号称红军之父,在十月革命后的的卫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与军方将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将托洛斯基流放海外后,斯大林又对红军高层中怀疑与托洛斯基有旧的将领们加以清洗,造成军内人人危机。
其后,几乎所有的共产国家对于政敌的严厉整肃,虽然其根源来自于过于专制的制度,但是,斯大林的示范作用显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这一点而言,斯大林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
苏俄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也是极其粗暴,先后有数百万的富裕农民被肉体消灭和流放易地,一夜之间,全国的农民全部编进了集体农庄。通过对于农民的全面控制,人为造成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苏俄的工业化进程相当迅速,到三十年代末,其工业产值已经位居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了。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希特勒开始“巴巴罗莎”计划入侵苏俄的时候,老毛子的军火工业能力已经非常强大了,简易、坚固、耐用的飞机、大炮和坦克源源不断地从工厂开赴前线,展现出来的惊人的战争潜力,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希特勒大跌眼镜。某种程度上,希特勒的失败就在于低估了苏俄的国力。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苏俄农民的苦难和血汗换来了国家机器的强大,从而在二战中最后赢得了胜利,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
无论是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希特勒都是一个恶魔的化身,甚至在二战结束前夕的德国,日尔曼的有识人士也看清了希特勒的疯狂本质,为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与未来,策划了对其暗杀的活动。但是,对于斯大林的评价则复杂很多,斯大林在西方世界始终都是一个暴君的符号,人们一想到斯大林,脑海里浮现出来的都是一个没事就在纸头上画狼头的刽子手;在苏俄,斯大林生前是太阳是领袖是天才是慈父,他的地位崇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斯大林身后其地位一落千丈,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焚化后埋葬在克里姆林宫的墙下。
以今人的观点,至少是阿唐的观点,嘿嘿,斯大林的正面评价至少有两点:伟大的爱国者和世界和平的捍卫者。前者是因为领导俄国人民抗击并战胜了德国的入侵,后者是因为源自于苏俄在二战中的英勇牺牲和伟大贡献。
在二战中,斯大林的军事才能表现平平,甚至在战争初期的几天里,突遭德国军事打击损失惨重的时刻,因为悔恨自己对于战争发生的时间点的判断失误,失魂落魄,不理政事。不过总的来说,在整个二战期间,斯大林还是尽到了他肩上的责任,任人维贤,没有捅出太大的篓子来。斯大林生前,苏俄把他对于二战的功绩捧上了天,斯大林身后,又把他贬低得一文不值,都是不对的。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希特勒身上,多位德国将领在战后发表的回忆录中,把战争失败的责任推到了希特勒头上,其实,希特勒在战略分析方面的眼光还是很有独到之处的,他的失败,是因为执迷不悟地追求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不知道进退,最终被命运彻底压垮。他最为人所垢病的是在战争后期,常常绕过中间阶层直接干预军师级的战役指挥,实在是因为他的战略构想和意图远远超出他的军队所能承受的限度,万般无奈之下,希特勒只好赤膊上阵,祈望能够发生奇迹。虽然希特勒的疯狂并没有影响战争的最后结局,但是在东线战场上,的确出现过多次因为他的坚持,死不退让,从而扭转了的局部战局的例子。
斯大林还没有发疯到把手伸的这么长,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的脑筋不如希特勒聪明,呵呵,他还是很会用人的,比如朱可夫就是被他从一个军区的小司令,一路提拔到了几乎是对德战争的前线总指挥的高位。
斯大林对于二战虽然没有突出的军事贡献,但是他敏锐的地缘政治的全局观却是居功置伟。战前,斯大林先在东北狠狠地揍了日本人一顿,让皇军在二战中始终不敢对苏俄动粗,还自嘲说是“涩柿”,嘿嘿。然后又趁希特勒全力搞定西欧,无暇东顾的时候,假惺惺地与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然后大肆侵吞周边的小国,一下子把俄国西线上的国境线扩展了好几百公里,无形中加大了俄国的战略纵深,这在其后的对德战争中对于消耗德军的进攻势能,意义非凡。
斯大林的坚强意志和傲视群伦的形象,在二战最困难的时候,是凝聚苏俄人民的无穷力量。据说苏军在进攻的时候,往往在阵地上用高音喇叭播放着斯大林的讲话,红军士兵在领袖声音的激励下,前仆后继地杀向德军阵地。如果换上一个软弱的领袖,恐怕早就抗不住了,法国不就是前线一溃败,后方的城头就飘出了一旗白幡了么。
二战最精彩激烈的部分,毫无疑问就是苏德之间的战斗,在二战大多数时间,德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东线战场上,双方动辄就是上百万人缠斗在一起。两个国家都是独裁专制统治,双方的士兵都不同程度地被洗了脑,战争格外地残酷与血腥。几乎每次战役的局部战场都是德国人占了上风,但是经年累月的血战,德国终于抗不住了,一个6千多万的国家,1千三百万的兵,近6百万的士兵和平民的死亡,接近10%,国家和民族的血流干了,苏俄的损失更大,近3千万的人口损失,甚至超过了10%,但是毕竟人口的基数大,没有被彻底压垮。
借二战的胜利东风,苏军高唱着“宜将剩勇追穷寇”,顺势把东欧收入了自己的囊中,再加上亚非一些穷光蛋国家的响应,全球山河有一小半成了红旗的海洋,共产主义事业如日中天。
