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罗马人的故事 - 第二次布匿战争初罗马的惨败 (二)
送交者: ZTer 2006年07月18日10:24:58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四 艰苦的路程

阿尔卑斯山脉,伊塞勒河谷。

汉尼拔沿富饶的伊塞勒河谷逶迤东进,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阻挡,进展顺利。四天之后的10月25日,大军就抵达了小伯纳山脚,小伯纳山是这条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路途中的最高峰,海拔3842米。这里是一个三角地带,三面都是山,伊塞勒河沿这个三角地带的底边流过,在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进入小伯纳山的山口。山口正面有一块白色的巨石阻挡,入山的道路绕着这座巨石的右侧延伸,巨石的左侧则是一条在悬崖下的小河,让我们称它为白石口应该十分恰当。在这里,汉尼拔的担心变成了事实。

原来居住在伊塞勒河谷的各个部落知道与汉尼拔正面交锋不会讨到便宜,于是就一面假意向汉尼拔表示友好,一面暗中相互联合,结成优势的军队,等他进入险要地带毫无防备的时候对汉尼拔发动了突然袭击。

当汉尼拔的大军进入白石口的时候,汉尼拔赫然发现自己陷入了险地,前面是险峻狭窄的山路,后面是突然从西面八方涌出的蛮族大军的追击,自己没有足够的空地可以展开兵力与之对抗。对于汉尼拔来说,眼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避免与土著浪费时间,迅速地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所以他倒没有兴趣与敌人全面交战。汉尼拔将一部分重装步兵布在山口的巨石之前,在岩石之上则布下弓箭手,以此来拖延蛮族的进攻,使自己的大部队能够有时间爬过狭小的山口道路。

蛮军被汉尼拔的殿后军阻击,一时也拿汉尼拔没有办法,于是他们中间一些勇敢的士兵就从山口道路两侧的山坡攀爬上去,然后居高临下地对正在行进中的汉尼拔军施加攻击。一时间,乱石和弓箭象雨点般地飞射下来,其间夹杂着巨石轰鸣着滚落,巨石的轰鸣和士兵的惨叫在峡谷中回荡混杂使人毛骨悚然。汉尼拔眼看着自己的士兵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一些运送辎重的牲口受到惊吓而四散逃奔,往来相撞,给本来就已经十分混乱的军队造成更大的混乱。在敌人的攻击下,人畜纷纷倒下,却没有任何抵抗手段,大军随时都有全军覆灭的可能。

汉尼拔在混乱中发现两侧的高地地势极为险要,没有可能在敌人居高临下的攻击下强行攻占,同时能够攀爬上去的敌军数量也因此不多。他们的攻击对行动缓慢的步兵来说威胁甚大,但对行动稍快的骑兵则作用有限。好在辎重运输部队和战象和骑兵走在队列的最前面,在高卢人的攻击全面开始之前,他们已经差不多走出了比较险要的地带。虽然在后来的攻击中损失了相当的运输骡马,但他们还是很快摆脱了两侧夹击,走到前面去了。

汉尼拔的步兵就没有那么好运,他们在两边的夹击下几乎寸步难行、狼狈不堪,不得不经常地躲藏在岩石的后面回避滚落下来的石块。他们等待时机,在矢石的间隙从一个藏身点移到另外一个藏身点地缓慢行进,每一次移动都伴随着死伤。汉尼拔自己没有跟随骑兵冲出峡谷,而是随着步兵一点点地移动,一边躲避敌人的攻击一边还要观察战场的情形指挥军队的进退。天黑后汉尼拔的步兵仍未能走出危险地段,而两侧的蛮族虽然已经看不到下面的情况,但依旧不停地将碎石抛下。汉尼拔军现在更糟,他们只能听见滚石的轰鸣却无法确认落石的方位去躲避,汉尼拔不得已命全军在突起的岩石下过夜。

