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水浒乱弹 -- 太平歌
送交者: ZTer 2009年02月27日14:51:49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在梁山好汉中,燕青算得上是最多才多艺的。小说写出他短箭手段与相扑功夫的同时,还着意刻画他“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智扑擎天柱”一回写燕青准备去泰岳打相扑擂台:   众人看燕青时,打扮得村村朴朴,将一身花绣把衲袄包得不见,扮作山东货郎,腰里插一把串鼓儿,挑一条高肩杂货担子,诸人看了都笑。宋江道:“你既然装作货郎担儿,你且唱个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燕青一手拈串鼓,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众人又笑。酒至半酣,燕青辞了众头领下山。   燕青唱歌技巧无可挑剔,《水浒》描写他为李师师唱曲儿,赞誉“端的是声清韵美、字正腔真”。遗憾的是,小说没有交代燕青吟唱的太平歌词。但太平歌与转调歌是一码子事,无非是货郎吆喝买卖的歌唱声。   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 吟叫》里说,宋仁宗后期,有叫卖紫苏丸的,一个叫杜人经的乐工大概受到启发,编了一套《十叫子》的叫卖曲,其后京城里连叫卖果子的也都唱开了曲子。高承还说:“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声调,间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于世,又谓之吟叫也。”据此而言,燕青所唱的太平歌应是吟叫的一种。   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里一清早,从御街州桥至大内南门宣德门前,准许各色商贩设摊买卖,趁着早市卖洗面水、果子、汤药、饮食和纸画儿的小贩们,“吟叫百端”,成为开封独特的风景线。据《梦粱录》,南宋都城临安也是如此。和宁门红杈子前,买卖各色精细菜蔬、时新果子、生猛海鲜,“填街塞市,吟叫百端,如汴京气象,殊可人意”。每到腊月二十四,市场上及街坊间有售买五色米食、花果、胶芽饧、萁豆,“叫声鼎沸”。而元宵节,那些商贩边推着插有花盘的架车儿,上面簇插着闹蛾、红灯等应时节物,“歌叫喧阗”;那些固定的摊主对伙计也往往“使之吟叫,倍酬其值”。   这种买卖声传入人耳,感受随人境遇与心情而各有不同。且看南宋三位诗人的不同体会。有个叫陈藻的,一次路宿延平(今福建南平),夜深人静,隔岸传来叫卖声,他有诗道:   晚向溪西岸上行,溪东一带水为城。   两山相距能多少,听尽旁边叫卖声。   虽然不能入眠,但略有新鲜感。而钱时也有诗写叫卖声:   市声朝暮过楼栏,喧得人来不耐烦。   寂寞山前闻叫卖,如何不作此心观。   当时他的情绪显然不佳,故而听到这些叫卖声有点不胜其烦。而著名诗人杨万里在临安听到卖冰的叫声,所写的诗简直让人身临其境而感同身受:   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无论如何,这些买卖吆喝声,充满了生活气息,可比英国作家阿狄生笔下伦敦的叫卖声,还要早上六七百年呢!   宋代商贸活动中的叫卖声大体可分为三种。   其一是代声叫卖。时间性较长、流动性较强的商贩,往往需要整日价不停叫喊,故而需要发声的器物来代替其吆喝。最显著的就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担,手摇拨浪鼓以招徕生意。宋元话本《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写公人冉贵扮作货郎去踏勘案件,“装了一条杂货担儿,手执一个玲珑珰瑯的东西,叫做惊闺,一路摇着”,这里的惊闺是指货郎鼓。而据《齐东野语》说,还有一种惊闺:当时的磨镜匠以铁板数片,长五寸许,阔如其半,做成拍板模样,“手持作声,使闺阁知之”,走出深闺,来打磨黯淡的铜镜。《事物绀珠》还记载了一种类似“小钲而厚,手提击”的玩意儿,叫做“惊绣”。