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天下谎言:马可波罗游记并未到达中国?
送交者: 天下女人心 2011年05月25日08:29:49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距今700年前,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威尼斯商人留下了一本有趣的游记,书中描绘的那个东方古国震惊了整个欧洲。1492年,正是这本游记,鼓舞着航海家哥伦布扬帆出海,踏上寻找富庶的东方之路。 


【一】【二】【三】【四】

  然而,马可·波罗的游记问世不久后,许多历史学家对它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在中国现存的史料中,人们没有找到马可·波罗的蛛丝马迹,虽然他在游记中声称自己曾在扬州做过地方官,但在扬州县志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之久,可他的游记里却没有提到中国文化中最能唤起外国人好奇的长城、中医、茶叶和书法。

  人们想知道的是: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到过中国?他游记中记录的内容都是虚构的吗?难道马可·波罗是个欺骗了世界700年的说谎者?

  1295年,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意大利威尼斯。然而他们却被拒之门外,因为亲友们实在很难把眼前口音和举止都很奇怪的这三个人和20多年前离开的马可·波罗一家联系起来。无奈之下,他们拿出了从东方带回来的各种珠宝,这才让人们开始相信,马可·波罗一家的确到过那个神秘的东方国度。

  就在他们回到家乡不久,一场战争改变了他们的命运。1298年,威尼斯和热亚那这两个意大利城邦发生海战,马可·波罗参加的威尼斯舰队败北,不幸被俘入狱。

  在阴冷闭塞的牢房中,马可·波罗向狱友们描述了一个遥远、神奇的中国:“在那里,我生活了17年,并当上中国皇帝的官员。中国有富丽堂皇的宫殿,殿内墙壁上镀着黄金……即使是普通人家,也像欧洲君主一样富足。”

  马可·波罗的描述甚至引起了他的敌人——热亚那人的兴趣,他因此在狱中受到了优待。

  被马可·波罗的故事所吸引的,还有一个战俘,他就是比萨作家鲁思蒂谦。马可·波罗的神奇故事令他激动不已,他决定记下马可·波罗到中国以及沿途看到的一切。

  由鲁思蒂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一经问世,就被大量抄写、翻译,被称为“第一奇书”。在当时战争和瘟疫肆虐的欧洲,人们通过这本书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600年后,这本书被引入中国,先后被称为《寰宇记》、《马可·波罗行记》,但今天,更多的人把它叫做《马可·波罗游记》。

  尽管《马可·波罗游记》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籍,但是随着欧洲人对于中国的逐步了解,书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疑点也渐渐地浮现出来。

  其中一个重要的疑点就是,这本极为详细的游记为什么没有对中国的长城有任何记载呢?

  1792年,英王乔治三世为了发展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派遣马嘎尔尼率领400多人的船队来到中国,巍峨的长城给马嘎尔尼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些沿山脊而建的墙垣,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几乎每隔100米,就有一座岗楼。你站在任何一处都能看到这一景象,这是一个规模巨大无比的工程。”

  马嘎尔尼的秘书斯坦顿在走马上任前,翻阅了许多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就包括《马可·波罗游记》。在亲眼见到长城后,斯坦顿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马可·波罗竟然没有提到长城,按照游记中所说,他是从蒙古出发,经陆路到达中国京城的,按道理必定在长城沿线的某一点穿过。然而,他却闭口不谈长城,这的确令人怀疑。”

  学者李志安认为,马嘎尔尼看到的长城是明长城,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也指的是明长城,因为它是现在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的长城,由于时代久远,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可能马可·波罗看到的长城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引起他的注意。我们注意到13、14世纪来中国的传教士也没有提到长城。


