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舊日軍檔案中出現的《平型關大捷》(一)
送交者: jiangkeshi 2015年09月09日03:05:0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舊日軍檔案中出現的《平型關大捷》(一)

                                                                     

岡山大學教授(日本近代史)姜 克實

                                      

1.平型關戰役的主角是誰

“平型關大捷”被稱之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戰爭歷史上最光輝的戰績之一。現在作為中小學的教學題材或愛國主義宣傳的典範被廣泛傳播,更出現於文藝作品,小說,電視,電影劇本中,可以說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普通歷史常識。與此相反,在作戰對手國的日本,幾乎沒有人能知道這樣一個名詞。從小接受“和平教育”的日本青年,對於過去的侵略戰爭,不管是勝是敗,幾乎沒有人去關心。因為它絕不是一個愉快的記憶。可是若從史料面看,日本卻是一個豐富的寶庫。中國方面對平型關大捷的研究眾論紛紛難於定論的理由,一是因為研究的依據很多是靠見聞等口述資料,含有相當多的水分,錯誤,證據不確鑿。二是還有政治面的影響,因為需要教育宣傳中的英雄形象,所以不乏人為的塑造,美化,幾經輾轉,越來越失真。從此目的上講,等身大的歷史像並不重要。所以事實往往要遭到掩蓋,歪曲。而眾多的庶民百姓,往往也願意接受這種塑造出來的英雄,傳奇式的形象。“平型關大捷”可以說就是這樣一個經過政治,宣傳塑造出來的形象。

好在平型關並不都是一家言的形象。日軍的檔案(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蔵)中也可以發現不少它的記錄。並且沒有口述加工,政治宣傳的水分,可以說是一個經過加工,塑造前的原始形象。日軍檔案的貴重在一,多為事件當時的記錄,如戰鬥詳報,命令,統計,電報,報告書等,其價值遠遠要超過帶有主觀性,時間差的回顧談。貴重在二,是軍內的機密資料,給自己看,為自己留下的記錄。用於總結經驗和作為下一步作戰參考,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宣傳的水分。對再現,復原戰鬥過程,用兵部署,死傷,損失情況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本論即以此種第一手資料為中心,以八路軍小寨村伏擊戰為焦點,意圖重新復原一下日軍檔案中的“平型關大捷”實相,引為國內同行,同胞參考。至今國內似乎也曾有過利用日本的斷片記錄來重講平型關故事的嘗試,此文的特徵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專業日本史研究者利用大量第一手檔案資料對“平型關大捷”進行的嚴謹,全面的學術考證。

【圖1 此圖是當時國軍使用的10萬之一地圖(圖標為筆者),地形標識並不正確。但日軍甚至連這種地圖都不具有。其戰報記載的地名,地形錯誤百出,地名之半數,都不能與現地兌實】

 

關於平型關戰役,日軍記錄的正式表記為《內長城線附近的會戰》,各戰鬥名稱更細分為《小寨村附近的戰鬥、關溝村附近的戰鬥、平型關口附近的戰鬥、團城口附近的戰鬥、一九三〇高地附近的戰鬥、鵠子溝(正字:鷂子澗)附近的戰鬥》等[1]✪。期間為1937年9月22日至30日,主要記錄的是與閻錫山的國民黨晉綏軍(日方資料稱山西軍)(第六集團軍)的作戰過程[2]✪。而關於共產黨八路軍115師的小寨村伏擊戰,因其不屬於正面戰場,又沒有過大規模,正式的戰鬥(即與主力作戰部隊的戰鬥),所以幾乎沒有公式的記錄。應該說是屬於戰鬥詳報以外的話題。在上述戰鬥名區分中,我們亦可看到《小寨村附近的戰鬥》一題,但內容記錄的並不是9月25日和八路軍的戰鬥,而是是9月26日至28日,在小寨村東、西方高地展開的,日軍第42聯隊增援部隊的主力與國軍某部?間的攻防[3]✪。