拂晓时,在两侧山上折腾了一晚的高卢人个个筋疲力尽,他们觉得已经将汉尼拔杀的毫无还手之力了,而且看汉尼拔的确没有与他们为敌的意思,便充满了胜利喜悦地满足地散了。对他们来说,这种战争本来就没有什么明确的战略目的,有所斩获便是胜利,至于敌人的目的也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之内。好在汉尼拔的目的也不是他们,当他见到敌人退去后,便重新开始了行军,与自己的骑兵和辎重部队回师后不久,汉尼拔的部队就渐次登上了小伯纳山的隘口。汉尼拔在这条路上损失的人数没有准确的记载,如果当初他的确有五万余人马的话,那么他在这里至少损失逾万。

意大利,比萨港。

西庇阿一行的船只刚停稳,港口就活跃了起来。士兵们紧张地从船上卸下行李和马匹,立刻就开始做长途行军的准备。西庇阿在这里得知了北意高卢人的反乱,罗马军损失严重,殖民城已经失去秩序的消息。他没有多停留,飞身上马,和随身的亲兵一道,立刻就向亚平宁山脉方向奔驰而去,时间就是一切。

小伯纳山隘口。

小伯纳山隘口海拔约三千米,有那里一片相对平缓开阔的乱石地,是这附近仅有的适合宿营的地方,汉尼拔的意大利远征军便在这里驻扎休息了两天。一些惊散的牲口也沿着山路回到了汉尼拔的营寨。使汉尼拔的疲惫的军心多少受到安慰。这是时值十月底,阿尔卑斯山上早已开始降雪,漫天飞舞的雪花,银白无暇的景色,冰封的众湖,这些都使从温暖地带过来的士兵们充满了莫名的敬畏和惧怕的情感。一路上的苦难和对未知畏惧,使这些肉体上已经十分疲劳的将士们越发无精打采,他们没有欢笑,默默地做着份内的工作,拆除营寨、收拾行装、拖着沉重的双腿机械性地重新踏上旅途。他们的眼里没有希望的光辉,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苦难到底何时方能结束。

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名将汉尼拔再次敏锐地觉察到了士兵们的心理变化,他策马向前,站上一个高台,对自己的远征军说,“我的将士们,”他伸手指着东方,波河平原应该在的方位,

“在这群山之后,那里便是那温暖肥沃的波河平原,从那里到罗马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挡我们,只要到达那里,整个意大利就掌握在了我们手中,包括所有沃土和财宝。我们的确已经经历了千辛万苦,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返回西班牙,那么我们将会重新体验一遍所有的困难,而且将一无所得;另一个是继续向前,去夺取我们应得的荣耀和财富。”

“诸位,我们现在站在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点,从此以后我们无须再攀登险要的山峰。一路下坡难道会比我们已经承受过的更难吗?不,只要我们勇往直前,无须多久我们就会出现在意大利,一两场会战之后,我们就是意大利的主人!”

全军将士听罢,希望再次充满胸怀,10月29日,他们打起精神重新上路。虽然有时会有小股土著的骚扰,但对汉尼拔的军队都不是什么威胁,也不再带来什么损失。然而,登过山的人都会知道,下山更比上山难,汉尼拔远征军所要面对的困难只不过刚刚开始。

远征军重新开始行军不久,就遇到了更大的困难,他们发现一段约300米的道路已被滑坡摧毁,应该是道路的地方变成了一片碎石和冰雪混成的陡坡,十分不安定,没有人可以立足。十月底的阿尔卑斯山早已降过多次雪了,高山上的日照相当强烈,日夜温差十分大,积雪被阳光温暖,表面开始融化,到了夜晚温度降低,融化的雪有会重新冻起,几经反复,便会形成一层坚硬冰。加上寒风的吹磨,那表面更是无比的光滑,不要说行走,就是站在上面被风一吹都会立足不住。这倒也算了,看见冰时人还有防备,最可怕的是新的降雪覆盖在这层光滑的冰面上,看上去毫无问题,一脚踏上,便顺着光滑的斜面一直滑落到万丈深渊了,就算有那幸运的在中途碰到巨石或残木而停了下来,由于山坡的陡峭和冰雪的光滑,他们也再不会有机会重新爬上来,他们的战友们也爱莫能助,只好放弃任何救援的企图。随着接连不断的惨叫声,踏上陡坡的士兵和牲畜纷纷滑落,汉尼拔的远征军终于停止了前进。

