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由北向南 - 论二战日本战略重心转移的原因 |
送交者: 一叶扁舟 2006年06月23日08:49:16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转帖] 由北向南 - 论二战日本战略重心转移的原因
前言: 二战中日军国内政府和军部就战略方针分成两派,即我们所说的“北进”和“南进”。北进和南进政策是既相互交融,又相互抵制,在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实践和对亚洲各国的侵略中,“南进”派最终占得上风。 明治维新使日本民族从锁国和封建制下解放出来,尽管还不充分,但毕竟受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思想,使其生产发展迅速,人口增长飞快。这些因素同民政性内在的向外发展的欲望相结合,便企图向海外,特别是向亚洲大陆寻求民族发展的出路。日本的老师英国不在欧洲大陆上谋求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是专门依靠大陆上列强间的势力均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掠夺殖民地,剥削文化落后的弱小民族。与此相反,苦于土地狭窄、物质贫乏、人口增多的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和亚洲大陆保持紧密的联系。所谓的“南进”与“北进”都只是日本为获得大陆所做的扩张。 一. 北进的尝试与失败 日本是个太平洋岛国,其岛内资源匮乏、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使得日本人对广阔的大陆有着无比的向往,“向大陆扩张”已经成为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基本国策。而环顾日本四周,只有北方有着大量的土地,因此“向大陆扩张”也就是“北进”。在日本占领朝鲜后,他的“大陆政策”与沙俄的“远东政策”发生了碰撞。两国在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爆发全面的日俄战争,结果日本战胜,日本借口保护其继承俄在中国辽东半岛的特权,向旅顺派遣了4万多日本军队,从此中国东北落入日本的势力范围。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中国东三省,之后在1932年成立听命日本的满洲国。虽然早在一战时日本天皇就将大洋战略做为重点,但陆军省及其岛国意识的影响下、日本将注意力放在了“北进”上。 在巩固满洲之后,日本军部加紧了对苏联和蒙古的挑衅。日本军方认为,若要确立在亚洲的霸权,取得苏联远东地区的控制权是其中的关键一步。为了准备进攻苏联,日本加紧了侵蚀中国的速度,首先是中国华北。华北拥有中国35%的煤矿和80%的铁矿,还有金、硫磺、石棉、锰等战略矿藏,以及棉花、小麦、大麦、大豆、烟草和其它农业主产物,这些物资是保证日本进行战争所必需的资源,并可以在亚洲大陆上建立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这样日本的“大陆延伸政策”即“北进”才能得以实现。 同时日本的“北进”扩张得到了美、英、法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英、法想利用日本作为反苏的突击力量。美国则在传统的孤立主义和 “中立”政策的幌子下,加紧向日本供应废金属、石油等战略物资,大发战争财。 1937年夏,日本着手实施全面侵华计划。同年7月日本军部已向中国派遣军调拨了十二个步兵师团、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架飞机、约一千辆坦克和装甲车、一千五百多门火炮,并有关东军一部和驻守本土的七个师团组成战役预备队。由于中国国民政府的消极抵抗,至1938年底,日军已占领了拥有中国主要工业城市和重要铁路的大片领土。随后中国战场进入相持阶段。伴随着中国军民的奋起反抗,日军的消耗逐步增大。日本政客和军部已认识到三个月就让中国投降是不可能的,与中国的作战已经成为一场消耗战。由于中国战场严重阻碍了日本原订的“北进”方针,且国内人民和军队中的反战情绪日益增长。日本政府决定通过在苏联边境发动军事行动来缓和国内政治形势,加快“北进”步伐。 1939年,由于关东军少壮派军官的鼓动,日本在情报侦察不明,且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向蒙古境内的苏蒙联军发动试探性的进攻,即-诺门罕战役。战斗中日本陆军的表现让日本政客颇感失望,在四个月的战事中,参战的三万名日军中约八千人死亡,九千人受伤。