随着《马可·波罗游记》越来越广泛地传播,这本书暴露出的疑点越来越多,人们对马可·波罗究竟是否来过中国也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在所有的疑点中,最为奇怪的就是在他的游记中,丝毫没有提到中国人司空见惯的书法、中医、筷子和茶叶。要知道,这些事物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对于每一个初来中国的欧洲人来说,这些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或许,由于马可·波罗在中国17年的光阴,主要是与蒙古人相处,这使得他没有机会深入到汉族人的生活中去,也正因如此,马可·波罗对于中医、茶叶和筷子等没有记载。但是,这个理由对于它没有提及中国的汉字,却很难解释过去,因为在马可·波罗居留中国的日子里,他曾经到了南方许多地区,而在这些汉族人聚居的地区,汉字无疑比比皆是。如果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那么他是肯定接触过汉字的。

  汉字与欧洲的拉丁字母有很大不同,1254年,法国传教士威廉·鲁不鲁乞比马可·波罗早十几年到达了蒙古的哈剌和林,他就注意到了印在钞票上的汉字,并对汉字的书写方法十分感兴趣,形容为“用画家所用的那种刷子一样写字”。如果马可·波罗到过中国,那么汉字和汉语真的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吗?

  马可·波罗出身商贾家庭,由于他们经常与波斯人做生意,所以他很早的时候就掌握了波斯语,而中国元朝时使用的官方语言除了蒙古语之外,就是波斯语,当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波斯语的优势使得他很快受到统治者忽必烈的赏识。此外,马可·波罗在中国的17年里,一直生活在统治阶层中,因此,他是没有必要去学习当时下层的汉人才使用的汉语的。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可·波罗不懂汉语,对于汉字没有注意一点都不奇怪。

  至此,关于《马可·波罗游记》的所有疑点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国际上对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的争论,也渐渐平息下来。

  20世纪末,一位英国博士突然提出了一个新的疑点,重新掀起了关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的争论。

  1995年,英国不列颠图书馆中国部主任弗兰西斯·伍德博士发表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在书中,她明确表示马可·波罗并未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中描写了元军围攻襄阳城的情形。襄阳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当时南宋的残余部队退守到这里,蒙古军队曾围攻了5年,但仍旧没有攻下襄阳。《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马可·波罗一行三人献计说,有一种器械可以帮助攻破城池,这种器械叫做“茫贡诺”,也就是投石机,可以向城中投大石头,石头击中的一切都将被摧毁。忽必烈大喜,下令赶紧制造,在马可·波罗一行的指导下,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投石机很快造出,并顺利攻克了襄阳城。

  问题就出在了围攻襄阳城的时间上。根据史料的记载,蒙古大军围攻襄阳的时间是1268年到1273年,而从《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年代推断,马可·波罗一行在中国逗留的时间是1275年到1292年之间,也就是说,襄阳城破之时,马可·波罗一行应该还在来中国的路上,这几乎可以肯定,马可·波罗奉献投石机一事是不存在的。

  很显然,马可·波罗并没有亲眼见证襄阳城破,但他却把自己写进了这个道听途说的故事,这足以证明他在自己的游记中撒了谎。

  也许仅凭马可·波罗在襄阳城的问题上撒谎一事,人们并不能否认他曾经来过中国的事实,但接下来的证据,对于马可·波罗来说更为不利……

  那就是,在中国的所有史料当中,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关于他的任何记载。

  弗兰西斯·伍德博士提出,马可·波罗声称自己与蒙古大汗的关系密切,因此他被忽必烈任命为扬州总管。既然他曾经在扬州担任过这样的重要职务,那么在汉文或蒙古文的历史典籍中应该有所记载。但是,伍德博士查遍了所有的元朝史料,并没有发现“马可·波罗”这几个字的蛛丝马迹。

  这,难道可以仅仅解释为史料记载不够详细吗?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志愿军归国战俘张泽石谈他的一生
2010: 反毛疯子们流氓成性。 如RNMT et al,
2009: 钱伟长,到底是谁迫害你了?
2009: 女人话中话: 男人喜欢的女人林徽因
2007: 朱自清的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真相
2007: 鲜卑族对隋唐历史的影响
2006: 壮哉,180师!--记惨遭全师覆灭的志
2006: 司马非马:《孔子外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