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上第一个系统地从理论上、实践上最彻底、最激烈的批判毛泽东的是谁?是刘文辉。十年浩劫中第一个为反文革而捐躯的谁?是刘文辉。
刘文辉的唯一同案犯和弟弟刘文和写了这本书,叫<风雨人生路>,记述了他一家和个人的苦难史、抗争史;见证了亿万人民在那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监狱里,怎棕被愚弄、被践踏、被侮辱、被虐杀的血腥历史;表达了对专制、独裁的痛恨和对民主、自由、富裕的向往。此书在出了简体本之后又出了繁体本,而繁体本的内容更形充实。
1. “清算毛泽东,就是清算共产党”
刘文辉,上海人。他是中国大陆五十多年来,最早、最激烈、最彻底也是最自觉、最系统的反革命、反毛泽东、反阶级斗争、反极左的第一人。是十年浩劫中,第一个被公开宣判处决的反文革的殉道者、良心犯。后来虽获平反,却不许公开宣传,故至今仍少有人知。名作家叶永烈的写作计划就因看不到被当作 “绝密件”的档案而作罢。这由于最高领导层有人发了话: “清算毛泽东,就是清算共产党”,“不要清算文革,要淡化文革”。如是,这宗被平反了的血案、冤案又被掩盖了二十多年。
为把五十多年中一家甚至一国百姓所遭受的苦难纪录在案,刘文辉的弟弟和唯一同案犯刘文忠动手写成《风雨人生路》并由澳门崇适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为文化大革命史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同时也记录了他在商海浮游二十多年所见所闻的奇事、怪事、恨事、遗憾事、当然也有惬意事。每一个不想得 “现代健忘症”的中国人,都应该读读这本奇书-----它是历史,是人生教科书,其中有做人原则,有处世之道,有致富之术,有抗争,有妥协,有对黑暗的控诉,重要的还有对光明的不懈追求。
2. 革命世家变反革命之家
刘家本是革命世家,刘文忠两个舅父,一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个牺牲于“一二八”上海吴淞闸北保卫战。父亲刘宗汉早年同情、参与和资助过同盟会活动。抗战时,为救济难民,主动向美国救济总会申请大米,办了南市粥厂,坚持半年之久,救活了无数流入上海的难民。坚守民族气节,拒絕为汪伪政权服务。抗战胜利后 , 受邀参加联合国善后总署工作,因为要运送物资给中共“解放区”,经董必武提议,刘宗汉获以总署专员身份,三次押送物资到秦皇岛,交中共方面的伍修权接收。 1949年坚拒赴台,也不同意别人让大儿子去台的提议,而且暗中支持二儿子文兵参加共军。
1949年后,由于文兵的参军、入党、入朝作战受伤、立功受奖,刘家也成了“光荣之家”。可是风光不过二三年,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共产党,就通过三反、肃反、镇反来清算刘宗汉,不顾事实,不理申辩地把他内定为“历史反革命”,迫其辞职。1958年又公开宣布其为“历史反革命分子”,判处就地监督劳动改造。
从此,不仅刘宗汉本人成了人人可以駡、可以打、可以践踏的罪人,还株连到其妻子、九个儿女无不厄运连连。其中三儿子文辉被杀、小儿子文忠被关管,均与“反革命子女”有关。毛泽东共产党把商鞅创造的株连、连坐苛法,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不仅家人亲属、熟人朋友可连坐,不认识的人也可以株连,刘宗汉因和章乃器共事过,竟连累到大儿子文德(那时还是小孩)要交待、被批斗、被开除公职,遣过农村改造。
3. “国家和民族的大灾难来了”
由于父亲刘宗汉成为历史反革命分子并丢了工作之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老三刘文辉16岁就辍学去当学徒工。不料这个勤勉向上的工人,1957年也上了毛泽东 “知无不言、言者无罪”的当,批评了厂党委书记腐败作风。结果成了少有的工人右派。本来中共规定不在工农中抓右派,但为了打击报复,还是把他“补”上了。共产党之言而无信,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
但是右派的帽子并没有把刘文辉压垮,他从此开始认真反思,大量阅读中外古今名著。由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欧洲文明,无不涉猎。尤其认同胡适“民主、自由、平等”等人权思想。从而对毛泽东一贯强调阶级斗争的理论,产生了怀疑。他秘密收听 “美国之音”,产生了寻找新生活、认识新世界的强烈愿望。可惜在“四清运动”中被人告发,于1966年春被载上“现行反革命分子”帽子,押回街道和“历史反革命分子”的父亲,一起扫垃圾、掏阴沟,受尽欺凌和虐待。
这时候的刘文辉已经澈底觉醒:“开国后毛泽东一年比一年左得凶,越来越打击一大片,冤狱遍地,这样闹下去,国家还有希望吗?”继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 <海瑞罢官>》,批“三家村”,批“彭罗陆杨”之后,毛泽东抛出了《五..一六通知》,文革迅速席卷神州大地。刘文辉痛苦地预感到:“国家和民族的大灾难来临了。”
4. 刘文辉----中国的普鲁米修斯、当今的谭嗣同
1966年八月红色恐怖中,刘家在劫难逃,屡遭抄家。父子屡遭殴打、批斗,苦不堪言。但刘文辉仍不忘学习、不忘思考、不忘抗争,在“怀疑一切”的大辩论中,为启迪大学生们的独立思考,抵制造神运动,他写一份大字报,连夜叫弟弟刘文忠贴到上海交通大学去。大字报上引用了胡适的语录:“我们提倡怀疑是反对武断,反对一切教条主义。一个自由独立的人和组织,对于一切思想,一切主义,必须通过怀疑而后可以相信,否则就是盲从。我们要提倡坚持独立思考,反对思想专制,反对精神奴隶。”在文革中用胡适思想作武器, 公开讨伐毛泽东的,可能绝无仅有。
在黑暗的年代,刘文辉决心象普鲁米修斯那样,用自己的肋骨燃点火把,让人们睁开眼睛,辨别真伪,遏制毛倒行逆施的祸国殃民路線。他写了小册子《冒牌的阶级斗争与实践破壞论》和《通观五七年来的各项运动》,还想办一份《人人报》。可惜手稿在抄家中丢失,报自然也办不成了。
1966 年9月28日深夜,经过深思熟虑的刘文辉,让弟弟文忠在门外放哨,自己伏案疾书。用四小时写成万言书《驳文化大革命十六条》,然后复写成每份十张信纸的长信,寄给北大、清华、复旦等十四所大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时的刘文辉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他正气懔然地对弟弟說:“古今中外,反专制、独裁,必然有人以身许国,抛头颅、洒热血,唤起苦难而软弱的民众,奋起反抗。那末,今天就从我刘文辉开始吧!”
