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第十四章 现实关怀:为了阳光与雪风下的这片热土(2)
送交者: 一叶扁舟 2006年03月14日08:37:57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如今老站长张谊光已光荣退休,但退休不下岗,欣然接受拉萨站的聘请,继续担任着名誉站长,继续着从早春到晚秋农田里的躬耕和守望,忧郁眼神中的殷切之情依旧。

  与拉萨河谷现代农神遥遥相对的,是青藏北部草原上的现代牧神。就像"定点"了的张谊光那样,周兴民教授已在草原上守望了多年。

  从事生态系统研究的三个定位站中,资格最老的是海北草原站。它的全称为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实验站。与拉萨站以农为主相对应,海北站更多的面向草原畜牧业研究,对于青藏高原同样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海北站奇迹般地动议于文化革命尚未结束的1975年。这一奇迹的出现值得一提。文革中,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已"下放"在青海省,老所长夏武平作为"走资派"先是被批斗、后来就赋闲,天天在家读书查资料,当他发现国际科学界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已经启动的消息,遂以智者的灵感萌生出一个念头。夏所长向所里、向省科委建议说,我们应该跟上国际研究趋势,加强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在六十年代进行的全省草地资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起源、发生发展、结构功能和动态演化进行研究,要揭示规律,必须定位研究;单学科力量薄弱,要综合研究,最好建一个能够长期进行观测研究的定位站。--历经建国以来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国家时常根据发展需要,一时强调基础研究,一时又侧重生产应用,夏所长远见卓识,提出这个"以不变应万变"之策:建一个定位站,双管齐下,既有此,又有彼,应有尽有,各得其所。青海地方当即表示支持,1976年,全国第一家生态定位站,就在西宁以北160公里处海北州门源县境内海拔3200米的草原上正式建立。植物、生态学家周兴民教授担任了为时20年的第一任站长,从此年复一年地往返于西宁-海北风雪弥漫的山道上。

  海北站作为当代科学的网络站、开放实验站,经过多年经营已具相当规模,空旷的草原上矗立起现代色彩的实验大楼,和几户牧民的红砖平房颠连一气,在嵯峨的祁连山下,组成了一个既传统、更现代的村落。藏族牧民赵豆嘎里一家承包的5000亩草地是海北站的实验基地,高高低低的供实验用的各种设施分布其上:测气温地温的,测风向风力的,测植物光合生理的,测温度升高对植物群落和生物量影响的,测二氧化碳释放的,测纤维素分解的......在铁皮围起的封闭环境中,观察研究老鼠的社会家庭结构、食物选择和生活习性;50亩人工草地的各类草种的试种和比较;有关全球变化的前沿课题则是与美国、瑞典合作研究的温度及紫外线增强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藏族牧民赵豆嘎里夫妇和他们的五个子女,有800只羊、100头牛,他家承包的草场成为海北站的实验场地,他的家庭连同他的牛羊也成为现代家庭牧场、畜群结构优化、能流物流研究的实验对象。当然,他家首先成为草场改良、科学放牧的受益者--模仿站上的轮牧放牧制度以及相关技术,他家也盖起了塑料薄膜封顶的暖棚,冬夜室内温度要比露天棚圈高4-5度,所以他家的幼畜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当然,受益的不仅是赵豆嘎里和当地牧民,从门源县到海北州乃至整个青海省,都得益于海北站和生物所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不仅牧业,还有农业。号称世界每亩小麦最高单产(2064斤)的青海香日德农场,就是中科院西北生物所培育的优良品种"338";中科院拉萨农业生态站的春小麦高原602品种也正是生物所提供的。

  海北站面向青藏高原,一向专注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基础理论的研究,气候、植被、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总之是有关这一生态网络中有些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及物质循环、相生相克之类相互关系的问题。周兴民教授对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得尤其透彻。在海北站进行了有关高寒草甸草地畜牧业特点及对策的研究:高寒牧场最优生产结构、优化放牧、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以及虫鼠害防治等系统管理、经济生态应用课题都被列入重要研究内容,其中不少成果已被青海地方采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当前,海北站的工作内容中格外突出了草地合理利用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并极其重视示范与推广这一题目,而这些内容对于西藏来说也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