“惊闺”,“惊绣”,其义则一,清代还有一种更香艳的名称,叫做“唤娇娘”,无非都是用代声唤起绣闺中少妇或少女的注意,与你们有关的买卖人来了。   据《岁时杂记》说,东京开封,凡兜售一种叫做“鎚(食+追)”的蒸饼,“必鸣鼓,谓之鎚鼓。每以竹架子出青伞,缀装梅红镂金小灯球儿,竹架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列街巷,处处有之”。与此相仿,卖糖吹箫似乎也是宋代常见的代声叫卖。宋祁诗云“草色引开盘马路,箫声吹暖卖饧天”,说的就是这一惯例。“千门走马快开榜,广市吹箫尚卖饧”,是科举放榜时节梅尧臣的所见所闻。秦观夜读时听卖饧箫,感觉就有所不同:“懒读夜书搔发短,隔垣时听卖饧箫”。陆游有一首《寒食省九里大墓》,也说“陌上箫声正卖饧,篮舆兀兀雨㝠㝠”。联系其他与饧箫有关的宋诗,似乎吹箫卖糖都在春二三月,春试放榜、寒食省墓,有很强的节序性,难怪魏了翁有诗感慨:“卖饧箫咽纸鸢飞,愁思惊随节物来”。   与饧箫同样高雅的是吹奏鼓乐招徕沽酒,这在宋代似乎是司空见惯的:范祖禹在洛阳就亲见“喧然古都市,沽酒吹玉笙”;黄裳在福建长乐也目睹“万户管弦春卖酒”的场面。据《梦粱录》说,绍兴年间(1131-1162),临安有家卖梅花酒的店肆,边让鼓乐吹奏《梅花引》的曲子,边用银盂勺盏子售酒,堪称代声叫卖的韵事。而临安中瓦前,有个头簪三朵花的点茶婆婆,则“敲响盏,掇头儿拍板”,大街上人们见到,无不哂笑。但当时卖茶敲响盏似是约定俗成的叫卖方式,人们好笑的也许是点茶婆婆的形象或动作。   其二是歌唱叫卖。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季春百花上市之时,开封城里的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着各色鲜花,“歌叫之声,清奇可听”。这时,“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宋徽宗有一首《宫词》正可以与孟元老相呼应,传达出一个时代的富足与懒散:   娇云溶漾作春晴,绣毂清风出凤城。   帘底红妆方笑语,通衢争听卖花声。   据《梦粱录》说,南宋临安,有兜售四时簪戴鲜花,也有卖成束时花、插瓶把花或人造假花的卖花人,也是“沿街市吟叫扑买”。宋元之际,方回自称“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说的就是这一场景。对这种卖花声,由宋入元的陈著在诗里有所描写:   卖花声,卖花声,识得万紫千红名。   与花结习夙有分,宛转说出花平生。   低发缓引晨气软,此断彼续春风萦。   从中可见,高明的卖花人不但要“低发缓引”吟唱出各种花名,还要“宛转说出”花的平生习性,在春风萦绕中使得“九街儿女方睡醒,争先买新开门迎”。   而每到正月,“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段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吸引人前来扑买。这类卖花歌叫和买扑歌叫,与临安中瓦前一个叫洪进的“唱曲儿卖糖”一样,都属于歌唱叫卖。范成大晚年归居石湖,元宵夜不时听到墙外有“唱卖乌腻糖者”,颇觉乡音可爱,有诗云:   落梅秾李趁时新,枯木崖边一任春。   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饧人。   这个卖饧人看来也只是“唱曲儿卖糖”,因而不能归入上面“吹箫卖饧”一类。而当时临安茶肆一般则“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这似乎又把歌唱叫卖与代声叫卖结合了起来。   其三是吆喝叫卖。即商贩通过高声吆喝,既介绍商品,又吸引顾客。据《东京梦华录》载,当时汴京一家瓠羹店门口,专门坐一个小儿,叫唤卖“饶骨头”,就是以吆喝赚买卖的。这种吆喝,有时采取哀兵取胜的战术。庄绰在《鸡肋编》里说:“京师凡卖熟食者,必为诡异标表语言,然后所售益广”。他举例说,有个卖馓子的,也不叫喊所卖何物,只是一味长叹吆喝“亏便亏我啊!”当时哲宗孟皇后无故废黜瑶华宫,此人一到宫前,就放下担子,一边叹息,一边大叫“亏便亏我”,被开封府追究有影射嫌疑,判杖一百。从此以后,他的叫卖声改作“待我放下歇则个”。