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罗马的故事 - 罗马共和国的内政外交 (上)
送交者: ZTer 2006年07月10日14:40:4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一个国家的强盛,不可能单纯依靠其武力,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合适国情和现状的制度,
有一个能使他人赞同的理念,好象当今的民主理念那样。


罗马的复兴经历了高卢人七个月的占领和破坏,支付了大笔黄金后,罗马又回到了
罗马人的手中。面对几乎成为废墟的罗马城,罗马人没有丧失作为一个罗马人的骨气和意
志。他们没有遗弃断壁残恒的罗马城,而去条件更好的魏城另立新都。他们放弃了早已有的
另立新都的想法,回到废墟的罗马城,立即就开始了重建罗马城的事业。

罗马能够一统地中海世界,称雄千年,绝非偶然,这民族意志早在这时就已经体现无遗
了。

包含七个山丘的罗马城墙全部翻修重建,往日旧墙的影子几乎毫无存留。全长八公里的
城墙,用从魏的采石场运来的边长一米左右的巨石筑成,城墙四周遍设了望塔,塔上常住士
兵警戒。蛮族的高卢人出没无常,行踪不定,常时的警戒对防备不知何时会突然出现的敌人
是非常有效的。

重建城墙的同时,市内的下水道的整备和新建工程也在全面展开。下水道上用长条石板
加盖,自然形成了铺装道路。当然神殿的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中
心,一种向心力,就像中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那样。

不过,罗马将国家的财力全部投入了公共设施的重建,对于私用设施的重建便只好依靠
市民个人的能力和意欲了。不过,市民们重建罗马的意欲之高,超过了最初的想象,结果在
短期内,在毫无计划的情况下修建了大量的街区,公共设施区域和住宅区完全混在一起,使
得罗马市街显得杂乱无章。这时罗马市的重建只是一种安居式的。要到公元前四世纪后半,
罗马市才开始进行了不仅从行政角度,而且从战略角度出发的各种建设。

现在,罗马市完成了坚固的城墙,不过,罗马人深知最好的防御是进攻。罗马人又在这
个恰当的时候合适的地点采用了最适当的人-卡米勒斯。

卡米勒斯(MarcusFuriusCamillus),在公元前396年攻打魏城时立下了显赫的战功。
面对高卢人占领破坏后的困难局面,这个卡米勒斯承担了罗马的防卫重任。

罗马史至此还没有像卡米勒斯这样长期担任军队首脑、而且还立下无数辉煌战功的人。
他先后五次被指名出任独裁官、四次凯旋式、被罗马人称为继罗马城创始人罗莫路之后的第
二建国者。但他却从未担任过执政官。

这个事实反映了罗马当时的情况。与罗马元老院一直处于争执状态的罗马平民,这期间
反对每年选两个执政官的制度,而支持每年选六人将军集体执政。六人将军也好,执政官也
好,他们的职责都是一样的,只是人数增多了会给人以更加民主的印像。

结果,卡米勒斯一次都没能出任执政官。当罗马再次恢复执政官制度时,已是卡米勒斯
死前一年的事了。

卡米勒斯出身于一普通的贵族。待人接物公正而又有信义,有敏锐的认识现实的能力和
先见之明,有出类拔粹的组织能力和行动能力。同时,对屈服于罗马武力的败将宽宏大量,
毫无狂热倾向。这种性格对于促使叛离罗马的前同盟部族重新回到罗马阵营十分有效。他对
待这些吃了败仗的前同盟部族,就像他们从没有叛变过一样。当然这不是靠对话而得来的结
果,而是用无法抗拒的罗马军队将之击败,向他们展示出罗马的实力之后才开始的,和平地
对待败者的态度。

卡米勒斯的缺点是充满自信,豪爽直言而全不顾及周围人的情绪和反映。这种堂堂直言
地将自己的想法公布于众的人,从古至今多不为众人所喜。卡米勒斯也不例外,他肯定不是
那种在市民集会上轻易当选的人物。

