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第十五章 终极关怀:青藏高原研究的未来(完)
送交者: 一叶扁舟 2006年03月14日08:37:57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第十五章 终极关怀:青藏高原研究的未来

--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寓言式的"该亚假说"--青藏研究项目中有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课题研究--中国及青藏高原环境系统分区,现代地理学概念--青藏专家参与国际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钱学森先生说过,要把西藏变成国家的乐园--主张西藏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回望青藏高原--

  在青藏高原所拥有的科学资源中,除了我们已知的曾被罗列过的地球第三极这些领域同属于地球科学范畴。但是,青藏高原的科学资源远不止这些,它还是使从事宇宙科学的人们极为满意的观测地所。拉萨以西90公里处有个名叫羊八井的地方,在国内它享有知名度,是因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地热田,有一个大型的地热发电站;在国外它享有知名度,则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宇宙射线观测站。它属于近些年才出现的前沿学科--超高能天体物理研究范畴。

  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设在念青唐古拉南麓山脚,当雄盆地南端,南北可遥望终年积雪的山峰。那是根据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协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亦即参与了地球人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行动的那个研究所--与东京大学宇宙射线研究所合作开展宇宙射线的观测研究场所,于1990年创建的。中国方面,除高能物理所外,还有西藏大学等5所高校参与,日本方面则有20多所大学。观测对象是超高能宇宙伽玛射线,寻找伽玛射线源点。这项研究是八十年代才兴起的一个高能物理国际前沿热点,这样的观测点在全世界设有十多处,例如日本富士山,例如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在所有观测点中,唯独羊八井地理环境优越,得天独厚:纬度适宜,海拔较高,大气透明度好极,少雨雪,少干扰,观测时间长,取得数据就多;高能粒子衰减少,精度就高。即使在冬季的羊八井,通常也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大好天气。相比较而言,富士山需要乘坐雪橇,安第斯山大雪封山长达半年。所以羊八井站八年来的成果令世界瞩目,国际高能物理学界为世界各地观测点综合评分时,羊八井站名列第一;因宇宙射线研究而获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Cronin教授认定羊八井陈列的品质位居世界第一,美国科学杂志也将羊八井站列为中国25个科研基地之一、六大最有希望出成果的基础科学研究工程之一。

  中日长期合作之外,意大利也参与进来。中日合作是"蜂窝式"接收装置布点,中意合作则是扩大接收面积的"地毯式"。日本、意大利之后,还有美国等一些国家表示了合作意向,纷纷向天体物理这一基础研究的制高点进发。

  收集伽玛射线的专家们偶然发现了"太阳阴影"--宇宙射线穿过时在地球上留下的阴影。这阴影据说有助于研究太阳的活动、太阳磁场的变化。宇宙科学家们说,这个发现极为重要。

  超高能天体物理的确有些超现实,就像寻找反物质那样,伽玛射线之类宇宙学研究毕竟离现实世界遥远,借用一个科学术语表示,它们与地球和人类只是"遥相关"。当代一般人只是似是而非地知道那么一点点,知道有一些人正在忙于地球以外的事情。相比较而言,青藏高原的地球科学研究距离我们更亲近一些。且让我们把眼光从遥远天际收回,重新投向地球和青藏高原。

  回望一部地球演化时空履历,大陆分分合合,海洋此消彼长,物种生生灭灭,冰期来而复往,直到人类从混沌中蹒跚走来。我们的地球充满活力,维持着毁灭与再生的平衡,一刻也没停止过运动;而全球的大洋中脊相连,全球的海水相通,分居于各大陆地板块上的多种族多民族的人群,生息繁衍在漂浮的岩石圈上,必将走向一个共同的未来和命运。

  只是一个写意的回望。走出蒙昧不久的地球人类--或者说,在未来人类看来此时的我们仍处于蒙昧时代--目前仍不足以对我们唯一家园的时空履历了如指掌,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一些"这样的"表象,还不足以回答为什么会是"这样",更遑论未来将会怎样。上溯的线索不时中断,越是古旧越迷茫;许多信息隐藏过深以至湮灭,无从判读。来自多方的资料不失丰富,仍不足以让具有实验色彩的现代科学将地球的过去与未来加以模拟。