阿唐以为,正是斯大林的铁血精神,带领俄国人民赢得了二战的胜利,在一个独裁专制的国家,领袖人物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为过;正是斯大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与其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原则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推进了共产主义浪潮在全球范围的泛滥,成为后世回首二十世纪时最大的一道风景线。
(5) 戈尔巴乔夫
1985年,54岁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预见到,在短短六年时间里,这个秃秃的脑门上有着一个鲜明的暗红色胎记的小个子男人,一手促成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共产主义阵营的分崩离析。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及其旗下的社会主义阵营,扩张到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最高顶点,其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影响力,触及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五洲四海,狼烟四起。按照当时中国人的说法是:新沙皇亡我之心不死,企图把全世界纳入其帝国的势力范围。严峻的形势,逼迫得在韩战和越战中曾经结下血海深仇的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国家,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不得不携起手来共同抵御新沙皇咄咄逼人的攻势。
就是在这个时候,1986年苏共的第27次代表大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他的新思维理论,主张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其本质是民主和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人道主义价值观的实现。
戈尔巴乔夫的主张,无疑是在沉寂已久的苏联政坛上投掷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如果说三十年前赫鲁晓夫对于斯大林的清算,仅仅是批判前领导人的个人操守和品德,那么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就是对于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义。
尽管来自党内的反对声音不少,但是长期以来的经济停滞、思想禁锢和文化贫乏,尤其是威权统治下体制的僵化与沉寂,苏联社会的各个阶层对于苏联现状酝酿着相当不满的情绪,精英阶层中的一部分人也希望能够改变这种困顿的局面,因此,改革的声音始终主导了苏联的潮流。在随后的苏共的28大上,从思想上组织上,基本上抛弃了一党专制的政治生态模式,开始走向多元化和公开化的民主改革之路。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其中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是苏联的主体,也是最早组成苏联的几个联邦国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苏联这个国家是一个三级金字塔式复杂的结构:联盟、联邦和共和国。联盟的各个共和国中,民族异常众多,除了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民族基本上不占多数,这一点与中国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联盟的形成,除了继承自沙皇俄国的遗产,也有二战前后期对于周边小国的兼并。一句话,苏联内部存在着极为尖锐的民族冲突的隐患,只是这种隐患在以苏共为领导核心的共产主义时代,表现得不那么鲜明。
随着政治改革的深化,联盟中央的权力不断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出于本民族或者本地区的利益,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当然,个人的政治野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最活跃的人物就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另外,随着公开化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罪行逐渐曝光于世,极大地动摇了民众对于共产主义的信心。
苏联集团的东欧部分,基本上是二战后期在苏军占领下半强迫实行的共产主义体制,民心历来不稳,其民主化自由化的诉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戈尔巴乔夫对这种情况持鼓励态度,明确反对东欧的执政者采取任何暴力镇压的措施,短短数年之内,失去苏联武力支撑的东欧各国,纷纷变色。这种示范效应,又反过来投射回到苏联,一时间,人心浮动。
就在这个时刻,1991年的8月,苏共高层中的保守势力趁戈尔巴乔夫度假期间,发动政变,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试图停止戈氏的政治经济改革举措。急风暴雨中,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力挽狂澜,带头上街抗议示威,反对保守派的倒行逆施,前来镇压的军队,阵前倒戈,这场几乎由除戈尔巴乔夫之外所有苏共中央实力派领导人物发动的政变,仅仅维持了三天就彻底失败了。
在政变风潮中脱颖而出的叶利钦,随即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且在1991年底,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总统一起签署了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紧接着,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响应,脱离苏联,加入独联体,苏联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被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独联体中最大的俄罗斯联邦,苏联正式灭亡。
