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直隶河间人。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原来只是河间府一带的无赖,还曾因私贩硝磺入狱,因此也被称为“皮硝李”。就是这么一个街头市井的小混混,却打破了太监品级四品为限的规矩,被慈禧赏戴二品顶戴花翎,可谓是“职场”不折不扣的大赢家。
从李莲英的为人处事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热腾腾的职场秘辛,也许下一个变身叱咤红人的职场小白就是你。
一、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学习一切值得学习的技能。据民间传说和一些史书记载,李莲英的发迹源自于“善梳新髻”。当时的北京城里有不少上层贵夫人都喜欢变着花样地换新髻,懿贵妃(日后的慈禧太后)也是此道中人。她常常要求梳头太监梳新髻,但每每总不合心意。梳头房掌管沈兰玉为此经常遭到责骂。李莲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往上爬的机会,于是挖空心思学习梳头技艺。后来,沈兰玉将他推荐给了懿贵妃。一试之下, 李莲英梳的发髻工整美观,极得贵妃欢心,李莲英由此开始得宠。
二、前车之鉴需牢记,不要栽进别人掉进的坑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出逃的咸丰帝一病不起,在热河驾崩。此时,受宠的太监安德海做了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的“通讯兵”,为“辛酉政变”的成功、慈禧太后的迅速掌权立下大功,一时间成为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仗着慈禧的疼爱,不顾“太监不准出京”的祖制,带着一大批随从,打着钦差的旗号,大张旗鼓地坐龙舟顺运河南下,沿途寻欢作乐,接受地方官员的殷勤“孝敬”,惹得官员和民众都十分不满。终于,山东巡抚丁宝桢接到了同治帝和慈安太后的密旨,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安德海事件让李莲英得到深刻的教训——要摆正了奴才和主子的关系, 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心的同时还要处处小心翼翼。 李莲英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日后他的墓志铭中这样评价道:“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
三、反应灵敏的员工,任何上司都会喜欢。李莲英性格幽默诙谐,最重要的就是能揣摩老佛爷的心理,讲笑话说得玲珑圆转,滴水不漏。一次,慈禧太后看了杨小楼的戏后很高兴,于是大笔一挥,写了一个“福” 字赐给他。不想,这个“福”字竟然错写成了“衣”字部。在场的众人都有些尴尬,如果把错字挂在正堂,必然会失了太后和朝廷的颜面,可是慈禧太后也不好意思当面要回来,一时间全场鸦雀无声。这时,只听立在一旁的李莲英笑着说:“老佛爷的福气,可是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聪明的杨小楼一听,立即叩首说道:“老佛爷这万人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俩人一唱一和,让慈禧太后舒服地下了台,她顺水推舟道:“那就改天再赐你吧。”李莲英四两拨千斤的一句话让大家皆大欢喜,其活络和贴心可见一斑。
四、谦和是宝,低调是福。李莲英处事相当低调,不张扬,这一点远比他的前任——安德海聪明得多。光绪十二年(1886),北洋海军初具规模,醇亲王奕譞与代表慈禧太后的李莲英一
同去视察。对于这天大的荣宠,李莲英表现得十分谦和,临出发前还将慈禧太后破格赐给他的二品顶戴换成了四品,然后规规矩矩地跟着醇亲王上路。一路上,李莲英嘘寒问暖,连醇亲王的洗脚水都亲自去打,丝毫没有钦差大臣的架子。到了检阅时,李莲英更是低眉敛目地跟在醇亲王和李鸿章后面,一点都不出风头。回京后,醇亲王连连在老佛爷面前称赞李莲英忠诚可嘉,乐得慈禧太后喜滋滋地说:“总算没有白疼他。”
五、职场如江湖,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在宫里当差,如同走钢丝一般,永远不能失神,否则就会坠入深渊,李莲英能稳居宫中几十年,左右逢源的功夫是少不了的,他是慈禧太后面前的红人,但也不能得罪光绪帝。《德宗遗事》中谈及庚子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逃,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才返回北京。返京途中曾经宿在保定,当时慈禧太后的卧室铺陈华美,物事周全。李莲英住的也不差。他伺候老佛爷睡下后,路过光绪帝的卧室,却发现皇帝屋里除了坐褥和椅子靠枕外,竟然连一床被子都没有。在这隆冬深夜皇帝冻得瑟瑟发抖。李莲英当即跪下抱着光绪帝的腿痛哭道:“奴才真是罪该万死!”他赶紧把自己的被褥抱来伺候光绪帝过夜。回京后,光绪帝常常念叨此事,感慨说:“若没有李俺答,我恐怕都活不到今日。”后来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被慈禧太后百般刁难之时,李莲英还曾去看望光绪帝。
(如果是给员工建议的话,原文中低调谦和那一条也摆出来吧,然后这一条列为第五条,改为类似“江湖虽宽广但也经常狭路相逢,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比站队更正面一点)
光绪三十四年(1908),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去世。李莲英办理完丧事后,隆裕太后准其“原品休致”( 每月有60两银子的退休金),于宣统元年(1909)离开了生活了51年的皇宫。他死后,清廷拨下1000两白银,在北京恩济庄的太监墓地为他修造了一座豪华陵墓。
以上内容部分选自ibooks电子书《晚清五十年:嬗变中的王朝末日》,想要了解更多李莲英的故事,扫描下面二维码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