國民黨第六集團軍擔當的是“平型關戰役”的正面戰場。雖沒取得最終“勝利”,但也堅守抵抗達一周之久。在此期間,我們可以從日軍的戰鬥詳報等記錄中看到其重創日軍的累累戰果。如9月23~24日,平型關口南側的爭奪“三角山高地”的激戰中,重創第21聯隊第3大隊(大隊長平岩釚彥少佐)的記錄﹔被包圍在平型關口的三浦部隊彈盡糧絕的“苦境”(9月25-28日);從渾源指向團城口的粟飯原部隊(第21聯隊主力),途中在羊投崖村受阻後 “轉進”;在棚子溝陣地前自動“脫離”戰場(26日)的記錄[4]✪;折田大隊(42聯隊第二大隊)的尖兵小隊在團城口隘路衝鋒中 “全滅”的記錄[5]✪,及1930高地上兩軍浴血爭奪的記錄等。不否定,山西軍肯定比日軍付出的犧牲要更慘重,更
大,但直到最後一刻也沒有潰退,而是在30日凌晨,埋下



テキスト ボックス: 【圖3 此處記載着第42聯隊第二大隊長代理竹內中尉,29日向來援部隊聲淚俱下地報告被圍困中,在正面戰場與晉綏軍苦戰的慘狀】


地雷從容地利用夜雨悄悄地撤離了團城口內澗頭村戰場。

一方面,在大陸,“平型關大捷”的定義只限定為共產黨指導下的八路軍115師在小寨村附近對日本軍輜重部隊進行的伏擊作戰,期間也只限定為9月25日午前7時至午後3時(經最近研究,作戰持續到25日深夜,或次日晨說應是正確的[6]✪)。此次伏擊戰殲滅了從蔡家峪奔向平型關口的第21聯隊的一個小型行李(輜重)部隊,並重創了從平型關口駛向靈丘的日軍的兩個自動車中隊。切斷了日軍的後方補給線。


4 第五師團在平型關傷統計1075名死傷應包括在小寨村伏擊戰死傷的98名,但不包括在茹越口,鐵角嶺關東軍部隊(約三個聯隊),所以內長城線(平型關)戰役日軍死傷總數估計能達到1500名】


  從戰役全局看,八路軍的小寨村伏擊戰,即使是取得了全面勝利,也不過是“平型關戰役”的一個插曲。而在中國大陸,關於戰役的整個布局,國軍的地位作用,犧牲和戰果,普通人很少知道。板垣第五師團在平型關戰役中的死傷者統計為1075人[7]✪,其九成以上出在一周間與晉綏軍作戰的正面戰場上。以在小寨村附近遭到伏擊的第21聯隊的死傷統計為例,其在小寨村附近與八路軍作戰的死亡記錄是80名,負傷18名,而此前後一周間在平型關口,大梁,團城口,澗頭村等正面戰場與國軍作戰的死傷數達589(死亡128)名[8]✪。


【圖5 此表記載着21聯隊平型關戰役中各次戰鬥的損失 925日在小寨村死傷為98人】

テキスト ボックス: 【圖5 此表記載着21聯隊平型關戰役中各次戰鬥的損失 9月25日在小寨村死傷為98人】

 

2. 山西作戰開始於偶發性的報復行為

 

關於平型關作戰,首先必須掌握的是這樣一個事實,即日軍進攻山西並不是什麼被國內研究者描述為“蓄謀已久”,“以機械化師團大舉進犯”那樣的當初預定的計劃作戰。而是第五師團擅自行動的偶然結果。參加平型關戰役的日軍部隊主要是第五師團(板垣征四郎中將)下屬第21旅團(三浦敏事少將)為中心的部隊,兵力最終增加到約10000人前後,占師團所有兵力的一半(此時第五師團還沒有最終動員完結,若完結總員25500)。

此時大本營參謀本部和北支方面軍的作戰計劃是準備發動10月上旬的河北《正定附近會戰》。交付第五師團的任務是“集結於新楽以南以期擴大會戰成果” [9]✪。師團長板垣按方面軍命令,一面將主力的一部分(第九旅團)由蔚縣調往河北保定方向,一面私下想趁全部隊調離之前,利用位置於渾源,靈丘等地的部隊“就近”進擊一下山西,“宣揚一下皇軍之威武”


