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儒教是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源
送交者: viewer 2008年04月29日09:09:56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被欺骗的中国人(第二篇第七章)儒教是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源(一)

作者:方舟
2007-05-21 16:19:54


七 儒教是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源

儒教是一种静止的世界观。正是这种静止的世界观赋予了中国社会超强的惰性,使得中国社会几千年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性。

除了上文中提到过的种种表现之外,儒教的静止世界观在中国社会中还有以下三种表现:

第一,儒教使人安于现状,反对任何社会变革。中国历史中的每一次的变革,都会毫不例外地遭到“效法先王”的儒生们的围攻,受到儒家思想的层层阻滞。

第二,儒教使人迷信祖先,崇拜师长。儒教是崇拜祖先的宗教,他的祖先崇拜使得中国很迷信自己的祖先,迷信祖先的技术,迷信祖先的秘方。后人有了新的技术、学术也要假托黄帝、周公的名义才有说服力。一个不信儒教之邪,敢于大胆搞革新、创造的人,那他只会有两种结局:要么被儒教所扼杀,扼杀不死,他就会被后来的儒者尊为神圣。一批不信儒教的人打下江山后,儒教也会将他们捧为神圣。不论是文臣、武将还是文学家、艺术家,开国的一代就是这个王朝各行业的开山鼻祖,他们的继承者、学生在“事师如事父”的儒家思想的束缚下,只能对老的学问承袭而不敢有所超越突破,因为在儒教中国,超越突破就是越礼犯上、不尊重老师的表现。这样,各种学问不是愈做愈好,而是愈作愈糟;人物也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而是一代不如一代强。

第三,儒教反对科学。在人类进步发展的历史中,技术的发明、革新起到了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社会许多大的飞跃,究其原因,其动力原是来自于一两个不起眼的技术发明。近代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是近代科技突飞猛进的结果。

抵挡社会进步的儒教,在本能上是反对科学的。

儒教的反科学主要表现在它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上。

经过秦朝暴政和楚汉战争后建立的汉王朝,初期信奉寡欲无为的道家思想,经过六十年的休养生息和刘氏祖孙六代的经营,到了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汉王朝已经人给家足,国力强盛,年方二八的刘彻已不再满足清净寡欲的黄老之道了。为了追求“万事之统”询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刘彻下诏命令全国“贤良文学”上书对策。此时熟谙儒家经典的董仲舒脱颍而出,以“天人三策”回答了刘彻的三次册问,使刘彻最终找到了治国的理论武器,从此,汉王朝开始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其核心内容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⑴ 

人之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行体化天数而成。⑵

人之首,首妢而员,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尤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⑶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于天。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夫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⑷

董仲舒还将儒教之五常:仁义礼智信分别和五行一一相对应,东方木主仁,西方金主义,南方火主礼,北方水主智,中央土主信。

不仅只是三纲、五常,董仲舒还将官体、继承、刑辟、摄政、嫁娶等儒教制度内容都与天象、五行一一比附。

父死子继合法?法木终火王也。兄死弟继何法?夏之承春也。……子顺父、妻顺夫、臣顺君,何法?法地顺天也。男不离父母何法?法火不离木也。女离父母何法?法水流去金也。取妻亲迎何法?法日入阳下阴也。⑸

…………

天人感应。

“人之所为,与天地流通而往来响应。”(《春秋繁露?尧舜汤武》)“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蓄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谬戾而妖孽生亦。此灾异所缘而起也。”⑹

其大略之类,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为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诗》曰: “畏天之威”,殆此谓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咨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⑺

君王顺天而行,修饬德政,天就会降祥瑞庇佑,君王逆天而行,天就会将灾难惩戒。如果不悔改,天就会收回符命,使之败亡……。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最后又引申出两个结论:一是:“王权天授”,皇帝的权力来自于天,皇帝是天之子,受命于天,代表天的意志,治理人世。二是“屈民伸君,屈君伸天”,民众必须服从君王,君王必须服从天意。这两个结论恐怕才是汉武帝青睐董仲舒,将他的理论视为“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原因。

正是董仲舒将阴阳、五行与先秦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儒家思想演变成儒教,使得儒学升华为中国的政治神学。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之前,儒、道、阴阳、五行等思想本是混沌一体,不分家的。春秋战国,几个弟兄分了家,各立门户独自发展,经一段时间后,在汉代又重新合为了一家。混沌、混合本来就是中国龙文化的秉性,儒、道、阴阳、五行等兄弟的结合只是早晚的事。

