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ZT:今日蒙古,令人刮目相看
送交者: 地緣 2007年01月27日08:04:0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詳細內容:
22 日,蒙古國總理恩赫包勒德抵達北京,開始為期6天的正式訪問。這是恩赫包勒德今年1月就任總理後的首次訪華。儘管從北京乘坐飛機去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只要兩小時,但大多數中國人對於這個面積為156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50多萬的內陸國家了解不多。在恩赫包勒德總理在華訪問之際,《環球時報》記者從蒙古發回報道,為讀者描述了今日蒙古國的真實畫面。
  經濟復甦,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在冷戰時期,蒙古的人均國民生產值曾達到上千美元。然而,蘇聯解體之後,過度依賴前蘇聯的蒙古經濟立即陷入困境。蒙古朋友在談到那段經常停水停電、連土豆和麵包都要瘋狂搶購的日子時,至今還心有餘悸。在當地生活的中國人告訴記者,他們曾有過拿一條中華煙換一棵大白菜的紀錄。而經過10多年的調整恢復以及在大量外國援助的情況下,蒙古經濟開始回暖。尤其是近兩年國際市場上礦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更加快了以礦業為支柱的蒙古經濟增長的步伐。蒙古政府發布的數據顯示,2004年蒙古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不過500美元,2005年是720美元,而今年將達到950美元,兩年就翻了一番。據經濟專家預測,明年將達到1100美元。

  對於老百姓來說,數據是抽象的,過上好日子才是實實在在的。蒙古政府連續兩年給公務員加薪,使公務員月平均工資由2004年的80美元到2007年初可達到150美元。另外,每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從明年開始也可以領取每月10美元的補助金。手裡有了錢,自然就敢消費。《環球時報》記者剛來蒙古時,用 “冷清”來形容首都烏蘭巴托的幾個大商場一點都不為過,蒙古的特產羊絨衫即使打折也鮮有蒙古人問津。這種情況自從今年7月蒙古國慶節後開始改觀。一些大超市的交款台前經常排起長隊,五六百美元一件的進口高檔皮衣專櫃前,試穿和購買的人也有不少。菜市場裡的生菜、油菜和菠菜,三棵一包,就賣500圖(合人民幣3.5元),芹菜是500圖一棵。青椒和尖椒賣到合人民幣10元一公斤,據賣菜的攤主說,都比去年賣得好,有時還會出現斷貨的情況。

  衣食得到改善,對住房的期望也會提高。蒙古傳統民居原是蒙古包,兩個小時就能搭一個。現在烏蘭巴托已經很少見到蒙古包了。上世紀90年代蒙古經濟一直處於倒退和停滯狀態,這期間幾乎沒搞什麼基建。再加上近些年許多牧民放棄游牧生活到城市定居,使得蒙古住房供求嚴重失衡。房價達到每平方米500-800美元,對普通收入的蒙古人來說,簡直是天價一般。因此許多年輕人在結婚生子後仍然要與父母同住。從牧區遷來的牧民則乾脆在城邊搭上蒙古包或小木房住下來。現在集中着蒙古總人口1/3的烏蘭巴托自然而然地被分成三個區:北郊是平房區,也就是窮人區,市中心的老樓房裡住着工薪階層,而南郊圖拉河沿岸的別墅區和高檔商品房裡則住着蒙古的新貴們。

  蒙古政府從去年開始實施“4萬戶工程”項目,分5年完成,力爭將房價控制在每平方米300-400美元之間,並向購房者提供為期15年的貸款,有點類似於我國的經濟適用房。這兩年,整個烏蘭巴托就像一個大的建築工地,到處都是在建的商用樓和住宅樓。蒙古建新並不拆舊,在原有舊建築群中見縫插針地找空地蓋新樓,因此在蒙古沒有拆遷這一說。據說在“4萬戶工程”完成後,蒙古百姓住房緊張的狀況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吃西餐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蒙古是一個純粹的東方草原國家。因此在一些中國人的印象里,蒙古人還是騎在馬背上過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還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到了蒙古後才知道,喝咖啡、吃西餐已經成為大多數蒙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去蒙古朋友家做客,除了春節桌上擺着蒙古傳統的烤全羊外,其餘時間飯桌上都是以沙拉和香腸為主,有時再加上一份土豆燒牛肉,餐具都是刀叉。普通蒙古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切兩片麵包,中間夾兩片香腸和幾片酸黃瓜就是一頓飯了。如今的烏蘭巴托已經很難找出一家像樣的純蒙古餐館。而類似手扒羊肉或烤全羊這樣的地道蒙餐還只能是在內蒙古人開的中餐館內才能品嘗到。如今在城市裡若想喝上一口用鮮牛奶現熬製的奶茶相當不易。而在歐美受到青睞的咖啡和紅茶,卻在蒙古大行其道。在烏蘭巴托的大街小巷,咖啡店比比皆是;超市的貨架上,從咖啡豆到咖啡粉以及速溶咖啡一應俱全。

  蒙古人對於休息和度假的重視也絲毫不亞於歐美人。國慶那達慕期間,整個烏蘭巴托市冷冷清清,大部分人都到鄉下度假去了。蒙古人有去郊外過周末的習慣,夏天露營,冬天滑雪。許多家庭都在郊區有別墅。對於有錢人家,別墅是真正的兩三層的小洋樓,而普通人家就是一個小木屋。如果條件再差一些,夏天時乾脆就搭上一個帳篷。通常周五下午出城和周日晚間進城的路都很堵。約蒙古朋友吃飯都要避開周末,否則你在烏蘭巴托都找不到他們。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蒙古長期受前蘇聯的影響,歐化的生活方式不僅成為一種時尚,而且還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後

