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鬼畜李梅”和“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送交者: 崑崙山上一棵草 2009年05月19日17:55:3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鬼畜李梅”和“勋一等旭日大绶章”(俞天任)

 

 

 

(美国空军上将卡梯斯·李梅)

 

顾剑老师在《铁杆鹰派李梅与对日本战略轰炸》里面提到了一个史实并提出了疑问:“李梅退役前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1964年他居然被日本授予勋章‘旭日大绶章’。当然,不是表彰他烧平所有日本城市,而是‘表彰李梅对日本重建作出的贡献’ 。其实李梅战后从没有长时间在日本呆过。我很难理解日本人是怎么想的。”

 

老冰就知道的一些日本人的看法来侃一下这件事。

 

(美国空军上将卡梯斯·李梅)

 

李梅(Curtis LeMay),美国空军上将,曾任美国战略空军司令(Strategic Air Command)和美国空军总参谋长(USAF Chief of Staff)。李梅生平最得意的杰作,尤其在亚太地区,就是在太平洋战争任第21轰炸机集团司令(XXI Bomber Command)时期指挥的对日“战略轰炸”。那是现在还能让日本人做恶梦的,在日本的朋友都知道在日本各大城市走不多远就能看到一个纪念碑,说明这地方某月某日遭到几架什么型号的美军飞机的轰炸,财产损失多少,死了多少人什么的。下面就是老冰常去的兵库县图书馆边上的轰炸纪念碑的照片。

 

(明石市空袭纪念碑)

 

(执行战略轰炸任务的“超级空中堡垒”B-29)

 

其中最有名的是“东京大空袭”。所谓东京大空袭一般是指1945年3月10日和5月25日的轰炸。李梅将军可不是撞日子去轰炸东京的,怎么说将军也是文化人,人家会翻皇历。3月10日是日俄战争中日本陆军在所谓“奉天会战”中获胜的纪念日,以后被奉为“陆军纪念日”,就是陆军节的意思。李梅将军是专门挑了这个日子来练这个活计的。轰炸的效果如何?光3月10日的轰炸就炸死8万人以上,烧毁房屋27万8千栋,东京的三分之一变为焦土。从3月到5月,全东京的一半,没了。除了东京的日本其他大中城市也一样,老冰就在什么帖子里举过战败回家的士兵下了船不认识路,找不到家门的例子,因为路本身就没了,日本全国就成了一个破烂垃圾场。

 

1945年5月25日轰炸东京时的航空照相)

 

李梅将军有个绰号叫“炸光光”( Bombs Away LeMay),这不仅是李梅将军真的把日本给炸得光光的了,而且还因为此将军顽劣本性不改动不动就要把人“炸回石器时代”,原话是在1964年在一本书里建议对北越进行“战略轰炸”时说的:“我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坦率地告诉他们放老实点,停止侵略,要不然我们会把他们炸回石器时代去”(My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would be to tell them frankly that they’ve got to draw in their horns and stop their aggression, or we’re going to bomb them back into the Stone Age.)

 

但在日本李梅将军的绰号可不是这样一半带调侃的“炸光光”,而是十分直接了当:“鬼畜李梅”(鬼畜ルメイ)——那个畜牲绝对是从地狱里跑出来的魔鬼。但怎么还会给这个“鬼畜”授勋呢?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普通勋章,是勋一等旭日大绶章,几乎是日本的最高荣誉。你看那山下奉文在上法庭受审时还在肚子上挂着那玩意儿,说明即使对山下奉文这样的皇军陆军大将这玩意儿也来之不易,就更不要说外国人了。

 

(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是不是能简单地归结到“日本人贱,你打疼了他,他就来巴结你了”这么一种观点呢?不能,其实对李梅将军的授勋,牵涉到很多问题,除了对战争犯罪的定义这种简单的道义问题之外,还有不少政治力学的驱动问题在里面。

 

无须讳言,李梅将军对日本的战略轰炸确实牵涉到一个对战争犯罪的说法问题。如顾老师所说:“有一个战争道德的问题:就传统而言,美国人在战争道德上有所顾忌。”;顾老师又说:“在一场总体战当中,“军事需要” 永远是最强的逻辑,所有书生气的道德考虑都要让路。。。。。。。美军的作战行动并非毫无限制,李梅当时必须要向上级打报告,说明大规模烧死日本平民,这样做在军事上的必要性。批准的权限既不在李梅,也不在阿诺德,而是美国最高军事当局和政府。”

 

其实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真的超过了底线,不管责任在哪一级,战后结束60多年了,肯定会有人出来说话的。为什么到现在指责李梅将军的所作所为是战争犯罪的声音还是几乎没有呢(当然不是完全没有,有还是有的)?会不会有人这么想,美国人是作案的,当然美国人不会说。日本人是苦主,但因为打败了仗不敢说,所以就没有人说?