不过,对于无论罗马还是卡米勒斯来讲都十分幸运的是,公元前410年到公元前360年
卡米勒斯的活跃期间,正是罗马采用六人将军集体执政期间。三个和尚还会没水喝,六人掌
权,哪会那样简单的统一意见?结果是常常争执不休,谁都不让步。和平时也就算了,要是
有外敌入侵,A说要集中全力正面反击;B讲侧面迂回断敌后路;C要设十面八面的埋伏杀
他个片甲不回;再来一个不战而屈敌之策;或主张晚上到敌军营地唱敌国流行歌曲来个四面
楚歌,乱敌军心而无劳抵抗之类,是人都会给急死。每到这时罗马就只好任命独裁官来打开
局面。而且这独裁官每每都是由卡米勒斯来承担。

说起卡米勒斯的功绩,当首推他的战功,因为他几乎没有吃过败仗。卡米勒斯接连不断
的胜利,使得罗马人渐渐恢复了因高卢人入侵而几乎失尽的自信,同时罗马周围各族也渐渐
失去了想吞没罗马的野心。

为了取得胜利,卡米勒斯吸收了高卢人的战术。以前的罗马军以大长方形密集阵形对敌
军实行突击战,而卡米勒斯则将这种机动性极差的阵形改为小型方阵,各自出击,使罗马军
具有了与高卢人相当的机动性。作为一个出色的将领,卡米勒斯从不拘泥战法,总是依对手
和战况不断变化对策。同时他也从未忘记对武器装备的改良。

就这样,卡米勒斯取得了举行四次凯旋式的殊荣。在罗马,打几个小胜仗是没有资格举
行凯旋式的,对罗马人来讲,能够举行一次凯旋式就已经是终身的荣幸了,能举行四次凯旋
式意味着显赫的战绩。被称为罗马的第二建国者的卡米勒斯,这时用四匹白马来牵引战车凯
旋入城,已不再会有人表示不满了。

如果只讲军事的话,卡米勒斯的战功已经使罗马恢复到了高卢人入侵之前的水准。但是
对于军事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往往需要超越传统的洞察力才能解决,这个任务便落到了卡
米勒斯的下一世代人的肩头。

彻底的改革,往往需要世代更新后才能有更完美的结果,当时的罗马是这样,现在台湾
的民主化也是这样。


政治改革
将罗马所实施的政治制度看作是罗马强大的首要原因的希腊历史家Polybius这样写
到:
「我们已经知道的政体有三种,那就是王政、贵族政和民主政。如果有人问罗马人,你
们国家的政体是什么?恐怕没有罗马人能够回答吧。
只看执政官的话,有点像王政;要是看看元老院的机能,那就一个撤头撤尾的贵族制。
如果你重视市民集会的作用的话,你大概会说罗马是民主政。……不过,罗马的制度正是这
三种制度的混合体。」

不少人认为这样的混合体制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罗马在公元前390年遭受高卢人的劫掠后,大约过了20年才渐渐恢复了常态。废墟般
的罗马又像人可以居住的样子了,乘人之危的外敌也被一次次的击败,国境也基本上平静
了。有卡米勒斯这样的能人率领仍然用了20年,可见高卢人给罗马人带来的损害有多大。
不过罗马又终于回到了20年前的水准了。

但是,真正的问题才刚刚开始:面对国家存亡的危机而暂时停止的贵族与平民的纷争,
现在危机过去,一切又重新燃起。这样的循环状态,已经是罗马进入共和后的常态了,看
来,罗马是真的摆脱了危机了。

可是,经过了这场高卢入侵之难的罗马人知道,面对敌人的入侵而无法抵抗的原因正是
罗马人的不团结不统一。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求同存异啦留给下一代人去办啦之类的说辞
是绝对不会被这时的罗马人所接受的了,对此,罗马人比谁都清楚。

同时,相比起80年前罗马颁布的时代,这时的罗马已经有了进行全面改革的条件。

首先,希腊的城邦社会的衰落。这个事件对于那些要与平民正面对抗的保守贵族来讲,
无法不正视斯巴达式的封闭社会的危害,醒悟到了开放的重要性,老是和平民对着干总有垮
台的时候。同时对于一味只强调自己的权力的急进平民势力来说,雅典的过度的民主所带来
的混乱也是一个警钟,他们意识到了民主与秩序的协调的重要,整天上街游行也不会使国家
和自己好起来。双方都认识到,一味的对抗终会使大家同归于尽。

