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写在毛泽东首次接见红卫兵的日子-红卫兵运动
红卫兵运动
红卫兵运动是1966年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各地开展后兴起的主要以大中专院校青少年学生响应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号召参加文化大革命的的一场运动。
红卫兵组织最早出现于北京。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中的一群中学生在圆明园聚会,决定成立秘密的学生组织——红卫兵。他们宣称自己是保卫毛主席的“红色卫兵”,毛主席是他们的“红司令”。这一天成为红卫兵的诞生日。
1966年6月24日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在“革命就是造反,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就是造反”的思想指导下,贴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宣称:“我们要敢想、敢说、敢做、敢闯、敢革命,一句话,敢造反,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最基本、最可贵的品质,是无产阶级党性的基本原则。 7月28日,他们写信给毛泽东,并寄去两张大字报。8月1日,毛泽东在给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的回信中说:你们的行动“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支持。清华附中的红卫兵立即将这封信公之于众。随之,全国普遍兴起了红卫兵运动。
1966年8月17日,毛泽东决定在天安门楼上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代表。8月18日,毛泽东身穿军装并佩戴红卫兵袖章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万红卫兵和革命群众。
1966年9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组织外地师生来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肯定了全国性的大串连。自8月18日至11月26日的101天里,毛泽东先后八次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约1300万师生和红卫兵,促使了红卫兵运动在全国的迅猛发展。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第七次接见红卫兵和群众时号召:“你们要政治挂帅,到群众里面去,和群众在一起,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1966年第12期《红旗》杂志发表了题为《红卫兵赞》的评论员文章,称“红卫兵”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急先锋。红卫兵成为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最主要的力量。
红卫兵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批判﹑斗争﹑夺权的话语及行动权力。他们在全国各地开展“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即破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即立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的运动;在全国掀起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浪潮,矛头直指刘少奇、邓小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红卫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串连”,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展文化大革命指示精神宣传到各地,推动了各地的文化大革命。
红卫兵的这一系列行动,在全国各地迅速点起了“文革”之火。红卫兵运动兴起以后,全国除野战部队外,各级党委先后陷入瘫痪状态,基层党组织停止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制的国家机器以及及一切传统文化和传统势力也都被红卫兵运动所冲击。
1967年3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大专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规定(草案)》。规定要求: 大专院校外出的师生于3月20日前返校,进行短期军政训练,在校内批判斗争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着手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学方针、教学方法。规定还要求由革命师生、教职员工和革命领导干部组成学校的临时权力机构,领导本校的“文化大革命”,行使本校的领导机关职能。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各地中小学生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复课闹革命”。
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通知发布后,自11月起,大部分中小学生陆续回到学校,新生也开始入学。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除大专院校外全国城市的高、初中的红卫兵基本都属于知识青年的范畴,农村到插队落户,红卫兵运动基本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