テキスト ボックス: 【圖6 此作戰日誌說明山西作戰是一個欲顯示皇軍威武的臨時性的報復行為】


[10]✪。其積極策應者即是具有同樣意圖的關東軍察哈爾兵團(部隊長東條英機)。在此時,第五師團並沒有什麼進擊山西後的戰略構想,不過是想懲罰一下桀驁不馴的晉綏軍,來昭雪一年前《綏遠事件》敗北之辱。板垣征四郎曾是策劃綏遠事件時的關東軍參謀長,而協助板垣山西作戰的東條英機,則是其後任(現任參謀長)。《綏遠事件》的陰謀受挫於傅作義的晉綏軍,所以板垣一直在尋
找報復的機會。

為此目的,坂垣臨時就近拼湊了歩兵約三個大隊,野炮兵一個大隊及山炮兵一個大隊約5000人馬組成“三浦部隊”,命令三浦敏事少將率領其部先占領平型關口,再進軍大營鎮” [11]✪。若戰事進展順利的話,大營鎮(團城口西南15公里處)就應是此次作戰的終點。

而此時在內長城平型關天險一線(平型關口至團城口約4公里)嚴陣以待的卻是國民黨第六集團軍(楊愛源總司令)的8萬餘人馬。對這種草率的冒險計劃(山西作戰),北支方面軍參謀部當初十分不滿,對板垣師團長進行說服牽制,希望其部隊顧全大局“不要深陷於此行動” [12]✪。但在坂垣製造出山西作戰的既成事實後,方面軍參謀部不得已於9月23日,以目標為“攻略太原”的附加條件追認了其行動,並指出“此次山西作戰不適合僅由5D(師團)單獨行動,會出現作戰兵力不足,後勤推進力薄弱之缺陷。……必須與關東軍(東條的察哈爾派遣兵團)協力作戰並增強後勤運輸能力” [13]✪。就這樣,本來是擔任後方補給任務的第六兵站自動車隊的第2中隊(隊長矢島俊彥中尉),在24日被臨時配屬到前線,加上已經在前線為三浦部隊服務的第87中隊,臨時湊足100輛卡車,使所謂“板垣機械化師團” 曇花一現地出現在平型關戰場。

 

3. 925日的伏擊,八路軍並未截住日軍主力

弄清日軍的行軍路線及通過“本道”(喬溝底的車輛道路)至平型關口的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平型關戰役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9月23-25日,是以三浦部隊5000人為中心的內長城線攻擊作戰,第二階段從9月26-30日.是為打開運輸補給線封鎖的救援作戰和三浦部隊得到5000部隊增員後(28日)的反擊作戰。

第一階段的部隊調動始於9月22日午後,結束於9月24日傍晚。按第21聯隊第3大隊豐田軍醫的手記,步兵第21聯隊第三大隊本部和尖兵隊於9月22日16:00時乘卡車從靈丘縣出發,深夜抵達平型關口。第11聯隊第三中隊的《陣中日記》也記載,23日拂曉3時,其所屬大隊從靈丘出發,趕向大営鎮。於“午前7時30分”在關口投入戰鬥[14]✪。此外,第一大隊炮隊的第二分隊,也於22日17時30分從靈丘出發,在東河南鎮露營後,23日6時,與大隊大行李、機關槍小隊、弾薬小隊等同路,冒着來自小寨村東方高地的敵弾襲擊,於16:30到達平型關口東北團城口[15]✪。

即,三浦部隊的行動命令下達於9月22日午後,各部隊先後出發,先遣隊步兵乘車,後續隊,行李(輜重),炮隊則步行,在兵站自動車第87,第2兩中隊的協助下,先後通過了蔡家峪至小寨村,關溝村間的溝底道路(日軍檔案稱“本道”),於24日傍晚集結到平型關口附近關溝村基地。25日清晨,三浦部隊長在關口下令展開總攻,就說明部隊主力已集結完畢。最後的一部分糧秣彈藥,是24日傍晚,在第2自動車中隊的協助運輸下到達關溝村的[16]✪。

