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亚历山大
送交者: ZTer 2006年03月28日08:53:5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亚历山大幼时在其父指导下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酷爱兵法,使他具有军事知识和强健的体质。11岁时,腓力二世即让他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为师,学习三年,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学到了多方面的知识。公元前340年,16岁的亚历山大即随父征战。在克罗尼亚之战中,他的组织能力和统帅才干初露锋芒。他指挥腓力二世军队左翼骑兵英勇作战,配合腓力二世指挥的右翼骑兵,击溃了雅典等国联军,决定了交战的结局,为马其顿在希腊诸城邦中取得霸主地位奠定基础。

公元前336年夏,其父遇刺身亡后,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王位。此时局势却非常严重,王室和宫廷中有人谋废新主,希腊各城邦国纷纷宣布独立。亚历山大依靠腓力二世的亲信老将,首先剪除王室和宫廷中的异己,平定宫廷内乱。随后,迅速镇压北方部族暴动。继而挥师南下,血洗底比斯,迫使希腊诸城邦再次确认马其顿的霸主地位,并推举他为希腊联军最高统帅,并准备进兵东方。

亚历山大的远征是希马(其顿)联盟对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侵略战争的基本内容。进行这些远征是为了迎合希腊和马其顿奴隶主的意图:把劲敌从地中海和小亚细亚地区排挤出去并通过征服新的殖民地来缓和希腊各城邦国家之间的矛盾。波斯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疆域辽阔(西起地中海东岸,东达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但到公元前四世纪中叶,阿契美尼德王朝正经受社会政治危机,濒临崩溃边缘。最发达的西部行省(如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苦于波斯的统治,准备归顺希腊。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大部分是各省的战斗力很差的骑兵和步兵民兵,只有少数(约1万人)训练有素但与波斯利益格格不入的希腊雇佣军(首领是梅姆农)。波斯步兵打仗如乌合之众,一触即溃。而强大的波斯海军(多达400艘战船)则称霸于爱琴海和地中海。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希腊各国联合以后(伯罗奔尼撒战争),马其顿在其杰出的统帅亚历山大领导下,成了巴尔干半岛上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临战前的马其顿军队,在组织上、技术上和战斗力上,都堪称为古代世界的一支优秀军队。这是一支常备军,其步兵来自自由农民,骑兵来自占有土地的贵族。步兵和骑兵都分为重、中、轻三种,都有精良的武器装备、成熟的战术和高超的战斗素养。马其顿军队战斗队形的基础是重步兵方阵。重步兵方阵的翼侧由骑兵掩护,正面则由轻步兵掩护。以方阵的强力猛攻完成骑兵、轻步兵和中步兵的冲击。当时的军队是由经验丰富的统帅安蒂帕特、帕曼尼昂、托勒玫·拉哥等人指挥的。弱小的希腊海军(近160艘战船)以爱琴海各港口为基地。

在对波斯战争的准备过程中,亚历山大镇压了马其顿世袭贵族中的反对派,消除了国家北部边界遭受相邻部落进攻的危险,平息了伯罗奔尼撒各城镇的骚乱,加强了希马(其顿)联盟,使各国公认他为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亚历山大给征集来参加战争的军队提供了足够的粮食、攻城器械和强渡江河的器材(攻城塔、平底船等)。一部分军队(约1.4万人)由安蒂帕特领导,留在马其顿守卫边疆和维持治安。亚历山大制订的作战计划可归纳为: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马其顿军队的主力通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小亚细亚,首先征服波斯西部地区,切断波斯陆军同海军的联系,消灭其陆军,在地中海沿岸巩固下来,使其有了进一步远征的后方基地,又可使波斯舰队因失去基地而瓦解。然后继续向波斯纵深进军,推翻阿契美尼德王朝。而波斯的计划是:加强地中海沿岸的防御,登陆队在希腊登陆,以便在那里掀起反马其顿的起义,迫使亚历山大放弃对波斯的远征。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借口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和参预谋杀腓力二世,率马其顿军队(3万名步兵,5000名骑兵、160艘战船)利用赫勒斯滂海峡南岸的登陆场,顺利地横渡过该海峡并侵入小亚细亚。发动对波斯帝国的侵略性远征,开始了历时10年的东征之战。

5月,双方军队在小亚细亚西部的格拉尼库斯河相遇,开始了第一次交战。亚历山大将军队分成左右两翼,大部兵力安置在右翼由自己亲自指挥。他首先驱动右翼中部的轻骑兵和一部分步兵方阵向右斜攻波斯阵线的左翼。使对方造成错觉。以为希腊军队将包抄自己的左翼,当波斯军队主力急速调在左翼时,亚历山大亲自率领近卫重骑兵(战线极右翼)加步兵方阵(战线中部)直捣敌方战线中央。波斯军队出乎意料,在亚历山大军队的猛攻下中军溃散。希腊人乘势全线出击,波斯军大败,近4万人被消灭,十几名高级将领丧生(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亚历山大乘胜前进,占领了沿岸各城市以及弗里吉亚和吕底亚的港口,使波斯的舰队再也不能在临近希腊的地方停泊。小亚细亚的大多数城市不战而降。,起来抵抗的米莱图斯和哈利卡尔纳苏斯,经强攻后亦被占领。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占领了40多座滨海城市,迫使波斯舰队停泊点南移。此后,亚历山大的军队回师小亚细亚腹地,占领弗里吉亚和奇里乞亚。在后方和交通线得到保障以后,亚历山大继续征服滨海地区。