一个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了70多年的世界超级大国,在短短数年之内,改弦更张,政治理念全面转型,最后一发而不可收拾,不仅造成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的分崩离析,而且导致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土崩瓦解,实在是让世人眼花缭乱,大大地跌碎了一回眼镜。
很多人分析说,这是因为苏联长期的共产主义体制下,经济停滞,政治沉寂,文化萧条,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戈尔巴乔夫不过是在适当的时刻在适当的位置上推了一把而已。此话大谬,所谓寂久思变,人心所向,不过是苏联变革的必要条件罢了,独裁专制体制下的最高上位者,一言九鼎,对于历史的进程影响巨大。一般而言,民众的心声往往处于发散状态,需要有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以便抒发,一个政党竞争的体制以便选择自己的民意代表,不然,就永远是一盘散沙,不可能对于统治阶层造成任何实质的威胁。如果不是相对年轻的戈尔巴乔夫走上了苏共总书记的岗位,任何一位传统的执掌权柄的苏共老人毫无疑问仍将继续沿着习惯的路线前进,80年代的苏联尽管步履缓慢但是仍然稳定,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国家已经走到了必须悬崖勒马的边缘。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会带领苏联走上民主自由的不归路,最后导致了苏联的瓦解和东方集团的崩溃?阿唐以为,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戈尔巴乔夫不仅是一个善良的人,有正义感的人,同时,作为政治家,他又是一个年轻的人。
不同于他的几届前任,戈尔巴乔夫当政时刚刚54岁,此前因为工作的机会,他多次出国访问,应该说,他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有雄心壮志,想要做一点事情,胆子够大,魄力也足,而且他有的是时间,完全有信心大干一场,而不是修修补补,得过且过。于是他从经济改革入手,希望能给这个几乎僵化的庞然大物增添一些活力,但是效果不佳,于是又开始图谋政治体制的改革,希望先有条不紊地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澄清思想和理论、理顺党和国家的权力分配和结构关系后,再开展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苏联就不仅仅是由苏共一个组织操纵的军事巨无霸、民生凋敝不堪的畸形国家,而是全民共有的国强民富的国家了。
然而,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是如此的庞大,不可避免的遭到体制内部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势力的反对,因此,戈尔巴乔夫不得不运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重用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改革派,打击传统派,最后造成了双方势均力敌的局面,自己则以主流派自居,居中协调,平衡政局。一段时间里,戈尔巴乔夫左右逢源,很是风光了一阵。
不幸的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存在一个很大漏洞:一方面,他需要依靠苏共传统势力的体系和资源来管理国家和稳定局势,另一方面,他又鼓动改革势力去削弱苏共的影响力,改变一党独大的局面。类似的手法,文革中的毛泽东曾经施展过。但是,戈尔巴乔夫不是毛泽东,后者所拥有的雄厚的政治资源和娴熟的政治技巧,使得毛泽东能够有效地控制局面,欲取欲夺,游刃有余,潇洒得很,而戈尔巴乔夫不过是苏共体制下产生的一个普通的领袖人物而已,在突发事件导致局面混沌的时刻,他的政治能量与技巧都不足以驾驭局面,这就是91年8月未遂政变后的形势。
此前改革中的种种举措,一方面是苏共阴暗面的集中曝光,一方面是长期压制下的逆反心理的爆发,人心显然早已经背离了苏共。而未遂政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副产品是:专制统治的威权沦丧。如果说此前老百姓对于苏共是敢怒而不敢言,那么现在的苏共就变成了过街的老鼠。
值此历史紧要的关头,叶利钦敏锐的发现彻底埋葬苏共,是一本万利夺取政治资源的捷径,于是率先脱离苏共,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新体制。无论是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还是出于对于苏共曾经试图抛弃自己的行为的怨恨心理,还是希望顺应时势,逃离苏共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总之,戈尔巴乔夫采取了与叶利钦相一致的行动,解散了苏共中央,试图以自己苏联总统的身份,全力争夺民意的制高点。
但是,以民望而言,叶利钦因为在未遂政变中的出色表现,风头正健,戈尔巴乔夫明显落了下风;以政治资源而言,失去了苏共的强权统治,维系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就变得极端虚弱,联盟总统的舞台就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不稳定,最后旗下的加盟共和国纷纷离去之际,孤家寡人的戈尔巴乔夫只能黯然下台,从此失去了作为政治人物的一切资源。
苏联的覆灭,对于全球而言,正面的意义是不言而喻;对于原苏联而言,痛苦是一时的,而且也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一个以威权统治整合起来的帝国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在腥风血雨中撕杀出来一个结果,倒不如自我解脱一了百了。
苏联的和平易帜,戈尔巴乔夫功在天下。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