  周教授认为,草地畜牧业是一项综合产业,它包括了草业、畜牧业和相配套的加工业以及社会和经济条件等,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体系。就草业来说,面临的情况很严峻。青藏高原现有大小牲畜约7000万头只,家畜存栏数较之五十年代增长了近3倍;而青藏高原21亿亩天然草地的1/3严重退化,其余草场也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阶段,产草量平均降低30%-50%。退化原因众所周知,超载过牧导致优良草种不再占据优势,而家畜厌食的毒杂草却增强了竞争能力;虫鼠害的加剧则是雪上加霜,据调查青藏高原至少有鼠兔6亿只,鼢鼠1亿只,每年消耗鲜草150亿公斤,相当于1000万只羊的食量。除与牛羊争食,它们的挖掘行为从根本上破坏了高寒草地以及畜牧业赖以生存的环境。

  对于退化草场的恢复和重建实验,海北站的经验是松耙、补播、施肥、封育等措施。以海北站附近盘坡的"黑土滩"为例,从1987年到1993年,连续6年进行以灭鼠为前提的综合治理,当年即见成效,6年后这片已无利用价值的万亩荒滩成为优良牧场,鼠兔退出,其它鼠类也在控制范围之内。从可计算的效益看,6年间累计投入费用为4.68万元,而从挽回牧草和实际畜产品产值计算约为30余万元,投入与产出的比例约为1:7左右。海北站的多年研究和实践表明,青藏高原中部以东地区的嵩草草甸本是放牧演替的顶极群落,经封育改良后可变为更为优良的禾草草甸。

  在海北牧区,人工草场建设起步较早。海北站50亩人工草地的实验基地,在20多年间曾引种过数十种中外草种,仅有披碱草、老芒麦、早熟禾、羊茅等少数几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又发现这类多年生种前期生长缓慢,当生长至三、四年刚刚茂盛又迅速开始退化--预后不良。而一年生加拿大燕麦、丹麦44等品种,长势好产量高;如在气候较好的地段混播箭舌豌豆,不仅产草量增加、牧草营养高,还可改善土壤成分。因而海北站建议,高寒牧区应缩小多年生、扩大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西藏牧区的人工种草开始不久,这一建议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海北站年轻的新站长赵新全博士,是从事家畜营养学、实验生态学、牧场放牧管理方面的专家。他研究了牧草营养的季节动态、藏系绵羊体重的季节和年间变化及其日增重季节变化,结论性的意见为:高寒草甸草地资源丰富,虽因自然条件原因初级生产力水平低,但牧草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高脂肪、高无氮浸出物、纤维素含量低和热值含量较高的"四高一低"特点。其粗蛋白含量相当于精饲料的苜蓿。但牧草营养成分季节变化显著。牧草粗蛋白6月份达到最高值,含量达15%,其后降低,10月份降至最低,不足夏季一半,且适口性也差。与此相应的是,经一夏放牧,家畜体重最高值10月达到最大,其后降低,11月进行传统屠宰时已降低许多,至4月为最低值,体重损耗占增重的80%以上。

  为此,赵新全博士和他的同事们提出的"海北高寒草甸草场优化放牧方案"早在1989年即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对策是确定放牧强度,利用两季牧场划区轮牧;加强季节畜牧业,夏季优势多养,冬季当年公羔、6岁以上母羊全部出栏,因当年春季出生的羔羊尚未达到15公斤胴体重(即去除皮毛头蹄和内脏的重量)的出栏指标,还需舍饲到春节前后出栏。按照数据模式,如此运作年出栏可达34%,牲畜周转期可减至三年,以此最大限度地减轻冬季草场压力,提高商品率,增加牧民收入。这一点作为近年间开始加强的草地畜牧业研究和推广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在工作基础好、牧民接受能力强的青北几个地区进行,而海北州几个牧业先进县的出栏率已达28%。