当时公安部长谢富治亲自下令,要上海公安局从速破案,刘文辉、刘文忠于1966年 11月 27日深夜被捕。为了配合上海市革委会成立,经张春桥、马天水等批准,刘文辉于1967年 3月 9日被公开枪毙。年仅三十岁。
5. 慷慨赴义,气贯长虹
三月九日四点,在不足五平方米的“私堂”内,由检察院的一个人,同时扮演检察院、中级法院和最高法院的角色,两个钟头内完成起诉、宣判、驳回上诉等一系列法律程序。这种儿戏,激起刘文辉极大愤怒,他在《遗书》中写道:“如此猴急,只能证明我使他们十分害怕,惟恐我多活一天,来反抗他们的残忍。此外說明披法袍的法者是多么遵纪守法啊!庄严而郑重的法律程序手续,总是到处被他们强奸。”
这近两千字的《遗书》是刘文辉带着手铐,偷偷写下的。他表示:“如今就义正是最高的归宿。这正是你们有我而自豪之处,所以,我要求你们不要难过”。“我相信死后,我国的民主主义者、共产党中的现实主义者,朝着世界潮流行驶,中国是会有希望的,那就是民主、自由、平等。”
《遗书》最后说:“我将死而后悔吗?不!决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来暴政是要用烈士血躯来摧毁的,我的死证明毛政权下有义士,我在毛的红色恐怖下,不做顺民,甘做义士!”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刘文辉是中共红朝的谭嗣同,他是中共暴政的掘墓人,他必与山河共在,和日月同光!
6. 中共欠下的累累血债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压力越大,反抗力就越强。纵然当时大陆,以死抗争的 , 的确不在少数。刘文忠的难友中 , 就有两个视死如归的刘文辉式的勇士。
一个叫陆洪恩,音乐家,上海交响乐团总指挥。他反对、抵制所谓革命样板戏。他抨击江青是 “中国文艺界的大灾星,中国人民的大灾星”,“在巫婆搞的这场‘大革命’中,我陆洪恩宁做反革命。”虽屡遭毒打,却决不改口。他在监狱训导室中,作了二十五分钟慷慨激昂的 “表态”,历诉毛共迫害知识分子,破坏文化的罪行,他說:
我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抱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从海外归来,竭力忠贞,奋发工作。谁知落到这等半死不活的地步,现在广大知识分子生不如死,一个民族发展到死比活着还安定,这个民族无疑已经坠入了灭絕生命的深渊。文革是毛泽东引给中国人民的一场地狱之火,是为中国人民摆上一席人肉大餐。我不怕死,也不愿意死。但如果文化大革命为了求得这种全民恐惧,天下大乱的生活,如果,社会主义就是这样残忍无比的模式,那么我宁做反革命,宁做反社会主义分子,不做专制独断、一味希望个人迷信的毛的顺民。
四天后这位音乐家被处决了。另一位胡懋峰,在狱中组织“孙文读书会”,“口读”世界名著,批判文革。为人告发,也为中共公开枪杀。张志新、史唐枫、王林静、遇罗克、李九莲、林昭……这一个个民族精英,这一个个有为青年,都倒在中共屠刀之下。仅文革十年,大陆就有二千万人“非正常死亡”,这累累血债,中国人民总有一天要和中共法西斯流氓集团彻底清算。
刘文忠是刘文辉的同案犯,并受胡懋峰牵连 , 前后被监禁、劳改、管制十五年之久,以残废之身(曾患小儿麻痹症、左脚伤残)受尽折磨。历九死一生,凭着顽强意志,必死决心,而挨到1981年始获平反。
7. 拒绝当代健忘症
平反后的刘文忠,趁开放改革之机,下海经商,如今事业有成,在业务交班给儿子后,开始著书立说,要把五十年风雨人生路上所见所闻,一一纪录:
一批又一批知识精英、文化人士、无辜百姓,被文革残暴虐杀,因毛泽东神权而血泪横飞。监狱内幕,骇人听闻。社会积弊,黑雾重重。目睹“六四事件”,亲历商海波涛。贪官污吏,肆意苛素。民营企业,步步为艰。官如虎,民如蚁。弱势群体,孤苦无助。这就是中国的过去和现状。
拒绝当代健忘症,杜??悲剧重演,就必须回忆、思考、讲真 话。愿神州大地从此风调雨顺,不再腥风血雨。中华民族早日过入民主、自由、平等、繁荣、富强的新时代。
这是作者刘文忠先生善良的愿望,笔者诚意地推荐这本《风雨人生路》。
真是:一部苦难史, 滴滴血和泪,谁云作者痴, 且品其中味。
此书在简体本之后又出了繁体本,而繁体本的内容更形充实,特此补记。
7-mar-2005《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