其次,平民阶层的实力的增强。这里指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了
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的法律,这个决定的成果到这时开始显示出来,平民阶层中不断有出
色的人材涌现。这里当然还有卡米勒斯的功劳。做为独裁官,卡米勒斯有权任命自己的副
官,通常被称为骑兵队长。卡米勒斯提拔了许多平民出身的武将,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出类
拔萃。当时统兵打仗和治理国政被看成同等的事情,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会很自然地转向
在治国上的能力。所以罗马每逢烽火一起,国家的首脑执政官便要统兵出战,战略就是政
略。

公元前367年,平民保民官李锡尼(C.LiciniusStolo)和绥克斯图
(L.SextiusLateranus)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在罗马通过了一项划时代的法律:李锡尼法
(Licino-Sextian Law)。这个法律的通过揭开了结束罗马贵族平民纷争的序幕。

这个法律首先废除了六人将军集体执政制,恢复两人执政官制度。这实际上是表明了此
後的罗马将采取寡头政体,就是说废除了集体领导而采用少数人执政的体制。

然后这个法律将罗马政府的所有官职向全体市民开放,就是说无论平民贵族都可以出任
罗马的任何官职,同时规定两人执政官中要有一人是平民。在此之前的公元前444年到公元
前367年的尽80年间,罗马试用过两人执政官、三人执政官还有或4人或6人,最多9人的集体
领导制,但在当选的三百多人次当中,只有21人是平民出身。

除执政官之外向全体市民开放所有官职这一法律实际上创造了贵族与平民的公平竟争的
环境,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奠定了消除贵族与平民的差别的基础。

数年后,另一项法律的通过更加完善了李锡尼法,这个法律规定凡出任过重要公职的
人,无论贵族平民一律有权在元老院取得议席。

罗马贵族的最后阵地在这时敞开了门户,虽然还是很狭窄。以后进入元老院的人渐渐地
与本人的出身关系越来越淡,而只取决于经验和才能。元老院也渐渐变成一个有丰富经验和
出色能力的人的集团。

当然,这并不是说罗马比以往更民主了,此时罗马的所有官职都是没有报酬的,这对于
那些生活不富裕的中下层平民来讲,远远谈不上公平二字。实际上,能够出任重要官职的平
民都是家境富有,与贵族阶层的关系相当亲密的少数上层人物。不过李锡尼法的确打开了融
合的大门。

为消除贵族平民的纷争,李锡尼法还做了一些救贫抑富的规定:免除负债人的利息,已
交的利息抵作本金;任何人不得占有500犹格以上的土地(相当于125公顷)。在罗马,有
一定财产的平民提供罗马军的相当部分的重装步兵,这些救贫抑富的措施无疑对罗马维持一
定的兵力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李锡尼法的提出和通过的动机,还有争议,但它的实际效果立刻就展示出来了:
公元前367年通过李锡尼法
公元前366年第一位平民执政官诞生
公元前356年第一位平民独裁官诞生
公元前351年第一位平民财务官上任
公元前332年第一位平民法务官当选
公元前322年通过禁止剥夺无力还债的债务人的人身自由平民渐渐进入政界,同时这也是既存势
力将新生力量吸收融合的过程。

罗马的政权与雅典的一样,是两极构造的。但在雅典,民主派和寡头派这两极是交替掌
权的,每次交换都伴随着激烈的权力斗争,既使没有动用陶片放逐法将政敌驱逐出境,往往
也使许多人才随着政权的交替而被赶出权力的中枢。这无疑是人才的浪费。

而罗马的包容方式就不会有这样的缺点,优秀的人才无论是哪一派的都会渐渐被吸收到
中心,就是说,罗马的体制有利于充分有效地使用人才资源。这一点很是值得我们这些看惯
了权力斗争的中国人深思的。

当然,罗马的制度也有缺点。首先,由贵族和一部分的上层平民掌权的罗马体制仍然是
寡头政治,平民在重要官职的任期后有可能进入元老院,使得平民官员的平民色彩大为降
低,其监督的机能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消弱。

其次,由贵族和一部分的上层平民掌权的罗马体制仍然是寡头政治,这样被统治的大多
数中又会有新的反对势力诞生。对此罗马需要时刻注意,丝毫不能放松对新势力的吸收包
容。不过,至少此后300年间,这种吸收包容的方式一直有效的发挥着作用。