汉尼拔查看了地势,看来不宜强行通过,便派出一队精壮士兵在周围寻找新的路径,希望可以绕过滑坡区。但是经过一整天的探索,所有可能的途径都被发现是走不通的,全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汉尼拔当然是不会因此而退缩的,他命全军就地宿营,同时将士兵分成几班,架起火堆,开始轮班突击抢修道路。他们烧化冰雪,清除碎石,打下木桩稳固不安定的坡面,遇到巨石阻挡,还要凿石开路。工程在险要的地段上缓慢地开进,汉尼拔则一直在最前方亲自指挥。在紧张的工作中,人们渐渐习惯了有人失足滑落的惨叫,不再探头无助地观望那倒霉的战友,只是一味地将道路向前推进,因为大家都明白,着条道路将会是他们的生命线。经过一整天的奋战和付出了数以千计的性命,汉尼拔终于开出了一条狭窄的道路,他立刻就命运输辎重的牲口队先行一步,在前拉后推的努力下将自己的粮草和物资送过了险区。

接下来的一天,汉尼拔的士兵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和牺牲将路面拓宽,将那些胆小的战象也送了出去。剩下的步骑兵就容易的多了,汉尼拔看着自己的远征军都通过之后,才随殿后部队离开了险区。

翻过了小伯纳山的远征军很快就进入了多拉巴提河谷地区,在那里虽然依旧有起伏,但基本上没有了行军的困难,三天之后,汉尼拔全军就进入了自己的同盟者印苏布莱人的居住区。这时已是11月1日,距汉尼拔离开新迦太基城五个月,距远征军进入阿尔卑斯山区一十五天。远征军的兵力只剩下一万两千非洲籍步兵、八千西班牙籍步兵和六千精锐骑兵,共两万六千人。他们完成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也付出了与之对应的代价。这样的大远征后人不敢冒然尝试,要等到两千年后才有另外一个军事天才再次挥师踏破阿尔卑斯山,他就是带领法国军队侵入意大利的拿破仑。

也许有人会事后诸葛亮地说汉尼拔出发的太晚,否则早两个月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话根本就不会付出那么多的代价。此话虽然不错,但是西班牙的雨季到四月中后才结束,受雨季和冰雪消融的影响,西班牙的几条大河都水深流急,六月之前恐怕根本无法渡过。而罗马与迦太基的埃布罗河条约更是使汉尼拔多付出两个月的时间来征服卡塔罗尼亚地区。如果没有汉尼拔的军事天才,迦太基人恐怕是绝对无法在冬季到来之前进入意大利的了。可见罗马人当年所定的条约还是有相当远见的,否则迦太基军的进击会轻易的多。

这样的远距离奔袭本是兵家之大忌,不仅将士疲惫如强弩之末,而且漫长的补给线也会成为致命弱点。能够成就这样的远征的中国有孙子,奔袭1500里,出奇兵翻越当时仍未开发的大别山,一举攻克楚国首都;马其顿有亚历山大,统区区三、五万兵,平埃及灭波斯,横跨欧亚大陆。至于蒙古人的远征不过是举族迁徙,逐水草而及远,从军事角度上是无法与前两者相比的。但是由于长途奔袭而败走华容道的可就多不胜数了。

经过一千八百公里长途跋涉的汉尼拔也深知自己的困难和弱点,在他面前的道路依旧漫长。

五 初试锋芒

波河,河面宽阔,水流和缓,无数的支流从阿尔卑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流出,将山上的雪水源源不断地送入波河,形成叶脉般的河流网,滋润着富饶的土地。温暖湿润的空气和印苏布莱人的热情欢迎,使汉尼拔的意大利远征军的将士们都感到如释重负,五个多月的艰难困苦终于到了尽头。与手下将士们的感激之情不同,汉尼拔没有因为自己的军队完成了前人未到的长征而失去冷静的判断,对他来说,一切只不过刚刚开始。他敏锐地察觉了在印苏布莱人的热情款待之后那狐疑的眼神。