 

说日本人给“鬼畜将军”李梅授勋有道理,可能大家都想不通。老冰说出来大家就都能理解了。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看李梅这畜牲是地狱里跑出来的恶鬼,但那是打仗的时候,打仗嘛,逮着那还不往死里打。特别是山姆大叔,能打死你绝不给你留一口气。

 

但是仗打完了,这就又成哥儿们了,在一个锅里抡马勺抡的还挺欢。战后李梅在日本给麦克阿瑟大帅爷打过一阵工,在那时候他帮忙把旧日本陆军海军的航空人员捡到一起来给弄出来了个“航空自卫队”出来。从人事安排到飞机选型直到飞行员的训练都是在李梅将军指导下进行的,也可以说卡梯斯·李梅将军就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生身之父。

 

既然是叫“自卫队”,首先总得能“卫”了自己吧。可这捡回来的原陆海军搞航空的什么时候能“卫”自己啦?这不让是李梅大行了一把“鬼畜行径”吗?当时日本是反共的最前线了,当时的中共倒还没有那个能力弄几只什么“机”去日本视察视察,可人家老毛子的那个什么“獾”没准就会改掉哺乳动物的习性,去北海道上空下下蛋那可不知道。所以李梅对日本的最大贡献就是帮助日本建立了据说是完美的防空体系。那很自然,哪有个岔道,哪有扇后门,人家李梅是门清。据说这套防空体系到现在还在运作。

 

到底是套什么系统,那玩意属顶级军事机密,谁也不知道。但是估计也不是什么很了不起,李梅毕竟是干砸门放火出身,和关门防贼总差了一行。这不,197696日下午1250分,明明从雷达上看到老毛子在编队飞行的三架飞机中有一架偏离了航线,可一转眼没了。到了1345,这架当时苏联最先进的米格-25在北海道函馆机场已经降落了。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苏联飞行员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别连科(Виктор Иванович БеленкоViktor Ivanovich Belenko)中尉叛逃事件。

 

(当时的报纸)

 

(当时的电视画面)

 

对那件事的解释是基地雷达无法发现低空飞行的米格-25,而起飞拦截的航空自卫队的F-4EJ又缺乏看眼皮底下(Look Down)的能力,就由着别连科中尉大摇大摆地进来了。还好是来叛逃,这要是一架图-16獾熊来下两个凝固汽油弹,这北海道的冬季取暖问题就算解决了。

 

又扯远了,这是设备问题,与人家李梅将军没关系。

 

重建日本的航空部队是李梅将军战后对日本做出的重要贡献,其实李梅帮日本人做的事还不只于此。除了航空这个他的本行之外,他还干些副业。

 

日本有种运动叫做“柔道”,就是两个男人或者两个女人身穿宽大的衣服在榻榻米上抱来抱去(有没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玩的?)。战后李梅驻在日本时,手下人没事出去逛街,逛到了一家柔道道场。这家道场的主人叫三船久藏,是个牛人,他是创立柔道的嘉纳治五郎的大弟子,东京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明知大学,警视厅的柔道老师。

 

但柔道当时作为“军事体育”已经和剑道什么的一起被麦克阿瑟大帅爷禁止了。那三船也无事可干,正为生计犯愁着呢,来了几个占领军空军愣要见识一下什么叫柔道。八格丫鲁,打仗打不过你们,打架老汉还真不怕你块头大。你不是空军吗?你不是会飞吗?Fuck You,全给我飞出去。

 

当时的三船久藏已经有60多岁了,只见他“明显没有用什么力气”(这是时候那帮大兵们向李梅报告时用的原话),把几个美国大汉全扔了出去。

 

接到手下报告的李梅将军立即赶到了讲道馆(就是那家柔道道场),在亲眼看到了那个干瘦小老头像航母上的弹射器似的让一个又一个的大白鬼畜飞了起来以后,立即拜了这位被称作“柔道之神”的三船为师。回去就忽悠得大帅爷取消了对柔道的禁令,从此经常到讲道馆去练柔道。据说成绩不错,证据是讲道馆给了李梅将军一个“师范”的证书,就是老师的意思。能够做老师了,想必实力还是有滴,但老冰怀疑那是讲道馆要拍将军的马屁,省得李梅火了再鼓捣一架B-29陪你玩。

 

(李梅的柔道师傅三船久藏

 

李梅回美国以后又把柔道带回了美国,开馆授徒,反正他有“师范”的证书,不算私收门徒的。而且在美国军队里大力推广柔道,作为正式军队体育项目。

 

柔道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成为正式项目。柔道的产生和发展虽然与李梅无关,但没有了李梅将军,也就只有在那个小岛上才有人在榻榻米上抱来抱去。所以说李梅是现代奥运柔道的开路人倒也不错。

 

这就是日本人给李梅授勋的理由。

 

但是,光有理由是不够的。看起来好像没哪位日本人说得出这句话:“给那个鬼畜李梅一块勋章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8: 第三反思:如果让我来反应和指挥抢险救
2008: 许知远:灾难、遗忘与不朽
2007: 两种宿命下的当代中国
2007: 蒋纬国手枪的故事(ZT)
2006: 司马非马:《孔子外传》(6)
2006: [转帖] 中国古代步兵与游牧民族骑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