公元前333年11月,亚历山大经过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北)南下腓尼基。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见国土不断丧失,便集合数十万军队(古希腊史学家阿利安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讲有60万),迂回到希腊军队后方,在希腊军队离开伊苏斯的当天下午进入该城,试图出其不意地与亚历山大决战。企图切断马其顿军队的交通线(伊苏斯战役)。

此举出乎亚历山大意料,但他没有惊慌,在探明消息后立即命令部队后转,在急速转移中展开战斗队形,准备迎战,并争取在战术上出敌不意。此时,大流土三世已在皮拉鲁斯河摆好阵势。他自恃军力庞大,准备在对方排好阵势后,集中优势骑兵于右翼,从海岸边的平坦地带冲击、包围希腊军队。波斯左翼由杂牌步兵组成,步兵前面又排列了数排弓箭手,显然大流土想以左翼的守势掩护右翼的进攻。亚历山大见状,立即在行进中改变兵力配置,将骑兵都集中到自己的右翼,并且不等部队站稳,就率领全部轻重骑兵向对方左翼发起冲锋。波斯左翼的弓箭手刚放完第一箭,希腊骑兵已冲到面前,他们来不及换上箭,慌忙后撤,冲乱了身后的步兵阵势,希腊骑兵乘势冲杀,波斯左翼顷刻瓦解。大流士三世见左翼瓦解,不立即调整部署,利用优势兵力重组阵线,而是首先驾车逃跑。这样,波斯军队虽然仍在兵力上占优势,但主帅临阵脱逃,全军迅速崩溃。波斯军队的大批武器装备和金银财宝,大流士三世的母亲、皇后和两个公主都落入了亚历山大手中。

虽然伊苏斯之战的胜利为马其顿军队打开了通向中亚细亚的道路,但亚历山大却决定征服其余尚由波斯人控制的腓尼基、埃及和利比亚等滨海地区,消灭波斯舰队。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继续南下。许多腓尼基城市不战而降。只有提尔城(今黎巴嫩苏尔)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顽强抵抗,亚历山大使用了撞槌、攻城塔、穿城螺旋锥等当时所有的攻城武器,才攻克波斯舰队的最后据点。城破之后,亚历山大将提尔三万居民都出卖为奴隶。在此前后,大流士三世曾提出割地媾和,表示愿意割让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全部领土,赔款一万塔兰特,并将女儿嫁给亚历山大,但亚历山大要的是全亚洲,而不是幼发拉底河以西,所以断然拒绝。年底,亚历山大经过两个月的围困攻占加沙,接着进入埃及,他便毫不费力地征服了腓尼基的其它城市,征服了埃及和利比亚。为了笼络埃及祭司,他不仅慷慨解囊,而且极其隆重地去西瓦绿洲拜谒了阿蒙神庙。埃及祭司在感激之余宣布他为太阳神阿蒙之子、埃及法老的合法继承人。为建立东征的后方基地,他还在尼罗河口附近建立了第一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亚历山大城和港口。至此,波斯帝国西部和地中海的制海权都在亚历山大控制之中了。

亚历山大待最初几次进军的胜利成果稍微巩固之后,便开始入侵中亚细亚。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4万步兵、7000骑兵由埃及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10月,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发生了希腊与波斯间的战略决战。关于波斯参战军队的数量,古代作家们有不同的记载(阿利安讲为骑兵4万,步兵100万,战车200万)。但无论如何,都远远多于亚历山大的军队。大流士三世依仗数量优势,首先让左翼向左前方出回,以攻击并包抄亚历山大的右翼。接着,又挥动右翼猛攻亚历山大的左翼。亚历山大的军队虽然英勇奋战,但战线还是被突破。可是大流士在突破战线后,立即分出相当兵力驰往战场后方7-8里处的亚历山大营地,解救自己的母亲、皇后和公主,劫掠财物粮秣。亚历山大抓住战机,一面稳住左右战线,一面亲自率领近卫重骑兵插入敌方左翼的缺口,从侧面直捣大流士所在的中军。此举完全出乎大流士意料,顿时惊慌失措,调头后逃。亚历山大放走大流士,率军向左右攻击波斯军。波斯军再次大败溃散(高加米拉战役)。高加米拉一战,波斯军队精锐尽失,亚历山大乘胜东进,占领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灭亡古波斯帝国。夺得无数金银财宝仅金银一项即达15万塔兰特之多(1塔兰特约30kg)。大流士三世逃到本国北方各省,被他的一名总督杀死。

