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人物当中,诸葛亮是毛泽东
在治国理政中说得较多的一位,大概也是毛泽东最为推崇的人物之一吧。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毛泽东在《讲堂录》里就说诸葛亮是“办事之人”,他多
次提倡人们要学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自己曾经表示:我也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毛泽东十分重视诸葛亮的宣传鼓动技巧。1930年夏
天,毛泽东在红四军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讲到宣传鼓动工作时,他介绍了三国时期黄忠大败夏侯渊的故事,说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
毛泽东经常向干部和群众说诸葛亮的故事,教育他们重视学习文化和历史。毛泽东还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大加赞赏。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学院院长
孔从州谈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时,又谈到了诸葛亮的兵器改革,说: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续发10箭,准确性提高了。诸葛
亮征孟获时使用了这种先进武器。可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3000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用
一把火就给藤甲军烧了。
毛泽东还十分看重诸葛亮制定的一些政策,认为这在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他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在毛泽
东看来,诸葛亮最宝贵的就是处理民族关系的艺术。他对诸葛亮的“七擒七纵”非常赞赏,并把它视为处理民族矛盾的一个好方法。
当然,在毛泽东眼中,诸葛亮也并非完人。他曾经就错用马谡一事,对诸葛亮作过批评。1959年7月,毛泽东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有关评说诸葛亮“弃荆
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一条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历来史学
家大都赞誉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思路,但毛泽东的评价却独树一帜:“且言之成理,可谓卓见非凡。”
毛泽东在肯定诸葛亮才智的同时,曾试图分析诸葛亮统一中国失败原因,针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荆州、益州两路出击北伐曹魏的总战略,评论说:“其始
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前一句的意思是诸葛亮的战略不妥,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
必然让蜀汉失去兵力上的优势。后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历史事实最终导致蜀汉元气大
伤,失去的统一中国的基础。然而亦有人不同意毛泽东的分析,隆中对本是希望以“利尽南海”的全个荆州支持荆州军北伐,再加上益州进行钳形战略,但后来刘备
未能达到,亦因南郡之失,才令关羽失去在襄樊之战中的优势,而非为二分兵力之果。另一方面,对于失街亭、斩马谡的历史事件,毛泽东曾评点道:“初战亮宜自
临阵。”认为当时诸葛亮应亲率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
其实,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在三国以后的历史上,也不完全是都被统治阶级的力量推着向前走的,也有统治阶级凭借政权力量,用正统论否定诸葛亮的。北魏崔浩辅佐
拓跋氏统一中原以后,就坚持自己为正统,把历史上的蜀定位为僭越,把诸葛亮比着汉初割据一方的赵佗大加鞭挞。今天,我们也还有人用这个正统论否定诸葛亮,
认为曹操代表的是中央,只有他才有资格实现统一,其它的人都没有资格实现统一。一切的反曹势力,都是以下犯上,都是分裂国家的罪人,都要承担由此造成的分
裂和内战的责任,诸葛亮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