的确,汉尼拔的士兵们各个衣衫褴褛,在强烈的高山紫外线的照射之下,各个面容黑紫,皮肤剥裂,手上脸上布满冻疮,还有许多在沿途的战斗中受伤的和在行军中摔伤扭伤的士兵,在战友的搀扶下困难地行走。这一切在印苏布莱人的眼力看来都是那么令人不安,而且两万六千人的数量也太小了,这把破椅子能靠得住吗?他们能是罗马军团的对手吗?

汉尼拔知道对方的想法,但是没有挑明。他默默地审阅着历尽千辛万苦随追随自己的优秀将领和士兵:自己的弟弟玛哥——迦太基重装军团将军、汉诺·波米卡——步兵将军、玛哈跋——骑兵大将军、哈士杜巴——优秀的骑兵队将领、迦太洛——轻骑兵将军、阿德赫巴——工兵总指挥,还有许多优秀的部将:波斯塔、波米卡、吉斯哥等等,他们后来都能独当一面,成为指挥同盟军的将领。透过路途的风尘,汉尼拔知道这些人的真正价值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军队如今是强弩之末,不能立刻与罗马军团展开正面抗争,如何使将士们尽快从数月的劳苦中恢复过来,如何能尽快消除高卢人对自己的疑虑是汉尼拔必须解决的两个首要问题。

恢复疲劳不是一味地休养,特别是对于饱尝艰苦的人来说,突然的过度轻松和富裕很容易使人丧失斗志。汉尼拔在命部下休整的同时,一刻都没有停止对全局的观察,他在寻找一个既可以使自己扬威立名又不会太难对付的猎物。很快他就选定了位于印苏布莱南部的部落——陶立尼人。这陶立尼人一直与印苏布莱人不大对付,特别不愿意参与共同反对罗马的行动,他们之间甚至时不时地发生冲突和战斗。汉尼拔到达波河流域后,不断向周围各高卢部落派出特使说服他们加入自己的战线,大家的反应各自不同,即使有点不太积极,也还没有人象陶立尼人那样坚决不肯的。

在全军将士得到了足够的休息后,汉尼拔突然发兵侵入陶立尼地区,陶立尼人当然不是迦太基军的对手,只三天陶立尼的首府大城图林就被攻破。在这里汉尼拔放手让士兵们任意抢劫和屠杀,以此来刺激士兵的斗志,使他们从长期行军的挫折中重新建立起自信。同时残酷的虐杀也极大地震撼了附近的高卢人,他们立刻就认清了汉尼拔军队的强大:那跟高卢人自己的乌合之众般的军队不是一个档次,与汉尼拔为敌是最坏的选择,于是他们纷纷归顺了汉尼拔。虽然他们中间有些部落未必是真心拥戴汉尼拔,可汉尼拔也不需要那种东西,他需要的就是在短时间内在高卢站稳脚跟,得到物资和人员的补充,这一点他如愿已尝,不但粮草辎重得到补充,军队的人数也开始扩充。

就在汉尼拔攻克图林城的同一天,执政官西庇阿也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罗马殖民城普拉孙提亚,他在途中与前往北意增援的罗马军团会合并接管了指挥权。西庇阿军的到达使人心动摇的北意局势迅速得到控制,出逃避难的人们也渐渐返回了各自的岗位。但是西庇阿依然愤恨不已,因为他毕竟来晚了一步,失去了对汉尼拔进行第一打击的机会,不但让汉尼拔先进入了波河平原,而且还让他有时间打破了图林城,收服了许多高卢部落。不过,汉尼拔的势力依然局限在波河平原的东北角,在波河南岸和塞西亚河以东的高卢人还没有受到汉尼拔的控制。西庇阿认为时间急迫,希望在汉尼拔的势力进一步强大之前将之消灭,并防止汉尼拔渡过波河南下造成更多高卢人的反乱。于是他不等更多的援军抵达,便亲自带领骑兵两千和一些轻装步兵,总数约四千,渡过波河后向西全速挺进。他没有带领重装步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重装步兵的行军速度要慢许多。