所以說八路軍9月25日的伏擊截住了日軍師團的主力,或增援部隊主力的說法,都不是一個事實。林彪使用6000兵力布的“口袋陣”,基本上可以說是撲了個空。而9月26日以後在日軍增援部隊主力2500人真的到達後小寨村附近,展開作戰陣勢時,115師卻早已退出了戰場,把正面作戰的硬仗又留給國軍部隊。【圖7 小寨村西的喬溝天險,此地是汽車隊遭伏擊的地段(圖來自南方周末網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專題)】

 

 

4.小寨村設伏並不是林彪的獨謀

藉助小寨村西的喬溝天險伏擊日軍並不是115師林彪師長的發明。三浦部隊向平型關口開進的9月22日以後,每天在此地都有戰事的記錄,22日首次阻擊日軍部隊的是國軍獨立八旅的一部[17]✪。只不過此時阻擊部隊的戰鬥力多不堪一擊,未能起到實際效果。但在日軍主力已通過後的9月24日,這種利用天險的阻擊,騷擾對後續的行李隊,炮兵等小型部隊已構成實際威脅。據步兵第11聯隊第一大隊炮隊的陣中日誌記錄,“本道”運輸線在24日以後,由於受“敵軍頑強”封鎖,小部隊難以行進,其指揮班和第一分隊只得將炮身(九二式步兵炮)分


テキスト ボックス: 【圖8此資料說明,在115師設伏的前日(24日),道路已被封鎖】


解裝馱,於16:00從東河南鎮脫離本道經山路迂迴向長城線前進,經一整天艱辛跋
涉,才於25日午後18時與大隊主力會合[18]✪.

可見本道上的行軍,一直受到來自路旁高地的襲擊,騷擾,24日之後終於被切斷。加上24日夜大雨引起的山洪,更阻止了小部分落伍的零星炮隊,大行李隊的前進。

25日(“大捷”當日)雨停後第一批試圖通過本道的部隊,是由於車輛損壞落伍的,第 11聯隊第一大隊的炮隊第二分隊,約十人(炮一門,古本伍長指揮),前夜在東河南鎮(小寨村東約10公里處)露營待機,於凌晨6時進入本道。不久遂遭到襲擊,在損失馬一匹,輜重車一輛,彈藥車一輛(無人員傷亡)後,放棄本道進入迂迴路,於26日午後17時才到達團城口內鷂子澗村[19]✪。八路軍115師的凌晨7時開戰的記錄,很可能就是指對這隻有十餘人的炮兵分隊的襲擊。

以上可以看出,封鎖喬溝道路絕不是八路軍的獨創,也不是25日一天內的戰事,從9月22日至28日一直有部隊在此處伏擊,騷擾日軍前進。而25日八路軍115師的行動,則是其中一次大規模的,成功的,進攻性截擊。在此必須明白一個事實,即一次性的伏擊並不能達到封鎖日軍補給線的軍事目的。第五師團的《機密作戰日誌》中這樣記載︰“在內長城線平型關口東方小寨村附近,我後方聯絡線被敵軍切斷,使敵得到相當成功之件實屬遺憾”[20]◆。此處的“遺憾”指的並不是八路軍25日這一天伏擊帶來的損失,而是26-28日,在八路軍撤出後,與日軍的援軍主力2500餘人正面作戰兩天,繼續封鎖着這條道路,致使日軍的補給線被切斷三天之久的這場戰鬥(日軍打開封鎖的時間是28日上午10時)。這場使前線三浦部隊走到彈盡糧絕困境的後續戰鬥(日軍檔案稱“小寨村附近的戰鬥”)的主角到底是誰?(待續)



 

筆者按

本文內容略同於  《舊日軍檔案中出現的“平型關大捷”》的一部分(歷史學家茶座總第35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5),在此發表之際,進行了內容,注釋,圖表面的充實。