苏军投入约五万七千名步兵、五百辆坦克及三百五十辆装甲车,大约九千人伤亡。苏联的装甲部队给了日军极大的震撼,此役也直接导致了日本平沼内阁的总辞职。由于苏联一直处处提防着日本,并在北部陈兵百万,使得日本的“北进”决心发生了动摇。日本国内同样也再次掀起战略方向之争,海军的“南进”派逐渐抬头,接着日本政界出现短暂的动荡,暗杀、绑架之风盛行,一批“北进”派陆军军官或遭暗杀,或被迫退役。至此日本的战略方向也逐渐由北开始向南偏移。 二. “南进”-日本与美英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 从一定程度上日本选择“南进”策略是日本与美英等国在远东地区矛盾日益激化的结果。早在一战结束后日本便开始推行其独吞中国的策略,而美国则成了日本称霸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劲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后必然的经济现象,在世界市场上引起了生产过剩,从而导致了国际贸易竞争尖锐化。后进资本主义国家日本,随着大战期间工业化的跃进,日益需要从海外进口物资和向海外开辟市场,因而也被卷进已经尖锐化了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去。象日本这样物资、资金都不充裕的穷国,不得不在靠廉价劳动力进行对外倾销上来寻求悲惨的出路。可是,欧美各国为了对抗倾销,采取了相互间高筑关税壁垒的措施。日本不得不逐渐从印度和南方市场等世界市场上被排挤出去。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美国又联合英法否决了一战期间日本在华所获得的特权地位。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外交手段的压力下日本不得已妥协让日美矛盾暂时缓解。 1937年7月日本对华发动全部战争,打破了华盛顿体系,改变了远东的政治格局。直接威胁到了美英在远东地区的利益。日本与美英的关系急剧恶化,美国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并对日本采取禁运。日本政府深知美国的强大,不敢妄动。但在反共产国际条约签订后,德国希望日本在东方牵制苏联和英国,对此,日本做过努力,结果是无法对付苏联而轻易地击垮英国。德国看到了这一点,便希望日本能够进出印度洋,为德国能够彻底打垮英国出力,为德国的总体战略铺平道路。当然,日本也想借此良机进入南亚次大陆。在权衡利弊得失后,日本做出了停止北进,陆军转而南进的决定。 此时的日本在旷日持久的侵华战争中已经消耗了大量的钢铁、石油、橡胶等军需物资,而这些物资仅凭日本国内及占领地的生产能力显然不能满足,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都是依赖从美国进口石油、废钢铁,从国际市场上转手购得的其它物资支撑庞大的战争开销。而美国的禁运使得日本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日本深知如果进入长期消耗,无异于自取灭亡。于是,日本与苏联签订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开始将矛头指向了美英。 三. 海军的战略及地位 明治维新政权建立后,日本开始全盘西化,有着与日本相同地理环境的英国自然成立日本学习的榜样,在分析了大英帝国的发家史后,日本开始全力重视海军的发展和建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已成为世界海军强国,其海上实力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居世界第三位。日本海军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战略工具、侵略政策的急先锋。在日本海上霸权崛起的过程中,形成了日本海军具备进攻性、侵略性和扩张性的战略思想。同时海军的高层将领也慢慢进入了军方的决策层。 时任海军大学教官的日本海军战略代言人、著名海军战略理论家佐藤铁太郎,以马汉的海上权力学说为基础,结合英国的海上霸权,以及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中海战的实战经验,发表了《帝国国防史论》等一系列著作。他反复强调,日本作为岛国,无论是保卫国土,还是对外扩张,必须以控制制海权为前提,制海权对于岛国日本赢得战争的胜利,或保证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他还提出,日本要想“维护他在大陆拥有的权益”,必须拥有“东亚的制海权”。他极力鼓吹“海洋扩张论”和“北守南进论”强调日本与英国地理环境相似,同为海洋民族,应向英国学习,向海洋扩张,把日本建成“亚洲的英国”,把建立“海洋帝国”作为日本国家发展的根本战略目标。