与此同时,罗马元老院的信使也赶到了西西里,向在那里的准备渡海进攻非洲的执政官提比略·塞姆普罗纽斯·隆加斯报告了北方告急的消息,并要求他向北意增援。塞姆普罗纽斯在西西里准备进攻非洲的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汉尼拔从西班牙派出的小舰队就开始对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的利利俾发起了骚扰。不过,那35艘战船组成的舰队根本无法与隆加斯的160艘战船对抗,更何况叙拉古王希耶罗也全力相助,结果迦太基的舰队还没等正式海战开始就折损战船五艘,其余的咋了窝般地散去了,从此也不敢再来骚扰。除了海上平静外,塞姆普罗纽斯还打探到非洲的情况也十分平和,迦太基城内毫无战争气氛。看来迦太基人没有打算与汉尼拔相互呼应,南北并进夹击罗马。于是塞姆普罗纽斯留下50艘战船守卫利利俾,25艘在南意大利和西西里海岸巡逻,然后带领大军出发前往北意,准备与同僚西庇阿会师。

汉尼拔在攻克了图林城后返回印苏布莱休整,并补充和整编了许多高卢人的步兵和骑兵。汉尼拔这时得到了西庇阿及其军团已经抵达普拉孙提亚的消息,对西庇阿的迅速行动十分吃惊。他立刻命全军东进,一付要南渡波河翻越亚平宁山脉的架势,希望引西庇阿出城决战,省去自己攻城的麻烦。当他得知西庇阿带领约四千人已经渡过波河,沿波河北岸一路向西而来时,不禁大喜过望,当即派出六千精锐骑兵急驰东进迎敌。

11月中旬,西庇阿军渡过了提塞那斯河。在继续西进后不久的一天下午,西庇阿发现远处尘烟大起,那正是前来迎敌的汉尼拔骑兵队。转眼间双方都发现了对方,各自在相距不远的地方扎下营寨,准备来日的战斗。

西庇阿见手下的这些将士都是新兵,又因为高卢人的反乱遭受过挫折,很有些士气不振。于是就在全军面前训话,以激励士气,他充满自信地说:

“将士们,如果你们是我带到马塞的那支部队的话,我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因为他们知道罗马军与汉尼拔的第一次遭遇战的结果,知道我军骑兵以劣势的兵力在罗讷河畔大破敌军的经过。”

当然这不过是吹牛而已,西庇阿绝对知道那次的骑兵战敌我双方损失相当,而且自己还因此上当受骗浪费了一个星期。他这样吹牛不过是要激励这些将要第一次与汉尼拔对阵的将士的士气而已。他接着说:

“但是那支拥有辉煌战果的部队已经按元老院的调遣前往西班牙,象利剑般插入敌人的心脏。而你们大家都是没有见到过那辉煌战绩的人,所以我认为有几句话应该向诸位交代清楚。

诸位眼前的敌人不是什么未知的强敌,请牢记他们的来历:他们就是23年前被我们无论在是海上还是陆地上都彻底击败的人;是被我们抢走了西西里和撒丁岛的人;是这些年来一直对罗马俯首帖耳的人。明天我们要以胜利者的姿态君临战场,而他们不过是意气消沉的战败者的残余。他们与我们的交战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勇气,而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更何况他们愚蠢地踏入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在沿途已经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兵力。也许你们会认为他们人数比我们多,体格强壮而勇敢。这都是扯淡!你们看看他们的样子,饱尝饥饿和冻伤的折磨,衣衫褴褛、满脸污泥、浑身都是山上的岩石所造成的创伤,手脚发软,筋骨僵硬,与其说他们是战士,还不如说他们是僵尸更加贴切!这也配叫做军队?