  环顾当今世界,我们眼见发达国家鉴于环境问题的严峻和紧迫,正在对科学技术及其后果重新审视和反思,有人甚至已断然宣布"科学的终结"。而发展中国家则正忙于借助科学技术的利器武装自己,去努力接近发达。纷繁表象体现了世界的多样性。在青藏高原,我们就这样看到,历经半个世纪的科学考察,作为基础工作的大发现时代迹近结束,今后在"发现"方面也许只是一个补缺拾遗的差事。但在深化研究方面,无疑序幕刚刚拉开。除了地球动力学这个古老课题之外,当今国际学术前沿中三大热点领域--(过去与未来)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青藏高原都是理想的研究之地,攀登计划青藏项目中的各课题也多有对应。是否可以说,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体现了科学界对于地球和人类的终极关怀。

  青藏高原的科学地位得以确认和强化,它所独具的科学认知价值成为中外科学家的共识,成为共同面对:一个全球独特生态系统类型分布区,高山生物物种的基因库;一个中国气候变化的预警区,亚洲季风的启动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一个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一个打开地球动力学大门的金钥匙......

  经历了几十年面上考察和形象描述阶段,当青藏研究积累科学资料的第一期结束,该项目于20世纪九十年代被纳入攀登计划,进入面向全球、科学研究的第二期,青藏研究进入佳境。最佳期首先是宏观背景的"最佳"--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20世纪末叶的地球科学研究已扩展到全球规模;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对全球尺度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全球构造和全球变化的理论,提供了行星规模地学研究的思想方式。在国内,作为地球科学的总体也早已从描述现象上升到以探索机理为目标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全球视野与地方特色;是理论探索与野外实践;是学科交叉与合作研究。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首席科学家孙鸿烈院士把青藏项目提到了科学问题的高度。鉴于青藏高原在固体地球科学中,所提供的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最为典型的研究对象;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所提供的影响到全球环境变迁的固体地球过程的最佳样本,中外科学家对于青藏高原的浓厚兴趣,已不再仅限于它本身,而是通过青藏高原去阐明普遍规律的问题,例如地球动力学,过去全球变化等等。孙鸿烈认为,青藏研究想要拿出国内领先水平不存在问题,但那毫无意义;我们的理想是接近国际领先水平,虽然难度很大,但它是我们的目标。近期的未来可望达到国际前沿先进水平的,有可能是在青藏高原古环境恢复方面,冰芯,天然剖面,还有湖泊岩芯,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毋庸置疑的是,青藏研究正在成为21世纪地球科学系统知识创新的生长点。

  正如所期待的那样,九十年代的青藏研究业绩斐然,使得这项事业具有足够的实力和竞争力,一步跨入国家令人瞩目的重大基础研究前列--20世纪最后一年,在中国,开始实施名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的重大项目,青藏项目以"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的题目,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推荐,再经多轮激烈角逐,最终成为该项规划首批十五个项目之一。

  这一进入,意味着国家重视程度的加强,资金扶持强度的增加,阵容和规模的改观,意味着青藏研究开始了更新和更高级的研究阶段。

  是以往青藏事业的接续。这项事业,不仅仅青藏队的,中科院的;为时近半个世纪的青藏研究,中科院之外还有兄弟的地质科学院、国家气象局、国家地震局、国家测绘总局等一支支劲旅。未来的青藏研究将在集以往一应成果之大成基础上腾飞;作为一个整体,曾各自为战的一支支劲旅将集结为一个精锐之师;研究内容也将进一步深化与扩展。本书竣稿的当下,新的队伍正在重组中,有关课题正在拟定中,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新篇章正待被掀开。

  作为使青藏研究进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主要建议人,孙鸿烈院士因为年龄的关系,告别了多年的青藏队队长、首席科学家的位置,担任了这一项目的盛况;年轻于他的郑度教授接任首席科学家之职。数以百计的老青藏队员们早已告别了四分之一世纪前平均37岁的年华,连年来陆续退出队列,迄已几乎总体退役。目送着继续前进的年轻的青藏大军,老青藏们满心是深深的眷恋,满脸是含泪的微笑......

