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 虚无之夏 (1)
送交者: 一叶扁舟 2006年03月31日09:06:1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虚无之夏一

潇水

  鲧先生被杀死在羽山,他的儿子大禹被叫来谈话。大禹是个大个子年轻人,虎虎有生气,身高一米八五,虎鼻大口,耳朵上有三个孔(所谓耳有三漏),脚下有三颗痣(己字形),胸上印有玉斗,他一头跪倒在地,哀哀求命道:“我的父亲鲧尽心尽力,治水却没有成功,又违抗您的召令,据城造反身死名败,并不冤枉。可是您知道吗,父亲如果听取我的建议,不会没有效果的。”


  “咦?你对治水有什么建议?”

  大禹发表了治水的高见,舜帝听取后颇为赞赏,说:“你的父亲连自己儿子的意见都不采纳,不得善终也不奇怪。按照道理你应该和他一起走,但我破例宽恕你。治水的事,从今以后就由你负责,请你一定记住你父亲的教训,审慎以行,不负众望!”

  大禹意外免死,喜出望外,赶紧拜谢。舜帝又语重深长地说:“你不要跟丹朱学。丹朱作为尧的儿子,不上进,跟一帮贵族子弟聚在家里搞贴面舞会,脱了衣服集体淫乱,结果丢掉了继承权。他带了个坏头,我希望你树个好榜样,把水治好。”

  于是大禹在惶恐不安中玩命工作,他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钉子鞋,经风沐雨,非常辛苦,黄河、长江地乱跑,四处调研。人们看见这个古怪的大个子,左手捏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即圆规和三角板——大禹很象数学老师哎),辛辛苦苦在风雨中奔波。大禹不听音乐,愁然沉思。走在树梢下,帽子被树枝刮去了,他也不回头顾;鞋子跑丢了,也不回去拣(可能跟陈景润一样,沉思“歌德巴赫猜想”撞在电线杆上)。其实他不是不知道鞋了丢了,他是不肯花时间去捡。大禹一弯腰捡鞋子的这动作,合计七秒钟,等于延误了七秒钟的时间研究治水方案。方案拖延七秒钟,等于有3.5个人和1.2座房子被大水吞没,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折合几百万元,这个价值远远大于他的帽子和鞋子。所以大禹不捡鞋子。有句鞭策人心的名言是:大禹不喜欢一尺长的玉壁,却珍惜一寸长的光阴。大禹惜寸阴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喜欢睡懒觉的人可以把它作为床右铭。

  盛夏,红日似火,炙烤着大地,茫茫积水经过毒日暴晒,热气腾腾,大禹走在水边像蒸桑拿,气喘吁吁。很多猛兽跑出来吃人,人又被困在水里,格外得好吃。大禹看见很多人跑到树上巢居,本事更高的则去了山腰住石窟。但老鹰从天而降,抓石窟里的小孩和老头吃。

  大禹考察了一圈,发现黄河从峡谷中流出,进入平坦中原以后就变成一条任性扭动的龙,不断改道,到处漫游。从地图上看,它上翻下卷,游徙不定,由于河道浅,它一边游随处放水,像一个随地撒尿的孩子,留下一滩滩汪洋的积水。如果能给黄河两岸筑堤,夹持着黄河,使他不能乱跑乱撒尿,这是最好的办法——当初鲧先生就是这个路子。可惜鲧和大禹时代都没有这个能力(这要到战国时期才开始实现)。大禹时代都是石器工具,没有青铜器,怎能实现这样巨大的工程啊。

  那该怎么办呢?我为此特别请教了修厕所的管子工,他和大禹的策略不谋而合:既然无法管束这个野蛮的孩子,笨办法就是由着他去尿,但要在孩子经常乱撒尿的地方预备好排尿系统,排走孩子的尿,也就是大禹预备出的九条河道。什么时候孩子跑在A处放一滩水,大禹预备在A处的小河道就把它排干。一会儿孩子又蹿到B处放水,大禹又已在B处预备好一个管子。这就是所谓“播为九河,疏川导滞”,用九条河道把黄河泛溢导致的洪水排走。所谓九条河道其实也是虚数,大禹在祖国各地都因势利导,开挖这种排尿河。