但他的生意却无形中被炒得更加红火。据《梦粱录》,临安孝仁坊口有家店卖水晶红白烧酒,其味香软,入口便化,也是经过吆喝,才打出招牌的。而“中瓦前卖十色糖,更有瑜石车子卖糖糜乳糕烧,亦俱曾经宣唤,皆效京师声”。这种吆喝叫卖,原来叫做“喝故衣”,就是吆喝卖旧衣服的意思。后来,“喝故衣”就成为一般叫卖声的代名词。   不言而喻,对于穿街走巷的商贩,吆喝显得尤其必要。如以卖鱼鲞而论,临安城内外固定店铺不下一二百家,“又有盘街叫卖,以便小街狭巷主顾,尤为快便”。至于一路吆喝买卖的,既有头顶食盘沿街叫卖姜豉、糟蟹等熟食的,也有挑着担子卖清汁田螺羹、羊血汤等小吃的,还有小街后巷“沿街叫卖”小孩戏耍玩具、吃食的,甚至不乏满街转悠叫“时来运转,买庄田,娶老婆”的卖卦者,总之,“各有叫声”。南宋戴复古有首词说:“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这是描写卖菊花的在吆喝“重阳怎虚过”招呼买卖。当然,吆喝叫卖往往会发展为歌唱叫卖,两者有时也难以截然区分彼此的界限。   这种叫卖声逐渐融入了文艺作品。北宋徽宗崇宁、大观时期,汴京瓦子勾栏演出中就有专门表演“叫果子”的文八娘。所谓叫果子,显然就是模仿水果贩子的吆喝声。南宋的故衣毛三,也是这种伎艺的著名艺人。这一伎艺,在南宋临安进一步发展。   表现之一是演员阵容更为壮大。据《武林旧事》开列的吟叫演员,就有姜阿得、钟胜、吴百四、潘善寿、苏阿黑、余庆等,还有专演吟叫的“律华社”。而《都城纪胜》说,当时各种集社里有一个“小女童像生叫声社”,宋代把模仿秀叫做“像生”,看来这批小女孩是专门模仿叫卖声的。   表现之二是表演手法更臻完美。据吴自牧在《梦粱录》所说,这种吟叫表演,都是由京师领风气之先,“今街市与宅院,往往效京师叫声,以市井诸色歌叫卖物之声,采合宫商成其词”。其中又有很专业的各种区分,耐得翁在《都城纪胜》里指出:“若加以嘌唱为引子,次用四句就入者,谓之下影带;无影带者,名散叫;若不上鼓面,只敲盏者,谓之打拍”。而在南宋末年的舞队节目单里也有《货郎》,其舞蹈的内容也许与南宋画家苏汉臣《婴儿戏货郎》相似,而货郎鼓的拨打,太平歌的吟叫似乎也必不可少,一般听众都喜闻乐见。   这种叫卖声也深深吸引了大内深宫的帝王后妃们。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太上皇高宗居住的北内与孝宗居住的南内恰与中瓦相对,这年正月,孝宗特地陪同太上皇到市场上看灯买市,御驾的帘前堆垛着万贯现钱,再“宣押市食歌叫”,就是让那些卖年货的人吆喝吟唱,价值一贯的买卖,犒赏他二贯。皇帝还能出宫买市,妃嫔就不便抛头露面。但据《武林旧事》,南宋晚年,临安知府安排过一次市场叫卖入大内的活动。这年元宵,先由临安府挑选模样俊爽、擅长歌叫者准备好“市食盘架”,届时让他们“歌呼竞入”,先为皇帝表演服务,再接待“妃嫔内人以下”。他们当然“歌叫”得特别卖力气,而回报也特别丰厚,“皆数倍得直,金珠磊落,有一夕而至富者”。看来,在君王妃嫔那里,市井的叫卖声显得那么悠扬动听,给他们带来了鸾殿凤阙所短缺的民间愉悦。   有时,这种吟叫声确实充满了诗意。雨后初霁,听着穿行小巷的卖花女吟叫的卖花声,谁不会被大诗人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打动呢?但是,这种吟叫吆喝,对赖此谋生的底层民众来说,他们歌叫时的感受恐怕就不会那么诗意。而从吆喝声里,具有“民胞物与”情怀的人,也往往能听得出买卖人的落魄心境。   北宋诗人张耒的北邻住着一个卖饼儿,每天五更天未亮就上街叫卖,即便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也不例外。听着小孩“绕街呼卖”,诗人感叹地写了一首诗: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诗歌从白居易的《卖炭翁》脱出,恻隐之情则是唐宋相通的。   一个寒夜卖卦者的吆喝,也给南宋诗人范成大留下凄凉的印象:   静夜家家闭户眠,满城风雨骤寒天。   号呼卖卜谁家子,想欠明朝籴米钱。   诗人推想他也许明天揭不开锅,才出来“号呼卖卜”的。范成大退官归里后,还发现连续九年里,有一个卖药者,每天都经过他家墙外,“吟唱之声甚适”,一个下雪天,他把卖药者叫来询问,回答说:“家有十口,一日不出即饥寒。”诗人也写了一首诗:   十口啼号责望深,宁容安稳坐毡针?   