  西北高原生物所出色的工作,带动了青海省地方有关畜牧业科研项目的同步进展。1997年,由青海省牧科院院长、家畜营养专家胡令浩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经多年研制获得成功的牲畜营养舔砖投入生产,并获当年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营养舔砖的问世,为高寒牧区冬季补饲、抗灾保畜,提高防抗灾能力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从青海到西藏的草原上,鼠类横行无忌,为害甚烈,已打破了草原的生态平衡。造成这一不良现象的因素众多,归根结底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超载过牧,草场退化;人为捕杀、化学药物灭鼠导致的二次中毒使天敌减少等。多年间对鼠类行为学的研究表明,各种鼠类自有其各自的生态位:分布广、数量大的高原鼠兔多在地面活动,为逃避天敌袭击,它需要放眼远望的开阔视野,因此它喜欢矮小稀疏的草地环境: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在放牧后尤其是退化草地上生活。鼠兔虽然只有两三岁的寿命,但繁殖率高,每年可生两三胎,而第一胎当年即可参与繁殖,那么一对鼠兔每年即可生育子孙50-60只;高原鼠兔的破坏活动加剧了草场的进一步退化,牛羊喜食的禾草类不再生长,杂草类应运而生,于是以杂草类根茎为食、营地下生活的高原鼢鼠大量迁入,推土造穴--本所研究人员多年观察,并做过50只鼠的追踪观测结果表明,每只鼢鼠每年挖洞的推土量可达一吨!--这种鼢鼠的行为方式是个体活动,一只鼠即可拥有一座结构严谨的地下宫殿:仓库、卧室、厕所、育儿室等等,难怪年推土量可达一吨。鼢鼠的繁殖率虽不及鼠兔,但它的自我防卫能力强,大雪灾对于高原鼠兔可说是灭顶之灾,而对于缩在地下且拥有丰富食物储备的鼢鼠来说则秋毫无犯。

  喜欢优良牧场的是小个子的根田鼠。一旦退化草场得到恢复(减少放牧压力或人工改良之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就将逃离,根田鼠迁入,但专家们认为它的存在仍属于生态平衡允许的范围之内--正是对于老鼠们这些进化适应、活动规律的研究,最终启发了科学家们利用生态学原理综合治理鼠害的思路。

  专家们笑说本所是全国的"老鼠中心"。原所长、也是建立海北站的倡导者夏武平先生,就是新中国第一代老鼠专家。抗美援朝时,美国使用生物武器进行细菌战,夏先生曾应国家委托,亲自鉴定了来自朝鲜的鼠类标本。自那时起,夏先生就成了国内外研究老鼠的著名专家,其后这一学科在高原生物所成为强项。

  40多年的观察研究,使专家们对于鼠类的认识步步深化,灭鼠方法也从单打一的化学灭鼠提高到生态学综合治理的高度。曾经有过很长一个时期,由于灭鼠药物选择不当,剧毒药物固然使老鼠猝死,但其严重的副作用不可忽视:天敌香鼬(黄鼠狼)、艾虎及大狂之类猛禽难免发生二次中毒,小鸟难免误食饵料,一度连海北站的院落里也听不到麻雀啁鸣。不当药物不仅使老鼠产生抗药性,而且毒物存在土壤中,输送到叶片上,牛羊食之发生二次中毒,通过皮肤接触也易使人中毒。为此,专家们潜心研究出一整套化学灭鼠方法:药物选择慢性的、不致产生抗药性的敌鼠纳盐;投饵方式选择地下,设计制造了假洞道投饵机,药物和死鼠在地下,不致产生二次中毒;灭鼠时间选在春季,老鼠尚未生育前数量较少时,可获事半功倍之效。生物所有专人负责饵料配方,生产加工灭鼠药,提供给青海的城镇乡村牧场,大受群众欢迎。

  采用生态学原理综合治理鼠害,较之化学灭鼠是一大飞跃。专家们根据多年研究成果,提出以防为主,改良草场和放牧制度以调节环境抑制鼠害,根据为害系统采取以生境指数确定不同的防治措施。这是一项标本兼治的系统工程。目前这项工作仍在深入进行,去年,年青的专家苏建平申报了"西部之光"鼠害治理项目,得到了中科院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中科院认为,为害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大敌主要是雪灾和鼠害,加强对于鼠害综合治理的项目尤其能够体现西部工作特色。就这样,多年的努力使青海省的灭鼠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海北站所在的门源等几个县荣获"无鼠害县"之称。就连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治鼠专家也前来海北站学习取经。