我所担心的根本不是能否战胜他们,而是担心人们会说不是我们打败了汉尼拔,而是阿尔卑斯山击败了他们。”

西庇阿接着述说了当年罗马人如何英勇地战胜迦太基,如何在战后对他们慈悲宽大,迦太基人如何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最后他对全军将士说:

“明天你们不是为了西西里而战也不是为了撒丁岛而战,而是为了保卫你们的家园、为了保卫你们的父老妻儿而战。在我们的后面没有别的军队,在敌人的前面没有另外一个阿尔卑斯山的阻挡。我们必须寸步不让,就象在罗马城前与敌人交战一样,毫无退路!我在这里提醒大家,罗马元老院和罗马市民正在注视这你们,罗马的未来就在诸位的手中,一切都取决于你们明天的在战场上的表现,愿诸神保佑罗马和每个勇敢的战士!”

与罗马营地里面的热烈气氛相反,汉尼拔用另外的方式鼓励部下的斗志。他让六千将士围坐成一个圆阵,然后将在远征过程中俘虏的高卢人押解到中间。这些俘虏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和衣服,早已是瘦骨如鳞,手脚严重冻伤,几乎站立不稳。汉尼拔命部下将束缚他们的锁链全部解除,并在他们的面前摆放了各种武器,然后汉尼拔在全军的面前对他们说:我给你们安排了一个决斗,你们可以自愿参加。不想参加的继续做俘虏,参加决斗并胜出的人可以保留武器,另外我会给他马匹放他自由。那些高卢人的俘虏听说有机会重获自由,全都表示愿意参加决斗。

高卢人之间的决斗在无声中开始,他们虽然疲弱不堪,但是为了自己的性命和自由,每一个人都尽着最大的努力在圆阵中玩命地拼杀。汉尼拔面无表情冷静地观看着他们的决斗。渐渐地将士们被这些人的气概所感染,他们虽然衰弱,虽然武艺不高,但他们对生存和自由的向往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开始对力尽倒下的人表示惋惜,更对胜利者报以无保留的掌声和欢呼。汉尼拔如实地给了那些胜出的人以马匹和武器装备,让他们在全军的面前狂喜地离去。然后汉尼拔缓缓地对自己的将士们说:

“刚才大家看到了他们这些人的不同命运,没有人不被深深地感动。如果你们能够想到自己的命运与他们的命运的相似之处的话,那么就等于已经赢得了明天的胜利。”

“将士们,你们刚才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娱乐,那是大家的命运的真实写照。我们的东西两面是大海,想逃也没有船;我们的眼前是波河,远比罗讷河宽阔;后面是我们历尽千辛万苦翻越过的阿尔卑斯山脉,我想没有人愿意再从那里走回。留给大家的出路只有一条:向前,与罗马人进行战斗。或战胜生存或战败死亡,就象刚才那些高卢人一样。”

“如果我们胜利了,你们会得到丰盛的令人无法想象的报酬,不仅仅是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罗马人拥有的所有土地都是大家的,罗马人统治的所有的地方的统治者也将会是你们。”

“罗马军的指挥官是个叫做西庇阿的人,那是个多么愚蠢东西啊!在罗讷河那么容易就会受骗上当。我,名将哈密尔卡之子,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征服了西班牙,打破了萨干坦,渡过了埃布罗河,罗马人根本无法阻挡,在罗马,没有一个人能与我相提并论!”

“将士们,你们只需牢牢记住一件事,我再重复一遍,那就是,胜利已经是你们的了。看了高卢人的决斗你们就应该清楚,诸神总是将胜利交给把无视死神当成对胜利的最高激励的人的!”

