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从历史上可以归结出这么一些主要原因:
(1)文化和信仰,习俗,语言的不同,一个文明(农业)社会,一个野 蛮的 奴 隶 制 游 牧 部 落,外来部落,外来民族,沟通都难,更别说通婚.想想即使今天这个开放和信息发达社会,一个中国人与外国人结婚都是很罕见的,而往往代价是很大的.
(2)古中国人特别注重血 缘信 仰,祖先崇 拜.中国有"不 孝 有 三,无后为大","血脉相传",:"站不改名,坐不改姓"使得汉人的自我生育后代的纯正性有了保证,并延续下去.中国人家家有祖谱,这在世界其它民族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这充分说明中国人对血统和祖先的重视。中国人是最不可能乱认祖先的民族。
(3) 中国几千年来沿袭的是父系社会,也就是说,姓名以父为准,血缘也以父为准.汉人都是被父系串起来的一个民族,同根同源.而父的信息是以Y染色体表达的.恰恰从中发现,汉人不具备异域民族的所特有染色体,如R1a1(突 厥语民族)、C3c(M48)(成 吉 思 汗的基因,蒙 古语民族)、O2b+O3+C3少(满语)、O2b+O3+D*(朝鲜语)、O2b+D2+O3(日本)、(C多+N3少)Evenk,O2a,O2b等(泰语、马来语民族).在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父系遗传特征下的民族,汉人的Y染色体的变异类型并不丰富,相反,一些非常古老的小民族,其Y染色体变异类型却十分丰富,也就是血统不纯,很杂很混乱。
(4) 即使在蒙 元 满 清入 侵 中 国,殖 民中 国期间,为了统治中 国人,蒙 元 满 清都实行严 酷的种 族等 级压 迫 政 策和制 度,汉人沦为最下等人,残 酷的法 令规定汉人不得与上等人通婚,甚至没资格平等交流,所谓融合是不可能发生的.
(5)汉人的祖先特别注重"华 夷 之 辨",不仅思想,文化,习俗等文明上,甚至在某些时候延伸到感官的描述.比如称呼"色目人",意思是色目相异之人.这个非常符合体质人类学原理:面部,眼睛以及眼珠颜色,肤色,骨骼,毛发,体形以及其他重要人体特征规格.在今天的中国,只有本土少 数 民 族(汉族的亲缘族)体征才与汉族比较接近(5000~6000年前同源期之故,下讲),象我国北方以及边陲地区一小部分少数民族多少是相异的.汉人的祖先从人体的感官区别上可以很容易区别出汉人,汉族的亲缘族人,混血人,异族人的区别.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和非常适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混血特征,异族特征这两个在汉人中几乎很少见。
(6)汉人以及这个民族国家的发展从来就是汉文化的传播与人口扩张的姿态.在整个华夏文明进程中,亚洲乃至世界上一些地方都可以看到华夏文明活动与人口扩张留下的痕迹.所以,可以得出野蛮的奴隶制部落民族不可能对汉人形成多大影响,否者那是倒退的,是逆向的,逆潮流的,非自然的.相反汉人华夏文明会以压倒性优势对土著,古部落形成很大的影响.而且,落后文明的人群对先进文明总有一种崇拜,很乐意很主动接受先进文明,比如汉文化就是今天日本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韩国也是如此,
(7)当华夏共同体即华夏民族产生,并高度发展时,周边那些非华夏民族的人们尚未形成自己的民族集团,而是长期以封闭的土著人部落的原始形态存在。所以,那种“华夏为蛮夷戎狄所化成”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土著人部落以及一些原始游牧部落处于原始崇拜,野蛮争斗,并伴随着交融.消失,征 服,被征服,吞噬,掠夺,迁徙,大规模流动中的时候,古中国人早已经完成了文明的先雏.并稳步进入了高度发达的文明阶段---农业社会.这都归功于生生不息的"血脉世代相连".
(2)民族分枝论!
民族融合论或者混合论的错误在于认为一个民族的形成是由毫无规律的混合而成的.好象垃圾桶一样,扔进去的就是民族的,没扔进去的就不是民族的,要是侩 子 手和受 害者,扔进去了也是民族的,好象世界上一切罪恶都可以被这个垃圾桶消融掉.看样子似乎要超越天理.垃圾桶自然成了一些人屡试不爽,万能的宝!