儒教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反科学主要表现在:

一 使自然与人相混合,主客体不分。
二 使权力成为社会结构、思想价值的核心,科学沦为权力的附庸。
三 权力中心思想导致了科举制度的诞生。
四 歧视科技、劳动、实践。

一 天人合一使自然与人相混合,主客体不分。

儒教“天”的概念,十分抽象、十分模糊,并且包涵性极大,自然中的万物皆可被“天”所涵括。儒教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使得自然与人合一,自然与人相互感应。人成了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然也成了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学者将此种自然观称之为有机自然观。

儒教虽然声称天是人的曾祖父,人的三纲、五常可求于天,人的生活可效法自然,但飘渺的天,蒙昧的自然并不会说话,人怎么去效法呢?只能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官去看去听。太阳、月亮、星辰周而复始的运动可以看见,昼夜、四季的变化可以感觉到,但是这些被感觉器官所感知的自然之法都是肤浅的、感性的、有限的,是远远不够人们效法之用的。那么隐藏在自然现象之下的更为深奥、更为复杂,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的规律、自然之法,怎么去知道呢?既然自然与人是同理、同质、合而为一的,于是中国人就有了一条探索自然的捷径:以己度物,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去推测自然规律。

故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现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⑻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表面上,儒生的话很有道理,并且给了“科学研究”很高的的地位,但实际上,结果却与儒生的话正相反。让我们看看儒生们是怎样“格物”的。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有一位姓钱的朋友坐在亭子里“格竹子”,“格”了三昼夜后,病倒了。王阳明继承了朋友的工作,亲自去对竹子静观了七天,仍没有得到有关竹子的道理,最后他感慨道:“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于是,他便劝人把眼光放在自己的内心上来,“真格物之功只能在身心上作”。王阳明的顿悟,并不稀奇,他的前辈们早知此理,宋朝的理学家程颐就说:“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⑼“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⑽ 宋朝的理学大师朱熹讲得更明白,格物的目的就是要“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如果不是这样,“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为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11)……。

儒教的格物,实质上是“格心”。

儒教的“格心”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

儒教的以心格物,使得自然人格化。儒教声称人应当效法于天,可实际上,他的有机自然观却让自然成为了人的有机体的延伸。这样,中国人研究自然就不能将自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客体去研究,而只是将自然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去研究的。中国古代是没有人去研究纯自然的,他们研究自然只是作为研究人的一个手段。

比如说天文,中国人认为天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延伸,天文与人事是相互感应的,因此,天象中隐藏着人世间王朝兴衰更替、王侯将相生死休戚的信息:

日蚀,必有亡国死君之灾。

日以春蚀,大凶,有大丧,女主亡。夏蚀无光,诸侯死。秋蚀兵战,主人死。冬蚀有丧,多病而疫。(12)

日蚀所宿,国主疾,贵人死。用兵者从蚀之面攻城取地。

日蚀有三法,一曰妃党恣,邪臣在侧……,而曰偏任权柄,大臣擅法……,三曰宗党犯命,威权害国……。(13)

却说孔明在荆州,夜观天象,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亦’。 

却说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懿惊喜曰:‘孔明死亦!’(14)

…………

中国古代的地理同样是研究人的。中国人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龙脉的地方就可以出皇帝,人的阴宅(祖坟)、阳宅(房屋)、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结构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沉浮:

地理家以山名龙者何也,山之变态千形万状,或大或小,或起或伏,或逆或顺,或隐或显,支垅之体段不常,咫尺之转移顿异,验之于物,惟龙为然,故以名之。(15)

穴后相看节节高,有如天马下云霄。子承于父孙承租,世代居官挂紫跑。

穴后一重低一重,此地须知是退龙,纵有穴情只一代,儿孙不久便贫穷。

福龙赖有祖宗好,左右周围筹集来,体势纵非真正结,盘桓安静亦勘裁。

病龙慵懒不堪言,边死边生力欠完,锄破崩残同一断,纵然成地亦孤寒。                           (16)

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屡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17)

…………

中国古书中提到某位博学贤士,有经天纬地之才时,常说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前知一千年,后知五百年。这里的天文、地理和今天我们学习的西方的天文、地理等科学是不同的,他们的实际意义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星象、风水。