佐藤的观点得到了日本海军的广泛认同,基本上反映了日本海军最高当局的战略思想动向。 另外日本海军将领认为,只有 “南进”才能够充分利用日本在亚洲具有压倒性实力的海军,对敌军的海上补给线进行封锁,再由陆军进行地面战斗和占领。从而获取必须的资源建立“大东亚共荣”。 四. 中国战场的牵制 无论日本的战争策略是“北进”还是“南进”,其首要条件都是先征服中国,再以中国为跳板,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无耻战略。但由于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痴梦,中日战争向长期化发展。日本被迫采取“北守南进”的策略。 为了尽快从中国脱身,日本认为切断被称之为中国抗战生命线的滇缅公路,是迅速灭亡中国的关键。在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后,滇缅国际公路就成了中国唯一的外援通道,可谓国民政府的“生命线”。因此日本认为滇缅公路的存在是中国之所以能坚持抗战的关键所在。所以要使中国屈服,就要切断第三国的援助中国行为。即日军必须控制南中国海和滇缅国际公路,用陆海军实行封锁作战,以造成对华经济压迫。这也是促使日军南下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扩大战争并应付来自中国战场的压力,到1938年底,日本陆军的兵力已经由战前的17个师团扩张到34个师团,5个独立旅团和1个骑兵团。这些兵力中的三分之二都被牵制在了中国战场。可以说正是由于深陷中国人民抗战的泥潭,日本在资源上的消耗日益严重,战争潜力不足明显暴露。为了获得急需的资源,继续战争,日本只能南下东南亚抢夺石油、橡胶等急需资源,以“南进”实现“以战养战”目的。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国战场的顽强抵抗,才使得日本不能不采取“南进”的策略。 五.来自德国的诱惑和鼓舞 早在1936年11月,德意日就已经结成了初步的政治同盟。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和升级,德日双方都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全面合作。于是,从1938年起,双方从各自的战略利益出发,开始进行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但由于双方的主张各不相同,军事同盟谈判被搁置下来。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160万人进攻波兰。此后德军又接连向西欧大规模进攻。从1940年4月到次年6月,德国相继攻陷丹麦、挪威;占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迫使英法联军40个师33万人从敦刻尔克跨海退守英伦三岛,之后德国又联合意大利南北合击,迫使法国败降。至此整个西欧大陆都飘扬着德国的万字旗。面对着德国的节节胜利,英法的溃败,日本感觉到插手南亚的时机正在逐渐成熟。 1940年9月,日本为了防御苏联并加快解决中国问题,以便放手南进。日本主动向德国提出恢复谈判;德国在大不列颠之战受阻后,准备东进攻苏,也积极寻求支持。两者一拍即合,使谈判得以顺利恢复。经过讨价还价,德意日三国终于就缔结军事同盟达成协议。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苏军全线溃败,一退千里,被俘人数以百万计,装备损失无数,德军已逼近莫斯科城下,苏联在欧洲的野战军已遭受了沉重打击。这对日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日本从军部到内阁都认为这次德苏之战将以德军的作战成功告一段落,即使苏联没有在短时期内投降,其抵抗能力也将被严重削弱。这就意味着日本不用在为北方的苏联所担心,可以抽调关东军的精锐支持“南进”战略。另外日本在1941年对欧洲战场进行了评估,认为德军依然有可能在英本土登陆,如果德国着手进攻英国本土,或者登陆成功,或者对英反封锁奏效,势将动摇英国的决心,再加上苏联的日趋困窘,难保在欧洲不出现媾和的局面。只要英国缴械投降,那么在东南亚必将出现势力真空。而且一旦欧洲出现和平,那么东南亚唯一能将造成威胁的只剩下美国这一个对手。这对急于抢占东南亚资源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正是由于中日战争的僵持化,日本与美英矛盾尖锐化和德国侵略战争扩大化的形式下,日本政府与军部不得不调整战略次序和战略方向,主张实行“南进”的意见日益强烈,终于形成了“南进”决策。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