  科教兴国,知识创新,未来的青藏研究将大展宏图。中科院资深院士刘东生指出,今后10年,将是青藏研究的最佳期、关键期、重要的科学创新期。他认为,科学创新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继承性。所谓科学创新,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深厚传统。根底越厚、积累越多、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其二是研究对象必须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其三是有一个活跃的科学思想。看法不同,存在争论,是学术思想活跃的表现;争论本身正是酝酿和产生新思想的前奏--青藏研究正符合上述三条件。在几十年间的研究基础上,未来10年应当是更大的知识创新时期。

  青藏研究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除继续指向多年间所致力解决的地球动力、全球变化、大气物理、生态系统等基础课题之外,有关未来青藏研究的讨论中,科学家们认为还需增加有关生物圈的研究,尤其是地球各圈层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这一前沿领域,青藏高原同样是独具优势的典型地区,一个有望产生理论突破的领域。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早在七十年代就由英国著名化学家和发明家詹姆斯.拉弗洛克提出过著名的"该亚假说"。该亚是古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的名字。最初假说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活的超级有机体,里面的生物与地球上的物理和化学的演化进程相互协调,以便保持适于生存的条件,并且地球的活动是有目的性的。假说还认为,如果地球的生物圈紊乱,则地球的环境便不适于生命生存,由此提示科学家必须找出生命调节气候和空气的实际方式--拉弗洛克认为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紧迫,例如热带森林的毁坏正威胁着全体生命,而人类完全不知道哪一些生物是为我们的生存所必不可少的。

  拟人化的隐喻和诗意的表述,曾一度引起科学界许多知名人士的争论甚至嘲弄,被斥之为伪科学,以至于连提出者本人后来也打算放弃了;而支持他的人则对这一假说作了修正补充,使之"科学"化,让理性能够接受。认同者肯定的是它的思想方法,它在环境科学方面的价值:该亚假说的核心观念是指由地球上所有生命构成的生物圈,与其环境构成一种稳定的共生关系;把生物与无生命的力量纳入一个统一体之中,通过对整个体系的关注,使海洋生物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融为一体;科学家面对生态破坏甚至群体灭绝的后果,必须克服心理障碍,即超越各自的专业领域--自然界并不理会各学科所设立的武断界限--地球大自然同属于一个系统,无论它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

  回想起近几十年来,自然气候的任何变化都曾引起人类的恐慌。五、六十年代偏冷,到七十年代初,由日本科学家最先惊呼"小冰河时代来临";为时不久又发现地球转暖的趋势,而且越来越热,于是八十年代初又由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温室效应"的忧虑,有关全球变化的研究随之提上日程。尽管包括青藏研究专家在内的中外许多科学家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即认为目前全球变暖的程度并未超过工业革命前的十六世纪,人类活动仍不足以对宏观大气圈造成大的影响;但鉴于温室效应之类提法在本质上的警醒作用,值得认可值得研究并值得考虑相应对策。

  因此,作为国家大项的未来青藏研究,就将资源和环境效应一并提上日程。它既是科学问题,也是面对当代的应用基础研究;是为造福青藏高原自身,又不单单如此--作为长江和黄河的上源,作为流向南亚诸国众多的江河之源,青藏高原的环境问题指向得更为辽阔和久远。

  环境科学-现代生态学历经一个时期的发展,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地球科学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不仅是科学家们的研究范畴,也是政府首脑和全体民众所关心所从事的工作。八五攀登计划青藏项目中第五课题--"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资源、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包含了这个主题,这一课题由自然地理学家郑度教授主持。

  青藏高原由于地理和历史诸多因素,社会发展迟缓,开发程度较低,川、滇、甘、青等青藏边缘地区也仅处于半开发状态,腹地西藏更在其后,的确应当加大发展力度。但拿现代科学眼光看取,这种低开发程度又不啻幸事一桩--借鉴发达地区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科学地规划发展战略,可以有效地避免可能付出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高昂代价,譬如堆薪,后来居上。为时四年的攀登计划这一课题的考察研究,以发展和动态的观点阐明了高原隆升过程中资源的形成、贮存和分布规律,给予定量评价,重点研究了各类资源的空间组合关系,为资源合理配置与生产力布局奠定了基础。对高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人口增长速度、资源承载力、经济发展速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的延伸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进行宏观调控。根据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先启动来带动高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除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以外,这一课题主要集中在四川省西部的甘孜、阿坝、甘肃的甘南、青海省的玉树、海西、海南、海北、西宁等地,进行区域特征发展问题的调研,明确了青海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及甘孜州东四县等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深入探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群落的形成,提出解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的途径和方案。