儒教的有机自然观对中国人的生活的影响是广泛的,它使人相信日月星辰的运行决定着王朝的兴衰、将相的生死,同时还决定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百姓凡有出行、动土、植树、迎娶、出葬等他们都要查一查黄历,定一定吉凶;它使人相信人的行为也可影响天地变化,比如窦娥屈死后,天被其怨气所感而降六月雪;它还使人相信大自然和人是同理的,比如中国古代有位良医,曾用梧桐树叶熬汤治难产,可后来人们仿效这个办法时,不仅不见效,反而加重了病情。人们去请教这位良医,他解释道:我用的是秋天的落叶,现在是是春天,树叶正在向上长,哪里能用来治难产?………有了这种自然观,就是苹果天天砸到每个人的头上,也不会有人去思考,这是为什么,更不会去发现什么万有引力定律,一句“叶落归根,认祖归宗”就足可以让中国人解释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向上“掉”了。

英语词science(科学)本是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的简称,科学的出意就是指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

科学的精神包括三个内容:一,对自然之法客观存在的确信。二,将自然之法推进到自然规律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由实证、数学化、分析、重建、存疑、求真等精神共同组成的。三,同时代人文学者、文学家对这种关于自然的理性探索的称颂,感性认识对这种理性探索的认同。

儒教的天人合一使中国人不能将自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然之法,因而也就谈不上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了。这当中如果偶尔冒出来个探索自然之人,那他也会被视为是在“炊沙成饭”而遭到文人们的嘲笑挖苦。

儒教的天人合一使得中国人的科学精神无从产生,或者说是将中国人的科学精神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和儒教的天人合一相对立的是古希腊、基督教的自然观。在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中,自然与人是异质的,两者的关系是被异隔化的,而不是同质、同理、合一的。

在古希腊文化中,存在着一位至高神宙斯,宙斯又统领了很多个与自然事物相对应神灵如日、月、星辰等。希腊文化是多神文化,它的自然观是神性自然观。

“论自然”是古希腊哲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宣称物理学(physika)即是研究自然(physis),这里自然成了一种独立于人之外的研究实体。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希腊人认为至高神在造就自然的同时也把理性带入自然,产生了各种具有理性的事物。这种自然理性使得自然之法得以确立。但同时自然又是与诸多神灵相对应的,它也具有神性。这种理性与神性在自然那里合而为一成了古希腊文化的一大悖谬。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逻各斯(logos)(初意为世界的普遍规律性,后被引申为“宇宙理性”和基督教中的“道”)“那唯一的智慧即愿意又不愿意接受宙斯这一称号”。虽然主希腊人在自然的神性中并未进入迷信的境地,但这种自然理性与神性之间形成的难以克服的张力,使古希腊人在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活动中陷入了两难境地:我们要伐树木、踏山、喝水、要解析研究它们,这不是对树神、山神、水神的不恭吗?

《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是唯一真神,是 祂创造了自然万物,然后又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同古希腊文化一样,《圣经》中的人和自然也是隔异的,正是这种“异质”的自然观念,使得古希腊人、基督徒对“自然之法”确信不疑,这种“自然之法”在古希腊表现为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柏拉图的善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在基督教中表现为上帝为自然设定的秩序。

但《圣经》中的自然已不再具有神性,而是人具有了神性(部分),并被上帝授权管理自然。既然最能体现上帝创造力的人类被赋予了管理自然的使命,研究自然、探索自然便成了基督徒面对自然的基本态度。多神论给古希腊人带来的困惑,最终让上帝给解决了。

“自然之法”是上帝在太初时确定的、统治自然的法则,自然规律是上帝的被造之物,并且它是需要人类去探明的。这就促使基督徒运用科学手段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与自然进行进行平等对话。面对科学家的“一阵阵轻声软语”大自然“发出袅袅不断的回音”自由落体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行三定律、力学三定律………就“仿佛鸟儿向平原飞翔,迎接旖旎的春光,婉转的欢畅”(意大利诗人夸西莫多的是《海涛》)飘然来到科学家的身旁。--正是上帝的启示,使人类完成了从“自然之法”到自然规律的理性过渡,塑造了近代科学精神。

是否能够摆正神、人、自然之间的关系,正是一种宗教、文化能否孕育出科学的根本原因。 【未完】

———————————————
->[ 右派网 http://www.youpai.org ]

0%(0)
0%(0)
  yes  /无内容 - 大日本黄军 06/26/08 (36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皇太极
2006: 我给《施琅大将军》打五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