做为一个国家的国民,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不会否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都愿
意这个国家繁荣富强。不过,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那意见可就从来没有一致过。历史不
就是一部记载了为了同样的目的却总是无法在方法上取得一致的人类活动的记录吗!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因为相同目的实现手段而年复一年的产生对立呢?手段,粗分一下
大概有两种吧。

第一种不妨称之为「民意优先」派。这一派的人强调主权在民,主张应该在尊重民意的
基础上追求国家利益。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代,虽然还没有主权在民这种讲法,但都具有一
般市民是共同体的主要支柱的特性,所以,如何看待尊重民意,对当时的人们来讲,是一个
十分重要的命题。

另一种可称之为「公益致上」派。这一派的人认为国家利益应该是第一优先事项,而尊
重民意不一定会导致国家利益的向上。

有人说如果说前者的人属于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话,那后者的人则是相信性恶的了。

美国的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就继承了这两种传统,民主党可以叫做「民意优先
党」,而共和党则可叫做「公益致上党」。罗马的共和制的共和二字,其实拉丁文原意便是
重视公益的意思。这和我们现在所讲的共和的内涵是不尽相同的。

在当时的罗马,「民意优先」派被称为民众派,「公益致上」派被称为贵族派。贵族一
词在最初指的是血缘上的,后来渐渐的演变成优秀的人,也就是精英的意思了。因此,民众
派认为民主政是进步的优秀的体制,而贵族派则认为寡头政更适合国家的发展。

话是这样简单的讲了,但现实却远没有这样简单明快。

人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他们准确地预见未来,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
不过仅仅可以预见未来,最多也只是有远见的学者。想要将自己所预见的所理解的付诸行
动,那得有权。不是好象有谁讲过「没有武器的预言者自灭」吗。以前,特洛伊的一位公主
卡桑德拉就曾预言特洛伊会被希腊灭亡,并劝特洛伊人采取预防对策,但没人将她的话当回
事。现在在欧洲,对于那些相信只要耐心劝说便会使别人接受的人,便称之为卡桑德拉。

既然取得权力成了先决条件,如何取得权力便要求当事人有敏锐的洞察时代潮流的能
力。时代的潮流向着民众派,便去成为民众派的领袖;若是在民众派四下碰壁的时代,那就
去做寡头派的领袖。对于那些目光短浅的政客来讲,权力是追求的目的。对于有先见之明的
人来讲,权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公元前四世纪中页以后,随着希腊民主制的崩溃,历史潮流渐渐远离民主,转向了由少
数有经验和能力的人执政的寡头体制,或是像马其顿那样的王制。不过,罗马人不喜欢王
制。这就决定了罗马体制的内涵了。


罗马的体制。罗马的共和之初,将王制时代的王换成了两人执政官,而元老院和市民
集会则完全没有改变。随着罗马的发展,罗马按需要渐渐增设了一些官职。无论是法律还是
官职,罗马人比较喜欢到需要时便增设的方式,而不是一开始就全面制定,这样,会更有灵
活性。实际上,罗马从公元前509年进入共和制以后,直到公元前367年的漫长的岁月里,
一直在摸索之中。

希腊的史学家认为罗马的共和制到了高卢人入侵后的公元前390年前后,其机能才渐渐
发挥出来。

比起重视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希腊人,罗马人相当现实。他们只是现实地判断每个事物的
优劣,而不会先将之分类,分成贵族制定的或是平民制定的,是民主的还是独裁的。这种分
类法我们见的着实不少,左派右派,造反派保皇派,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民主资本
主义民主……

作为政治制度的根本的选举制度,共和制罗马全面继承了王制时期的制度。这个选举制
度决定了罗马的性质不会是民主制而是寡头制。因为第一等级所拥有的票数已经超过了半
数。(参见<罗马的故事>第一章1-5)

作为罗马人的仕途,大概是以当选会计官为进入政界的龙门的吧:

会计官(Quaester)共和制初期的定员是两人,到了共和制末期增加到四十人。任期一
年,产生方式不明,有的说是选举产生,有人讲是由执政官指名。
年龄的下限是三十岁。
会计官的任务是监视军事财政,制止浪费军事开支的情况发生。按常理来说,这是要让
一个没有军权的人去对统兵作战的人进行财政的限制,非德高望重的人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不过罗马有点不合常理地将年龄的下限定在三十岁,这对希望从政的罗马青年来说,无疑是
进入政界的门坎。另外,让人年轻时就去批评别人、去学习如何批评别人也是件有趣的事。