  此外,初步论证包括雅鲁藏布大峡谷水电站群、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藏铁路的线路选择、三江流域水源涵养林的建设以及盐湖资源系列开发等重大工程的前景及关键问题,也在这一课题的议程上。

  郑度教授从50年代末走向青藏高原开始,从一位普通的科学工作者成长为青藏研究的实际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把传统的自然地理学推向了现代地理学,使这一学科在青藏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使自身得以更新发展。所谓现代地理学的概念,李吉均院士对此有所归纳。他指出:我很赞同钱学森先生关于地理建设的观点,应把地理学改造成为对国家建设大有俾益的科学。我认为地理学在中国正面临着大发展的良机。现代地理学应是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统一地理学,把全球作为整体并研究其变化趋势的全球地理学;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准则的建设地理学,以及用高技术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先进实验手段武装起来的高技术地理学。

  九五攀登中,这一课题得以强化,更加突出。分列为两个课题--"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和"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可持续发展这一崭新概念,被鲜明地提上了青藏研究的重要议程。

  朴素的持续发展观念由来已久,传统的农林业实践中可以遥见这一概念的雏形。它作为当代科学术语明确提出在1980年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定义为"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随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于持续发展的概念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组织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名为"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又称布鲁特兰报告,因该组织当时由前挪威首相布鲁特兰女士任主席)。在这一报告中,贯穿了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生态与经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互相紧密地联结在一个互为因果的网络之中。而第一次将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的,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是一次人类社会与环境问题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参加会议的包括183个国家的和国际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会议在众多紧迫的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面向21世纪,确定了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其中。提到这一过程,不能不提到李文华院士。

  当年在西伯利亚考察泰加林带暗针叶林的那位留苏学生,当年随北京农业大学下放昆明、骑上搭着两个筐的自行车上街买菜、买菜之余去野外采标本、采了标本去请教吴征镒先生的那位讲师,当年那位几乎走遍青藏南部东南部森林地区、主持了横断山脉考察的那位老青藏队员,李文华正是从青藏的高起点起步,走上了中国的、世界的学术舞台。1982年,李文华作为国家代表,在设在尼泊尔的国际组织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连任理事、副主席,任职届满后又做专家理事。后来在这一地区,应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李文华担任了亚洲流域治理高级培训顾问兼尼泊尔流域综合治理首席顾问,为亚洲十个国家培训了一大批山地综合开发治理方面的人才,建立了亚洲流域治理的网络系统,编著了一系列流域治理专著及论文集,系统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我国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的模式和复合生态系统在流域治理中的经验,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他的表现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高效和出色工作"的赞誉。正是由于他的才干和努力,使他走向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层次--1986-1990年,李文华担任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委员会主席,同时兼任世界资源保护联盟理事。在任期间,正是国际上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时期,他把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圈保护区确定为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目前全球环境生态学界三个热点: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是在李文华院士的参与和主持下形成的。

  1989年6月中旬,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人与生物圈国际委员会主席李文华主持关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会议。按照国际惯例,会议由专家坐在台上讨论,宽敞的会议厅里坐满听众。李文华与来自法国的、人与生物圈的实际倡导人迪卡斯特、来自欧共体的环境部主任比尔.朗、欧洲环境政策所所长威萨克尔,就未来的科学与技术发表意见,最终形成了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三个议题。直接与世界对话和交流,并在国际科学界产生重要影响,体现了中国科学界的开放姿态和成长进步,以及对于世界的参与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不过几年时间,这一类现代观念就迅速普及,连西藏的县乡干部乃至百姓群众,都拥有了关于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的基本观念,考虑制定本地发展规划,言必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当然,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西藏发展刚刚起步,是一个发展问题,还谈不上"持续"问题,那也不过是见解问题罢了。总之,西藏的发展历经最初的"慎重稳进",后来的"稳定压倒一切"之后,以1994年中央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座谈会为标志,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以更快的速度推动社会发展。

  有关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研究,西藏地方在做,攀登计划中中科院青藏项目的自然科学家在做,社会学界也在做;自然科学家与藏学家联手一起做。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格勒博士带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课题组在青藏高原进行了为时三年的考察研究;这一中心同时设立"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课题,孙鸿烈、刘东生与费孝通等专家共同担任了课题顾问,在藏学出版社出版的《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概论》一书中,我们看到了各章执笔人中熟悉的名字:郑度、林振耀、冯雪华、李明森、何希吾等,他们与藏学家们共同完成了同一本书。