上个世纪60年代,禄丰石灰坝发现了稳定的向早期直立人进化发展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元谋上那蚌村又发现了生活于170万年前的远古直立人类化石,就是"元谋人".后来,50万年前北京猿人出土了,之后,很少有人类化石出土了.由于缺少5万年至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证据,使这种连续性出现了缺环。所以基因研究者推测,东亚地区的古人类在这个时期灭绝了,非洲现代人迁移入亚洲并取代原有古人类。
染色体O-M175与N—M231代表了现在黄种人人群的普遍单倍体类型。O-M175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北亚东部、部分太平洋岛屿,人口超过15亿。N—M231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两侧、北欧北部、东欧北部(主要是俄罗斯、芬兰、匈牙利、爱沙尼亚、萨米等民族)、西伯利亚、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中。
今天中国人几乎全部是O-M175基因类型。而 从体质人类学上看,汉族人的面部,眼睛以及眼珠颜色,肤色,骨骼,牙齿,毛发以及其他重要人体特征,和本土藏缅系,苗瑶系,侗壮系少数民族是基本无差别的.原因就是今天中国人,不论少数民族祖先还是汉人的祖先在原始时代的时候都属于同一部落群,而后主要取决于地理分布等自然条件差别.
O-M175发生了变异有了最大三个子支系(其他N多小类型都不算):O1—M119、O2—M95、O3—M122。
根据推测,汉藏系(羌华人,O3—M112),三苗(苗瑶)系(O2—M95),百越系(O1—M119),为什么会有一些变异,根据基因变异原因最有可能是居住环境变化或者是居住环境不同经过长时间后造成的,比如"百越"是沿海岸迁徙造成的;"三苗(苗瑶)"是有沿海或山林水道两种说法的迁徙造成的;"羌华"华北和东北今中国大陆方向扩散造成的.不仅从体质人类学可以明显看出,汉人,藏缅系,三苗(苗瑶)系,百越系仅仅属于局部变异,对O-M175的共同祖先来说,必然是亲缘关系,这个是没疑问的.
中国人基本上全部是O-M175,而在东亚其它国家O-M175的支系仅仅是占有一定比例,扩散造成的,或者是有后来汉人等移民带过去的。今天中国人中,从O-M175分为汉人为主(O3—M112,超过90%,其它),藏缅系(O3—M112,云南的少数民族,羌族等几乎与今天汉人完全一样,一小部分民族中带有一定数量D—YAP类型,估计与棕色人种发生过一定的交合,还有其它),苗瑶(O2—M95;O3—M112),侗壮(O1—M119:17.9%;O2—M95:35.95%;O3—M112:20%以上;其它),可见,苗瑶具有汉族与三苗(苗瑶)血统,侗壮都具有汉族与三苗(苗瑶)血统以及百越血统.汉人基本上主要是以O3—M112为主血统。
根据现代科技测量结果表明,汉藏语民族也就是"华羌人"分化成了汉语族与藏缅语族系,今天的藏缅语后裔各个族系并不是与汉人毫无瓜葛,汉族、藏 族、羌族、白 族、彝 族、土家族等,有一种特别奇特的标志性Y染色体类型O3e,也就是M134,各地都超过了30%,,出现时间95%的置信区间为2000~16000年,概率峰值4900±400年,这个必然是汉藏语系5000~6000年前共有的基因,而不可能来自任何一个其他民族。
可以确定藏缅系,苗瑶系,侗壮系虽不具备汉人完全相同的血统,但属于亲缘关系。这些少数民族在几千年来,主要是以原始土著部落形式存在。纯粹的藏缅系,苗瑶系,侗壮系已经消失了.这个叫古土著.今天的少数民族是混合了汉族的血统与古土著血统以及其它外来民族的血统的.
(3)东亚民族国家---中国国家的诞生过程
(1)在原始的部落战争中,汉藏语部落群分化成两支,一支为汉语族部落,向东发展,另一支为藏缅语部落,向西,西南发展。以M122先羌人(华羌)为主汉语族部落群击败了黄河下游的分布的居民,从此奠定了黄河流域都成为汉文明摇篮.
(2)汉语族的各部族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后,建立了数量众多的方国,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近2000年。《逸周书·世俘解第四十》中记载,大概在距今3100年前,汉语族中部族周人武王带领周人灭商,之后,率领300辆战车和5000虎贲,用了三年时间,消 灭了99个方 国,征 服了652个方 国,俘 虏了410万战 俘. 周族人称自己国 家是“有夏”,此后各诸 侯国都自称“有夏”,对外统称自己“诸夏”,者,本意是区域广大。周族自称自己的本民族为“华”,称外族为“夷”(异),此后凡是与周族有同源关系的血亲部族都开始自称“华胄”,称外族为“非类”“夷(异)人”,意思是非华族类,华者,本意就是高贵壮丽。从此,“华夏”也就成了这些诸 侯 国的统称。《尚书·周书》武成篇:“华夏蛮貂,罔不率俾”。即华夏是从文明上对比相对蛮貂而言的,蛮貂之意就是封闭落后的土著人部落以及其它原始部落,因此带有明确的民族含义。《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周族人的语言叫“雅语”(夏语),全国通行,都能听的懂,《论语》里有:“子所雅言”。经过先秦的发展,使得汉语族各支系语言全部统一到周族的“雅语”下,经过长期的融合,不断的人口迁徙,到今天,长江以北的汉族人,各地之间差异已经非常小了,从山东到甘肃,都没什么差异,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汉语。到了西 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将这些互相强烈认同的割据国家统一起来,后来又经过汉朝的统一和强盛,华夏族终于发展成为汉族。查《新华词典》可知,“华夏”亦为汉民族的旧称,“华胄”即华夏後裔,就是指汉民族。汉语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具有统一语言等重要特征的完整的民族国家----中国! 《尚书正义》曰:"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同时古百越土著部落,以及众多藏缅语土著部落都归于了华夏国家直接或间接管辖之下.