  据说大禹不爱喝酒但喜欢善言,善言就是好的意见,所以大禹最爱开会。他考察完毕,召集“治水办”人员开会。名声显赫的F4都参加了会议。他们分别是大禹(水利部长)、子契(文教部长)、后稷(农业部长)、伯益(林业部长)。这四个人后来分别成为了夏、商、周、秦四个朝代的祖宗先人,我们把他们合称为中国古代的F4——forefather 4。他们四人都有伟大的不同凡响的诞生经验,大禹据说是他妈妈吞了薏仁而怀上了他(当然另一个说法是他爸爸“鲧先生”临死做剖腹产生下了他)。子契则是他妈妈吃鸟蛋而生下的,所以是鸟蛋之子,东夷人。后稷则是妈妈踩了外星人的巨大脚印而怀孕的,华夏人。伯益的妈妈没吃什么东西,不过他奶奶吃过鸟蛋,吃完生下的他爸,也是东夷人。

  夏、商、周、秦的四位先人,坐在“治黄办公室”里,大禹首先发言:“黄河横流,泛滥天下,威胁民生,已经九年了。我看见龙蛇跑进了人们的房子,人们则跑进了龙蛇的肚子。运气好的人爬上树去躲,身手更敏捷的去了石窟。庄稼彻底泡汤,人民衣食窘迫。但我发现所谓‘浸山灭陵,浩浩滔天’的洪水,其实比我爹那时候已经平和多了,剩下的都是积水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接受我爹的教训,放弃堵塞,改用疏导。怎么疏导呢?我的四字方针是‘高高下下’,把高的地方加得更高,把低下的地方凿得更低,从而作成排水沟,遍布各地,使洪水和积水一刻不停地排泄到大海。”

  现任农业部长后稷(大周朝先人)说:“我建议,排干后的沼泽洼地,上面可以种植庄稼,变水害为水利,组织受灾区生产自救。我作为农业部长,可以教他们播植百谷,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同时,还得拨出救济粮,救济灾民,别让人老在树上没吃的了。有余粮的地方都要跑到,勒令他们把余粮调济到缺粮的地方。”

  “对。我补充强调一下,”大禹说,“现在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有余粮的部族必须配合全面整体治水计划。任何部门、任何地方、任何个人,倘若各自为政,扰乱治水计划,一经发现,我必将用强制手段干预。同志们呐,治水必须全面规划,打破地域局限,以邻为壑的做法是再也不允许了。必要的话我们要动用军队来说服那些不听指挥的部族。我们应当趁着治水,把军权、政权充分抓到手里,调动运用起来。”大禹发现自己说漏了嘴,赶紧打住。

  “伯益,你知道南方有一种稻子吗,”农业部长后稷接着说,“它就爱在水田里长,你把他引进到中原,我们排完洪水,就在低洼湿地上种稻子。”

  伯益是秦朝先人,现任林业畜牧部长,对后稷的提议表示赞同,并自告奋勇抓他的老本行:“我另外打算放火烧山,把树木全部干掉,野草烧个精光,吓走猛虎野兽,让人们去山坡上居住,这样就避开洪水了。

  “这个主意虽好,但是吃水有问题,人们几千年来不住山坡,而宁可居住在饱受洪水侵袭的河边,就是为了生活取水方便啊。”鸟蛋之子“子契”(文教部长,商朝先人)插嘴说。

  “所以我准备大力推广挖井取水技术,”伯益说,“如果凿井取水技术推广的好,就可以远离江河居住,躲避洪水之苦,根本躲避了洪水的直接危害。”

  大禹对这个主意击掌称赞:“那我就宣布计划,伯益、子契,你们两个的祖上都吃过鸟蛋,估计脑袋灵光,算术好,你俩跟我勘测地形,分析河道路线,看在哪里合适挖排水沟,制定疏导方案。后稷是种地英雄,自然去各地征集粮食,赈济灾民,传授他们稼穑技术,开挖泥地,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南方的稻种也要引进到北方来。伯益同时还要到各地凿井,希望你能成为凿井英雄。”

