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为何许多太监选择当了道士(zt)
宦官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旦入宫当了太监,从此再也不能回归祖庙,死后不能葬入祖坟,但为了生计,许多人还是选择这条路。
在清朝末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宫里大部分的太监都信道,而且都是皈依过后的道士,太监当道士乍一听还真是稀奇,即便有精神上的需求,为何不选择更加昌盛的佛教,而选择了道教?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个人,他叫刘得印。
刘得印小名多生,道光三十年举家迁往京城,很小的年纪就入了宫,他的才学被亲王赏识,被选为内侍,宫中人习惯称他为“印刘”,同治二年调往储秀宫当差,又升为五品花翎总管,光绪二十年赏三品顶戴花翎。
许多人认为清末权利最大最出名的太监是李莲英,其实不然,据史料记载,慈禧所宠的内监中,最先的太监是安德海,随后是印刘、李莲英和小德张,而印刘之宠眷,实则在李莲英和小德张之上,只是因为他死的早,所以名声不及后面的两位,印刘才是那位能谈心说话的人,李张二人只是奉旨办事,供差遣而已。
而太监入道由零星一点变成一种潮流,正是归功于刘得印,首先他在宫中的地位很高,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而且他非常的“虔诚”,对北京白云观的捐助非常的大,进而还是名义上的方丈,在当时道教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如此看来,入道是太监获得社会地位的一种可行途径,事实上刘得印一生中捐建过二、三十座道观,有些道观因为无力经营,有偿无偿转让给他的都有,最后已然形成了一种太监道派,前面说了,当了宦官死后便无法埋入祖坟,而这些道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葬之所。
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在此养老,刘得印的努力可以说是为大部分的同僚提供了一个有归属感的家园,由于心理原因,大部分太监对全真道有很大的认同感,所以非常虔诚。
除了刘得印之外,张宗璿是另外一个关键性人物,他是朝廷封赏的道教人物,有很高的威望,同治六年他进京领取“道藏”,被邀请担任白云观的方丈,第二年刘得印就来到白云观拜他为师,张宗璿很乐意收他为徒,只因道家思想的包容性,当然也有借助对方发展道教的心思。拜师之后,刘得印不遗余力的守护白云观,不仅出巨资传道,还买了许多土地供活动使用。
通过刘得印,白云观和宫廷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据说就连慈禧都皈依了道教,然而大部分人看到的是她扮演菩萨的一幕。
有关太监入道一事,清末老太监信修明可谓是一语中的,太监因为自身不如人,有了钱财多发忏悔之心,刘得印在宫内威名赫赫,收入很多,一面建庙为皇太后祈祷,一面扶持自己的势力。
总之,在刘得印的推动下,太监入道在清末俨然形成了一种风潮,甚至有人夸张的说:“全宫的太监都成了老道”,他们之所以选择道士而不是和尚,一方面是心理上对全真道的认同,二是有些道观成了他们养老的地方,三是带头的人地位高,对此有着极大的热情,最后便是道教本身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