公元前330年夏,亚历山大动用数支骑兵纵队和乘马的轻步兵纵队沿里海南岸继续出征波斯北方和东方各省,征服了米太、希尔加尼亚、帕提亚(安息),侵入了大夏(巴克特里亚),并宣布自己为马其顿和波斯的“大帝”,阿契美尼德王朝“合法”继承者。为了巩固新王朝的军事政治基础,亚历山大在军队和行政部门起用波斯贵族,募集东方人参加军队,在军队和宫廷中推行繁文缛节。允许信教自由,实行东方礼仪,并与巴克特里亚王公之女罗克珊娜结婚。这些做法引起了亚历山大左右的希腊—马其顿人的不满,使得他和将领之间发生了冲突。公元前329年,马其顿军队入侵中亚细亚,一直打到奥克苏斯河(阿姆河)和亚克萨尔特河(锡尔河)的上游。在大夏和粟特(苏联塔吉克全境及乌兹别克的一部分)地区,遇到了以粟特人斯皮泰门为首的土著各族人民的强大抵抗,经过2年多的努力,作出了很大牺牲之后才将其镇压下去。为了镇压起义和保卫已占领的地方,亚历山大修建了许多驻扎着强大警卫部队的设防城市(亚历山大城)。这样的城市总共约70座。

公元前327年春,亚历山大率军(13.5万人)离开中亚,南下出征印度。在印度西部旁遮普的吉达斯普河(印度河支流)一带,马其顿军队费了很大气力才粉碎了印度皇帝波罗斯的军队的抵抗(吉达斯普河战役)。亚历山大本想继续向印度腹地进攻,但士兵多年出征作战,征途劳累,都拒绝继续前进,要求返回家园,加之气候不适,疾病侵袭,远征已成强弩之末。亚历山大只好于公元前326年留下守军后,下令回师。他决定派一部分军队走海路,以便为了探查横跨印度洋和波斯湾的航路,为此,公元前325年年初在希达斯派斯河上建立起一支拥有800艘战船和运输船的舰队,一部分军队乘船驶往印度河口,其余部队由陆路撤退。陆军第一纵队由亚历山大率领,经格德罗西亚班师,陆军第二纵队由克拉蒂尔指挥,经阿拉霍西亚班师。舰队由奈阿尔赫指挥。这次陆军行军和海军航渡十分困难,直到公元前324年春才返回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由于饥饿、酷暑和疾病,军队减员四分之三。亚历山大把巴比伦定为版图包括马其顿、小亚细亚和中亚细亚的这一古代世界新生的大国的首都,还准备进行新的远征。

然而公元前323年6月初,亚历山大突然患上恶性疟疾,13日病逝,终年仅33岁。

亚力山大东征历十载,行程万里,在西起巴尔干半岛,东达印度河,建立了地域辽阔的马其顿帝国,其军事才能和帝国面积只有后世的成吉思汗和其创建的蒙古帝国可与其相比。亚力山大采用东方的君主制,令臣民将他当作神崇拜,对反对者则无情镇压。亚历山大生前虽然,采取了一些加强统一的措施,但其帝国毕竟是在短期的武力征服中迅速建立起来的,并没有牢固的经济基础。他死后,帝国很快就崩溃了。他的部将们经过长期混战,陆续在帝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个具有希腊文明特色的独立国家。

点评: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一生中从未打过一次败仗,其军事学术吸取了古希腊和世界各国军事学术的成果,并充分地体现在他的多次远征中。他的10年远征堪称古希腊军事学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亚历山大是一位军事学术的革新家:他在腓力二世的基础上,他发展了古希腊的军事体制和方阵战术,增加军队侧翼的密度,从而提高其攻击能力。创立了既善于在乘马队形中,又善于在徒步队形中进行战斗的新型骑兵——“龙骑兵”使骑兵成为军队的决定性突击力量和机动力量。战术上制定了战斗队形各组成部分的机动和相互协同动作的原则,发挥骑兵的突击作用。亚历山大善于根据情况,或集中使用兵力,或把军队分成若干独立的纵队。他在交战中取得胜利,常常是由于在一翼(通常是右翼)由重骑兵和中步兵组成突击集团。战斗由轻骑兵和步兵发起,重骑兵突击敌人战斗队形的翼侧和后方,重步兵的方阵则从正面实施攻击,以完成骑兵的突击。轻骑兵还负责追击被击溃了的敌人。亚历山大制定了骑兵战术原则。他进一步发展了埃帕米农达提出的沿正面不均匀分配兵力的原则。亚历山大的战略特点是:周密地准备战争,深入地研究敌人及其国家,按预定计划进行战争,坚决彻底地实现既定计划,在野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保障陆海军的交通线和供应基地,巩固胜利。指挥特点是:出敌不意、大胆穿插、迂回包围、以少胜多,速战速决。亚历山大的军事艺术给后来的西方军事思想以巨大影响,汉尼拔、恺撒、拿破仑这些伟大的军事家都曾效仿过他。亚历山大的东征的10年是希腊社会的“外部极盛时代”,在此前后,不仅希腊文明吸收了东方营养,而且高度发达的古希腊文明以空前规模传向东方,对古代东方文明特别是中亚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