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从《硫黄岛来信》扯到宽恕敌人
送交者: sagg 2007年02月28日14:13:43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我也看了《硫黄岛来信》。确很动人。我尤其欣赏 Clint Eastwood 的独特眼光,但我不同意楼下转贴的《也讲讲 硫黄岛来信》中的一个观点,它从这电影扯到文化上,说美国人比中国人更能宽恕过去的敌人。

1。 《硫黄岛来信》能从敌人那一方写英雄。这在 Hollywood 里极罕见。如果这电影不是 Clint Eastwood 制作,或者 Eastwood 的硬汉形象还没深入美国人心的的话,我怀疑这电影会被美国大众接受。美国在 Holocaust 上的态度,就与它对日本的截然相反。关于 Holocaust,美国是年年讲月月讲的,而且对 Holocaust 的真伪方面的任何讨论,在美国都是绝对的禁区。所以不能在文化的层次上一概而论。

2。能否宽恕过去的敌人,这归根到底,不是文化上的问题,而是策略上的问题。在日本问题上,美国能基本上捐弃前嫌,是因为它已能在军事和政治上完全不受日本的威胁。在 Holocaust 方面,美国总是旧事重提,而且禁止对 Holocaust 的真实性的任何怀疑,是因为支持以色列乃美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而犹太人在 Holocaust 中的灾难是以色列的立国基础之一。只要以色列的周边环境还没被美国和以色列牢牢控制,它们就绝不会放松对 Holocaust 的言论控制。同理,只要中国还觉得受日本的威胁,那么,牢记南京大屠杀,就是个适宜的策略。

3。但是,策略归策略,电影归电影。我真希望中国电影界能从日本的角度拍一甲午战争或从英国的角度拍鸦片战争的电影。这与《黄金甲》之流是天壤之别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这才叫军人!
2006: 大明帝国的产值及其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