能够圆满的完成这一工作的人便可以向上爬了,下个目标是营造官:

营造官(aedile)任期一年,定员四人,贵族两人,平民两人。
负责粮食供给、道路和上下水道的修建和维修、公安警察,同时负责招开各种竞技比赛
大会、庆祝式典。
看上去这是一个权威不高,琐碎事不少,吃力不讨好的职位。不过,因为所管辖的都是
与市民日常生活相关的事物,所以很容易争取民众的支持。有些有从政志向的人有时甚至会
自己掏腰包来举行一些可以博得市民欢心的活动。

如果能够令人满意地完成这些工作的话,便可以去竞选国务官:

国务官(Praetor)任期一年,最初只设一人,年龄下限为40岁。后来,随着罗马的不
断扩张,增加到16人。这种增员的现象不仅是国务官,其他官职也一样。
国务官最初是当执政官都去了战场时,留在罗马代理执政官的其他日常事务的,后来成
为司法的负责人。当然执政官不在时仍要代理国家事务和防守任务的。

仕途如能顺利到此,可以考虑坐坐监察官的交椅了:
监察官(censor)这原来是负责人口调查的官职,所以在共和制初期是每五年选举一
次,因为人口调查是五年进行一次的。任期为五年,定员两人。
罗马的人口调查不是调查人口总数,而是调查户主的财政状态,根据这项调查结果来决
定各市民今后五年的纳税额和兵役期限。

监察官的实际权力相当大,有权起诉任何没有如实申报自己财政状态的人,无论贵族还
是平民。同时对国家的财政运作起监察作用,街道、上下水道的建设也由监察官决定。等于
是执掌国家的经济命脉的人,就像财政部长一样,有钱就有权,什么时代都一样。所以当监
察官由本来就德高望众的人来担当时,其权威有时甚至不差于执政官,因为监察官除了监察
国家财政以外,还有权对竞选公职的候选人进行人身调查,还有女人的贞操、子弟的教育等
等,都有权调查,隐私权对监察官来讲几乎是废话。监察官甚至有权将不合适的元老院议员
除名。

共和罗马权力的顶峰当然是执政官了:执政官(Consul)共和制罗马的最高官职,定员
两人,由市民集会(全体市民参加)选举产生,经元老院批准后上任。这点与王制时代的王
的产生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是执政官的任期只有一年,不像王那样是终身制,不过,可以连
选连任。年龄上的限制是大于四十岁。

执政官通常都是贵族当选的多,因为,执政官要面对复杂困难的政局和战争,没有相当
的教养和历经长期的锻炼无法胜任,一般的平民因自身环境和生活的原因,很难有很多人能
达到出任执政官的要求。另外,选举的过程也有利于贵族,除了上面讲的,罗马的第一等级
拥有过半数的票数之外,在选举的前夜通常还要算上一卦,看看有没有“神不喜爱的”候选
人。而算卦的是常常是元老院的议员,对那些实在无法忍受的候选人,便以神的意志为由取
消其候选资格。

当一切都准备停当后,候选人身着的纯白的衣袍出现在选举会场。纯白的衣袍象征候选
人的生活朴素严谨。有时会有候选人撸起衣袖,露出战争中留下的疤痕,以争取选民的支
持。当选的两人将在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开始行使正式的职权。

两人执政官的地位相同,如果对于同僚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意见,可以行使否决权。也
就是说,不经两人的同时认可,任何政策都无法得以实施。

执政官的主要任务有三:像王制时的王一样要主持各种宗教仪式,相当于国家大主教;
二是招集市民集会和元老院会议并担任议长,并依会议的结果签发执行各种法令;这相当于
现在的人大委员长兼国家主席;有战事时要负起全面指挥和统兵作战的责任,这是现在的国
防部长兼三军总司令兼前敌总司令。可见执政官的职责之重。

执政官像王一样有十二人的先导卫队,这个卫队也像王的卫队一样手持象征权威的法西
斯。看见这阵势的人难免会恍惚地以为见到了罗马王了,这也是为什么罗马历史家波里比阿
(Polybius,BC200-BC118)会讲罗马有王制的特点的原因之了。