[1]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C11110928300,史料№1431,北支那作戦史要 -北支那方面軍 3/3 昭和12年9月1日~昭和13年5月31日(防衛省防衛研究所)。(以下簡略為JACAR:Ref. C11110928300,+資料名+№)。

[2] 參考「北支方面地上作戦ノ概要 第五款 內長城線突破作戦」JACARRef.C11110470000.1169-1177

[3] 參考「平型関口附近ニ於ケル歩兵第四十二聯隊戦闘詳報」JACARRef.C11111234800. №454-458。關於此部隊到底是誰的所屬,現在很難確定,但從各種記錄看,不會是八路軍。

[4] JACAR:REF.C13071345800 №178-9。

[5]尖兵(中)隊覆滅的記錄,見『山口歩兵第四十二聯隊史』(同編纂委員會,1988年,198頁)。另外據同部隊的「戦闘詳報」記錄,9月29日凌晨當救援部隊到達時,大隊長代理竹內中尉曾“聲涙具下”地報告︰“第二大隊長(折田少佐)負傷後,除大隊長代理指揮者竹內中尉外,全體將校中竟無一人健全,大隊損害頗為嚴重,幾乎喪失所有戰鬥能力。其惡戦苦闘慘狀,不可名狀(「歩兵第四十二聯隊 平型関口附近に於ける戦闘詳報」JACARREF.C11111234800.461.

[6] 193792512時《朱彭至中共中央報捷電》,《朱德軍事文選》。

[7] 「主要戦闘別兵器別損害調査表  北支那作戦史要」JACARREF.C11110928200.1427.)。此數字僅為在平型關作戰的第五師團的死傷統計。包括21聯隊輜重隊的傷亡者約100名,但不包括北支方面軍兵站部新莊自動車隊的死傷。也不包括參加了內長城附近會戰的關東軍部隊(十川連隊和篠原旅團,此部分死傷推測在500名義下)的死傷。

[8] 「戦闘別戦死戦傷者(馬匹)人員表」岸本清之『濱田聯隊秘史』非売品,1987年,85頁。計算式為期間負傷479+期間死亡208-小寨村附近戰鬥傷亡98.此表並不是當時的檔案記錄,而是後年參照各種記錄做出的統計表,所以僅有參考價值。

[9] 正式名為「石家荘滏陽河會戦」。JACAR:REF.C11110922500.№126.

[10] 桜田武「第五師団(作戦機密)」JACARREF.C11110923900.632.

[11] 同上,JACAR:REF.C11110924000.683.

[12]『岡部直三郎大將の日記』芙蓉書房,1982年,89頁。岡部直三郎此時為北支方面軍參珠L。

[13] 「第五師団山西作戦ニ関スル諸事情」JACARREF.C11110928800.1697.

[14]「歩兵第11聯隊第3中隊陣中日誌」JACARREF.C11111177200.696.

[15] 「陣中日誌 歩兵第11連隊第1大隊砲小隊」JACARREF.C11111178600.1302.

[16] 沢田久一編『宇都宮輜重史』1973年,164頁。

[17] 《抗日戰史•太原會戰》1,26頁。

[18]「陣中日誌 歩兵第11連隊第1大隊砲小隊」JACAR:REF.C11111178600.№1302.

[19] 同前JACAR:REF.C11111178600.№1305.

[20] 「獨立混成第十一旅団長・第五師団長作戦指導上ノ経緯」JACAR:REF.C12120048400.389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Zachary Keck:中共沒有抗擊日本,國民
2014: 中央首長夫人的鬧劇和悲劇(1)
2013: 1958年毛澤東揮淚將粟裕撤職隱情
2013: 習近平一年前失蹤案解密 (六
2012: 淺論六四學生言行舉止與風水
2012: 一張見證人類高貴道德力量的老照片(圖)
2011: 彭博社:中國經濟發展之速讓鄰國感到沮
2011: 中國≠中共
2010: 什麼是毛澤東思想
2010: 崔之元:毛澤東文革理論的得失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