长鸣大咤欺风雪,不是甘心是苦心!   也是一个雪天,他听到墙外卖鱼菜的小贩“求售之声甚苦”,就作为“汝不能诗替汝吟”的代言人,写了三首绝句,其末首道: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亦何心?   末句直斥天地不仁,悲悯之心令人动容。   就是上面说到的那个宋元之际的陈著,在身历亡国之痛后,有一夜做梦在故都临安,“忽闻卖花声,感有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作为南宋遗民,他不禁回忆起蒙元入侵前夜的临安,当时都城士女一听到卖花声,称得上是“泥沙视钱不问价,惟欲荡意摇双睛。薄鬟髙髻团团揷,玉盆巧浸金盆盛。人心世态本浮靡,庶几治象有承平”。相比之下,如今在蒙元的统治之下,“城郭如故人民非”,他从卖花声里听到了亡国之音:   万花厄运至此极,纵有卖声谁耳倾!   吾生不辰苦怀旧,如病入痼酒宿酲。   况被春风暗撩拨,旁无知我难号鸣。   忽焉夜枕发为梦,恍恍惚惚行故京。   一唱再唱破垣隔,闻声不见花分明。   谓此何日尚有此,倾面大恸泪纵横。   由于条件的限制,宋代的吟叫不仅曲调早已失传,连歌辞也罕有传世的文本。所幸元代颇有描写货郎、商贩的杂剧,其中《风雨像声货郎担》的女主角张三姑有一段扮演货郎担的自白,也许可以与燕青所唱的“货郎太平歌”相互印证:   我本是穷乡寡妇,   没甚的艳色娇姿。   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   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无过是赶几处沸腾腾热闹场儿,   摇几下桑琅琅蛇皮鼓儿,   唱几句韵悠悠信口腔儿。   一诗一词,都是些人间新近希奇事,   扭捏来无诠次,倒也会动的人心谐的耳,   都一般笑孜孜。   货郎所唱的太平歌居然要即兴把“新近希奇事”编唱进去,张三姑接下来就用“唱货郎”的形式,糅合进了他家旧主人的曲折遭遇,难度可谓不小。而燕青的太平歌居然唱得“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也可见他的才艺过人。   元代还有一个《逞风流王焕百花亭》的杂剧,叙述男主人公王焕才艺风流,钱财散尽后巧扮卖查梨条(当时指糖食水果)的小贩,终于如愿以偿地晤见了自己爱恋的女主人公。杂剧在王焕的科白中保留了当时吟叫的部分片段,虽经文人修饰,却仍风韵犹存,后人还可以约略品味其艺术魅力:   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   才离瓦市,恰出茶房,迅指转过翠红乡,回头便入莺花寨。   须记得京城古本老郎传流,这果是家园制造,道地收来也。   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喷喷红馥馥带浆儿新剥的圆眼荔枝,   也有平江路酸溜溜凉廕廕美甘甘连叶儿整下的黄橙绿桔,   也有松阳县软柔柔白璞璞蜜煎煎带粉儿压扁的凝霜柿子,   也有婺州府脆松松鲜润润明晃晃拌糖儿捏就的龙缠枣头,   也有蜜和成糖制就细切的新建姜丝,   也有日晒皱风吹干去壳的高邮菱米,   也有黑的黑红的红魏郡收来的指顶大瓜子,   也有酸不酸甜不甜宣城贩到的得法软梨条。   俺也说不尽果品多般,略铺陈眼前数种。   香闺绣阁风流的美女佳人,   大厦高堂俏倬的郎君子弟,   非夸大口,敢卖虚名,试尝管别,吃着再卖。   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   从王焕叫卖查梨条的曲儿,你也许不难悬想燕青吟叫货郎太平歌的内容与风姿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8: 大串联与传福音
2008: 如果这是宋史 (十三)
2007: 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社会化 (ZT)
2007: 维基百科:慈禧太后(图)
2006: 我也是贩来的,请看这篇:
2006: 中国历史上军队数量到底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