  基礎設施落後一直是蒙古經濟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記得第一次到烏蘭巴托,一走下飛機,記者立即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從機場到市中心一路上坑坑窪窪的道路,斑駁的樓房外牆和破舊的公共汽車(蒙古使用的全部是日韓淘汰的二手公共汽車),讓人感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的某個中等城市。記者在烏蘭巴托生活了近兩年,差不多跑遍了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發現全市只有一個立交橋,一個過街天橋和一個地下通道,還都是在冷戰時期建成的。主要的交通網由3條東西向的主幹道構成,沒有什麼像樣的寬闊街道。

  蒙古沒有汽車製造業,所用汽車全部進口,政府對進口二手車沒有限制措施,路上跑的車一半以上是二手的“豐田”和“現代”。車況好些的兩三千美元就能買上一輛,車況差一些的甚至1000美元就能買到。而且蒙古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車就是的”,也就是說所有的車都可以當出租車,警察不會管。因此一些牧民來到烏蘭巴托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買一輛二手車開起出租。據統計,現在烏蘭巴托的車已達到近10萬輛,在道路狀況和車況雙差的情況下,堵車成為家常便飯。

  與基礎設施落後相比,更讓蒙古政府煩惱的是貧富差距加大。聯合國的一份報告顯示,蒙古至今還有超過1/3 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從這點來說,蒙古還是一個窮國。可是當你走在烏蘭巴托的街頭,你會驚奇地發現,街上跑的悍馬車比北京還多,至於像奔馳、寶馬、沃爾沃、克萊斯勒這些車更是屢見不鮮。有錢人家可以將孩子送到學費1萬美元一年的貴族中小學讀書,然後再送他們到歐美國家留學。這些富人很多是在近十幾年的經濟轉型中利用機會富起來的。而與此同時,烏蘭巴托還有許多“下水道兒童”(因無家可住,只能住在下水道而得名)。在一些飯店門前,還有一些孩子免費為客人看車,條件就是將打包的飯菜留給他們。

  現在,蒙古政府越來越重視貧富分化加劇的問題。蒙古國駐華大使館的一位外交官給《環球時報》記者介紹了蒙古國新千年發展目標,其中,降低飢餓與貧窮是首要目標。蒙古政府計劃,到2015年,把收入在國家貧困線以下人口的數量降低一半,營養不良人口數量降低一半。並制定政策,為青年人提供好的工作,為失業人員創造就業機會。簡化創辦中小型企業的手續,為失業市民提供小額信貸等。

  實行“不結盟”、“等距離”和“多支點”的外交政策

  在冷戰時期,蒙古實行的是緊跟蘇聯的一邊倒外交政策。冷戰結束後,蒙古的外交政策開始全面轉型。1994年,蒙古國家大呼拉爾(蒙古議會)通過了《蒙古國外交政策構想》。這是蒙古建國後自己制定的第一部獨立的外交政策文件。《外交政策構想》規定:“同俄羅斯和中國保持友好關係是對外政策的首要方針”,主張同中俄“均衡交往”,開展廣泛的睦鄰合作,同時重視同美國、日本等國的關係。這就是蒙古“不結盟”、“等距離”和“多支點”的外交政策。

  這兩年,美國和蒙古關係迅速升溫引起了眾多關注。自“9·11”以來,亞洲成為美國實施全球反恐戰略的主要地區之一。蒙古成為美國在這個地區重點結交的潛在盟友。去年,美國防部長和總統相繼訪問蒙古,積極尋求和蒙古開展軍事合作。美國和蒙古越走越近讓俄羅斯產生了警惕。俄羅斯開始更加重視發展與蒙古的關係。俄蒙關係由地緣狀況和歷史沿革決定的。雖然蒙古在冷戰結束後推行“去俄國化”政策,但俄羅斯的影響力並未完全喪失。至少在技術上,蒙古還非常依賴俄羅斯,在文化上仍然藕斷絲連,外加欠下的大額外債都使蒙古不可能把俄一腳踢開。

  進入新世紀以來,無論是蒙古領導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清楚地意識到,搭上中國這輛高速發展的經濟列車是國家發展的一條捷徑。這兩年到中國去的蒙古人每年都超過40萬人次,這個數字對於總人口僅250萬的蒙古來說可不算少。去過中國的蒙古朋友都對中國日新月異的面貌羨慕不已。蒙古人在休假時去北京旅遊購物也成為一種時尚。由於蒙古醫療衛生條件落後,許多蒙古人看病都會選擇去呼和浩特和北京。

  最近幾年,隨着漢語熱的升級,越來越多的蒙古人把留學的目光轉到中國。據說公費加自費,每年去中國的蒙古學生超過千人。記者有一個叫那仁的朋友,放棄了蒙古最大私企月薪350美元的工作,轉到政府部門拿每月不到100美元的工資,就是因為那裡有免費去中國一流大學留學的機會。記者問她是否覺得可惜。她說:“回來後會有更好的工作等着我。相反,如果錯過了去中國學習的機會,我會覺得更可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