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轉貼王思想(经济学者)文章:”惜别富士康”
这些年来,最被中国人妖魔化的企业,非富士康莫属了。在一些媒体和网民的描述中,富士康是一家「血汗工厂」,这4个字伴随富士康多年。彷佛,富士康成了一家吃人不吐骨头的罪恶基地。
最近,不断传来各种消息,说富士康将逐步缩小在大陆的投资。
比较靠谱的消息,是在江苏昆山,富士康工厂将引入机器人,削减54%的工人数量,从原来的11万人减到5万人——这意味着,富士康将减少对6万人的「剥削」,那些称富士康为「血汗工厂」的人,应该很高兴了。只是,那6万工人呢,他们将去何处就业?
另外一个传得比较盛、但尚未证实的消息是,富士康将把在中国大陆的众多生产基地搬迁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此消息一直未有非常具体的行为,所以,可视为富士康在试探大陆的政府和民众,是一种商业策略——假如这些消息成真,则意味着几十万工作岗位将转移到东南亚一带。
中国有多少富士康?
经查询得知,中国大陆至少有13个富士康工厂:深圳龙华总部、深圳观澜、江苏昆山、山西太原、山东烟台、江苏淮安、湖北武汉、河北廊坊、河北秦皇岛、辽宁营口、辽宁沈阳、江苏南京和广西南宁。
这些工厂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没有查到具体大陆的数据,但是查到了富士康的全球就业数据:集团全球总市值超过700亿美元,布局横跨欧、美、亚三大洲,员工总数超过120万人。这120万人,预计有一半以上在中国。
解决了中国大陆几十万人的就业,是富士康对大陆的直接贡献。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这几十万人,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技能的农民工。富士康作为一个半自动化产业线,并不需要有多么熟练的生产技能。众多不具备生产经验的农民工,进入富士康,实际上可以把富士康作为一个「带工资的培训基地」,不仅学到基本的生产技能,还接受基本的工厂培训,完成从农民到工人的意识转换。可以说,富士康为其他产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而中国的一些媒体和民众,往往热衷于传播「富士康员工跳楼」的新闻。富士康有员工跳楼,这是事实,但是,把富士康描绘为「跳楼工厂」,完全缺乏逻辑关系。富士康的员工为何跳楼,这与富士康的生产性质有关。富士康的生产技能非常低,基本是低水平重复,所以容易让员工产生情绪上的困顿、抵触。
这是必然的代价。
既然生产技能低,那几乎必然是低水平重复。每一个进入此行业的人应该接受这个事实。否则就是自己的问题。我们可以问个问题:富士康是利用抓壮丁弄来的员工吗?难道不是劳资双方签订合同进入合作程序的吗?如果富士康违反了劳动合同,自然有法律制裁,何需公众去妖魔化企业?
面对某些员工的不适应,媒体和公众应该引导还是渲染并指责富士康?
这个问题,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个对富士康的评价问题。
中国大陆这么多年的教科书,在经济方面,都是马克思那一套:剩余价值由工人创造,资本家剥削工人。由此,公众对于资本家一直是负面印象。
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但作为百年前的学者,他的学说能够完全对应现在的经济现象?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
中国在1980年代开启的改革,一直是有行动、无理论。所谓摸着石头过河,所谓逮住耗子就是好猫,都是实用主义,缺乏理论支撑。民众更缺乏基本经济训练。我们的公众还没有学会感恩。我们没有去感恩那些养活了众多工人、为国家提供了税收的企业。
当然,富士康是否会离开中国大陆,这并不取决于公众对富士康的妖魔化,而主要取决于生产成本和国际分工。但我们终究应该善待富士康,挽留富士康。
等到富士康真的离开以后,我们会明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