双方的士兵们都被自己的指挥官的如簧之舌鼓动得热血沸腾。西庇阿所诉求的是自信,让士兵们相信对手一贯是罗马的手下败将,这次也不会例外。汉尼拔则没有那么轻视对手,虽然他的兵力占优势,他所诉求的是求生的欲望,让士兵们明白这是背水一战,胜负的不同就是生死的分水岭,如何才能求生则用高卢人的决斗作出最直接形象的说明。

就这样,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第一场会战即将拉开帷幕。

六 首战提塞那斯河

第二天双方都出营列阵,准备撕杀。

兵力处于劣势的西庇阿毫无顾忌地布下罗马的典型阵法,准备堂堂正正地与敌人见高低。他的兵阵为两列,第一列中间是轻装步兵,两侧由高卢骑兵掠阵,第二列是罗马和同盟国的精锐骑兵。

除此之外,西庇阿让随军出征的儿子带领一个骑兵小队占据战场旁边的一个小高地。西庇阿的儿子当时只有十七岁,罗马贵族从来都是将自己的子弟带在身边进行教育的,西庇阿给年轻的儿子一个小队,就是出于这种教育的目的。从那个高地上可以观摩整个战斗的情况,同时如果战局需要也可以随时驰援。今天是执政官之子第一次参加实战,他的名字与父亲一样,也叫帕布利阿斯·科尼纽斯·西庇阿,后来他的儿子也叫西庇阿,十分的混乱。为了区别他们祖孙三人,此后让我将现在的执政官西庇阿称为老西庇阿,儿子则用西庇阿,孙子就沿袭大家通用的称呼——小西庇阿。

汉尼拔则将所有骑兵都列成一条长龙,明显地要对罗马军实施围歼战术。战阵中间是西班牙和迦太基的重装骑兵,两侧是优秀的努米底亚骑兵。

战斗由罗马的轻装步兵发起,他们象以往一样冲向敌阵,奋力投出手中的标枪。这种攻击对重装步兵的方阵十分有效,可以相当程度上扰乱方阵的队形,可是对于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则没有什么用,因为骑兵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分散重组,队形不会有什么混乱。实际上,汉尼拔见罗马轻装步兵一开始前进便让全线一齐推进,没有铠甲护身的罗马轻装步兵见敌军的铁骑急驰而来,还来不及将手中的标枪全部投出就慌乱地向后退去,一直撤到了罗马骑兵队的后面,完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真正的战斗随后就在汉尼拔的中军和罗马军骑兵中间激烈地展开,骑术精湛的迦太基和西班牙骑兵猛烈地冲击者罗马的骑兵,立刻就显出了罗马骑兵的弱点。但是,罗马军毫不示弱,许多骑兵干脆下马,排列成重装兵的密集方阵,抵抗敌人的冲击,一时间双方竟然相持不下。

汉尼拔军左右两翼是汉尼拔的骑兵王牌——努米底亚骑兵,他们的行动迅速灵活,擅长马上作战,是地中海世界最优秀的骑兵。在汉尼拔的中军与罗马骑兵对抗的时候,他们的快马轰鸣急驰,从两侧绕过激战的地方,一直杀往罗马阵后的轻装步兵。他们在马上向没有铠甲的罗马轻装兵射去密集的箭雨。罗马轻装兵那里能够抵抗?瞬间就象火撩蜂房般地四散而逃,许多人逃往罗马骑兵的阵列寻求保护。

紧接着努米底亚的骑兵由两侧向正在抵抗的罗马骑兵发动了猛攻。首当其冲的高卢骑兵根本不是对手,他们被努米底亚骑兵向砍瓜切菜般地迅速解决了,于是罗马和其同盟国骑兵就完全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他们受逃入阵来的轻装兵的干扰无法全力迎敌,很快陷入了混乱,被汉尼拔的军队切割成许多小队,在优势敌军的围攻下各自为战。渐渐地他们被分割的越来越远,一些将士开始试图突围而脱离战场,这仗看来是没法再打了。