  在综合治理的同时,另一新思路也差不多同时产生:变害为宝--变消极灭杀为积极开发利用。现任生物所所长张宝琛研究员依据生物所对高原鼢鼠的多年研究积累和它的生态生物学习惯以及藏医藏药的历史渊源,结合当地牧民用风干的鼢鼠骨熬汤治疗风湿病痛的经验,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高原鼢鼠的药用价值。鼢鼠长年生活在既冷也湿的地下冻土层中,自然死亡率低,生命力极其顽强,解剖发现高原鼠兔等鼠类可患内脏、关节等多种疾病,而鼢鼠则除少数肠道病外,其它疾病几乎不见。与北京同仁堂进一步的合作研究和临床观察,则证实了鼢鼠骨较之虎骨更为有效的肽类成分。对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的有效率达98%,治愈率达31%,尤其对生存在同一高寒环境中的牧民患者有特效。于是联合开发研制、由同仁堂生产的塞隆骨风湿酒--塞隆是鼢鼠的藏语名称--成为新药政法颁布以来国家正式批准生产的第一个国家级一类动物新药材。这是青藏高原特有生物资源开发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不仅在寻找濒危动物(老虎)药材代用品方面做出了贡献,不仅给风湿患者带来福音,同时也为保护草原、牧民创收诸方面带来了相关效益。去年,在海北、果洛等地共收购鼢鼠骨8吨,若按每公斤60只纯骨计算,大约有48万只鼢鼠为牧民捕获,每只骨架收购价为1.3元,牧民共有60余万元的收入,鼢鼠骨的开发真可谓一石三鸟,益处多多。

  西北高原生物所成立了"三极生物资源技术开发公司",经理、治鼠专家王权业副研究员表示:希望把本所鼠害治理、生物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技术在西藏推广。

  综合治理,开发利用,使得海北一带高原鼢鼠数量明显减少,考虑到任何一种自然资源一经人类大量开发必然产生危机,专家们已提醒在某些地区应注意适当保护的话题了。这使得备受鼠害之苦的西藏人听来不由不羡慕不已。

  从事青藏研究的一大批出色的科学家,在完成了填补科学空白使命之后,在基础科学领域深入研究之后,又把研究方向锁定在应用研究和资源开发领域,这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献身精神。有所为,有所不为--周兴民教授说,这是中科院的一个指导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之后还有一句话是:若干年内不考虑诺贝尔奖。

  身后是发展中的祖国,面前是更不发达的青藏,无论能为它做些什么,需要付出些什么,我们都甘心情愿,无怨无悔。

  五月的海北草原开始步入蓬勃的生长季。阳光铺泻在天地之间,作为海北站标志的铜塑牦牛闪烁着沉稳的金光。人们仰视着这一屹立在坚硬岩石上的形象,从那里看到了青藏精神与科学思想的闪耀。岩石的基座上,镌刻着老一代科学家夏武平先生为海北站题写的"牦牛精神"--

  忍处恶劣的条件,啃食低矮的青草,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

舶。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这种牦牛精神,正是科

学工作者的追求。在此建站十周年之际,写数语以记之。

夏武平 一九八六年春

  基础科学研究体现终极关怀,生产应用研究则是现实的关怀。差不多一辈子从事青藏研究,对这一地区的熟悉程度更甚于自己的家乡,感情的深厚程度也不亚于对于自己生活的地方,自称为"没有户口的西藏人"。老青藏们每个人都可以谈出对于青藏-西藏发展前景和途径的看法,什么是西藏的优势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提倡什么,不赞成什么......

  写进规划,写进文章,有一些参政议政的味道了。最后,最主要、最鲜明的观点是,许多人力主发展西藏生态旅游,积极主张以旅游业为西藏自治区的主导产业。

  回想八十年代初,时任国家科学协会主席的钱学森就曾有言:"要把西藏变成国家的乐园"。老青藏们听了很振奋,很受鼓舞,同时多少有些困惑:这乐园的含意是什么呢,怎样去建成呢?这一寻求答案的过程,就像某些童话里的情节--历尽磨难走过漫长的寻找之路,终于找到了金羊毛,或者芝麻开门了。老青藏们说,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才明白,钱老说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旅游开发,把西藏建成国家公园啊。

  --青藏队在七十年代的藏东南考察之后,就向西藏最初引进了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并提出过具体的建议,后经西藏林业部门的努力和科学工作者徐凤翔、刘务林等人的积极推动,西藏已建立大大小小十多个自然保护区、点,大到珠穆朗玛、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墨脱、羌塘草原等整个地区,小到某一群落例如林芝的百亩巨柏。保护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40%,为我国各省区比例最高者。除珠峰保护区外,其余保护区尚未建立正规的管理机构,由地方政府代管,但保护区划定之后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方面出自当地藏族群众朴素的生态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一经宣传就更为自觉;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都在当地农林畜牧部门设立了专职的林业公安,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眼见野生动物明显多起来了,虽然尚缺乏量化依据。

