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武器的證明(原創)
送交者: 落英缤纷 2008年02月06日08:48:34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武器的證明

落英

日本老兵川崎春彦的回憶錄裏提到:

“新四军的武器多是大正,明治时期的,看起来很落后。他们边打边捡拾弹夹的举动让我们感到惊讶。”

作爲軍人,川崎春彥注意到對方的武器是很正常的。1945年時的新四軍和八路軍使用的槍械十分陳舊落後,多數是所謂的漢陽造。

漢陽八八式步槍,俗稱漢陽造或老套筒,是由張之洞所建立的漢陽兵工廠獲得德國毛瑟授權生產的1888年式步槍,漢陽造是中國生產的第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從清末一直使用到民國,中共軍隊到韓戰時還在使用。漢陽兵工廠從1895年生産出第一支漢陽造步槍,直到1932年遷到河南鞏縣。這個時期符合川崎的記述(明治1867-1912,大正1912-1926)。

而那時國軍的步槍槍械已統一爲中正式步槍。中正式步槍的製造起源于1933年的國軍制式武器會議所做出的決定。

這場會議主要是解決當時國民革命軍採用武器五花八門的嚴重問題,在會議中決定新款的統一步槍為毛瑟1924年型步槍,並採用與輕機槍和重機槍相同的7.92毫米子彈降低後勤負擔;在這場會議之後,國民政府向德國購買了一定數量的1924年型步槍,並藉此請求德國原廠售予設計圖紙,在德國政府的協助下,兵工署於1934年及1935年各索取了一套設計圖紙以及生產樣板,並且將設計圖交付當時生產毛瑟1898年型步槍(1924年型步槍的前身)的鞏縣兵工廠進行試製,並於當年生產成功。

1935年8月國民政府將新槍定名為中正式步騎槍,得名于當時的總統蔣中正,因造于民國二十四年因此也稱二四式。1935年雙十節後,該槍正式開始大量生産。生産此槍的除了第十一廠,還有兵工署第一廠(漢陽兵工廠),第二十一廠(金陵兵工廠),第四十兵工廠和第四十一廠。該槍主要裝備于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了不朽功勞。

回憶錄中包圍日軍的中國軍隊有三萬以上,如果是國軍大部隊,他們的步槍應該是1935年及以後生産的中正式,而不應該是明治、大正時代生産的漢陽造。

從這個細節可見,川崎的判斷(對方軍隊是新四軍)應該是正確的。一口咬定當時湖南沒有新四軍沒有道理。

川崎還注意到新四軍在戰場上邊打邊撿拾彈夾的舉動。這個舉動顯然説明了該軍隊彈藥匱乏。撿拾彈夾是爲了以後再用,八路軍新四軍可以用土法自製子彈,但製造用彈性鋼造成的彈夾顯然比較困難。這個細節也證實了同樣的結論——對方軍隊是新四軍而不是國軍。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7: 1985年后的中国步兵师属坦克(装甲)团
2007: 罗马的体制 (ZT)