执政官老西庇阿也被数人围困,身边的执政官卫队也大多已被冲散,自己的命令根本无法传达下去,也就失去了对战局和部队的控制,只得象一个普通士兵一样拼死奋战。好汉不敌四手,混战中,老西庇阿的大腿被敌人的利剑砍中,鲜血当时就喷涌而出,老西庇阿一头栽下马来。迦太基汉尼拔的士兵们都想抢夺头功,纷纷向他冲来。执政官身边的卫士只好下马,用盾牌遮挡敌人的枪剑,保护西庇阿。但面对纷至沓来的敌人,他们只有勉强防守,毫无还手之力,更不要说突围了,眼看着老西庇阿的性命危在旦夕。

在战场傍边小山上初次见阵的西庇阿看到老西庇阿身陷绝境,罗马军的军令极严,没有将令,部队是绝对是不能动一步的,所以没有战场经验的他竟然一筹莫展。跟随在他身边的老家奴是老西庇阿专门安排在西庇阿身边指点他的,这老家奴毕竟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他让西庇阿将指挥权委托给副将,然后去救助父亲。

战场上,罗马军开始溃散,老西庇阿的处境越发困难。正在这时,从战场边有两匹战马上飞也似地奔驰而来,一前一后,正是西庇阿和那个老家奴。他们的狂奔的速度根本不像是要介入个人撕杀,而是无视一切阻挡毫不减速,一直向围攻执政官的那一团人冲去,甚至当他们来到敌人的面前时也没有减速的迹象。俗话说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迦太基军士兵见两人来意不明,只是一味不要命地狂奔,一时不知其用意如何,加上他们只有两个人,想必成不了气候,所以也并不十分介意。只是当他们神风敢死队一般地冲到时,被他俩的气势所迫,都不自觉地停顿一下,甚至避开来路。战场上只这么一刹那的犹豫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迦太基军士兵的犹豫便在气势上输给了西庇阿和老家奴,他俩一边高举着短剑一边咆哮着,毫不减速地冲入围攻老西庇阿的敌阵,又从反向冲了出去。迦太基军这个包围圈就这么一松,不过是瞬间的事情,一直跪在地上用盾牌遮挡执政官、在敌人的攻击下根本没有还手机会的卫士们立刻就有了活动空间,他们跳起来,用短剑和长枪向四面的敌人刺去,那包围的圈子就又是一松,这时西庇阿他们两个早又掉转了马头,西庇阿大声地吼叫道,都跟我来营救执政官!同时再次向敌人冲了过来,这次他俩不再穿越而过,而是加入了混战。血气方刚的西庇阿更是先声夺人,不顾性命地硬闯。

他们两人的狂奔和呼叫引起了罗马军的注意,他们这才发现执政官身陷绝境,于是纷纷向老西庇阿靠拢。战斗力相对交强的骑兵渐渐突入圈中,在执政官的周围形成了难以突破的保护圈。老西庇阿看看战局绝无挽回的希望,便下令退却,于是在这一团骑士的簇拥之下强行突围,向东狼狈地逃去,西庇阿则随殿后的骑兵且战且退。

汉尼拔的追击一直持续到傍晚。天黑后,罗马军的退却仍未停止,他们留下一部分殿后士兵守卫提塞那斯河西岸,其余的乘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渡过了提塞那斯河,径直退往普拉孙提亚去了。

当汉尼拔发现罗马军主力已经渡过了提塞那斯河后,便挥军急追,在提塞那斯河畔俘获了那600名殿后拆桥的罗马士兵,但罗马人建的舟桥已经被拆毁,汉尼拔的追击速度顿时停缓下来。

此一战,罗马军损失惨重,轻装步兵几乎全灭,骑兵也受到沉重打击。汉尼拔军的损失不明,从战局来看不会太大。汉尼拔在高兴自己首战告捷的同时,也十分懊恼没有能够击杀或俘获执政官,反而让他突围而去。如果他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其实他应该更加后悔让年仅17岁的西庇阿逃脱,因为,他后来将成为留名青史的一代名将,汉尼拔的克星。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