  有关以生态旅游为未来西藏主导产业的建议,也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举目当今世界,旅游产业迅速兴起。历经五十年代的起步,六十年代的增长,七十年代的腾飞,在八十年代之后进入成熟阶段。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新兴产业。世界旅游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支柱,其战略地位日趋重要。到1994年,世界旅游收入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1%,超过了石油工业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国际十几个旅游组织对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定性的和定量的专门研究,结果显示,21世纪的旅游需求将是人们生活中高速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旅游业向着更为可观的方向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我国国际旅游收入在全球的排名已由1978年的第41位升至1973年的第15位,进入世界十五强之列,成为全球第八大旅游目的地。

  西藏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对于全世界而言,生存于斯的生命群体都是地球的顶极群落,来此一游可谓终极体验。

  主持过珠峰自然保护区及其旅游规划的生态学家李渤生教授,充分认识到这一优势,他是力主以旅游为西藏主导产业的科学家之一。在他撰写的《试论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与旅游业发展战略》中,详细论述了这一观点。

  在这份报告中,李渤生列举了西藏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以地球第三极和在人类生存极限环境下产生的高原文化为特色;极品旅游资源高度富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异常丰富并极具自然性......其中尤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珠穆朗玛峰为极品之冠。

  西藏是我国最不发达省区,据1995年统计资料,全区工业企业仅有23家,年工业总产值1亿多元。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155万吨,污染物年排放量除汞较多(0.1吨)和含有少量砷、硫化物外,其它污染物如镉、六价铬、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均为零或近于零。全区水体污染甚微,所以全区江河湖泊几乎均为清洁水体(一级水体),全区水生生态保持着自然本底状态;废气排放量也为我国各省区最低者,空气污染微不足道,是我国乃至世界空气最清新的陆地之一,展现出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最自然的天穹和最自然的星空。由此而获得"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之称。这一切,对于现在及未来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世界最佳环境。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八十年代起就注意到旅游业这一新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和巨大潜力,把旅游业确定为西藏自治区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西藏旅游人数呈现出明显增长势头,尤其是随着"西藏热"在国内的兴起,国内游客骤然增多。旅游业在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科学家老青藏们的建议依据了自治区现行政策和本地实际及旅游业发展实际,只是更加强调突出了旅游业在诸支柱产业中的位置:作为第一位,将旅游业置于诸产业之上。看来这似乎仅是个排座次问题,其实不,这是一个全新概念,在西藏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将引起一场革命性转变。

  倘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首先,是上述国际国内大背景。其次是西藏的实际。以生态旅游为主的依托是几乎遍及全藏的自然保护区。除上述简略表示的极品旅游资源外,重要的文化遗产地尚有阿里古格王国遗址,及其古代以卫星城分布的多处遗址洞窟已在发掘中;藏南藏北都有一些极具自然文化价值、久为当地所知而少为外界所知的景观,例如藏北西部的本教神湖当热雍措,藏北东部的达木天葬台骷髅墙,以及深匿于雪山密林深处,一般人难于到达的神秘传奇之地那如、尼务等秘地;而在藏东南,交通也方便的措高湖,其景色丝毫不逊于素有世界花园之称的瑞士风光......

  西藏大自然已为我们布设完备。踏上西藏高原,就意味着开始了自然之旅、文化之旅和知性之旅--还是心灵之旅。

  之所以可行还在于它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多年来的实践足以证明农牧产业发展固然尚有潜力,但其局限性无疑,而现代工业发展则是一个不可取性;亟待寻找变输血经济为造血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作为第一产业的提出,实际上是应运而生的吧。

  如果说八十年代中期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曾提出过"以旅游为纲"时条件尚未成熟的话,历经最近十几年来对旅游资源的持续发现,自然保护区的相继建立,旅游部门的经验积累以及国际国内旅游产业的迅猛飚升,重新审视西藏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和未来趋势,那么,重新将旅游业摆在第一位问题的提出,似乎是时候了。

  未来西藏,一个旅游西藏的形象,一个"国家的乐园"。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