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士,是四民之首,四民是“士、农、工、商。”当时的士人是支撑社会、维持乡村秩序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德使命感,同时也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知识分子(士)的评判标准:
子贡问孔子:“什么人才叫士?” 孔子告诉子贡: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很负责,有使命感,有耻辱感,生怕自己的人格有污点。他身负君命,维护国家利益。无论到什么地方,能很好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做出有辱国格和人格的事来,可以称士。
子贡说:“这个要求太高了。那么,次一等的士,应该是怎样的呢?”孔子说:“次一等的,在宗族之间,人们称赞他是孝子,在乡亲邻居中,对人很友爱。这种人,也可以称为士。”
子贡再问:“那么,再次一等的士,应该是怎样的人?” 孔子告诉他:“再次一等的士,应该是‘言必信,行必果’,说话言而有信,做出的承诺一定能兑现,做事情认真负责到底,有始有终。不过这种人,没有洪大的胸襟和抱负,工作只是为了领几斗米,赚钱糊口,浅薄固执。这种人太多了,自己做人还可以,要说处理国家大事,不一定能胜任,他们勉强可以叫士,但毕竟是胸无大志的人,不值得推崇。”
来源: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