  一个共识是,发展是硬道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造福当地社会,既是发展需要,也具有深厚的道德基础。但现有的西方和祖国沿海内陆的发展模式显然不适合西藏,西藏需要另辟蹊径。

  人类活动加剧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加之大众媒体的强调渲染,使人们普遍意识到生态环境的严峻;随之而来的错觉是,自然状态是最好的,人为作用势必对自然产生负面影响,人类有足够的破坏力足以把整个地球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但在科学家们看来,人类既可以是大自然最凶恶的杀手,也可以像工蜂那样,通过辛勤劳作将自然之花酿制成蜜。人类活动的正面影响,远一些的例子在墨西哥-美国边境的索罗那荒漠中的两个绿洲可作比较:在墨西哥境内,农耕的人们为土地增加了生物多样性;而美国一侧则因实施了土地不得被使用的保护政策而使得几十年来生物品种大为减少。就近的例子是雅鲁藏布江畔的艾玛岗,这个新开辟的农业综合开发区农作物丰产,人工种植的牧草青青,田间林地树木成荫。有心的艾玛岗人特意在江边保留了一块开发前的荒滩沙地,那上面寸草不生,只稀疏分布着耐干旱的小灌木狼牙刺。艾玛岗人向每个前来参观开发区的人们说,从前艾玛岗就是这个样子。

  统观西藏,多年来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虽有相当进展,但仍处于富饶的贫困之中--它自身所拥有的无与伦比的自然与人文的价值、旅游开发价值与这片土地上的不发达状态、与生活质量的低下反差过大,不成比例。且让我们以崭新的概念重新起步。

  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提出其实任重道远。较之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就其难度来说更甚之。这是一项需要上下一大批具有现代观念的管理者来从事的系统工程。在较低的起点上起步,软硬件建设都非一蹴而就,更何况还有旅游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系列负面效应的出现,如何引导和防止的问题。但是如果这一问题至今仍未被提上日程而有待未来提出,则西藏的高速高效发展又将不知顺延何时。

  毕竟,一百多年前,美国总统与人民一道共建黄石国家公园被传为佳话;半个多世纪前,罗斯福就以新政名义设立了工程兴办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农业电气化管理局等等。其中被认为最重要的是民间资源守护队。1932年,美国森林学家巴.贝克在详细考察了美国的森林后,向当时还任州长的罗斯福建议:派25万名失业青年去植树造林。罗斯福却立即回答说:"能增加到30万人吗?"后来,在1933至1939年间,至少有300万人在守护队工作过。他们为美国人做了几千件大好事,使美国在三十年代后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被认为是历史上能够在做到在打一场大战的同时,又提高了生活水平的唯一国家,其中原因之一就与罗斯福推行新政有关。这一类历史经验值得研究借鉴。

  变输血经济为造血经济,需要科学规划指导,尤需西藏人民特别是决策者的高瞻远瞩加踏实苦干。

  一部《青藏苍茫》,在试图再现半个世纪青藏研究辛勤踏勘之后,在苍茫青藏形成演化的亿万年时空中飞翔之后,落脚在了资源-环境-发展的坚实大地上。这里有我们的土地,我们的人民。

  青藏高原,让我们再一次走向你--

  行走在高山大川间,让几百万年来的深厚高原季风扑面而来,让曾经照耀过特提斯古海但依然灿烂的阳光穿透身心;

  青藏高原,让我们再一次回望你--

  古海中的陆地平原缓缓升起,渐渐高耸为亚洲和地球之脊、之巅、之高极,那一人类的眼睛所能欣赏到的最为激越的壮丽;

  青藏高原,让我们借助卫星的角度,再一次俯瞰你--

  小小寰球一枚耀眼的徽章--冰雪的南北极隐向两侧,美洲大陆在看不见的另一方,被强调了的青藏高原格外醒目在欧亚大陆南部,沉着而艳丽的棕红色调仿佛透射着金属的质地和光泽......

1998年10月13日初稿于拉萨

1999年1月31日二稿于拉萨

1999年4月8日三稿于山东日照-北京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