  “那大哥您就是治水英雄了!”众人眼中燃烧起希望。

  大禹领导F4,开始了中国古史上轰轰烈烈的治水运动。他们战天斗地,冒着流星雨,风再大也不怎么样,只肯为你而勇敢,让老百姓都看见幸福的所在。F4跑遍高山河谷,寻找黄河经常漫溢的地点,行山表木(勘测),规划合理的泄水路线,疏通这一路线上的沟谷河道,把洪水、积水统统排走。以后再闹厄尔尼诺现象,黄河发疯所溢出的洪水可以自动通过这套排水体系泄入大海。

  二十岁的大禹在他的治水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三年,从华北到江南,无处不留下他施工队的足迹。他以身作则,亲临一线,冲锋在前,享受在后,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翻山越岭,涉沼渡河,手脚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趾甲盖全部磨掉,因为跋涉泥浆,小腿也被磨得精光,不带一根寒毛,大腿更枯瘦得没有一斤肥肉。而且大禹吃的穿的都是民工水平,吃饭的时候经常吃到一半就吐出来跑出去干活;洗澡刚到一半,又握着湿头发冲出去指导调度。鲁迅说,中国历史上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大约就是大禹。大禹亲自拿着挖土的双齿铲(耜)和装土的筐,辛勤劳动,风里来、雨里去。那时的主要工具都是石器,挥动起来可不容易。

  据说大禹身高一丈,脚长一尺,这两个度量单位方便了他的治水工作,可以测量土地山川,这也是“丈夫”一词的来历。由于忙于丈量山川,用腿太多,还都在泥里,大禹的膝盖严重风湿变形,走路一颠一颠,好像在跳hip hop。后代的道士模仿这个细碎而急促的步子,装神弄鬼儿,叫做“禹步”。葛洪大仙还设计了禹步的舞谱:“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左过右,右就左;次举右,右过左,左就右”——很像东北大秧歌中的“十字步”。

  大禹的风湿性关节炎长期得不到治疗,最终恶化成偏枯,就是偏瘫。大禹只能蹭着走路,特点是“步不相过”,意思是迈出的左脚超不过前面的右脚,反之亦然,走路比裹脚老太太还慢腾。此外,他还患有其它职业性疾病,比如颜色黧黑,窍气不通——患有肺结核,呼吸不畅,脸色非常难看。大禹的一帮跟班,只比大禹更惨。据《吕氏春秋》说,他们走到哪里就死到哪里,有的死在山陵上,就葬在山陵,有的死在水边,就埋在河床。伯益始终追随大禹左右,是F4中最得力的助手,他的主要事迹是凿井,发明和推广了中国最早期的水井。水井多为十几米深,为了避免井壁泥土坍塌,内壁还用木棍自下而上层层叠起,从井口往下看,木棍交成井字形,这也是“井”字写法的来历。井口开有水渠,可以远远地流向制陶场与人家。凿井技术不但使人们脱离了河湖制约去高远干燥的地方居住,还解决了城市内部的供水问题,使得大量人口积聚的城市的出现有了可能(一个城市需要几百口水井。没有井的话,就没有城市,没有城市,也就没有文明发展的依托地,就没有国家)。

  由于大禹时代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大禹在祖国各地治水就发现人们的发型随心适意,互有不同。往北去流行高髻,往南方则矮髻。有的人甚至挽两个发髻,髻一前一后摆置,这是北方人习惯,西北人则额前一左一右摆。

  个别懒蛋也是有的,他像现代女孩那样,弄出一个马尾巴来,用玉环把马尾巴根儿束起来,叫做束发,非常省事。但马尾巴根儿不在脑后,而是正头顶,高挑着,像日本浪人那样。马尾巴根上再插一个玉针,针尖朝前,非常性感。有的女孩是编一个粗粗的大辫子,盘于头顶,像阿Q那样,男生也有这样的。而阿Q的故乡,吴越地区的人,这时候最懒不过,不弄发髻也不弄马尾巴。纯粹把头发断掉一截,直接披散着,如现代长发之妹妹。

  大禹到了32岁,完成治水,汪洋泽国变成了山清水绿,人们安居乐业,引吭高歌。舜帝颇为满意,赐给大禹一个黑色的玉圭(上尖下方的一个黑石头片),表彰他的旷世之勋,并号召全民全社会向治水英雄大禹学习,学习他含莘茹苦,劳身焦思,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大禹刻苦卓绝,雄名千秋万代。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