两人执政官通常各统罗马军的一半,如果对手不厉害,就只有一人的执政官带兵出战,
另一位则带另一半的兵力防守罗马兼理内政。如果敌人人多势众,两人便分统全军迎敌。这
时罗马的内政和防守任务便由国务官(Praetor)来代行。

战争总有伤亡,当一个执政官阵亡或被俘时,另一个便接管全军。两人全部阵亡或被俘
时元老院宣布五天的空位期,并任命“临时王”来收拾残局,准备选举。临时王的制度也是
全面继承了王制罗马时代的制度。“临时王”原文是interrex,意思是“两王之间”,原
来是在旧王死后新王继位前临时代理执掌国政的人。从这点上看,执政官与王也是同性质的
官职。

战争也是不定期开始不定期结束的,战争不保证绝对会在罗马的执政官任期内结束。但
作战中临时更换指挥官也是十分不聪明的办法。每当这时,罗马人便会临时任命旧执政官为
「前执政官」,并继续执行作战任务。同时新的选举也会毫无阻碍地进行,选出新执政官接
替旧执政官的其他权力。到了共和制后期,罗马的势力扩张到了意大利之外,「前执政官」
渐渐变成专指派往海外各省做总督的人了。

罗马共和时代说起执政官,那是指这样很有权力和权威的人,不过,这个词现在变成了
住外使馆的领事的词源,真是沧海桑田了。

当两人执政官无法共同解决难题时,罗马便会任命独裁官:独裁官(dictactor)。比起
变成领事的执政官一词,独裁官一词的下场可不太公平,如今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贬意词,变
成大家都厌恶的“独裁者”了。不过在当时的罗马,独裁官是指国家处于危急情况下临时就
任的全权执政官,而普通的执政官因有两人分担,每人实际上只有半权。罗马的其他官职都
是选举产生的,只有这独裁官是有两人执政官的一人指名,由元老院认可产生。这是罗马解
决危机和难题的法宝。任期六个月,独裁嘛,定员当然是一人。

独裁官有权随意任命自己的副官-骑兵队长。另外,两位执政官在指名独裁官的瞬间开
始便归于独裁官的命令之下。指名独裁官通常是在战事危急之时,但也有例外。

罗马虽然是寡头政治,不像民主政那样众说纷云,难以达成共识,但也是管家婆婆多,你
看单是执政官就有两人,现在的多民主的国家也没有俩大总统俩国家主席什么的。这样的体
制的最大缺点便是,当紧急情况发生时,难于迅速果断地做出适当的决定。而独裁官制度便
是罗马的危机管理系统。要想维护一个体制,就要有勇气在必要的时候采取与这个体制的理
念完全相反的行动。如果怠慢了这个问题,那只会招来这个体制的崩溃。

既然是危机管理系统,罗马是不轻易指任独裁官的。元老院也从未利用这个手段来滥用
权力。事实上,从罗马建立共和制的公元前509年到高卢人入侵时的公元前390年的119年
间,虽然或有缺漏,后人只知道罗马仅有过七个独裁官。连续五次当选独裁官的卡米勒斯是
高卢人入侵后,罗马陷入深刻的危机和迷混状态时的事,这也说明当时罗马的状况是何等之
恶劣,可以说是到了亡国的边缘了。

独裁官与执政官一样有卫队跟随,不过人数为两个执政官卫队之和,二十四人。

到了共和制末期,独裁官的内容渐渐发生了变化,凯撒就曾担任终身独裁官,这样的独
裁官便是彻头彻尾的独裁者了。

以上的官职基本上都是贵族当选的多,特别是共初期。后来在平民们的不断争取下,罗
马又设立了只能由平民担任的保民官:

保民官(TheTribuneoftheplebs)前面已经多次提到过保民官的产生和职责,这里从
简。保民官定员最初是两人,后来增加到十人。由平民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年龄的下限
不明,似乎没有特别归定。

