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回忆我七五年下乡之前的一些真实情景。
送交者: 插队山西 2007年02月23日08:54:2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回忆我七五年下乡之前的一些真实情景。

(1) 当时不下去是没有出路的。不下去就几乎意味着永远没有人会为你安排工作。你完全脱离了社会的潮流。那时干个体是不可能的事情。当时谁又能猜到两年后就可以考大学呢?所以必须下去。那时的高中生都是自己找门路联系下乡地点。很多人想办法找那些单位在乡下有点儿的去依靠。或者是家里在那里有亲戚的可以帮忙。总之最关键的就是想办法找关系便利以后回城。所以,联系下放地点是很费力气的。找各种关系送礼。无非就是为了在几年后的回城招工中,能在有限的名额里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我们班级所有的人都在为此想办法奔波。没有例外的。最关键的词语就是将来有没有回城的关系和条件。

(2) 当时班里有一个女生就是怎么都不想下去。一直在家里拖着,哪怕将来没有工作也绝对不愿意去农村。这时街道和单位就总有人来做工作。甚至在家门口敲锣打鼓贴标语。高喊下乡劳动光荣,留在城里吃闲饭可耻等等口号。弄得她连门都出不来。最后没有办法躲到亲戚家里去了。她不下去的原因是因为母亲寡居,没有任何有力的关系,知道自己如果下去了,那最后一个上来的肯定是她。所以宁愿等在城市里随便嫁人,也不肯走下乡这条路。这个漂亮的女孩子后来嫁给了他父亲生前工厂的徒弟,生活过得非常不如意。

(3) 那个时代高中毕业连参军都不可以,必须到农村去才能在那里参军。而到了农村没有当地的硬关系要和农民竞争当兵的名额简直是不可能的。当时唯一的例外是所谓文艺兵。所以班级里很多有点关系或者有文艺特长的同学都尽办法去挤这条路。有一个同学因为会跳舞被一个部队选中做文艺兵后,居然有几个同时去申请而没有被录取的同学开始到处告状,说是他是走后门等等。这个告状一直告到此招兵部队的上级机关去。而几个本来情同手足的同学们从此成了恨之入骨的仇人。

通过这些真实的小事可以看出当年的同学们是多么不愿意下乡插队。这种想法几乎是没有例外的。人前喊口号是一回事,自己真实的思想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岭南 丹霞地貌与丹霞石
2006: 网络往往能把小众问题转化为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