(4) 土著,汉族
推测:所有古土著很有可能就是没有被王化,没有参与与归于华夏文明形成发展,但属于亲缘关系.由于长期住在深山老林,环境恶劣,或比较边远的地区,处于封闭独立的原始土著部落阶段.土著人分为很多大小部族,从迁徙流动,交融,分合很大,消失......而语言,习俗等等也常常变化,东汉至三国时期,古百越逐渐消失了,大部分同 化于了汉族,一部分与苗瑶结合,另一部分可能分散到其它地方去了;古三苗(苗瑶)也出现了分化和交融...再后来就发展成今天的中国少数民族.
(5)特殊"民族"----从汉人中分离出去的"回 人"等
不可否认回 人中有一小部分并非出自汉族,但事实证明只有汉人在回 人中才以压倒性的优势比例成为主体.近来一些研究回 人血 统的论文,因为种种原因因此而被搁浅不能发表,也是基于此.详细请参见:
<<回 人 中汉人血统研究!>> 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143156
(6) 羌,古羌,先羌人,汉族,现代"羌族"误解!
“羌”这个词历代是有变化的。古羌,也就是先羌人,华羌族为主的先民,是所有汉藏语民族的共同祖先。汉藏语民族后来分化成了汉语族与藏缅语族系两支。汉魏以后的羌、氐泛指藏缅语族系民族。而现代的四川“羌族”等只是其中流传下来的一支。不过基因证明云南的少数民族,羌族的基因血统与汉族最近,绝大部分是M112为主,少有外来基因的影响。
(7) 汉人与少数民族
汉藏语民族中,汉语族部落形成的华夏民族,以及发展成为后来的汉族的汉人,由于其文明,文明观导致了汉人的血统最纯.而其它分支民族由于几千年来处于原始奴 隶 制 部 落社会,长期在文明落后状态,封闭,受外在环境影响大,人数少,受影响几率大,很难很好继承下去,比如一旦战争自然灾害可能就是整个部落迁徙,甚至全部落被另一部落或外来力量给俘获吞噬,突然性大,活动与流动性,迁徙性很大,况且分散性也很大,总之,存在比较大的不稳定性,另由于其血缘信仰不太强烈,相对来说,从汉藏语民族分化出的藏缅语民族已经混入了一些外来基因,因此显得很混杂,因此与汉人形成了一些基因差异,比如,D—YAP又被称为小矮黑人基因。现在D—YAP类型主要分布在印度安答曼群岛的安达曼人(100%)、藏族(58%)、土家族、彝族、瑶族、日本(34.7%)、朝鲜、满州人、缅甸人、克钦人。------------在汉族人中,D—YAP出现的频率小于1%。
汉人的文明与文明观,保证了汉人只有影响其它民族的可能,而不会受其它民族影响,微乎其微.
( 8) 汉文化的传播与人口扩张对东亚的影响
汉文化,也就是华夏文明,几千年来,在东亚处于主导地位.按照体质人类学,我们可以很明显划分出一个范围:从日本,到南北朝鲜,到缅甸,越南,新加坡等等,出了这个范围,就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阿富汗,俄罗斯等等,这些国家的人的体征开始有明显变化.所以,我们的研究至少不能出这个范围,因为可以看出汉人对这个范围的影响是最大的.
在汉族历史上,几千年来,人口扩张主要有两个方面:
A."海外移民", 主要是海疆的发展和移民.
B."开疆拓土".主要是陆疆的发展和移民.
在人口扩张的过程中,汉人一般都是与当地土著人打交道,长期与土著人杂居在一起.有以下影响:a.与土著融合形成一个民族 b.汉人开 国,因为土著人处于原始部落社会不可能产生国 家意识.c.汉人带去了先进的文明.史载东亚有很多小 国,但这些国 家开 国 国 王多为汉人,开 国之前是蛮荒之地,只有土著人存在.