保民官有人身不可侵犯权,这是为了防止贵族里的哪个愣头青一口气不顺,趁月黑风高
时将这平民的代言人给捅了。

保民官最主要的职责是保护平民的权益。为此,保民官对政府的决定有否决权。当然这
否决权在战争时期不能使用。

不过保民官既然是罗马公认的国家干部,而且退职后还可以进入元老院,实际上就不会
一味采用过激的对抗手段,往往成为贵族和平民间的调和人。所以,罗马并不是贵族党和平
民党的两党执政制,实际上更接近于一党独裁,党内各派轮流执政的体制。

罗马的市民有三种集会,库里亚会议,市民集会和平民集会。

库里亚会议:库里亚会议是罗莫路建罗马城的时候开始的最老的集会,只由贵族参加。到
了共和制初期,曾经起过选举执政官的重要作用,但其机能渐渐地转给了市民集会,而自身
则变成了一种家谱学会,只有研究决定各个市民应该属于那个家族的功能了。

市民集会:市民集会,有叫做百人队集会,是罗马的武装市民的集会,凡罗马市民便可参
加这个集会。罗马市民有不受拷打和向集会上诉的权力。这个罗马市民权有效地保护了罗马
人的权力。后来耶稣的弟子使徒保罗在传道时被犹太人迫害,因为保罗有罗马市民权而受到
当地罗马住军的保护而免受鞭打。同时保罗拒绝了就地开庭审判,而提出到罗马直接上诉。
这个要求也被接受,因为这是罗马市民的合法权力。保罗的罗马之行将基督教带到了罗马。
而与保罗一样的传道使徒彼得因没有罗马市民权,所受的待遇就远没这么幸运。后来两人都
被判有罪,保罗被斩首,而彼得则被倒钉十字架,痛苦而死。

市民集会会期不定,应执政官或保民官的一人的招集开会,没有立法权,只有对政府的
提案的表决权,投票方式是前面讲过的以百人队为单位。当然这个市民集会基本上是第一等
级操纵的。

平民的意志无法在市民集会上得以表达,他们在返复的斗争中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组
织,这就是平民集会。

平民集会平民集会只由平民参加。与市民集会一样,平民集会也没有立法权,只有表决
权,但投票方式为一人一票,比起市民集会来要民主的多。

除了这几个集会,在罗马更重要的组织当然是元老院了。

元老院罗马在公元前508年成立共和制后,无论是建立纪念碑还是出安民告示,都会以
为SPQR落款,这SPQR的意思是“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有趣的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一千
五百年的今天,罗马依旧使用这个落款来张贴安民告示之类的东西。如果你在罗马市内看到
这样的告示:
严禁随手丢拉圾SPQR

再想想这SPQR的原意,或许会感到有点滑稽,都什么年头了,还元老院呢。不过这也
说明了当年这元老院在罗马是一个多么有权威的机构了。

罗马的元老院议员不是经选举产生的,任期是终身的,却不是世袭。只要有能力,有见
识有责任的人都有机会进入元老院,当然审核是极为严格的。

说到终身制,也许会觉得元老院议员都是些老顽固,这倒是不必担心的事。那时的医疗
条件不会让一个老人成为老不死的老顽固,而罗马的亚奴斯神殿的门也是常开不关,元老院
议员战死沙场的事也好象是家常便饭,如真有老朽不堪重任,罗马还有监察官可以有权罢免
不称职的议员,而这个监察官是选举产生的,当然会反映民意。这是罗马的制约机制了。

一般重大的事务都是元老院决定的,当然元老院的决定要经过市民集会或平民集会的表
决任可才能生效。同时元老院要辅助执政官渡过难关解决问题,也能对执政官和保民官起监
督和抑制的作用。

罗马的元老院几乎不会滥用自己的权力。这并不是说罗马的元老院总是道德和行为的典
范,无暇可击。他们也会贪婪地搜夺被征服者的土地财产,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也会无
视正当的要求。他们不是圣人,会失误、会动摇也有犹豫不决的时候。但是从全体看来,罗
马的元老院所表现出的政治智慧是空前绝后的,古今中外还没有对手。

元老院的议员大多出身政治家的世家,从小耳闻目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司法、行政
的经验。和平顺利时,难免呈现出傲慢和贪婪的缺点,但是遇到困境和国家危难之时,往往
因他们的坚毅、忍耐和过人的献身精神而赢得最后的胜利。“罗马没有国王,但元老院的数百
议员每个人都是罗马的国王”,罗马的敌人不无恐惧地这样评价罗马的元老院。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