越南人认为,其祖为鸿庞氏,出于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越南史书[ 大越史记]其外记卷一《鸿庞纪〉记 载 :“ 初 ,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生帝宜 。既而南巡至五岭 ,接( 娶 ) 得婺仙女(当地土著人) 生( 泾 阳 )王 。 王圣智聪明 ,帝明奇之 … … 王娶洞庭君女 ,曰神龙,生貉龙君 … … 君娶帝来 女 ,曰妪姬,生百男,俗传生百卵,是为百越(越南民族)之祖 。”炎帝的後代能巡幸南方,说明那里已经有大量同族而不是异族,能与当地女子婚配,说明汉人先祖早就和当地土著人关系很融洽了,这也只有当地已有大量同族居住、相互很了解,关系比较融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越南历史王朝有文字可考的开国国王,其本人或其始祖更是清一色的中土人士,后来越南的王朝中,如蜀朝蜀泮为四川人、赵朝赵佗为河北真定人、胡朝的胡季犛(浙江人)...明代永乐帝时,越南曾回归中国,尽管后来又准其复 国,但直到清末,仍称藩属。在明亡后,有相当一段时间,越南人都着华夏衣冠,以中华传人自居(因明亡)。
朝鲜人认为,朝鲜始于箕子建国。《尚书》曰:“武王释箕子之囚,箕子走之朝鲜。”朝鲜古籍 《高丽史》载:“我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箕氏子孙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千年,比任何一个半岛的朝代都要长。故朝鲜人常自称是箕圣之后,而箕子亦是黄帝之后。在近代,出于民族主义原因,朝鲜韩国学者不愿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1959年,金日成亲自下令掘毁箕子陵,还信口雌黄说:“把朝鲜民族看成箕子的后裔是对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我们民族的侮辱。”不过,他的这句话更加证明了,朝鲜人三千年来都自认为是箕子之后这一事实。朝鲜自古都是中国的番属国.
倭 人曾自言为吴太伯之后。《魏略》、《晋书》、《梁书》、《北史》都有记载。林罗山(倭 国著名学者)的『本朝通鑑』中说:“大和民族者,吴太伯末裔也。”唐初倭 人自编的伪史《日本书纪》中记载,倭 主曾下令将记述倭为吴太伯之后的书全部焚毁。这却从侧面证明了倭里有吴太伯之后(日本人基因估计由土著人阿伊努人(Ainu),D染色体人群,C染色体人群,以及O染色体人群,就是东亚人组成,而O中有部分与汉族有关)。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周为黄帝之后,吴太伯为周之后。然后,还有徐福和3000童男女的传说.日本曾经也是中国的属国.
1767年,广东人郑信(中国史书称郑昭)建立起泰国的第三个王 朝——吞武里王 朝。他消 灭了据 地称 雄的其它势 力,收 复被缅甸占 领的失地,统 一了泰国。
220多年前,广东省梅县石扇堡人罗芳伯在世界第三大岛东 南亚的加里曼丹(婆罗洲的称呼,今约三分之二的印泥领土)西部建立了一个小 国 家"兰芳共 和 国".1886年,被荷兰人攻 破,共存在了116年。
在缅甸掸邦北部的尽头,在中国云南西南的底端,有一支汉人已经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这支汉族就是生活在缅甸掸邦果敢及周边的汉族,在缅甸被称为果敢族。现在的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果敢人在这里建立了三个独 立 政 权,成为缅甸的"第一,二,三特区",其实就是国中之国.
新 加 坡多是华人居住地.马 来 西 亚等地方也有华人的踪迹.
以上东亚小国中不管汉人与土著人相比占多大比例,但毕竟是深深地影响了东亚.来自中土移民的后裔,虽然他们与交趾当地土著融合,但他们的生命血缘与其母语——汉语是永远无法截然分开的。
参考文献:
1.<<Y染色体表明历史上北方的民族融合微乎其微>> 作者:光速
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143040&page=1
2.<<汉民族血统浅析>> 作者:寒枫
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130186&page=1
3.《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相关论文.
4.<<质疑南方汉族的线粒体DNA受南方原住民的影响较大的报道的真实性>> 作者:南乡子
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41820
5.<<汉文化的扩散源于人口扩 张>>
http://www.hanminzu.org/bbs/dispbbs.asp?boardID=8&ID=143232&page=1
6.<>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PublicationURL&_cdi=33027&_pubType=J&_auth=y&_acct=C000050602&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3670408&md5=c4fe825a880d604f54e58d4c9dca33a1
7.<<回 人中汉人血统研究!>> 作者:我是汉族人啊
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143156
8.<<从语言学上讲,汉语北方方言根本没有受北方异 族的影响>>作者:光速
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143481&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